期中综合检测
第五至第七章
(40分钟 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下图对话反映了秦岭南北自然条件的差异是 ( )
A.气温的差异 B.降水的差异
C.地形的差异 D.土壤的差异
2.关于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南方地区的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
B.北方地区农田多为旱地,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C.南方地区1月的平均气温一般高于0℃
D.北方民居比南方民居的屋顶坡度大
3.关于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文化差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北方的剧种如梆子、秦腔等,唱腔高亢
B.承德避暑山庄,建筑规模宏大
C.南方人吹唢呐,讲究“低头眯眼、余音绕梁”
D.苏州的园林小巧玲珑
4.“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受地理环境的影响,我国南、北方地区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人文风情,有关这种地域差异的描述,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
A.民间体育——南骑马北滑雪
B.饮食习惯——南米饭北面食
C.民居风格——南尖顶北平顶
D.传统交通——南乘船北骑马
民居的建筑风格与当地地理环境关系密切。读下列我国四幅民居景观图片。回答5、6题。
5.四种民居所在地区,气候最炎热潮湿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6.下列古诗可能描述③民居地区的是 ( )
A.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B.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C.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D.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7.“风吹草低见牛羊→无边绿翠凭羊牧→一川碎石大如斗→风沙茫茫大如天”描写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景观,其对应的植被变化依次为 ( )
A.草原→森林→荒漠
B.荒漠→荒漠草原→荒漠
C.森林→草原→荒漠
D.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8.下列省区中以山地牧场为主的是 ( )
9.被称为“黑土地”“北大仓”的地形区是 ( )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四川盆地
C.华北平原 D.东北平原
如图是黄土高原地貌景观图,据图回答10~12题。
10.图示地貌名称为 ( )
A.黄土塬 B.黄土峁
C.黄土梁 D.黄土坡
11.在图示地区极易发生的自然灾害是 ( )
①崩塌 ②涝灾 ③洪灾 ④滑坡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2.图示区域所示的地貌类型中,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应该 ( )
A.修建梯田,大力发展粮食生产
B.打坝淤地,大力发展粮食生产
C.引进外资,大力发展出口加工工业
D.植树造林,发展林果业生产
13.关于北京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位于华北平原的中部
B.今后应大力发展重工业
C.与河北省、天津市相邻
D.城市职能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14.小欢对图示照片信息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
A.照片拍摄地点是北京
B.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C.天安门广场是我国政治中心的象征之一
D.北京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级行政区域
15.以下城市产业建设符合北京未来人与环境和谐共处发展方向的是 ( )
A.主要发展高层房地产业
B.积极发展支柱产业——旅游业
C.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D.大规模发展钢铁等重工业
16.下列被称为“鱼米之乡”的地区是 ( )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成都平原
17.下列关于长江三角洲城市密集的原因,叙述错误的是 ( )
A.地理位置优越,处于沿海和沿江结合部
B.得天独厚的交通条件
C.人才、信息等优势明显
D.资源丰富、能源充足
读台湾铁路、城市和物产分布图,回答18~20题。
18.台湾属于热带、亚热带气候,图中支撑这一结论的信息是 ( )
①纬度位置 ②经度位置
③森林分布 ④农产品种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9.根据图中信息,有人推断台湾西部是平原,东部是山地。图中支撑这一结论的信息是 ( )
A.农产品、森林的分布 B.城市、矿产的分布
C.矿产、铁路的分布 D.农产品、铁路的分布
20.根据台湾的位置、地形和我国季风的风向,可以推断台湾降水丰富的地区应该在 ( )
A.东部地区 B.南部地区
C.西部地区 D.北部地区
二、综合题(共60分)
21.读我国区域划分图,回答问题。(18分)
(1)字母表示的区域名称:(4分)
A ,B ,
C ,D 。
(2)在A、B、C、D区域中:耕地主要分布在 和 地区;牧区主要分布在 和 地区(填字母)。(4分)
(3)A地区与B地区的分界线是 一线,也是1月 等温线通过的地方;也是 mm年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也是温度带中暖温带与_______带分界线;又是干湿地区中半湿润与 地区分界线。(5分)
(4)C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为了促进该地区社会经济的更快发展,我国建成了被人们称为“天路”的 铁路。(2分)
(5)D区域降水稀少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6)下面是某位旅游者在我国四个不同地方所写的旅游札记,与图中A、B、C、D四个地点对应正确的是(2分)( )
①3月积雪仍厚,爬雪山虽然寒冷,但仍需做好防晒 ②6月的这里,麦浪翻滚,到处都是喜人的金灿灿的丰收景象,农民的心里格外甜 ③7月穿的短袖衣服1月穿也相当合适;阵雨像是识途老马,总在午后报到 ④凭良心讲,骑骆驼真的是很恐怖的记忆,尤其是从骆驼背上落地,仿佛是突然从二楼降到一楼
A.①—A,②—B,③—C,④—D
B.①—B,②—C,③—A,④—D
C.①—C,②—B,③—D,④—A
D.①—C,②—B,③—A,④—D
22.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观察“黄土高原景观”图,黄土高原地表景观特征是 。(2分)
(2)请简要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4分)
自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回答一点即可)。
人为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回答一点即可)。
(3)现在,我们正在加强水土流失地区的生态建设。请观察“黄土高原生态建设示意图”,将措施与对应地貌类型用直线连接起来。(6分)
①建挡土坝、护坡坝等 a.缓坡地(山顶地带)
②营造灌木林、种植山杏等 b.陡坡地(山腰地带)
③建梯田、种植山杏和优质牧草等 c.坡脚地(山脚地带)
23.根据图文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继“长三角”“珠三角”“黄三角”“中三角”以来,针对我国西部地区现状,全国人大代表提出了“西三角经济圈”的区域发展战略,以带动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材料二 “珠三角”“西三角”和“黄三角”及附近地区略图。
(1)“珠三角”图中A代表的是 (经济特区)。(2分)
(2)“西三角”经济圈中D省的简称是 。该经济圈在发展中造成的主要环境问题有哪些?
