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三单元大气变化的效应第一节第2课时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和锋面气旋与天气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三单元大气变化的效应第一节第2课时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和锋面气旋与天气课件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5.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鲁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5-26 18:31: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9张PPT)
第三单元 大气变化的效应
第一节 常见的天气系统
第2课时 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和锋面气旋与天气
第*页
研习任务一 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系统及天气
教材  认知
2. 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
气旋 
反气旋 
气旋(低压) 反气旋(高压)
气压分布 气压中心低,四周高 气压中心高,四周低
水平气流与
风向
无论是南半球还是北半球,低压气流都从四周流向中心,高压气流都从中心流向四周;无论低压还是高压,南、北半球气流的运动方向都相反
气旋(低压) 反气旋(高压)
垂直气流与天气 气流形成
天气状况 多云、雨天气 多晴朗、干燥天气
过境前后气压变化
曲线
我国天气
典型实例 夏、秋之交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天气 夏季长江流域的伏旱天气;秋季我国北方秋高气爽的天气;冬季我国北方干冷的天气
思考 北半球的气旋呈逆时针辐合,反气旋呈顺时针辐合。这种说法对吗?
提示:说法错误。北半球的气旋呈逆时针辐合,反气旋呈顺时针辐散。
[重点研讨]
1. 气旋与反气旋中风向的判定
如图所示为北半球一气旋,先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再向右偏转30°~45°,即为风向。东侧为东南风,西侧为西北风,南侧为西南风,北侧为东北风。
2. 气流规律记忆方法(南北半球分别用左右手定则)
(1)北半球的气旋、反气旋用右手
(2)南半球的气旋、反气旋用左手
合作  研讨
  2022年8月22日14时,台风“蝎虎”生成。“蝎虎”云系较为紧凑,但距离中国较远,对中国无影响。下午2点钟其中心位于日本东京东南方向约1 650千米的洋面上(25°N,151.6°E),中心附近最大风力8级(18米/秒),中心最低气压998百帕,七级风圈半径100~250千米。
  台风“蝎虎”于8月23日上午由热带风暴级加强为强热带风暴级,8点钟其中心位于日本东京东南方向约1 290千米的洋面上(28.7°N,150.6°E),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0级(25米/秒),中心最低气压985百帕,七级风圈半径150~280千米。
台风“蝎虎”于8月23日14时加强为台风级。其中心位于距离日本东京东偏南方向约1 140千米的洋面上(30.1°N,149.9°E),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2级。
台风“蝎虎”于8月24日早晨由台风级加强为强台风级,早晨5时其中心位于日本东京东偏南方向约840千米的洋面上(33.5°N,148.5°E),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4级(42米/秒),中心最低气压955百帕,七级风圈半径180~280千米,十级风圈半径80~120千米,十二级风圈半径50千米。
台风“蝎虎”于8月24日14时由强台风级减弱为台风级,其中心位于距离日本东京偏东方向约840千米的洋面上(35.2°N,149°E),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3级(40米/秒),中心最低气压960百帕。
台风“蝎虎”于8月26日在日本东北洋面变性为温带气旋,中央气象台于凌晨2时对其停止编号。
1. 分析台风“蝎虎”由台风级加强为强台风级时,日本的东京是什么风向。(区域认知)
提示:偏北风。
2. 台风是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简述气旋带来阴雨天气的原因。(综合思维)
提示:在低空,气旋的气流从四面八方流入中心,使中心的空气被迫上升,气流上升,水汽凝结易成云致雨,出现阴雨天气。
研习  经典
A. 顺时针流入中心
B. 顺时针流出中心
C. 逆时针流入中心
D. 逆时针流出中心
解析:根据图文信息可知,该天气系统为南半球气旋,中心气压低,近地面气流顺时针辐合,由四周流入中心,A项正确,B、C、D三项错误。故选A项。
A
  读某地区某日海平面气压(单位:hPa)分布图,回答2~3题。
A. 高压 B. 低压
C. 气旋 D. 反气旋
解析: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处天气系统气流呈顺时针方向从中心流向四周,故从气流运动状况看,甲处天气系统属于反气旋。
D
A. 中心多大风
B. 受其控制的地区多阴雨天气
C. 中心多上升气流
D. 与我国长江流域的伏旱天气有关
解析:第3题,根据图中甲处天气系统的位置可以判断其为副热带高压,与我国长江流域的伏旱天气有关。
D
第*页
研习任务二 锋面气旋与天气
教材  认知
2. 天气
(1)原因:气旋是气流辐合上升系统,且锋面附近气流上升更强烈。
