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56张PPT。影 视 文 学 “影”,即电影,“视”,即电视。电影是一门综合艺术,舞蹈、音乐、绘画、雕塑、戏剧、文学联结成为统一的综合体。一、“影视”的含义:二、“影视文学”的含义: 所谓影视文学是指通过广播电视声画媒介,以听觉和视觉传达设计为着眼点,运用文学创作的一般规律结构情节、塑造形象、营造氛围、抒发感情,给受众以文学审美情趣的文学类型。 影视剧本多来源于文学作品(一)影视与文学文学与影视的相互作用:1、源远流长的文学传统成为影视的楷模,影视培养了新一代文学家。2、影片成为文学作品特殊的效果极佳的广告。(二)影视与舞蹈 舞蹈是另类叙述语言,简化了叙事,更加凝练的表演着故事,表现着深刻的主题,传达其思想来教化观众。(三)影视与音乐 从早期无声电影的画面配乐,到现代剧作的主题曲,音乐极力从听觉层面强化视觉效应,视听有机组合,方才彰显影视文化动人之艺术表现力及深刻思想主题。(四)影视与绘画、雕塑《日本沉没》中的自由女神雕像好莱坞大片美国商业大片的弊端:万变不离其中的模式:1、经历灾难的小人物永远会在走投无路之际迸发出英雄气概,战胜强大百倍的对手。2、善于营造视觉刺激的升级:如果孤胆英雄手无寸铁,那么他的武器会由刀而抢,由枪而炮,最后独自发动一场对抗群敌的战争。讨论:你认为优秀的影片应该具备怎样的条件?《阿甘正传》在1995年的第六十七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的角逐中,影片《阿甘正传》一举获得了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最佳剪辑和最佳视觉效果等六项大奖。 电影片段欣赏获 奖 情 况想一想我们可以从哪些层面对《阿甘正传》这部影片进行鉴赏?《阿甘正传》的背景和故事情节
《阿甘正传》的视角和主题
《阿甘正传》的人物形象赏析
《阿甘正传》的象征意义《阿甘正传》文学层面鉴赏 一、历史背景:
影片的历史背景是40年代到80年代的美国。反对种族歧视的民权运动、妇女解放运动以及和平反战运动风起云涌,政治暗杀、白宫丑闻此起彼伏,性解放、摇滚乐、吸毒等嬉皮文化在战后一代中流行,传统的思想观念和伦理道德受到怀疑和冲击。 请你说一说阿甘的故事阿甘于二战结束后不久出生在美国南方阿拉巴马州,先天弱智,智商75;妈妈性格坚强,鼓励阿甘“傻人有傻福”,要他自强不息。
读小学时与金发女孩珍妮相遇,从此,在妈妈和珍妮的爱护下,阿甘开始了他一生不停的奔跑。
中学时,阿甘为了躲避同学的追打而跑进了一所学校的橄榄球场,就这样跑进了大学。
在大学里,他被破格录取,并成了橄榄球巨星,受到了肯尼迪总统的接见。
大学毕业后,阿甘应征参加了越战,成了战斗英雄,交了两个好朋友:热衷捕虾的布巴和令人敬畏的邓·泰勒上尉。
战争结束后,阿甘作为英雄受到了约翰逊总统的接见。在一次和平集会上,阿甘又遇见了珍妮,但又匆匆分手。 阿甘的奇特经历作为乒乓外交的使者,阿甘还到中国参加过乒乓球比赛,并为中美建交立了功。在“说到就要做到”这一信条的指引下,阿甘最终闯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他无意中迫使潜入水门大厦的窃贼落入法网,最终导致尼克松总统的垮台。
阿甘还阴差阳错地发了大财,成了亿万富翁。
阿甘不愿为名利所累,他做了一名园丁。
1年以后,阿甘又一次见到了珍妮,还有一个小男孩,那是他的儿子。
珍妮过世了,他们的儿子也到了上学的年龄。一天,阿甘送儿子上了校车,这时,从儿子的书中落下了一根羽毛,一阵风吹来,它又开始迎风飘舞…… 阿甘的奇特经历二、情节:1、描写阿甘从智商只有75的艰难求学——上大学并取得成功———参军参加越战表现出色——退役成为成功的商人。2、阿甘一直喜爱的珍妮为了求得唱歌的理想离开阿甘漂泊闯荡最后堕落的一生。三、主题:
《阿甘正传》是一个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
《阿甘正传》是一个颇具煽动性的励志传奇,
《阿甘正传》是一条穿越时空重温历史的隧道。曲折的爱情故事励志传奇故事3k党 05:25
展示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
3k党、猫王、黑人入学、肯尼迪总统遇刺、
越南战争、反战集会、乒乓外交、