。(4分)
(3)“黄三角”及附近地区中E代表 铁路。根据图中矿产资源分布分析,该区域可以发展的工业部门是 。(4分)
(4)黄河三角洲处于陆地、淡水、海水交接地带,是世界上暖温带保存最广阔、最完善、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区内拥有高等植物700余种,动物900余种,地广人稀,未利用土地800余万亩。2012年9月14日至16日,“黄河三角洲国际生态农业博览会”在山东东营市垦利县举行。请根据图文信息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黄河三角洲发展生态农业的有利条件。(4分)
_______ 。
(5)“珠三角”与其他两个区域相比较,发展经济最大的区位优势是 。(1分)
24.台湾省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其主体台湾岛因资源丰富,被誉为“祖国宝岛”。阅读台湾省简图,回答问题。(15分)
(1) 横穿台湾岛中南部,因此,台湾岛有 和 气候。每年6~10月还常受 侵袭。(4分)
(2)台湾省80%的人口祖籍为 省,其省会是 。(4分)
(3)图中所标注的ABCD岛屿中, 是钓鱼岛。(2分)
(4)台湾岛内交通运输发达,环岛建有电气化铁路和高速公路。从地形方面分析其铁路、公路环岛建设的原因。(5分)
答案解析
1.【解析】选A。本题考查读图分析能力。从图中的对话可以看出,秦岭南北存在着明显的气温差异。
2.【解析】选D。本题对比考查南北方地区的知识。由于北方地区降水比南方地区少,所以北方民居比南方民居的屋顶坡度小。
3.【解析】选C。本题考查南北方地区的文化差异。南北方在文化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南方的越剧、黄梅戏等,唱腔委婉;北方地区的梆子、秦腔等,唱腔高亢。吹奏乐器中,南方人吹箫,讲究“低头眯眼,余音绕梁”;北方人吹唢呐,讲究“抬头瞪眼,慷慨激昂”。北方的园林建筑规模庞大,南方的园林则小巧玲珑。
4.【解析】选A。本题考查我国南北地区环境差异。民间体育,南船北马。
5、6.【解析】5选B,6选A。本题组考查不同地区的气候和民居特点。第5题,“竹楼”是傣家的标志民居,是当地为了适应炎热潮湿的气候特征而建造的。第6题,图③为我国江南景观,A选项诗句出自《忆江南》,B、D选项诗句是指我国西北地区,C选项诗句是在成都所写。
7.【解析】选D。本题考查西北地区的植被变化。“风吹草低见牛羊→无边绿翠凭羊牧→一川碎石大如斗→风沙茫茫大如天”描写我国西北地区自东向西随着降水的逐渐减少,形成了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景观变化。
8.【解析】选C。本题考查省区轮廓的判读。图中省区A是内蒙古自治区,为温带草原牧场;B是湖南省,农业以种植业为主;C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为山地牧场;D是青海省,为高寒牧场。
9.【解析】选D。本题考查东北平原的概况。东北平原在冷湿的环境下发育了黑色土壤,土壤肥沃,地域广阔,人口稀少,粮食产量大,成为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被称为“北大仓”。
10~12.【解析】10选C,11选D,12选D。本题组考查读图分析能力。第10题,图示沟谷发育,呈长条状,是黄土梁。第11题,黄土高原地区降水集中,夏季水土流失严重,易发生崩塌和滑坡。第12题,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发展林果业可起到保护水土的作用。
13.【解析】选C。本题考查的是北京市的地理位置、城市职能和适宜发展的工业等内容。北京市位于华北平原的西北端,邻河北省和天津市;是全国的政治、文化和对外交往中心,上海市是全国的经济中心;为了减轻城市污染,今后不应发展重工业,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
14.【解析】选D。本题考查首都北京的知识。天安门广场是北京的地标,全国各族齐聚北京参与盛会,体现出其政治中心地位,少数民族最多的省级行政区域是云南省。
15.【解析】选C。本题考查北京的发展方向。北京城市产业建设未来发展的方向是:一方面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增强国际竞争力和服务功能;另一方面,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建设人与环境和谐共处的城市环境。
16.【解析】选C。本题考查长江中下游平原的美称。长江三角洲位于长江下游地区,盛产稻米和淡水鱼,被称为“鱼米之乡”。
17.【解析】选D。本题考查长江三角洲城市密集的原因。长江三角洲资源、能源短缺,西气东输解决了这里部分能源问题。
