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综合检测(一)第五、六章(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单元综合检测(一)第五、六章(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55.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06-13 18:46: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单元综合检测(一)
第五、六章
(40分钟 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
A.地形因素 B.水质差异
C.气候因素 D.光照差异
2.图中所示的传统民间习俗多见于 (  )
①南方地区 ②北方地区
③西北地区 ④青藏地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3.某中学的黑板报上新增了一个“是真是假”栏目,下面是本期“是真是假”的内容,结合下图,判断其中是真的是 (  )
A.①②划分依据是地形地势
B.②区域一年收获一次
C.①区域主要是水田
D.③是西北地区
  “我最爱北国的秋天,枯黄的杨树叶和鲜艳的枫树叶随风飘舞;果园里,山楂正红,苹果正香;田野里,棉花白、玉米黄……”根据文中对秋天的描述,完成4、5题。
4.文中景观最可能出现在下列哪一地形区 (  )
A.华北平原
B.四川盆地
C.塔里木盆地
D.长江中下游平原
5.下列气候类型与该地区相吻合的是 (  )
  读下图,完成6、7题。
6.从图中桌上的食物可以看出他们可能位于下列哪一地区 (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7.下列属于该地区主要农作物的是 (  )
A.水稻 B.油菜 C.青稞 D.小麦
8.下列不在东北三省之列的省份是 (  )
A.辽宁省 B.吉林省
C.河北省 D.黑龙江省
  小明是沈阳市八年级二班的学生,下面是他对自己家乡的介绍,完成9、10题。
9.小明首先展示出这幅图片,并介绍说“我的家乡能源丰富”,你认为他说的不可能是 (  )
A.煤 B.石油
C.太阳能 D.天然气
10.小明下面的介绍,你认为不恰当的是 (  )
A.我的家乡是“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B.我的家乡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
C.我的家乡屋顶坡度大、墙体厚、窗户小
D.我的家乡盛产小麦、玉米、水稻、花生等
11.春节时,家住广州的丽丽到哈尔滨的姥姥家过春节,拍到这样两幅照片,造成景观截然不同的原因是 (  )
A.海陆因素 B.纬度因素
C.地形地势 D.山脉
  在我国某区域,有一种非常有地域特色的剧种——秦腔,其特点是高昂激越,强烈急促,让人感觉如同怒吼。当地又有著名信天游词曰“见面面容易,拉话话难”。据此完成12、13题。
12.该区域位于我国的 (  )
A.珠江三角洲 B.西双版纳
C.黄土高原 D.长江沿江地带
13.当地剧种粗声大腔且“见面面容易,拉话话难”主要受当地哪种因素影响
 (  )
A.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B.沼泽遍布猛兽出没
C.河道纵横鱼肥米香
D.冰川广布地广人稀
  下图是黄土高原地貌景观图,据图回答14~16题。
14.上图反映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是 (  )
A.冰川广布 B.地面平坦
C.千沟万壑 D.黑土肥沃
15.黄土高原呈现此景观的人为原因是 (  )
A.气候干旱,黄土疏松
B.夏雨集中,多暴雨,流水侵蚀严重
C.千沟万壑
D.人们不合理地利用土地
16.最适宜当地环境的传统民居是 (  )
17.有关北京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位于华北平原的中部
B.向西出山海关,可进入黄土高原
C.南面是物产丰富的黄淮海平原
D.东临渤海
18.2013年3月,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全国人大会议在北京召开,体现了北京是我国的 (  )
A.文化中心 B.政治中心
C.经济中心 D.国际交往中心
19.下列景点未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是 (  )
20.北京城市的建设既有传统文化特色,又显时代风貌,是因为 (  )
A.不断扩大的城市绿地和城市水网建设
B.首都机场的扩建
C.由环路和放射路组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
D.传统建筑和现代建筑交相辉映
二、综合题(共60分)
21.北方冬麦区大部分地区降水偏少,经常发生旱情。尤其春季,华北地区小麦正值拔节期,黄淮、江淮麦区进入孕穗抽穗期,干旱常常严重影响小麦的正常收成。(14分)
(1)“黄土地”“黑土地”中黑土地指地形区C           ,黄土地指F         、E        。(3分)
(2)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的分界线A                。(1分)
(3)北方地区的耕地类型        ,华北平原旱灾多发生在______季,人们多种植        等农作物。(3分)
