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4张PPT)
第4章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与科学用电
第2节 科学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第1课时 伏安法测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核心素养:1.掌握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的方法. 2.掌握用图像 法求电动势和内阻的方法. 3.能用电流表和电压表等实验器材进行实验,能注意实验 安全;能设计表格,会分析实验数据,形成结论. 4.能撰写完整的实验报告并能反思 交流过程并对实验结果进行误差分析. 5.培养仔细观察,真实记录实验数据等良好的 实验习惯和实事求是的品质.
第*页
研习任务一 实验原理与仪器选择
教材 认知
1. 实验目的
(1)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2)学习通过计算和作图分析处理实验数据.
2. 实验器材
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待测干电池、开关、导线等.
3. 实验思路
E=U+Ir
4. 实验步骤
(1)电流表用0~0.6 A量程,电压表用0~3V量程,按实验原理图连接好电路.
(2)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最左端,使其阻值最大.
(3)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流表有明显的示数,记录一组数据(I1、 U1).用同样的方法测量几组I、U值.
(4)断开开关,整理好器材.
(5)处理数据,用公式法和作图法求出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研习 经典
[典例1] 某同学用伏安法测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E和内阻r,所给的器材有:
A. 电压表V:0~3V,0~15V
B. 电流表A:0~0.6 A,0~3 A
C. 滑动变阻器R1:(20Ω,1 A)
D. 滑动变阻器R2:(1 000Ω,0.1 A)
E. 开关S和导线若干
(1)实验中电压表应选用的量程为 (选填“0~3V”或“0~15V”); 电流表应选用的量程为 (填“0~0.6 A”或“0~3 A”);滑动变阻器 应选用 (填“R1”或“R2”).
[解析](1)一节干电池电动势约1.5V,电压表选0~3V即可;电路最大电流约为零点 几安,电流表应选用的量程为0~0.6 A;为方便实验操作,且外电压明显变化,滑动 变阻器应选R1.
0~3 V
0~0.6 A
R1
(2)根据实验要求完成图甲中的实物电路图连线.
甲
图见解析
[解析](2)伏安法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实验,电压表测路端电压,电流表测电路电 流,实验电路图如图所示.
(3)实验测得的6组数据已在U-I图像中标出,如图乙所示.请你根据数据点位置完 成U-I图线,并由图线求出该电池的电动势E= V,内阻r= Ω(结果 保留2位有效数字).
乙
1.5
0.50
[解析](3)根据坐标系内描出的点,作出电源的U-I图像如图所示.
乙
第*页
研习任务二 实验数据处理、误差分析与注意事项
教材 认知
1. 数据处理
可以利用U、I的值多求几组E、r的值,算出它们的平均值.
(2)作图法
①本实验中,为了减小实验误差,一般用图像法处理实验数据,即根据多次测出的 U、I值,作U-I 图像.
②将图线两端延长,纵轴截距点对应断路情况,这时的电压U等于电池电动势E.
2. 误差分析
根据E=U+Ir测E、r,要求U是电源的路端电压,I是流过电源的总电流.但由于电流 表、电压表内阻的影响,存在系统误差.
(1)如图甲所示,电压表的读数是准确的,但由于电压表的分流作用,电流表的读 数小于总电流I. 而且电压表的读数越大,分流越大;读数越小,分流越小.
甲 乙
如图乙所示,对实验作出的测量图线(实线)进行修正可得到虚线,对比实验图线和 修正图线,易得E测<E真,r测<r真.
即用图甲所示的方式测电动势和内阻,测量值均小于真实值.
(2)如果采用图丙的电路测量电动势和内阻,系统误差来源于电流表分压,且电流 表读数越大,电流表分压越大,如图丁所示,对实验作出的测量图线(实线)进行修 正,可得到虚线,对比实验图线和修正图线,可得E测=E真,r测=RA+r真>r真.
丙 丁
3. 注意事项
(1)为使电池的路端电压有明显变化,应选取内阻较大的旧干电池和内阻 的电压表.
(2)实验中不能将电流调得过大,且读数要快,读完后立即切断电源,防止干电池 因大电流放电时间过长导致内阻r发生明显变化.
较大
电动势E
研习 经典
[典例2] 某同学在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串联了一只 2.5Ω的保护电阻R0,实验电路如图甲所示.
