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8张PPT)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读懂课文,理解文句,积累文言词语。
②培养诵读的能力。
③学习动静结合的写作手法;体会本文“文中有诗,文中有画”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品味文中诗情画意的写景特征。鉴赏语言淡雅优美,富有情韵的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
领会文中作者对友人的那种深厚感情。感悟文中描绘的景物所含有的深趣,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饮酒赋诗,自古是文人的一大乐事。
酒是水质的诗,
诗是心酿的酒
七雅七俗:
“琴棋书画诗酒花,
柴米油盐酱醋茶。”
刘伶,乘坐马车,酣饮不休,且备锄头于车上,对马车夫说:“死则葬我。”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三国时的郑泉,临死前要求将其尸体埋在陶瓷作坊旁,说:“以后我的尸体真成了土,土又可被陶瓷作坊做成酒壶,人生快意莫过于此!”
解题:
春夜
宴
从弟
桃花园
序
从弟
从:指堂房亲属,如堂兄弟称从兄弟,堂伯叔称从伯叔。从弟就是堂弟或族弟的意思。但唐代风气喜联宗,凡同姓即结为兄弟叔侄等,所谓从弟未必真有血缘关系。
序
也作“叙”或称“引”,有如今日的“引言”、“前言”。是说明书籍内容或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也可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序”一般写在书籍或文章前面(也有列在后面的,如《史记·太史公自序》),列于书后的称为“跋”或“后序”。有书序、诗序、赠序等。
此序约于开元二十一年(733)前后作于安陆。这篇小品,景、情、思融和成一种美丽的意境。作品洋溢着蓬勃旺盛的春的气息,光明洞彻,爽朗不尽,将生活升华到诗的高度。桃花园,疑在安陆兆山桃花岩。李白与诸从弟聚会赋诗,本文即为之而作的序文。类似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作者介绍(略)
导入新课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易经》,凡是中国人都会受这句名言影响,李白也不例外,那这句箴言会对他有哪些影响呢?
生命是奇妙的,在浩瀚的宇宙间,也许只有我们的星球开出了生命的花朵,可是,在这个幸运的星球上,人们都忙着利益的交换,身份的较量,财产的争夺。人们忙忙碌碌,可曾想过,什么是生命的意义?!
我们应该怎么做?我想,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们能够找到答案。
一读
注意字音
琼筵(yán)
羽觞(shāng)
秉(bǐng)假(ji )
数(shù)
二读
注意字词
句式
通假字
序天伦之乐事
古今异义
大块假我以文章
(序,通“叙”)
(大块:古义,大自然。今义:大的块头
。
文章:古义,原指错杂的色彩、花纹。文中指大自然中各种美好的形象、色彩、声音等。今义:篇幅不很长的单篇作品)
群季俊秀
(古义,弟弟。今义,季节)
词类活用
不有佳咏,何伸雅怀
(动词作名词,诗歌)
幽赏未已
(形容词作名词,幽雅的景致)
一词多义
良
良有以也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感我此言良久立
良庖岁更刀,割也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假
大块假我以文章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因求假暂归
(确实)
(优秀)
(很)
(好的,高明的)
(美好的)
(给予)
(借助,凭借)
(假期)
文言句式
判断句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状语后置
阳春召我以烟景
大块假我以文章
比喻
拟人
序,文体的一种。
书序,是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或评价性文字。
赠序,是指亲友间以作文相赠,表达惜别、祝愿、劝勉之意。
宴集序,是指古人宴集时,常同赋诗,诗成后公推一人作序,如王羲之《兰亭集序》。
既然是一篇序文,当然要交待:
什么时间、
什么地点、
什么事件、
为何作序。
可由于文章篇幅短小,作者就把时间(春夜)、地点(桃李园)、人物(作者与诸从弟)、事件(宴饮)等都在题目中一起交待了。
这样安排,重点突出,结构紧凑,为在文章中写作序原因留下了空间。
一、浮生如梦,为欢几何?
人生不过一场梦而已,欢乐时光又有多少呢?今夜正乐,当然应宴饮作诗,以恣欢乐了。
二、古人也秉烛夜宴
这里宕开一笔,借古人之行为说自己之行为。古人夜宴是有原因的,那么自己夜宴也是有原因的。
不直接说自己,而说古人,着实巧妙。
为什么古人要秉烛夜游?
因为“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
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古诗十九首》
出处:
曹丕《与吴质书》:
“少壮真当努力,年一过往,何可攀援
古人思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三、美景在前,不容辜负
“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春景美如画,春光暖人心,一切都是那么融和,春宵一刻值千金,岂能虚度?
“阳春”不禁让人想到,阳春三月,春光明媚,春风和煦。
“烟景”者,何也?古人诗句中常有“烟”字,如“杨柳万条烟”“蓝田日暖玉生烟”等,李白自己的诗中也有“烟花三月下扬州”的诗句。
“烟”字让人感到朦胧迷离,如梦似幻,烟一样的景一定是美的。阳春的烟景则更是繁花盛开,花香满地。
“大块”也毫不吝啬的把她的一切奇妙之景都展示给了“我”,“我”又怎能不陶醉其中呢?
这两句采用拟人手法,将“阳春”“大块”拟人化,说阳春召唤,大块施与,令人读来更显亲切。
四、共享天伦,机会难得
能和兄弟们一起共度良宵,实在不易,为人生一大乐事。再加上“群季俊秀”,那就更要一展才华,不传千古,也能聊以自慰了。
恰当的时间,美好的情境,欢乐的气氛,怎不生感慨,发诗情?
饯别?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白居易《琵琶行》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
作者在这次宴会上感受到什么乐事?
A.
与群季相聚咏歌
B.
欣赏美景,高谈阔论
C.
痛饮狂欢
D.
相约赋诗
四美并
是否表现了一种消极思想?
《古文观止》的编者评价说:
“末数语,写一觞一咏之乐,与世俗浪游者迥别。”
《兰亭集序》前文虽说“仰观天地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结尾却“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发出“悲夫”的慨叹。
呜呼!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
——《滕王阁序》
乐与时去,悲亦系之。
——《三月三日兰亭诗序》
感性命之不永,惧凋落之无期。
——
《金谷诗序》
悲日月之既往,悼吾年之不留。
——《游斜川诗序》
起句,为引出下文而设,“欢乐”才是文章所要表达的主要情感。
下文写到的如诗如画的春景,众人宴饮的痛快,作诗罚酒的雅兴,无不显示出欢乐的景象,又何来消极呢?
因此,我们读这篇小序,感觉到的是作者对人生的热爱,对亲情的珍惜,对自然美景的陶醉。
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
夜宴的原因
夜宴的经过
议论
记叙
热爱生活
热爱自然
李白与诸从弟聚会赋诗,本文即为之而作的序文。
全文百余字,从“天地’、“光阴”引发出“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无限美好的自然风光以及与诸兄弟叙会的欢乐场景,是一篇像诗一样优美的抒情小品。
文中虽有“浮生若梦,为欢几何?”的颓废之语,但主要是抒发了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豪情逸兴。
阅读与写作
1.阅读分发的材料,石崇的《金谷诗序》,有评论家认为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很大程度上受到《金谷诗序》的影响,你能从中找出一些佐证吗?
2.自己走过的十八年,以《春》为蓝本,摹写一次印象深刻的集会。
3.光阴的故事”为题,写一篇小作文,字数500左右,抒发你对时光的理解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