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5张PPT。《石壕吏》三、说目标 四、说模式 八、说得失一、说教材 说课
流程二、说学情 五、说方法 六、说设计 七、说板书 一、说教材 石壕吏八年级语文上册大道之行也核舟记短文两篇桃花源记说教材第
五
单
元杜甫诗三首陋室铭爱莲说 第五单元所选文言文,体裁不尽相同,有叙事的,有夹叙夹议的,有说明事物特征的,文字简洁而意味深长,有些文章还寄托了作者的情怀。又选杜甫诗三首,都是历来脍炙人口的名篇。
学习本单元,要先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然后在反复诵读中领会它们丰富的内涵和精美的语言,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 《石壕吏》语言凝炼、质朴,内容比较集中,主要记述了在一天傍晚,作者投宿石壕村,遇官吏抓丁服役,老翁逾墙逃走,老妇出门应对。用大量篇幅记叙了老妇的致词,从中体现战乱给老妇一家带来的不幸,以及在官吏的威逼下请求从军服役的经过。第二天天明,作者独与老翁别暗示了老妇已被抓走。全篇以老妇的致词为主,兼有动作描写,再加上诗歌“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使文章愈加生动,从而诗人忧患苍生、悲天悯人的情怀便“水到渠成”。
《石壕吏》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杜甫诗三首》的第三首。二、说学情 3号4号组长副组长4号3号3号4号组长副组长组长副组长3号4号3号4号组长副组长组长副组长3号4号组长副组长3号4号组长副组长3号4号组长副组长 我校一直在探索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 的原则采取四人一组,由原来的排排坐变成团团坐的“卡包式”座位,即组长1名,副组长1名,组员2名。通过一年的实践,学生已有了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4号3号组长副组长3号4号组长副组长3号4号组长副组长组长:收发作业,检查学案完成和小测情况,讨论过程中的组织和裁判,检查本组同学对所讨论问题的掌握情况,帮教3号同学参与小组的有效学习。副组长:协助组长工作,做好小组学习成绩登统,评比等工作,帮教4号同学。3、4号同学在自主学习时遇到疑难,寻求组长的帮助指导,在小组发言中做首席发言人,汇报本组学习学习成果,提高自身学习效率,不掉队。学生们已经初步掌握了学习文言文
的基本规律和方法 ,能够借助注释
和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形成了
一定的文言语感但是学生对杜甫诗歌的
阅读积累少以及理解力
还不够,还需要教师加
强指导好动,好奇,
好表现 学情分析三、说目标 阅读课程标准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背诵优秀诗文240篇(段)。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新课标总目标的表述强调了阅读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更加注重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对学生的熏染。 知识与技能
⒈积累常见词语“逾、走、一何、应”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文。
过程与方法
⒉品读课文,揣摩语言并感受杜诗“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⒊感受诗人忧患苍生、悲天悯人的情怀。教学目标四、说模式 基本理念: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策略:以学案为载体,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教师适时点拨完成学习任务。原则:遵循以整体建构知识为出发点,以主动参与,
小组合作学习为机制,以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深度
交流为主线的教学原则我校课堂教学模式:
“三模块”:学习准备——学习导航——学习评价双主互动和谐教学模式现代文
古诗词鉴赏课
复习课
学科模式
文言文
作文课
整体感知
品读揣摩
熟读成诵
积累名句
拓展延伸作文专题指导
范文导航
作文练习
合作点评
作文提升
佳作展示明确复习内容、目标
梳理知识要点
针对性练习、检测
反馈、订正、讲评
继续夯实薄弱知识点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自主探究,质疑问难
品读课文,分析内涵
课外链接,延伸拓展
检测反馈,当堂达标 单元导入,明确目标
阅读课文,感知内容
涵咏语言,感悟内涵
拓展延伸 ,畅谈感悟
课堂小结,达标检测五、说方法 教学方法:为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观念,本节课以学案为载体,采用了预习、归纳、朗读、点拨、合作探究及当堂练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这些现代教学媒体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学习方法:学生通过独立思考,组内同学合作讨论,组间交流展示成果的形式完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方法六、说设计 教学环节2分钟10分钟3分钟20分钟5分钟一课时拓展延伸预设时间:2分钟设计意图:通过介绍杜甫诗歌艺术风格导入。学习目标在学案中也有明示,以帮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以任务驱动学生自主学习。 杜甫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诗人,
作品被称为“诗史”,
诗风“沉郁顿挫”。预设时间:10分钟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学生对文章的初步理解和整体的感知。因为语文教学大纲要求“课文首先作为一个整体来教。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走近《石壕吏》
1、读准字音
2、结合注释,解释加点字词并疏通文意。
3、用自己的话简明扼要的复述课文。
4、指导朗读。1、字正腔圆,读准字音;
2、本诗以五言为主,可采用“二/三”式停顿;
3、韵脚读出延长音;
4、以手指轻击大腿示拍子配合节奏法;
5、边读边想象画面法。
预设时间:20分钟 杜甫诗歌所表达的内容是以记录现实为主,为了更深刻的理解文章内容,感受百姓饱经战乱之苦,于水深火热之中,过着苦不堪言的生活,指导学生通过品读课文,感受诗“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进而体会杜甫忧患苍生,悲天悯人的情怀。 走进《石壕吏》
1、差役为什么要捉人?
2、体会老妇一家之苦。
3、体会听者的心情。把自己读课文后的感受告诉大家,用这样的句式:
(1)从“ …… ”这句诗里,我看到了 ……
(2)从“ …… ”这句诗里,我听到了 ……
(3)从“ …… ”这句诗里,我想到了 ……
(4)从“ …… ”这句诗里,我感受到了 ……
预设时间:3分钟 感受杜甫
安得广厦(shà)千万间,大庇(bì)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wù)见(xiàn)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预设时间:10分钟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是针对学生本节课所学知识的一个检测(贴近中考,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了不同的习题),同时也是对本节课学习目标是否达成的一个检测,在知识的落实上争取做到“堂堂清”“人人清”以此来达到课堂高效。 学习评价
1、背诵课文
2、三道选择题。(分别考查字词、内容和主题三个方面)
3、请以“由《石壕吏》我看杜诗风格”为题,撰写一篇100-200字的随笔。(作为一个机动环节)七、说板书 板书设计设计意图:板书的内容提纲挈领,突出重点,有助于学生记忆,便于学生理解相关内容,也便于学生记录和课后复习。石壕吏
杜甫
沉郁顿挫的风格
悲天悯人的情怀
苦不堪言的生活八、说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