(2)天气现象:云、雨,甚至造成雷雨、暴雨、大风天气。
锋面 
温带 
(4)锋面气旋的结构及判读(以北半球为例)
判读内容 判读方法 对应图解
确定锋面位置 锋面总是出现在低压槽中,锋线往往与低压槽线重合 M、N处形成锋面
确定风向 根据风向的画法,确定锋面附近的风向 ①处为偏北风,
②处为偏南风,
③处为偏南风
判读内容 判读方法 对应图解
确定气团(气流)性质 位于纬度较高地区的为冷气团;位于纬度较低地区的为暖气团 ①③两处为冷气团,②处为暖气团
确定锋面类型 北半球,锋面随气旋呈逆时针方向移动,由此可确定左侧锋面是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而形成的,为冷锋;右侧锋面是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而形成的,为暖锋 M为冷锋、N为暖锋(一般来说,无论是北半球还是南半球,东侧的低压槽处形成暖锋,西侧的低压槽处形成冷锋,即“左冷右暖”,只不过南北半球冷锋和暖锋的锋前、锋后相反)
判读内容 判读方法 对应图解
确定天气特点 暖锋的锋前多连续性阴雨天气,冷锋的锋后多出现降水天气 ③处附近出现宽阔的暖锋云系及相伴而至的连续性降水天气,①处附近出现比较狭窄的冷锋云系和降水天气
研习  经典
  下图为某地锋面气旋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A. 受地形影响丁地风力大于乙地
B. 受纬度影响乙地气温高于甲地
C. 甲、丙两地受锋面影响多阴雨天气
D. 丙、丁两地气流以上升运动为主
A
解析:第1题,丁地位于两山之间的峡谷,狭管效应明显,风力大于乙地。图示冷锋由南向北移,说明南部是冷气团,乙地位于冷气团一侧,甲地位于暖气团一侧,乙地的温度低于甲地。冷锋降水多在锋后,甲、丙两地在冷锋前,受暖气团控制,多晴朗天气。丁地在冷锋后,受冷气团影响,气温低,可能盛行下沉气流,丙地在冷锋前,受暖气团影响,气温高,气流上升。
A. 该天气系统位于北半球
B. 低气压中心位于锋线西侧
C. 锋面自西北向东南移动
D. 甲地风向可能为西北风
解析:第2题,图示冷锋由南向北移,说明南部是冷气团,北部是暖气团,南部纬度高,北部纬度低,位于南半球;由图示冷锋移动方向可判断,低气压中心在图示锋线的东侧;甲地位于冷锋前,位于南半球低气压中心的西北方,甲地吹西北风。
D
第*页
课时作业
  2020年12月20日,第23号台风“科罗旺”生成于西北太平洋。下图为台风“科罗旺”路径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A. 是一个北半球反气旋系统
B. 内部气流呈顺时针旋转
C. 移动的路径穿过我国国土
D. 自东向西气压值逐渐变大
解析:第1题,台风的实质是低压气旋,A项错误;受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影响,气流向右偏,所以北半球台风气流由四周向中心逆时针辐合,B项错误;据图可知,台风移动的路径穿过我国的南海,C项正确;自东向西台风势力越来越强,气压值逐渐变小,D项错误。故选C项。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A. 可能会引发太平洋洋面的海啸
B. 可有助于缓解伏旱带来的旱情
C. 来临前,作业渔船应迅速回港
D. 来临时应沿台风移动方向逃离
解析:第2题,台风会引发风暴潮,海啸一般由海底
地震引起,A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此时为12月,
而伏旱出现在7、8月份,B项错误;台风会带来狂风、暴雨、风暴潮,为了保证安全,台风来临前,作业渔船应迅速回港,C项正确;台风来临时,为减少危害,应沿与台风运动方向相垂直的方向逃离,D项错误。故选C项。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下图示意2023年10月16日8时太原市及周边气压状况分布,图示整个天气系统每小时大约东移30 km。读图,回答3~5题。
A. 甲 B. 乙 C. 丙 D. 太原
解析:第3题,高压和低压中心,空气一般是垂直运动,风力小,排除A、C两项。与太原相比,乙地等压线密集,风速更大,B项正确。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A. 东北风 B. 东南风
C. 西北风 D. 西南风
解析:第4题,根据等压线分布图可知,太原市受高压控制,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太原此刻盛行东北风,A项正确。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A. 风向转变,天气转晴
B. 风向转变,天气转阴
C. 风向不变,天气转晴
D. 风向不变,天气转阴
解析:第5题,天气系统每小时大约东移30 km,太原市与其西侧低压系统距离大约在720 km,在24小时内,将受到西侧低压系统影响,天气转阴,风向由东北风转为西南风,B项正确。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下图为北半球某地区某时锋面气旋示意图。读图,回答6~7题。
A. ①地吹偏西风
B. ②地吹偏北风
C. ③地降水最多
D. ④地气压最高
解析:第6题,由图可知,①地吹西北风,为偏西风;②地吹西南风,为偏南风;③地受单一冷气团控制,为晴天,降水少;根据等压线数值可判断,④地气压最低。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A. 甲为冷锋,雨区主要分布于锋线之前
B. 乙为暖锋,雨区主要分布于锋线之前
C. 甲为暖锋,雨区主要分布于锋线之后
D. 乙为冷锋,雨区主要分布于锋线之后
解析:第7题,无论是冷锋还是暖锋,降水都是主要在冷气团的一侧。甲为冷锋,雨区主要分布于锋线之后;乙为暖锋,降水主要集中在锋线之前。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读某年8月6日至9日我国某地区气压变化示意图,回答8~9题。
