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第3章恒定电流第2节电阻课件(48页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第3章恒定电流第2节电阻课件(48页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7.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鲁科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5-27 13:29: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8张PPT)
第3章 恒定电流
第2节 电 阻
核心素养:1.知道电阻的定义,进一步体会比值定义法. 2.掌握电阻定律的内容和表 达式. 3.知道电阻率的概念,清楚常见材料电阻率与温度的关系. 4.通过比较,理解 电阻率的物理意义,知道电阻率与温度的关系. 5.通过实验探究影响导体电阻的因 素,掌握实验方法和结论.
第*页
研习任务一 导体电阻与相关因素的定量关系、电阻的应用
合作 讨论
电缆是生产生活中常用到的电路连接材料,企业如果没有严格的检验标准,生产 出不合格电缆,容易对用户造成巨大财产损失.如图为某企业生产的劣质电缆,它的 铜丝直径只有国家合格电缆的一半.
  探究:若长度相同,则不合格电缆的电阻为合格电缆的多少倍?
正比 
反比 
电阻率 
小 
欧姆米 
Ω·m 
材料 
温度 
(5)电阻率与温度的关系
①金属的电阻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②大部分半导体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且电阻率随温度变化较大.
③有些合金,电阻率几乎不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利用这种特性可以用合金,如锰铜合 金,镍铜合金制成标准电阻.
④当温度降低到绝对零度附近时,某些材料的电阻率突然降低为零,成为超导体.
区别与
联系
区别 适用于纯电阻元件 适用于粗细均匀的金属导体或浓 度均匀的电解液、等离子体
联系
C
名师点评
电阻与电阻率的辨析
(1)导体的电阻越大,说明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不能说明导体的电阻率一 定越大.
(2)电阻率越大,材料的导电性能越差,但用这种材料制成的电阻不一定大,决定 电阻大小的因素和决定电阻率大小的因素是不同的.
A. 1∶1 B. 2∶1
C. 1∶2 D. 4∶1
A
第*页
研习任务二 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
合作 讨论
研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公式法,可以用列表 法,还可以用图像法.
根据下面两个图像分析讨论:
(1)图甲是某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图,思考图像斜率的物理意义是什么?该元 件是线性元件还是非线性元件?
提示:(1)甲图线的斜率表示导体电阻的倒 数,该元件为线性元件.
甲        乙
(2)如果某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乙所示,分析该元件的电阻在图像中如何 反映.该元件是线性元件还是非线性元件?
提示:(2)乙图线上一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 的倒数表示电阻,该元件为非线性元件.
甲        乙
核心 归纳
1. 由I-U图像可以获取的信息
(1)坐标轴的意义:I-U图像中,横坐标表示电压U、纵坐标表示电流I.
(2)图线斜率的意义:I-U图像中,斜率表示电阻的倒数.
2. 线性元件与非线性元件的比较
图线 I-U图线
(伏安特性曲线) U-I图线
坐标轴 U为横轴,I为纵轴 I为横轴,U为纵轴
斜率 图线上的点与坐标原点连线的 斜率表示导体电阻的倒数 图线上的点与坐标原点连线 的斜率表示导体的电阻
线性元件
图线的形状
可得R1>R2
可得R3>R4
比较内容
图线 I-U图线
(伏安特性曲线) U-I图线
非线性元件
图线的形状
表示电阻随U的增大而增大
表示电阻随I的增大而减小
比较内容
ABD
A. 随着所加电压的增大,小灯泡的电阻增大
D. 对应P点,小灯泡的功率为图中矩形PQOM的面积
名师点评
应用图像求电阻时的注意问题
A. R1为线性元件,R2为非线性元件
B. R1的电阻R1=1 Ω
C. R2的电阻随电压的增大而减小
D. 当U=1 V时,R2的电阻等于R1的电阻
AD
解析:由题图可知,R1的伏安特性曲线为过原点的直线,故R1为线性元件,R2的伏安 特性曲线为曲线,故R2是非线性元件,故 A正确;R1的电阻为2 Ω,故B错误;由题图 可知,当U=1 V时,R2的电阻等于R1的电阻,都为2 Ω,故D正确;I-U图像上的点 与坐标原点连线的斜率表示电阻的倒数,由题图可知,R2的电阻随电压的增大而增 大,故C错误.
第*页
课后提素养
基础 题组
×


×
×
×
A. 两式对一切情况都适用
C. 导体的电阻R与U成正比,与I成反比
D. 同种导体的电阻在温度一定时与导体长度成正比,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成反比
D
A. 小于484 Ω B. 大于484 Ω
C. 等于484 Ω D. 无法确定
解析:灯泡工作时的电阻为高温状态下的电阻,不工作时为常温下的电阻,根据金属 材料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可知,A正确.