水门事件、约翰?列侬等猫王10:30黑人入校22:30肯尼迪总统遇刺30:55越南战争49:00反战集会01:05:20水门事件01:24:00乒乓外交01:14:00约翰?列侬01:14:25美国的历史事件:一、三K党 阿甘的名弗雷斯来自于美国南北战争期间三K党早期创始人之一弗褔雷斯将军的姓。三K党以恐怖和暴力来对抗黑人的解放。 二、猫王阿甘年少时家里曾来过一位弹吉他的房客,对阿甘怪异的舞蹈动作很感兴趣。后来这位房客成了大名鼎鼎的歌手,其代表性的扭臀舞就来源于阿甘。 三、阿拉巴马大学黑人入校事件 1963年6月11日,被称为美国墨索里尼的阿拉巴马州州长乔治·华莱士堵住阿拉巴马大学注册大楼的门口,反对肯尼迪总统下达的关于取消阿拉巴马大学种族隔离的命令,企图阻止Jimmy Hood和Vivian Malone两名黑人入学。在国民警卫队的干预下,阿拉巴马大学最终妥协。影片中,阿甘曾出现在华莱士州长旁边,后来还捡起Vivian Malone掉在地上的书还给了她。 阿甘和他所在的全美大学生橄榄球球队在白宫受到了肯尼迪总统的接见。在白宫的卫生间里,阿甘看到两张照片。一张是玛丽莲·梦露的,暗示她和肯尼迪总统之间的暧昧关系,一张是肯尼迪总统和他弟弟罗伯特·F·肯尼迪的,为接下来兄弟两个分别在1963、1968年被暗杀埋下了伏笔。四、肯尼迪总统 五、鲍勃·迪伦和“飘在风中” 阿甘的女友Jenny在孟菲斯的一家剧院演出时手抱吉他弹唱了“飘在风中” 。这首歌曲写于1962年。出自“美国民谣摇滚之父”和“美国民谣摇滚英雄”鲍勃·迪伦之手,是美国民歌史上最重要的作品之一,有人将其誉为黑人民权运动的圣歌,有人用其表达自己反对越战的呼声。有人用其抒发自己对社会的不满和对梦想的追逐。 阿甘与珍妮在华盛顿相见后。珍妮带阿甘会见了她的男朋友卫斯理,在场的还有黑豹党(Black Panthers)成员。黑豹党是一个激进的黑人民权运动组织,成立于1966年。影片中黑豹党成员宣称他们的任务是给黑人提供帮助,他们反对越战,反对把黑人送到任何战争中去。 六、黑豹党 阿甘因其高超的乒乓球技而作为美国国家乒乓球队代表团的一员,于1971年出访了中国,与中国国家乒乓球队进行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比赛。这就是著名的小球推动大球的乒乓外交。阿甘也因此成了名人,上了电视采访节目,节目中的另一位嘉宾是“摇滚之父”、著名的甲壳虫乐队的主力成员约翰·列侬。
主持人问阿甘对中国有什么印象,阿甘说:“他们什么都没有”“他们那里的人不去教堂。”主持人说:“那太可怕了!”隐射出了当时中国很穷,很封建保守,正值不接受其他国家文化的文革时期。七、约翰·列侬 八、尼克松水门事件因去中国参加乒乓球比赛而第二次受到总统接见,总统建议他居住在水门宾馆,阿甘成为了间接发现水门事件的人。不久,尼克松总统辞职。九、艾滋病 影片中珍妮告诉阿甘自己感染了一种连医生都束手无策的病毒。这就是艾滋病(AIDS)病毒。1981年,当艾滋病病毒第一次被发现时,人们甚至不知道该把它称作什么,更别说了解它致命的原因了。1982年底,这一疾病被正式命名为艾滋病。 四、人物形象分析:
阿甘:美德的化身
(1)阿甘的四次奔跑:童年的奔跑(15:30)、中学的奔跑、越战的奔跑、三年长跑(01:52:00)。
(2)他听话,妈妈和珍妮的话他都会牢记。
(3)他忠诚,在越战中他独自脱离了危险后,他仍然跑回丛林中去找他的战友。
(4)他守信,布巴死了,他却在旁人不可思议的眼神中为他实现了遗愿。
(5)他执着,对珍妮的爱情执着,对捕虾执着。
(6)他友善,在他救回中尉的性命后,失去了双腿的中尉一直对自己不能战死在战场上却仍以残废之躯苟且偷生而而恼怒,是阿甘用友善唤回他对生命的信心。诚实、守信、认真、勇敢、重情、执著、正直、高尚、纯粹、自谦、不自卑的人 。阿甘人物形象:妈妈:伟大的母亲
她用她的整个生命来爱自己的儿子,从不因为阿甘智力上的残缺而吝啬他应得的那份爱。
经典语录:
“你和其他人是没有分别的。”
“人生就象一盒各式各样的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你下一个会拿到哪个。”
“ 命中注定我是你的母亲,我已尽我所能做到最好。” 珍妮:无望的反叛与回归
(1)珍妮童年是不幸的,她有个虐待狂的父亲,她的生活一直很凄惨没有温暖,这成为她一生挥之不去的阴影。 (01:45:50)
(2)珍妮追求自由的路途把她引向的不是天堂,而是花花公子的写真照片,是色情俱乐部的脱衣歌手,是吉普赛一样的流浪生活,是吸毒和不曾间断的男性暴力侵犯。他对自己的生活、追求感到绝望。
