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评价检测(四)
第四章
中国的主要产业
(40分钟 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分别是( )
A.青稞、水稻
B.玉米、水稻
C.水稻、小麦
D.玉米、高粱
【解析】选C。本题考查了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的地区分布。我国以秦岭—淮河为界,该线以北耕地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该线以南耕地以水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
2.海南农作物的熟制是( )
A.一年一熟
B.一年两熟
C.两年三熟
D.一年三熟
【解析】选D。本题考查了我国农作物熟制的南北差异。我国农作物熟制受纬度因素的影响显著,东北平原一年一熟,华北平原大多数地区两年三熟,长江中下游平原一年两熟或三熟,海南岛位于热带,一年三熟。
读“我国四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水稻、小麦、棉花、油菜种植面积统计图”,回答3、4题。
3.图中甲、乙、丙、丁分别代表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是( )
A.新疆、湖北、安徽、河北
B.河北、湖北、安徽、新疆
C.新疆、安徽、河北、湖北
D.安徽、河北、新疆、湖北
4.下列经济作物中甲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种植面积较大的是( )
A.甘蔗
B.黄麻
C.甜菜
D.花生
【解析】3选A,4选C。本题组考查农作物的分布。从图中可以看出甲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棉花产量最大,应为新疆,乙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盛产水稻,其次是油菜,丙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水稻、小麦的产量都很大,因此乙、丙两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应为南方省级行政区域单位,丁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盛产小麦,应为北方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综合分析比较,应为A选项。甘蔗和黄麻主要生长在南方地区,花生主要分布于北方的山东半岛、辽东丘陵。
5.以下四位学生对家乡因地制宜利用土地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家住在山区,这里地形崎岖,适宜种植业的发展
B.我的家乡在内蒙古高原,这里土壤肥沃,是重要的小麦产区
C.我家住在华北平原,这里地势平坦,热量条件好,甘蔗是这里主要的糖料作物
D.我的家乡在新疆,这里的绿洲农业发达,瓜果特别甜
【解析】选D。本题考查了发展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山区地形崎岖,为保持水土,适宜发展林业;内蒙古高原地处我国西北内陆地区,降水稀少,是我国重要的牧区;华北平原地势平坦,热量条件好,适合发展耕作业,甘蔗是亚热带、热带的糖料作物,适合在我国的南方地区生长;新疆处于祖国的西北部,年降水量较少,气候干旱,这里绿洲农业发达,光照强,气温日较差大,有利于糖分积累,因此瓜果特别甜。
6.如下图所示,某城镇周围地区拟发展乳牛业、蔬菜和花卉、林业、水稻种植业,根据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考虑,下列安排合理的是( )
A.①林业 ②蔬菜、禽畜业 ③水稻种植业 ④果树栽培
B.①林业 ②水稻种植业 ③果树栽培 ④蔬菜、禽畜业
C.①林业 ②果树栽培 ③水稻种植业 ④蔬菜、禽畜业
D.①果树栽培 ②林业 ③水稻种植业 ④蔬菜、禽畜业
【解析】选C。本题考查了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对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影响。从图中分析看出,①处等高线较密,坡度大,且海拔较高,适合发展林业;②处等高线稀疏,坡度和缓,适合发展果树栽培;③处距离城镇较远,地形平坦,适合发展水稻种植业;④处距离城镇近,交通便利,依靠城镇的消费市场和便利的交通条件,适合发展蔬菜、畜禽养殖业。
7.《陕西省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7)年》对全省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重点工程和目标任务提出了明确要求。下列做法适宜在陕西省推广的是( )
①节水农业
②水田农业
③退耕还林
④淡水养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选C。本题考查因地制宜发展农业。陕西省主要位于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应发展节水农业,陕西省地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应在陡坡退耕还林还草。
8.关于我国农业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很高,是个农业强国
B.在我国,农业的地位重要,必须将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C.农业的劳动对象是生物,获得的劳动产品也是生物本身
D.中东地区许多国家虽然农业产值很低,但国家很富裕,说明农业并不重要
【解析】选C。本题考查了农业的概念、地位,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等知识点。我国人口众多,农业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我国的农业还比较薄弱,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很大,国家正在采取多种措施推进农业的现代化进程。
读我国沿海地区四大工业基地分布示意图,回答9、10题。
