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技能·一课一练 2.3.2 滚滚长江

文档属性

名称 提技能·一课一练 2.3.2 滚滚长江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3.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仁爱科普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06-13 19:06: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提技能·一课一练
2.3.2
滚滚长江
一、单项选择题
1.《长江之歌》中有“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的歌词。你能从这几句歌词中体会到长江的哪些基本特点(  )
①发源地地势高
②春季水量上涨
③向东流入东海
④支流众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选A。本题考查的是长江的概况。从歌词中的“雪山”“春潮”“向东海奔去”,可体会到长江的发源地地势高,春季由于冰雪融水增加而水量上涨,向东流入东海。
2.下列所示长江的支流,由西向东排列正确的是(  )
A.金沙江、岷江、雅砻江、汉江
B.雅砻江、岷江、嘉陵江、汉江
C.赣江、湘江、乌江、雅砻江
D.岷江、湘江、嘉陵江、赣江
【解析】选B。本题考查长江的支流。长江支流自西向东主要有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湘江、汉江、赣江等。
【方法技巧】巧记长江的主要支流
沱沱雅砻岷江水,嘉陵乌江湘江美,
汉江赣江同来水,黄浦就在长江尾。
3.下列长江干流流经的地形区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长江中下游平原
②青藏高原
③四川盆地
④横断山区
A.②③④①
B.②④③①
C.②④①③
D.④②③①
【解析】选B。本题考查的是长江流经的地形区。长江干流流经的地形区自上游到下游依次为青藏高原、横断山区、云贵高原、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
4.读我国4条河流(松花江、黄河、长江、珠江)的年径流量变化图,表示长江的是(  )
【解析】选D。本题考查的是长江的年径流量大小。长江的年径流量占全国总量的1/3,是我国年径流量最大的河流。
长江是我国最大的河流,也是我国东西部交通的大动脉,长江干支流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读长江干支流示意图,回答5、6题。
5.图中长江沿岸的港口城市和交汇支流,对应正确的是(  )
A.①-宜宾-雅砻江
B.②-重庆-岷江
C.③-武汉-汉江
D.④-南京-湘江
6.关于长江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金沙江河段河谷宽坦,流速缓慢
B.宜昌以下流速锐减,河道蜿蜒
C.长江流速稳定,没有明显季节变化
D.下游水量大,水能资源蕴藏极为丰富
【解析】5选C,6选B。本题组考查长江的概况和开发。第5题,①为宜宾,处于长江与岷江的交汇处;②为重庆,处于长江与嘉陵江的交汇处;③为武汉,处于长江与汉江的交汇处;④为湖口,处于鄱阳湖畔。第6题,金沙江处于长江的上游地区,水流速度快,宜昌以下为长江中游,流速减小,尤其是荆江段河道蜿蜒,长江流域以季风气候为主,流量季节变化大,长江下游水量大,但水能资源不足。
【互动探究】
为什么三峡和葛洲坝水利工程都选在宜昌附近?