(4)在气候方面,北方地区发展农业的优势是           。(1分)
(5)华北平原是我国最缺水的地区之一,尤其是春旱,缺水的原因有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目前国家为解决华北缺水问题修建了      工程,你还有哪些解决缺水的妙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2.家住哈尔滨的“黑土”最喜欢的歌曲是《大东北》,歌曲充分的展现了他家乡的美。歌词是“黑吉辽好风光,大东北好地方,松花江黑龙江,再加上乌苏里江,特产玉米大豆水稻,还有红高粱……石油钢材和煤矿……”,结合下图回答问题。(16分)
(1)山脉A为       ,B为       。把长白山、黑龙江写在适当的位置。(4分)
(2)“黑土”说,我们这儿的寒假长达40天,主要原因是(1分) (  )
A.这里冬季寒冷漫长
B.学生喜欢放长假
C.寒假时间长是为了充分休息,有利于健康
D.当地政府制定的,为了让学生好好过年
(3)东北作物熟制         ,主要农作物有       等。(4分)
(4)东北地区成为商品粮基地的有利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5)东北的主要矿产有        等,矿产地与铁路线的关系        。(4分)
23.某中学开展“关爱母亲河”综合实践活动,活动小组通过数据分析、实地考察等活动,对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问题进行调查研究。(14分)
数据分析
(1)活动小组将搜集到的数据绘制成图形(上图)进行分析,由此可以直观地看出:黄河径流量和含沙量有两段同时增加的河段,其中增加最快的是在    的黄土高原地区,因为这里土质    (疏松或坚实),夏季    集中,植被稀少,造成泥沙和雨水一起汇入黄河。其人为原因为          。(5分)
实地考察
(2)暑假里,活动小组成员随“红色之旅”旅行团,到黄土高原地区进行了实地考察。他们发现黄土高原的范围,北至长城,南至山脉A        ,东至山脉B        ,西至山脉C             。河流名称:①        ,②        。(5分)
(3)在去延安的途中,同学们发现沿途地表植被生长茂密,与他们想象的有很大反差。你知道当地人们采取了哪些治理和改善措施吗?(至少两条)(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6分)
(1)关于北京(40°N,116°E)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2分) (  )
A.位于北半球、西半球
B.位于北半球、东半球
C.位于南半球、西半球
D.位于南半球、东半球
(2)从纬度带划分看,北京位于        ,从干湿地区划分看,北京属于          。(4分)
(3)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3分)
A          ,B          ,C        。
(4)图中海域D是         海,图中运河E是        运河。(2分)
(5)北京自然条件的优势有____________等。(4分)
(6)2012年3月5日至8日,世界玩具博览会在上海举行,从北京直达上海的铁路线是    (填代号)。(1分)
答案解析
1.【解析】选C。本题考查的是气候对农作物的影响。淮河南北气候条件差异明显,热量和降水的不足导致树木本身及果实发生了变化。
2.【解析】选B。本题考查不同地区的习俗。交通运输以马车为主的地区降水较少,地形相对平坦。南方地区以水运为主,青藏地区地势高峻,马车运输比较少见。
3.【解析】选D。本题考查不同地区的差异。①②划分依据是气候,②区域一年收获二至三次,①区域主要是旱地。
4、5.【解析】4选A,5选B。本题组考查不同地区的景观和气候特点。根据文中提到的树种、水果和农作物,可判断该地位于北方地区,主要地形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气候类型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
6、7.【解析】6选A,7选D。本题组考查读图分析能力。第6题,从图中可看出,桌上的主食是馒头,这是北方地区居民的主食。第7题,北方地区的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这是形成北方地区居民以面食为主食的原因。
8.【解析】选C。本题考查不同省区的位置。河北省位于华北平原。
9、10.【解析】9选C,10选D。本题组考查沈阳的资源和环境特点。第9题,沈阳纬度较高,光照较弱,太阳能不是很丰富。第10题,“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是指东北三省的山河及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东北三省纬度高,气候呈现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夏季降水较多,冬季降雪较多的特点,当地民居具有屋顶坡度大、墙体厚、窗户小的特点。花生产在华北平原。
11.【解析】选B。本题考查不同地区的不同景观。第一幅图是广州的花卉,第二幅图是哈尔滨的冰雕,两地景观差异的原因是纬度不同,气温差别较大。
12、13.【解析】12选C,13选A。本题组考查黄土高原的剧种、地形及影响因素。第12题,由材料中的“秦腔”可知,该地位于陕西,属于黄土高原地区。第13题,黄土高原地形支离破碎,沟多谷深,所以当地人经常隔沟高喊。