(3)珍妮的回归,珍妮变成了一个符合传统价值要求的女性,从服饰和发型可以看出,有了固定的工作和住所,并悉心照顾自己的儿子。 丹中尉——走出越战阴影
(1)在越南战争中,阿甘救出了丹中尉,可是他双腿中弹,成了一个没腿的怪物。他怨恨阿甘,因为他觉得自己应该带着荣誉死去,而不是苟延残喘。
(2)丹中尉与阿甘一起捕虾,由于他们毫无畏惧,敢于同命运抗争,最后他们幸运的躲过风暴,成为百万富翁。他的心灵上的伤治愈了,后来他的身体的残疾也通过高科技材料的假肢而克服了。五、特效:
1、随风飘舞的羽毛、出神入化的球技。
2、肯尼迪总统的握手、约翰逊总统、尼克松总统、列侬节目采访。
3、越战战斗场面 。
4、丹中校的断腿。
5、反越战的大规模
群众示威场面。六、象征:
(1)烟花:烟火的美转瞬即逝,预示着珍妮与阿甘如同烟火一样的幸福。(01:48:00)
(2)羽毛:阿甘是宁静的,如同这片羽毛,无意何方,只是随风自在地飘着。阿甘做任何事都是那么自然而然,无论是跑步,打球,捕虾,甘就这样照着自己轨迹前进着,一路上经历了一个又一个伟大的历史时刻,甘的生命像是一场无为而为的奇迹,实现着一个又一个别人眼中的梦想。
(3)奔跑:阿甘的奔跑几乎是流动在阿甘血液中最重要的一种精神,阿甘由逆境跑入顺境,由平凡跑入不平凡,全在于他跑得快而跑得久。 《阿甘正传》对美国从五十年代末期到八十年代早期的社会上的重大历史和政治事件、战争和英雄、流行文化和广告等大肆揶揄。不仅仅是一部成功的影片,更是一种文化现象。小结:影视欣赏的基本步骤1、了解作品的背景。
2、通过某些特定的情节去分析人物的典型性。
3、得出自己对作品独特的理解或感受。Death?is?just?a?part?of?life,?something?we’re?all?destined?to?do.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是我们注定要做的一件事 。Life? wa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you never know what you are gonna get.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会尝到哪种滋味。You are no different than anybody else is.你和别人没有任何的不同There is only so much of? fortune a man really needs and the rest is just for showing off.一个人真正需要的财富就那么一点点,其余的都是用来炫耀的 经典台词: 围绕下边话题中的一个进行立意,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800字。要求:在影片内容的基础上围绕人物形象联系现实生活展开议论。作文训练:在这简单的话语中蕴含着每个人都了解但是却很难做到的人生态度。影片不断地向观众讲述不同的人生来证明这句话。
阿甘是真正的随波逐流的人,他不去考虑下一块巧克力是甜是酸,只是从容地去接受。
他没有强求过什么、没有奢望过什么,只是用自己的憨厚和纯真来触碰这个世界,让人们在他的身上得到一种特殊的教诲。
人也许就是这么具有讽刺性,这样完美的人恰恰是个“傻子”,而正常人往往有太多的追求,太多的愿望,太多的舍不得,其实他们根本想不到自己的下一块巧克力会是什么味道的。 Life? wa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you never know what you are gonna get.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会尝到哪种滋味。正是一个平凡母亲的教诲,使阿甘成为了一个诚实,守信,忠诚,善良的人,一个榜样式的人物。
阿甘是个非常听话的孩子,母亲说的这些话他都记住了,他说,笨人有笨人的作为。
他一直在跑,开始是逃跑,后来他跑进了橄榄球队,再后来跑进了大学,跑回了自己的性命,也跑回荣誉和友情,跑出了自己的一片天。 上帝把你给了我,我就必须尽力做好你的母亲,我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