甲
(1)请按图甲电路原理图把图乙实物电路利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起来.
乙
见解析图(a)
甲
[解析](1)实物图连线如图(a)所示,
(a)
(2)该同学顺利完成实验,测得如表所示的数据,请根据数据在图丙坐标系中画出 U-I图像,由图知:电池的电动势为 ,内阻为 .(结果均保留2 位有效数字)
I/A 0.10 0.17 0.23 0.30
U/V 1.20 1.00 0.80 0.60
1.5 V
0.52 Ω
丙
见解析图(b)
[解析](2)描点作图如图(b)所示.
[解析](3)电流表所测的电流小于通过电池的电流,因为电压表的分流作用.
电压表
的分流作用
(4)实验所得的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值与真实值比较:E测 E真,r 测 r真.(均填“<”“=”或“>”)
[解析](4)保护电阻等效到电池的内部,电压表测的电压为外电压,电流表所测的 电流偏小,作出U-I图线的测量图线和实际图线,如图(c)所示,虚线表示实际图 线,从图线可以看出,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值均小于真实值.
(c)
<
<
第*页
研习任务三 实验创新与改进
研习 经典
[典例3] 一同学用伏安法测量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可供选择的器材有:
甲
乙
A. 毫安表A1(量程10 mA,内阻为100Ω)
B. 毫安表A2(量程120 mA,内阻为20Ω)
C. 定值电阻R1=5Ω
D. 定值电阻R2=0.1Ω
E. 定值电阻R3=200Ω
F. 定值电阻R4=1 400Ω
G. 滑动变阻器R
H. 开关、导线若干
(1)要求使用已有器材改装为量程为0.6 A的电流表,则需选择的器材为 、
(填写器材前的字母).
B
C
[解析](1)因为改装后的电流表量程为0.6 A,所以改装所用毫安表的量程要大,内阻要小,故毫安表选B;又由于毫安表与定值电阻是并联,所以根据并联分流可以分析出 并联的电阻的阻值满足(0.6 A-0.12 A)Rx=0.12×20V,得Rx=5Ω,即需要并联的 电阻为R1,故选C.
甲
乙
(2)要求改装为量程为3V的电压表,则需选择的器材为 、 (填写器材前 的字母).
A
E
(3)利用改装后的电表设计电路如图甲,根据测量所得数据,描点作图,得到毫安 表A1和A2的示数I1与I2的关系曲线如图乙所示,则电池的电动势E= V,内电 阻r= Ω.(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
1.5
1.0
甲
乙
甲
乙
第*页
课后提素养
1. “利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定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要求尽量减小实 验误差.
(1)应该选择的实验电路是图中的 (选填“甲”或“乙”).
甲
乙
甲
解析:(1)如果用乙电路,误差来源于电流表的分压,测量时将电流表内阻当成电 源内阻的一部分,而电流表内阻与电源内阻很接近,故电源内阻测量误差大;用甲电 路,误差来源于电压表的分流,因为电压表的内阻远大于电池的电阻,故电压表分流 很小,测量引起的误差小,故选择甲电路.
(2)现有开关和导线若干,以及以下器材:
A. 电流表(0~0.6 A)
B. 电流表(0~3 A)
C. 电压表(0~15V)
D. 电压表(0~3V)
E. 滑动变阻器(0~10Ω)
F. 滑动变阻器(0~500Ω)
实验中电流表应选用 ;电压表应选用 ;滑动变阻器应选用 (选填相 应器材前的字母).
解析:(2)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约为1.5V,因此电压表量程选择3V,故选D;因干 电池允许通过的电流较小,电流表量程选择0.6 A,故选A;为使电流表有较大角度的 偏转,需选用最大阻值小的滑动变阻器,故选E.
A
D
E
2. 为了测量一节新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某实验小组采用伏安法,现备有下 列器材:
A. 被测新干电池一节
B. 电流表A(量程0~0.6 A,内阻约为0.5Ω)
C. 电压表V(量程0~3V,内阻约为3 000Ω)
D. 定值电阻R0(阻值为2.0Ω)
E. 滑动变阻器R1(0~10Ω 2 A)
F. 滑动变阻器R2(0~100Ω 1 A)
G. 开关,导线若干
(1)实验器材中滑动变阻器应选用 (填“R1”或“R2”),实验小组成 员根据选用的器材组成了两个电路,你认为合理的是图甲中的 (填“A” 或“B”)图;
A
B
甲
R1
A
解析:(1)电源内阻较小,选择最大量程为10Ω的滑动变阻器即可;定值电阻可看 作等效的内阻,实验过程中方便数据处理,应选A图.
