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技能·一课一练3.1
自然资源概况
一、单项选择题
1.以下选项中,全部属于自然资源的一组是( )
A.土地、淡水、铁矿石
B.玻璃、石油、野生动物
C.钢铁、闪电、阳光
D.杂交水稻、森林、煤炭
【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自然资源概念的理解。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中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物质和能量。玻璃、钢铁、杂交水稻都不是直接来自于自然界,闪电目前对人类没有利用价值,不属于自然资源的范畴。
【易错警示】关于自然资源概念的两点提醒
①不要误把工业制成品或农业产品当做自然资源,因为它们不是直接来自自然界的物质和能量。
②闪电虽然是直接来自自然界的能量,但目前对人类没有利用价值,也不属于自然资源。
2.在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的生长过程中应充分利用的自然资源有( )
①土地 ②化肥 ③水 ④水能 ⑤阳光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③⑤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化肥是人们加工制造的肥料,不属于自然资源;水能属于自然资源,但与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的生长过程无关。
3.下列资源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
A.矿产资源
B.土地资源
C.森林资源
D.水资源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对自然资源分类的判别。可再生资源能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循环使用;非可再生资源再生过程非常缓慢,相对于人类历史而言,几乎不可能再生,用一点就少一点。矿产资源再生过程非常缓慢,属于非可再生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在短时间内可再生或循环使用,所以是可再生资源。
【知识拓展】新能源开发和利用
新能源是相对于常规能源说的,有核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氢能、地热能和潮汐能等许多种。新能源的共同特点是比较干净,除核裂变燃料外,几乎是永远用不完的。由于煤、油、气常规能源具有污染环境和不可再生的缺点,因此,人类越来越重视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1)核能技术。核能有核裂变能和核聚变能两种。核裂变能是指重元素(如铀、钍)的原子核发生分裂反应时所释放的能量,通常叫原子能。
(2)太阳能技术。包括太阳能热利用技术,太阳能光电转换技术和光化学转换技术。
(3)风能技术。风能是一种机械能,常利用风力发电。
(4)生物能技术。是开发利用动植物有机废弃物(如木材、柴草、粪便等)的技术。
(5)氢能技术。氢气热值高,燃烧产物是水,完全无污染。而且制氢原料主要也是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所以氢能是前景广阔的清洁燃料。
(6)地热能技术。地热能有蒸汽和热水两种,可开发蒸汽发电,热水温泉等。
(7)潮汐能技术。潮汐发电技术是低水头水力发电技术,容量小,造价较高。
下图是“我国当前一次能源消费结构图”(一次能源指在自然界中现成存在,不改变其形态就可直接取用的能源)。读图完成4、5题。
4.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是( )
A.煤炭
B.石油
C.天然气
D.其他
5.下列属于新能源的一组是( )
A.水能、核能、风能
B.核能、风能、地热能
C.核能、石油、天然气
D.地热能、煤炭、风能
【解析】4选A,5选B。本题组以“我国当前一次能源消费结构图”为载体,考查了学生对我国一次能源和新能源的认识。第4题,由图中分析看出,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是煤炭。第5题,新能源是指常规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它的各种形式都是直接或者间接地来自于太阳或地球内部深处所产生的能量,具有污染少、可循环使用等优点。新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核能、地热能、潮汐能等。本题中的水能、石油、煤炭、天然气均属于常规能源。
6.造成我国自然资源形势严峻的原因是( )
①破坏严重
②人口增长
③种类少
④需求量大
⑤非可再生资源多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⑤
【解析】选C。本题考查造成自然资源形势严峻的原因。造成我国自然资源形势严峻的原因主要有人口的增长,人均占有量小;经济发展,需求量大;破坏和浪费严重。
2013年第44个世界地球日,中国的主题为“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生态文明共建美丽中国”,结合下面漫画,回答7、8题。
7.世界地球日是每年的哪一天( )
A.3月22日
B.4月22日
C.3月12日
D.4月2日
8.下列行为与“促进生态文明共建美丽中国”相符的是( )
A.节假日大量使用纸质贺卡
B.节约用电,人走灯灭
C.经常使用一次性筷子
D.超市购物大量使用塑料袋
【解析】7选B,8选B。本题组考查世界地球日以及节约资源的行为。第7题,地球日是每年的4月22日,3月12日为植树节,3月22日是世界水日。第8题,大量使用纸质贺卡、经常使用一次性筷子将导致大量森林资源被砍伐;使用塑料袋会污染环境。
【互动探究】
通过判断与“促进生态文明共建美丽中国”相符合的行为,分析讨论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行为是与之相符合的?