9.图中③表示的工业基地是( )
A.辽中南工业基地
B.京津唐工业基地
C.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D.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10.煤、铁、石油资源丰富,高新技术发达的工业基地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9选C,10选B。本题组考查了我国工业基地的分布及特点。第9题,图中工业基地①~④依次是辽中南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和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第10题,京津唐工业基地有着丰富的煤、铁、石油资源,且高新技术产业发达。
11.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发展的共同优势有( )
①地理位置优越
②劳动力充足
③矿产资源丰富
④海陆交通便利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解析】选D。本题考查我国工业基地发展的优势。四大工业基地都有优越的地理位置,海陆交通便利,人口众多,劳动力充足,但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矿产资源缺乏。
12.下列工业产品属于高新技术产品的是( )
【解析】选D。本题考查高新技术产品的类型。汽车、机械、化肥属于传统工业产品,计算机科技含量高,属于高新技术产品。
13.我国最早建立的高新技术开发试验区中关村位于( )
A.北京
B.上海
C.天津
D.广州
【解析】选A。本题考查了我国首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关村的位置。中关村位于北京市的西北部,这里有众多的高校和科研机构,科技力量雄厚,是我国最早建立的高新技术开发试验区。
14.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话反映的是( )
A.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B.交通运输的重要性
C.工业发展的重要性
D.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性
【解析】选B。本题考查了交通运输的重要性。交通运输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优先发展交通运输才能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的发展。
15.福建炼油厂从波斯湾进口50万吨石油,最佳的运输方式是( )
A.铁路运输
B.公路运输
C.海洋运输
D.航空运输
【解析】选C。本题考查了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从中东的波斯湾沿岸进口大量的石油到我国的福建沿海,最佳的运输方式是海洋运输。
16.10万吨钢材由武汉运往北京,最合理的运输方式是( )
A.铁路运输
B.公路运输
C.海洋运输
D.管道运输
【解析】选A。本题考查了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10万吨钢材属于大宗笨重的货物,武汉、北京位于京广线上,选择铁路运输最合理。
读“我国某地区铁路干线图”,完成17、18题。
17.下列铁路线组合正确的是( )
A.甲——陇海线
B.乙——京九线
C.丙——京广线
D.丁——京沪线
18.铁路枢纽①②分别是( )
A.郑州、兰州
B.郑州、徐州
C.宝鸡、郑州
D.宝鸡、徐州
【解析】17选D,18选B。本题组考查了铁路线及铁路枢纽的分布。第17题,从图中分析看出,甲~丁依次是焦柳线、京广线、京九线、京沪线。第18题,图中①②铁路枢纽分别是京广线、京沪线和陇海线的交点,①是郑州,②是徐州。
19.湖南株洲是一个“火车拉来的城市”,在此交会的铁路有( )
A.京广线和浙赣线
B.京九线和湘黔线
C.京广线和陇海线
D.京九线和陇海线
【解析】选A。本题考查了我国铁路线的分布。株洲是我国重要的铁路枢纽,京广线与浙赣线、湘黔线在株洲交会。
20.下图中数字①所代表的铁路线名称是( )
A.成昆线
B.陕川线
C.陕昆线
D.宝成线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图中①铁路线从宝鸡到成都,应是宝成线。
二、综合题(共60分)
21.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15分)
(1)曲线Ⅰ为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此线以西为我国的 区,此线以东为我国的农耕区。(4分)
(2)四大牧区:A内蒙古牧区、B 、C 、D 。(3分)
(3)读图中曲线Ⅱ。按图完成下表。(8分)
粮食作物
糖料作物
油料作物
耕地类型
Ⅱ线以北
Ⅱ线以南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我国农业的地区差异。第(1)题,由图中位置可知Ⅰ为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此线以西降水量少,气候干旱,以畜牧业为主,此线以东降水较多,以湿润和半湿润地区为主,农业生产以种植业为主。第(2)题,由图中位置可知A为内蒙古牧区,B为新疆牧区,C为青海牧区,D为西藏牧区。第(3)题,由图中位置可知Ⅱ为秦岭—淮河一线,该线北侧粮食作物主要为小麦,糖料作物是甜菜,油料作物是花生,耕地类型是旱地。该线以南粮食作物主要为水稻,糖料作物是甘蔗,油料作物是油菜,耕地类型是水田。
答案:(1)400 畜牧
(2)新疆牧区 青海牧区 西藏牧区
(3)
粮食作物
糖料作物
油料作物
耕地类型
Ⅱ线以北
小麦
甜菜
花生
旱地
Ⅱ线以南
水稻
甘蔗
油菜
水田
22.读资料,结合图完成问题。(20分)
袁隆平,中国工程院院士,世界著名杂交水稻专家。从20世纪70年代起,他就率领助手们长期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工作。在当今中国,有一半的水稻种植面积和60%的水稻产量归功于袁隆平及其助手们培育出的杂交水稻。国际友人评价说:“我们把袁隆平先生称为‘杂交水稻之父’,因为他的成就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世界的骄傲,他的成就给人类带来了福音!”