18~20.【解析】18选B,19选D,20选A。本题组考查台湾的气候、地形和城市分布等知识。第18题,由图知北回归线穿过台湾岛的中南部,所以从纬度位置看,台湾大部分位于热带和亚热带。结合图例知台湾的主要农产品水稻、甘蔗等都是热带、亚热带农产品。第19题,铁路一般分布在地势平坦的人口密集区,服务于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农产区一般分布在地势低平的平原地区。第20题,我国东部地区的夏季风是来自于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对于台湾岛来说,东南季风首先到达台湾的东部沿海,在这里形成地形雨。
21.【解析】本题以四大地理区域为主题,主要考查了四大地理区域的名称、农业和气候的差异。第(1)题,根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特点的不同,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第(2)题,耕地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的平原地区,也就是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这里平原分布广,而且气候适宜。牧区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因为这里地形多是高原和山地,降水较少。第(3)题,南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抓住了这条分界线的含义,就能解决问题。第(4)题,C青藏地区,位于世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上,该地突出的自然特征是“高寒”,其上唯一的铁路——青藏铁路,因海拔高,有“天路”之称。第(5)题,D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距海遥远,加上重重山岭的阻挡,使得该地降水稀少,突出的自然特征是干旱。第(6)题,①地描述应位于青藏地区;②地六月收获小麦,应位于北方地区;③地冬夏温差小,应位于南方地区;④地提到适应沙漠环境的骆驼,应位于西北地区。
答案:(1)南方地区 北方地区 青藏地区 西北地区
(2)A B C D
(3)秦岭—淮河 0℃ 800 亚热 湿润
(4)高寒 青藏
(5)D区域深居内陆,距海遥远,加上重重山岭的阻挡,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所以降水稀少
(6)D
22.【解析】本题以黄土高原为主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水土流失原因和治理的理解能力。第(1)题,黄土高原沟壑纵横(千沟万壑)。第(2)题,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地表植被稀疏等导致水土易于流失;再加上乱砍滥伐,乱垦过牧,破坏地表植被,人为加剧水土流失。第(3)题,因地制宜合理利用。
答案:(1)沟壑纵横(千沟万壑)
(2)土质疏松;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地表植被稀疏等(只答一点即可) 乱砍滥伐,乱垦过牧,破坏地表植被
(3)①——c ②——b ③——a
23.【解析】本题对比考查我国不同地区的发展差异。第(1)题,国中A邻近香港,为深圳经济特区。第(2)题,D省位于黄河以西,为陕西省,简称陕或秦,该省主要存在水土流失严重,土地沙化等环境问题。第(3)题,E铁路经过天津,位于石家庄以东,为京沪铁路,图中煤、铁资源丰富,可发展钢铁工业。第(4)题,由图文信息可知黄河三角洲发展生态农业的主要有利条件在于拥有广阔的湿地、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便利的交通条件。第(5)题,“珠三角”紧邻香港和澳门,对外开放便利。
答案:(1)深圳经济特区
(2)陕或秦 水土流失严重,土地沙化
(3)京沪 钢铁工业
(4)拥有广阔的湿地、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便利的交通条件
(5)紧邻香港和澳门,对外开放便利
24.【解析】本题以台湾为主题,主要考查学生钓鱼岛位置、台湾省的气候等基础知识和分析台湾铁路、公路沿岛分布的分析能力。第(1)题,在审题时要抓住穿过台湾省的特殊纬线——北回归线,所以台湾省既有热带季风,又有亚热带季风气候,6~10月常受到台风的袭击。第(2)题,台湾省与福建省隔海相望,所以台湾省居民祖籍以福建省居多,福建省的省会是福州市。第(3)题,台湾省由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岛、赤尾屿等组成,其中C是钓鱼岛。第(4)题,台湾山地主要分布在中部,平原主要分布在岛屿的四周,所以台湾省的铁路、公路环岛建设。
答案:(1)北回归线(23.5°N) 热带季风 亚热带季风 台风
(2)福建 福州
(3)C
(4)台湾岛中部以山地为主,平原主要分布在岛屿四周。(意思合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