(2)根据选用的电路图连接电路,闭合开关前,将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调 到 (填“最大”或“最小”),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某次调节后, 电压表的指针指在图乙所示位置,则这时电压表的示数为 V;
乙
最大
1.10
解析:(2)为保护电路安全,开关闭合前,滑动变阻器应调至最大阻值处;电压表 的分度值为0.1V,可知读数为1.10V.
(3)多次调节滑动变阻器,测得多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U、I,作U-I图像如图 丙所示,由此得到电池的电动势E= V,电池的内阻r= Ω(结果保留 两位有效数字);实验由于存在系统误差,使测得的电动势比真实值 (填 “大”或“小”).
丙
1.5
1.0
小
丙
从图线可以看出,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值均小于真实值.
[基础训练]
1
2
3
4
5
1. 在“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已连接好部分实验电路.
(1)按如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把图乙中剩余的电路连接起来.
见解析图
解析:(1)电路连接如图.
(2)在图乙所示的电路中,为避免烧坏电表,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置 于 (填“A”或“B”)端.
解析:(2)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应该最大,故滑片应置 于B端.
B
1
2
3
4
5
(3)如图所示是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U-I图像,由图可知,电源的电动势E = V,内阻r= Ω.
1.5
1.0
1
2
3
4
5
2. 某物理实验小组为测量充电宝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时使用了标志为“输出5V” 的某品牌充电宝,其内阻很小.除充电宝外,还准备了一些可能用到的器材:
A. 电压表V(量程3V,内阻3.0 kΩ);
B. 电流表A(量程150 mA,内阻极小);
C. 定值电阻R0(阻值5.0Ω);
D. 定值电阻R1(阻值1.0 kΩ);
E. 定值电阻R2(阻值3.0 kΩ);
F. 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200Ω);
G. 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1
2
3
4
5
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定值电阻Rx应选择 (填“R1”或“R2”); 电路中定值电阻R0的作用是 .
甲
R2
使电压表的读数变化明显
解析:(1)待测充电宝的输出电压为5V,而提供的电压表量程为3V,故需要将电压表串联定值电阻以扩大量程,与R1串联,由串联分压规律可知,扩大后量程为4V,与R2串联,扩大后量程为6V,由安全性原则可知,需要将电压表与R2串联;因为充电宝的内阻很小,直接测量时,电压表的读数变化不明显,故接入定值电阻R0,使电压表的读数变化明显.
1
2
3
4
5
(2)按电路图正确连接实验器材,进行实验测量,记录数据,并在坐标纸上描点如 图乙,请在图乙上绘制U-I图像.
乙
如图所示
1
2
3
4
5
乙
1
2
3
4
5
(3)由图像和计算可得充电宝的电动势E= V,内阻r= Ω.(保留 三位有效数字)
4.98
0.862
1
2
3
4
5
(4)机场规定“严禁携带额定能量超过160 W·h的充电宝搭乘飞机”;已知该充电宝 的电池容量(电池放出的电量)为50 000 mA·h,根据(3)中测得的数据,估算知该 充电宝 带上飞机.(填“能”或“不能”)
解析:(4)由于充电宝的输出电压为5V,由W=UIt可知,该充电宝的额定能量E= UIt=5V×50 000 mAh=250 W·h>160 W·h,故该充电宝不能带上飞机.
不能
1
2
3
4
5
3. 在“测量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中:
(1)部分连线如图1所示,导线a端应连接到 (填“A”“B”“C”或“D”) 接线柱上.正确连接后,某次测量中电压表指针位置如图2所示,其示数为 V.
图1
图2
B
1.20
解析:(1)电压表测量的电压应为电池的路端电压,开关应能控制电路,所以导线a 端应连接到B处;一节干电池电动势约为1.5V,电压表选择0~3V量程,分度值为 0.1V,题图2中电压表读数为1.20V.