提示:节约用水;不随手乱扔垃圾、垃圾要分类处理;少骑电动车,尽量骑自行车上学;不使用一次性产品;少开私家车,尽量坐公交车出行;使用节能新产品等。(答案合理即可)
9.我国居民每天使用塑料袋的数量在30亿个以上,每天仅买菜就用掉10亿个。对使用塑料袋带来的影响,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污染环境
B.危害人体健康
C.绿色环保
D.浪费资源
【解析】选C。本题联系日常生活考查了保护环境的意识。使用塑料袋既浪费又造成“白色污染”,不利于环境保护。
【知识拓展】垃圾分类回收
(1)垃圾的三种分类:
①有害垃圾(红桶):如废电池、废荧光灯管、水银温度计、废油漆、过期药品等。
②不可回收垃圾(黄桶):在自然条件下易分解的垃圾,如果皮、菜皮、剩菜剩饭等。
③可回收垃圾(蓝桶):如废纸、废塑料、废金属、废玻璃、废织物等。其中,废纸包括:报纸、各种包装纸、办公用纸、广告纸片、大小纸盒等;废塑料包括:各种塑料袋、塑料瓶、塑料包装、泡沫塑料、一次性塑料餐盒餐具、硬塑料等;废金属包括:易拉罐、铁皮罐头盒、铅皮牙膏皮等。
(2)垃圾分类标志:
二、综合题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漫画。
材料二 我国自然资源的现状。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耕地面积
河流年径流量
森林面积
总量居世界的位次
3
4
6
6
人均量与世界人均量比值
不到1/2
2/5
1/4
1/3
(1)材料一漫画《所剩无几》揭示了我国自然资源越来越少的主要原因是 。
(2)材料一漫画《能源危机》反映的是我国下列那种资源相对短缺( )
A.煤炭
B.石油
C.铁矿
D.水
(3)假若你是我国能源部部长,你认为下列哪些途径可保障国家的能源供给
( )
①扩大进口渠道
②开发新材料、新能源
③大量砍伐木材,作为替代能源
④改进技术,提高能源利用率
⑤培养节约能源意识
⑥严禁开采石油、煤炭等能源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②③④⑤⑥
(4)材料二反映了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是
。
【解析】本题结合漫画和我国自然资源的现状,考查了我国自然资源短缺的原因、解决措施和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第(1)题,分析漫画《所剩无几》可知,造成我国自然资源越来越少的主要原因是人口增长。第(2)题,漫画《能源危机》反映的是我国石油资源相对短缺的问题。第(3)题,针对我国石油资源短缺的现状,应采取扩大进口渠道、开发新材料、新能源、改进技术、提高能源利用率、培养节约能源意识等合理的措施来保障能源的供给。大量砍伐木材,会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严禁开采石油、煤炭等能源可能会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第(4)题,从我国自然资源现状表中分析看出,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是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答案:(1)人口增长
(2)B
(3)C
(4)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4年2月22日,我国中东部地区陷入了严重的雾霾之中,专家指出:“以燃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是造成雾霾的重要原因。”据资料统计,中国能源消费总量中,化石能源(主要指煤、石油、天然气)占到90.1%,其中煤炭占到68.7%(约29亿吨原煤,大部分用于火力发电)、石油占18%、天然气占3.4%;其他能源消费比重仅为9.9%,可见煤炭在我国经济的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煤炭的开采与消费也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如材料二所示的环境问题。
材料二
(1)从材料一可以看出,我国能源的消费构成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
(2)材料二反映的问题是
。
(3)材料中的“其他能源”中,在我国青藏高原地区蕴藏比较丰富的主要有水能、
能、地热能等。
(4)我国能源消费构成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人们的生活质量,为改变这种能源消费状况,请你提一条合理化的建议。
(5)我们每个公民都是能源的消费者,节约能源人人有责,你在日常生活中的哪种生活习惯可以起到节约能源的作用?试举一例。
【解析】本题结合图文材料考查了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化石能源比重过大,给环境所带来的污染和危害。青藏高原海拔高,是我国许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且处于板块交界处,地壳不稳定。本区除了有丰富的水能、地热能外,这里空气稀薄,晴天多,太阳能资源丰富。为改善我国目前不合理的能源消费结构,今后应该大力开发洁净能源、新能源。为节约能源,每个公民要从自身做起,养成随手关灯、使用节能电器、乘公交车上学等习惯。
答案:(1)化石能源比重过大
(2)污染环境 (3)太阳
(4)大力发展洁净能源、新能源等。(答案合理即可)
(5)随手关灯、乘公交车上学等。(答案合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