14~16.【解析】14选C,15选D,16选B。本题组考查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成因及民居。第14题,读图可以看出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冰川广布是青藏高原;地面平坦是内蒙古高原;黑土肥沃是东北平原。第15题,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主要是人们乱采滥挖、过度放牧等不合理地利用土地。第16题,窑洞是黄土高原地区最具特色的民居。
17.【解析】选C。本题考查了北京的地理位置。北京位于华北平原的北部边缘;向东出山海关可进入东北地区;南面是物产丰富的黄淮海平原;东南是伸向渤海的平原,与渤海直线距离约为150千米。
18.【解析】选B。本题考查北京的城市职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体现了北京是我国的政治中心。
19.【解析】选D。本题考查景点的判读。八达岭长城、天坛、颐和园均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央商务区属于现代建筑。
20.【解析】选D。本题考查北京的城市建设。北京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既注意保持旧城的基本格局和原有风貌,同时又兴建了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中华世纪坛以及一些高级旅游饭店和住宅小区等现代建筑,形成了传统建筑和现代建筑交相辉映的独特风貌。
21.【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地理事物位置的掌握,让学生明白地理与生活息息相关。自然环境中的降水影响着农作物的种植,制约着工农业的发展,工农业的发展也会影响着水资源的利用。
答案:(1)东北平原 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
(2)大兴安岭
(3)旱地 春 玉米、小麦
(4)雨热同期
(5)农业用水增加,降水较少,蒸发量大等 南水北调 节约用水、发展节水农业、修建水库等
22.【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地理事物位置的掌握状况。东北地区纬度位置较高,冬季时间长,并且气温低,所以寒假较长。该地区人口稀少,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等条件为其发展农业提供了有利条件。东北地区是我国重工业基地,这得益于丰富的煤、铁、石油资源。东北三省的铁路网与矿产有密切的关系。
答案:(1)小兴安岭 大兴安岭 略
(2)A
(3)一年一熟 玉米、大豆、水稻、红高粱
(4)人口稀少,本地粮食消费少;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比较丰富为发展种植业提供条件;进行大规模的机械化的耕种,科技水平高大大降低了粮食成本等
(5)煤、铁、石油 铁路线靠近矿产地
23.【解析】本题以综合实践活动小组数据分析、实地考察,结合延安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黄河相关河段径流量与含沙量关系图等,考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治理措施。第(1)题,由径流量与含沙量图可看出,黄河在河口镇到孟津段增加最快,该段恰好为黄河的中游(黄土高原)地区,这里土质疏松,而且由延安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可读出7~9月降水量多,加剧水土流失。在黄土高原地区,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农垦、开矿、修路等活动,导致植被破坏,表土疏松,水土流失严重。第(2)题,黄土高原的范围是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连秦岭,北抵长城。黄河中游地区的主要支流有渭河和汾河。第(3)题,黄土高原治理核心是治理水土流失,根本措施是生物措施。
答案:(1)中游 疏松 降水(暴雨) 农垦、开矿、修路等导致植被破坏,表土疏松
(2)秦岭 太行山 乌鞘岭 渭河 汾河
(3)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合理安排农业生产;种植耐旱作物;打坝建库等
24.【解析】本题结合北京市地图,综合考查了北京所处的半球位置、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北京相邻的省市、京杭运河及主要铁路线等知识点。第(1)题,分析北京所处的经纬度(40°N,116°E)可知,北京所在的半球位置是北半球、东半球。第(2)题,结合所学我国温度带和干湿区分布图,北京位于暖温带和半湿润地区。第(3)题,从图中分析看出,字母A、B、C分别是河北省、北京市和天津市,其简称分别是冀、京、津。第(4)题,图中的D海域是渤海,图中的运河E是京杭大运河。第(5)题,从地形、地势、河流等方面分析。第(6)题,图中的代号③是京沪线,是北京直达上海的铁路干线。
答案:(1)B
(2)暖温带 半湿润地区
(3)冀 京 津
(4)渤 京杭大
(5)河流众多,水源充足,地势平坦,交通便利
(6)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