A. 气旋影响 B. 反气旋影响
C. 冷锋影响 D. 准静止锋影响
解析:第8题,由图可知,该天气系统过境时,气压极低,为台风天气系统,台风是低压(气旋)天气系统的强烈形式。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A. 狂风暴雨 B. 阴雨连绵
C. 伏旱 D. 天干物燥
解析:第9题,8日前后,台风过境会伴随狂风暴雨。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下图示意我国局部地区2021年11月27日13:00的等压线(单位:hPa)分布。读图,回答10~12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A. 合肥风力最小
B. 北京雾霾沉重
C. 广州吹南风并带来连绵阴雨
D. 南昌可能经历冷锋天气
解析:第10题,等压线越稀疏,水平气压梯度
力越小,风力越小,图中广州等压线最稀疏,
风力最小,A项错误。图中北京等压线密集,水
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利于雾霾消散,B项错误。图中广州北部气压高、南部气压低,应该吹偏北风,C项错误。南昌位于气旋左侧的低压槽附近,附近应该存在冷锋,南昌可能经历冷锋天气,D项正确。故选D项。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解析:第11题,图中北京等压线大致是东北—西南走向,北京西北是高压,东南是低压,水平气压梯度力大致是由西北指向东南,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向右偏大约45°,因此北京风向是偏北风,B项正确。故选B项。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A. 冷锋过境后,天气晴朗
B. 暖锋过境后,天气转晴
C. 将受气旋控制,出现大风天气
解析:第12题,此时合肥位于低压槽以西,应该是冷锋过境后,受冷气团控制,天气晴朗,A项正确,B、C两项错误。江淮准静止锋主要在夏季影响合肥,D项错误。故选A项。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2021年1月某时的天气形势图,图中虚线表示的天气系统向东南方向移动。读图,回答13~14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解析:第13题,在同一幅等压线图中,等压线越密集处,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由图可知,四地中③地等压线最为密集,风力最大。故选C项。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解析:第14题,由图可知,③④两地地处高压脊部位,不易出现降水;①②两地地处低压槽附近,该处易形成冷锋,冷锋的雨区主要在锋后,②地位于冷锋锋后,①地位于冷锋锋前,因此最有可能出现降水的是②地。故选B项。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下图为某日8时亚洲局部海平面气压分布图。读图,回答15~16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解析:第15题,等压线越密集,说明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速越大。读图可知,③处等压线最密集,风力最大,受台风影响,出现狂风暴雨,C项正确,A、B、D三项错误。故选C项。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A. 东北风转为西南风
B. 东南风转为西北风
C. 西北风转为东南风
D. 西南风转为东北风
解析:第16题,在北半球,气旋(低压系统)中心盛行上升气流,周边气流呈逆时针辐合流入,②处在气旋的西侧,风向为西北风,当台风中心到达②西侧,②处的风向转为东南风。故选C项。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7. 读澳大利亚海平面气压(单位:hPa)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澳大利亚西南海域低气压的变化及C点风向的变化。
答案:(1)低气压向东移动,低气压中心增强(或中心气压值降低);风向由东北风转为西北风。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9日6时,低气压位于澳大利亚西南海域,10日6时,低气压中心逼近大陆西南,其锋面已经移至陆域,据此可知该低气压向东移动,并且低气压中心呈闭合状态,中心数值较小,这表明低气压中心增强(或中心气压值降低)。根据等压线的分布状况和风向由高压指向低压,同时注意南半球风向向左偏转,可以得出C点的风向由东北风转为西北风。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2)说出城市A经历的天气系统名称,并简述该天气系统过境时城市A的天气现象。
答案:(2)名称:冷锋。现象:阴雨、刮风、降温。
解析:第(2)题,根据图中锯齿状标志及气压中心的移动方向可知,图中天气系统为冷锋。冷锋从城市A通过时会导致风力增大,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出现阴雨、刮风、降温等天气现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3)画出图中9月10日6时B处天气系统的气流运动特征。
答案:(3)如下图。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解析:第(3)题,控制B市的天气系统为高气压,盛行下沉气流,气流表现为水平方向呈逆时针辐散;垂直方向气流下沉。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