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技能·一课一练
2.2.2
气候复杂多样
(降水、干湿地区和气候类型)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降水的递减规律与下图中的哪条线相一致( )
A.A线
B.B线
C.C线
D.D线
【解析】选B。本题考查了我国降水空间分布规律。我国降水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变式备选】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
A.全国分布均匀
B.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C.由南向北递减
D.由东向西递减
【解析】选B。本题考查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我国降水分布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2.下列关于我国降水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我国各地年降水量差别不大
B.大多数地方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夏季
C.我国降水年际变化大
D.年降水量大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解析】选A。本题考查我国降水的特征。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我国的降水在时间分配上也很不均匀,大部分地区的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年际变化大;在全国各地年降水量差异也很大,一般来说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北方则相反。
3.读“我国局部地区图及四地年降水量(单位:毫米)统计资料”,回答:形成东西方向年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海拔
B.距海远近
C.气温高低
D.地表植被
【解析】选B。本题考查我国局部地区降水的空间分布。由图中数据可知,降水量由东向西递减,原因是距海洋越来越远。
4.(2014·济南市中区模拟)下列关于我国东部地区降水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北方雨季长
B.南方雨季短
C.各地年降水量差别不大
D.降水的年际变化大
【解析】选D。本题考查我国东部地区降水的时间分布。我国东部地区的降水在时间分配上很不均匀,大多数地区降水集中在5~9月,一般来说,南方雨季长,北方雨季短,降水的年际变化很大。
【名师点睛】我国降水季节变化大,是由季风气候的特点决定的,即夏季风影响时期降水丰富。
降水的年际变化大是由夏季风不稳定造成的,每年夏季风来临的时间早晚不同、实力强弱不同,使同一地点各年的降水量差别很大。
5.我国地方特色文化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以下传统民居能体现人们对降水丰沛的自然环境适应的是( )
【解析】选B。本题考查了降水特点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分析以上四幅图可知,B图是江南民居,该地传统民居的特点是屋顶的坡度大,排水快,适应当地降水丰沛的自然环境。
【知识拓展】不同的民居
在厦门、广州、南宁,还有台湾省的一些城市,为了方便行人避雨,街道两旁的商店,将二楼的晒台向街心方向延伸到人行道上,成为“行人廊”,俗称“骑楼”。下雨时,行人在“行人廊”上待一阵子,阵雨就过去了。
浙江、苏南一带的房屋也很有特色,为了便于雨水下流,减少雨水在屋顶的停留时间,屋顶坡度都很大。有的还把屋檐伸得较长,防止屋檐经常滴水侵蚀墙基。
西北少雨地区的房屋别具风格,屋顶很平,像个平台,屋顶上可以晒玉米、辣椒等物。“火洲”吐鲁番盆地的平顶房,到了炎热的夏季,房顶就成了家家户户室外露宿的大床了。
6.下面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最有可能为何处的资料(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选B。本题考查读图分析能力。观察气温曲线可知1月份在0℃以下,说明该地位于秦岭—淮河线以北,不可能是③④;从降水量柱状图上看,7、8月份降水量之和超过200毫米,不可能是①,因为①的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
7.接近我国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分界线的是( )
A.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B.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C.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D.1
6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解析】选A。本题考查了我国干湿地区的界线。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的界线大致与800、400、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一致。
8.下列干湿地区与所对应植被景观正确的是( )
A.湿润地区—草原
B.半湿润地区—森林和草原
C.半干旱地区—沙漠和戈壁
D.干旱地区—森林
【解析】选B。本题考查了不同干湿地区的植被景观差异。气候的干湿程度直接影响到植被的生长,湿润地区森林茂密,半湿润地区是森林和草原的过渡地带,半干旱地区以草原为主,干旱地区植被稀少,沙漠和戈壁面积广大。
9.甘肃敦煌壁画能保存至今,原因之一是该地区气候干燥,壁画不容易受潮变质,该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沙漠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解析】选B。本题考查我国气候类型的分布。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气候干燥,中国没有热带沙漠气候。
二、综合题
10.家住上海的小林同学想利用暑假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下面是他设计的四条游览路线,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①路线目的地是 (城市),所在的省级行政区域是我国最早迎来日出的,该路线沿途经过 类干湿地区。
(2)②路线目的地是 (城市),位于 (山脉)脚下,沿途经过
类干湿地区。
(3)③路线沿途经过 类干湿地区,沿该路线很少看到的植被景观主要是 。
(4)④路线沿途经过 类干湿地区,若按④路线游览最可能看到的景观是
( )
A.茫茫的沙漠
B.十字中空的晾房
C.金灿灿的稻田
D.绿油油的草原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四类干湿地区的分布。第(1)题,我国最早迎来日出的是黑龙江省,①路线的目的地是哈尔滨,沿途经过湿润区、半湿润区;第(2)题,②路线的目的地是天山脚下的乌鲁木齐,沿途经过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干旱区;第(3)题,③路线沿途经过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所以很少见到荒漠景观;第(4)题,④路线沿途只经过湿润区,看到的景观应该是稻田,荒漠、晾房是干旱区的景观,草原是半干旱区的景观。
答案:(1)哈尔滨 两(二)
(2)乌鲁木齐 天山 四
(3)三 荒漠
(4)一 C
【互动探究】
通过读“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图,还可以进一步考查以下几个问题:
(1)将下列城市与对应的干湿地区连线。
①广州 a半湿润地区
②北京 b半干旱地区
③兰州 c湿润地区
④乌鲁木齐 d干旱地区
(2)我国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接近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接近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半干旱地区与干旱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接近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3)我国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 (山脉)—
(河流)一线相吻合。
提示:本题结合“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图考查了部分城市所在的干湿区和我国干湿区的划分界线。第(1)题,从图中分析看出:广州属于湿润地区;北京属于半湿润地区;兰州属于半干旱地区;乌鲁木齐属于干旱地区。第(2)题,我国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接近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接近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半干旱地区与干旱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接近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第(3)题,我国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秦岭—淮河一线相吻合。
11.我国各地气候差别很大,读下面示意图回答问题。
(1)甲、乙两地中1月气温低于0℃的是 地,甲、乙两地中年降水总量比较多的是 地。
(2)甲、乙两地降水量季节变化的共同点是( )
A.各月降水都很多
B.各月降水都很少
C.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
D.降水主要集中在冬季
(3)从左图可以看出我国东部地区 气候显著。根据甲、乙两地的气温和降水特点,甲属于 气候,乙属于 气候。
(4)第十二届全国运动会于2013年8月31日至9月12日在辽宁省举行。辽宁属于 气候。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的判读能力。读图可知,甲地1月平均气温低于0℃,乙地的年降水量较多,两地都是夏季降水最多,甲地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乙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长春市和吉林市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答案:(1)甲 乙
(2)C
(3)季风 温带季风 亚热带季风
(4)温带季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