提示:因为此处正位于我国地势第二和第三级阶梯的交界处,落差较大,水能资源丰富;此处降水丰富、河流弯曲,容易产生洪涝灾害,三峡和葛洲坝可以防洪。
  读长江流域图,完成7、8题。
7.长江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a是(  )
A.小浪底
B.葛洲坝
C.二滩
D.三峡
8.最长的支流b是(  )
A.嘉陵江
B.湘江
C.赣江
D.汉江
【解析】7选D,8选D。本题组考查的是长江的水利枢纽和支流。第7题,长江最大的水利枢纽是三峡。第8题,长江最长的支流是汉江。
  2013年11月20日,国务院研究室和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就长江流域梯度开发问题组织了专题调研。研究认为重庆以上长江沿线地区经济发展仍然滞后。建议以水资源综合利用为突破口,在长江重庆至宜宾段建设五级堤坝,统筹航运、发电、灌溉等功能,带动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四省(市)交界地区九个地(市)连片开发。结合材料完成9、10题。
9.材料中提到的长江重庆至宜宾段水能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
A.河流落差大,水能丰富
B.地壳活动频繁
C.降水多,水量大
D.受潮汐影响明显
10.下列对长江流域开发利用的方式,合理的是(  )
A.上游地区毁林开荒
B.中游地区围湖造田
C.中下游发展内河航运
D.下游建大型水电站
【解析】9选A,10选C。本题组考查长江的开发。第9题,长江的重庆至宜宾河段位于上游地区,河流落差大,因此水能丰富。第10题,长江上游地区地形陡峭,落差大,毁林开荒会引发水土流失,中游地区围湖造田可导致湖泊蓄水能力差,下游地区落差小,水流平缓,不适合建设水电站。
11.长江洪涝灾害频繁发生,其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
①流域的降水丰沛
②支流众多,雨季时集中涨水
③中、下游地区地势低平
④上、中游砍伐森林
⑤中游地区围湖造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①③④
【解析】选A。本题考查的是长江洪涝灾害发生的自然原因。长江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原因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①②③是自然原因,④⑤是人为原因。
12.长江荆江河段人工裁弯取直工程主要是为了解决(  )
A.河道特别弯曲,妨碍航运
B.水流太急,易成水灾
C.泥沙淤塞河床,水流不畅,造成水灾,妨碍航运
D.开垦两岸沙洲,发展农业生产
【解析】选C。本题考查长江的治理。人工裁弯取直工程主要目的是改变河道弯曲的状况,因为河道特别弯曲,容易发生洪涝灾害,也不利于航运。
【知识拓展】荆江
  长江自湖北省枝江至湖南省城陵矶段的别称,全长360千米。藕池口以上称上荆江,以下称下荆江。下荆江河道蜿蜒曲折,有“九曲回肠”之称。荆江以北是古云梦大泽范围,以南是洞庭湖,地势低洼,长江带来的泥沙在此大量沉积。东晋时代开始筑堤防水,围垦云梦大泽,至明代形成北岸荆江大堤。由于泥沙不断沉积,河床已高出两岸平原,成了“地上河”。北岸靠180多千米的荆江大堤保卫富饶的江汉平原。
二、综合题
13.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图甲中数字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山脉:①      ,湖泊:②      ,
河流:③      ,城市:④      。
(2)在图甲中用∥标注长江中、下游的分界点,并用字母“A”“B”标注出三峡、葛洲坝水利枢纽的位置。
(3)据图乙分析,20世纪90年代长江流域森林覆盖率、湖泊面积比50年代
    (增大、减小),而水土流失面积在    (增大、减小),造成这种现象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这给下游河段带来的影响主要有          等。
【解析】本题结合甲、乙两图综合考查了长江源地、支流、湖泊、城市及近年来造成长江洪水灾害加剧的人为原因。第(1)题,从图中分析看出,数字①~④代表的地理事物分别是唐古拉山、洞庭湖、赣江和上海。第(2)题,在图中的相应位置准确标注即可。第(3)题,比较图乙中20世纪50年代与20世纪90年代的湖泊面积和森林覆盖率、水土流失面积可知,湖泊面积在减小,水土流失面积在增大,并且造成下游泥沙淤积、河床抬高、洪涝灾害等。
答案:(1)唐古拉山 洞庭湖 赣江 上海 (2)略。
(3)减小 增大 上游乱砍滥伐,中游围湖造田,生态环境被破坏等 泥沙淤积、河床抬高、航道阻塞、洪涝灾害(意思相近即可)
【变式备选】读长江干流剖面图,回答问题。
(1)长江发源地是①    山,注入⑥    海。
(2)图中②处著名的峡谷是(  )
A.虎跳峡
B.三峡
C.龙羊峡
D.三门峡
(3)图中③、④代表长江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其中③是    ,
④是    。
(4)图中⑤处著名的城市是(  )
A.九江
B.南京
C.镇江
D.上海
【解析】本题借助长江干流剖面图考查了长江的概况和开发。第(1)题,长江发源地是唐古拉山,注入东海。第(2)题,图中②处著名的峡谷是虎跳峡。第(3)题,图中③代表的是长江上游和中游的分界点——宜昌,④代表的是长江中游和下游的分界点——湖口。第(4)题,图中⑤处著名的城市是长江沿岸著名的港口——上海。
答案:(1)唐古拉 东 (2)A
(3)宜昌 湖口 (4)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