A
中档 题组
1. 对于电阻与欧姆定律的理解,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B. 由U=IR知对一定的导体,通过它的电流越大,它两端的电压也越大
D. 对阻值一定的导体,它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它的电流的比值保持不变
解析:根据欧姆定律可知,A正确;由U=IR,对一定的导体,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所以通过它的电流越大,它两端的电压也越大,所以B正确;导体的电阻与电压的大 小无关,是由导体本身决定的,所以C错误;对一定的导体,它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它 的电流的比值保持不变,即为电阻的大小,所以D正确,本题选错误的,故选C.
C
A
B
C
D
A
A. a电阻丝较粗
B. b电阻丝较粗
C. a电阻丝的阻值小于b电阻丝的阻值
D. 图线表示的电阻丝的阻值与电压成正比
B
A. 1
B
A. 该导体是线性元件
B. 曲线的切线的斜率表示导体的电阻
C. 随着导体两端的电压增大,导体的电阻增大
D. 该导体的电阻率不随导体两端的电压变化而变化
C
第*页
课时作业
[基础训练]
1. 有三根电阻丝,它们的长度、横截面积、电阻率分别如下表所示:
电阻 电阻丝长度 横截面积 电阻率
R1 l S 2ρ
R2 l 2S ρ
R3 2l S 2ρ
A. R1
B. R2
C. R3
D. 三根电阻丝的阻值一样大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C. 100R D. 10 000R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A. 2∶3 B. 1∶3 C. 1∶2 D. 3∶1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A. 横截面积大的地方
B. 横截面积小的地方
C. 同时熔断
D. 可能是横截面积大的地方,也可能是横截面积小的地方
解析:根据电阻定律知,题中熔丝横截面积小的地方电阻较大,当电流通过时电阻大 的位置发热量大易熔断,选项B正确.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A. 1∶1 B. 1∶2 C. 2∶1 D. 1∶4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A. 8 V 6.67 Ω B. 12 V 120 Ω
C. 8 V 20 Ω D. 12 V 10 Ω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7. 在做“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实验时,每次需挑选下表中两根合适的导线,测出 通过它们的电流大小,然后进行比较,最后得出结论.
导线号码 A B C D E F G
长度/m 1.0 0.5 1.5 1.0 1.2 1.5 0.5
横截面积/mm2 3.2 0.8 1.2 0.8 1.2 1.2 1.2
材料 锰铜 钨 镍铬 锰铜 钨 锰铜 镍铬
(1)为了研究电阻与导体材料的关系,应选用的两根导线是(填号码) .
解析:(1)研究电阻与导体材料的关系,应该选长度和横截面积都相同的两根导 线,即选C、F.
C、F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为了研究电阻与导体的长度的关系,应选用的两根导线是 .
解析:(2)研究电阻与导体长度的关系,应该选材料和横截面积都相同的两根导 线,即选C、G.
(3)为了研究电阻与横截面积的关系,应选用的两根导线是 .
解析:(3)研究电阻与导体横截面积的关系,应该选长度和材料都相同的两根导 线,即选A、D.
(4)本实验所采用的方法是 .
解析:(4)本实验所采用的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C、G 
A、D 
控制变量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能力提升]
A. 电流I越大,则薄膜厚度d越小
B. 电流I越大,则薄膜厚度d越大
C. 正方形边长L越大,所测定的电阻值越大
D. 正方形边长L越小,所测定的电阻值越大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D
A. 图甲反映该电学元件的导电性能随电压的增大而增强
B. 图乙反映该电学元件的导电性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强
C. 图丙反映该电学元件加正向电压和反向电压时导电性能一样
D. 图丙反映该电学元件如果加上较高的反向电压(大于40 V)时,反向电流才急剧 变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由图甲可知随着电压增加图线斜率不变,即该元件电阻阻值的倒数不变,阻值 不变,导电性能不变,故A错误;由图乙可知随着电压增加图线斜率变小,该元件电 阻阻值的倒数变小,阻值增加,导电性能随电压的增大而减弱,但不能说明和温度的 变化情况,故B错误;由图丙可知加正向电压和反向电压时图线关于原点不对称,因 为横坐标不一样,故导电性能不一样,故C错误;根据图丙可知该电学元件如果加上 较高的反向电压(大于40 V)时,反向电流才急剧变大,故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A. R1的电阻为1 Ω
B. R2的电阻为10 Ω
C. R1的电阻为2 Ω
D. R2的电阻随电压的增大而增大
C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1. 如图甲所示为一测量电解液电阻率的玻璃容器,P、Q为电极,设a=1 m,b=0.2 m,c=0.1 m,当里面注满某电解液,且P、Q加上电压后,其U-I图线如图乙所示. 当U=10 V时,求电解液的电阻率ρ是多少?
40 Ω·m
1
2
3
4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