1
2
3
4
5
(2)测得的7组数据已标在如图3所示U-I坐标系上,用作图法求干电池的电动势E = V和内阻r= Ω.(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小数)
图3
1.50
1.04
1
2
3
4
5
解析:(2)作出U-I图像如图所示.
图3
1
2
3
4
5
[能力提升]
4. 在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实验室提供了如下器材和参考电路:
电压表V1(量程3V,内阻约6 kΩ)
电压表V2(量程1V,内阻约6 kΩ)
电流表A1(量程0.6 A,内阻约0.1 kΩ)
电流表A2(量程2 mA,内阻约1Ω)
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3 kΩ)
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10Ω)
定值电阻R3(阻值1Ω)
开关,导线若干
1
2
3
4
5
(1)甲同学想要测量马铃薯电池的电动势(约1.0V)和内阻(约500Ω).选用合适 器材后,应选择最优电路 (填写参考电路对应的字母)进行测量.
解析:(1)马铃薯电池的电动势较小,内阻较大.题图B中电压表分流,所以电流表 测量的干路电流偏小,则电动势测量值偏小,题图A测量的干路电流I准确,根据闭合 电路欧姆定律E=U+Ir.可知当I=0时,断路电压即为电动势,所以A图能准确测量马 铃薯的电动势,内阻测量偏大,为电流表和马铃薯内阻之和,但因为马铃薯内阻远大 于电流表内阻,所以误差较小,故选A.
A
A
B
C
D
1
2
3
4
5
(2)乙同学想要测量一节新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选用合适器材后,应选择最优电 路 (填写参考电路对应的字母)进行测量.
解析:(2)新的干电池内阻较小,所以需要给电池串联一个定值电阻R3,方便测 量,而题图D中测量的内阻为电流表内阻,电源内阻和定值电阻R3之和,因为干电池 内阻较小,所以内阻的测量会存在较大误差,所以选C.
C
A
B
C
D
1
2
3
4
5
(3)乙同学将测得的数据在坐标纸上描点如图.请画出U-I图像,并求出电动势E 为 V,内阻r为 Ω(小数点后保留2位).
1.49
0.11
U-I图像见解析图
1
2
3
4
5
1
2
3
4
5
5. 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可以测定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
(1)现有电压表(0~3V)、开关和导线若干,以及下列器材:
甲
1
2
3
4
5
A. 电流表(0~0.6 A)
B. 电流表(0~3 A)
C. 滑动变阻器(0~20Ω)
D. 滑动变阻器(0~100Ω)
实验中电流表应选用 ;滑动变阻器应选用 .(选填相应器材前的字母)
解析:(1)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约为1.5V,只要保证电路总电阻不小于2.5Ω即可用 0.6 A量程(精确度高)的电流表,滑动变阻器阻值要满足这个条件很容易,故电流 表选A;实验误差来自于电压表分流,所以选用总阻值小的滑动变阻器,故选C.
A
C
1
2
3
4
5
(2)实验中,某同学记录的6组数据如下表所示,其中5组数据的对应点已经标在图 乙的坐标纸上,请标出余下一组数据的对应点,并画出U-I图线.
组别 1 2 3 4 5 6
I/A 0.12 0.21 0.31 0.36 0.49 0.57
U/V 1.38 1.31 1.24 1.14 1.11 1.05
乙
见解析
1
2
3
4
5
解析:(2)
乙
1
2
3
4
5
(3)根据图乙可得出干电池的电动势E = V,内电阻r = Ω(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1.47(1.46~1.48)
0.74(0.72~0.76)
1
2
3
4
5
(4)考虑到实验中使用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实际特点,本实验是存在系统误差的.关 于该实验的系统误差,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电流表的分压作用导致该实验产生系统误差
B. 电压表的分流作用导致该实验产生系统误差
C. 电流表内阻的大小对系统误差没有影响
D. 电压表内阻的大小对系统误差没有影响
解析:(4)由于电压表的分流作用,导致电流表示数小于通过电源的实际电流,导 致产生系统误差,电压表内阻越大,分流越少,电流表示数误差就越小;电流表内阻 大小对系统误差没有影响,不会导致两电表读数出现误差.故选BC.
BC
1
2
3
4
5
(5)在实验中,随着滑动变阻器滑片的移动,电压表的示数U、电源的总功率P都将 随之改变.以下三幅图中能正确反映P-U关系的是 .
A
B
C
D
A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