(1)图中字母代表的商品粮基地主要的地形为 ,气候类型都属于
气候。(4分)
(2)根据水热条件判断,上述商品粮基地中,主要种植杂交水稻的生产基地是 ,以小麦生产为主的地区是 。(4分)(填字母)
(3)我国商品粮基地大多分布在 流域,主要原因是这些地区(4分)( )
①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形平坦
②长期种植水稻而形成的水稻土,土壤肥沃
③气温高,降水多,水热条件较好
④种植业发展历史悠久,粮食生产水平较高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4)从上述材料中可以看出,我国农业发展应该树立的观念是(4分)( )
A.自给自足的观念
B.节约的观念
C.科技强农的观念
D.高度机械化的观念
(5)我国农业发展取得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压力主要来自(4分)( )
A.人口增加
B.耕地不断减少
C.水土流失、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D.环境污染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我国农业发展的条件、发展方向和压力。第(1)题,由图中商品粮基地位置可知主要位于东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都属于季风气候。第(2)题,杂交水稻主要在我国南方地区种植,小麦主要在我国北方地区种植。第(3)题,由图可知长江中下游地区商品粮基地密集,主要是因为该地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形平坦,亚热带季风气候高温多雨,长期种植水稻,土壤肥沃,生产水平高。第(4)题,由材料可知杂交水稻的推广大大提高了粮食产量,体现了科技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第(5)题,我国人口的大量增加是农业所面临的主要压力。
答案:(1)平原 季风
(2)CED AB
(3)长江 A
(4)C
(5)A
23.读我国主要工业基地及铁路干线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首都钢铁公司位于 工业基地(填字母)。(2分)
(2)C工业基地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简述该工业基地发展的有利条件。(至少两条)(4分)
。
(3)A工业基地,有10万吨钢材要运往D工业基地,若选择最廉价的运输方式应是 运输。(2分)
(4)今年暑假,家住泰安的玲玲乘火车经徐州去西安参观秦陵兵马俑,沿途依次经过的铁路线是
。(3分)
【解析】本题结合我国主要工业基地及铁路干线分布示意图,综合考查了我国工业基地的分布、发展条件及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等知识点。第(1)题,从图中分析看出,首都钢铁公司位于京津唐工业基地。第(2)题,图中的C工业基地是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该工业基地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其发展的有利条件有:便利的铁路、水运条件;雄厚的科技力量,充足的劳动力资源;消费市场广大;长江为工业发展提供了水源保障。第(3)题,图中的A、D两个工业基地分别是辽中南和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10万吨钢材由辽中南工业基地运往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最廉价的运输方式是水路运输。第(4)题,泰安位于山东省,玲玲沿京沪线到徐州,再沿陇海线到西安。
答案:(1)B
(2)便利的铁路、水运条件;雄厚的科技力量,充足的劳动力资源;消费市场广大;长江为工业发展提供了水源保障(其中两点即可)
(3)水路
(4)京沪线、陇海线
24.读图和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
材料 京广铁路客运专线(简称“京广高铁”)是以客运为主的快速铁路。它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广州,全程2
294千米,运行速度为300
km/h,全程运行只需8小时。该客运专线是我国“四纵四横”客运专线网之一,形成了一条与京广铁路并行、纵贯我国南北、辐射范围最广的快速客运通道。该客运专线通车后,使京广铁路实现客货分离。
(1)写出下列京广线经过的省级行政中心所在的省级行政区域名称。(3分)
石家庄- 省;武汉- 省;
广州- 省。
(2)写出图中数字所示的铁路线名称。(3分)
① 线;② 线;③ 线。
(3)京广高铁南北连接的我国两大工业基地是(双选)(4分)( )
A.辽中南工业基地
B.京津唐工业基地
C.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D.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4)随着京广高铁的全线运营,给我国南北交通、经济带来了哪些好处?(4分)
(写出二点即可)。
【解析】本题结合图文材料综合考查了我国主要的铁路线分布及名称、京广线经过的省级行政中心所在省级行政区域名称以及京广高铁的作用。第(1)题,图中京广线经过的行政中心石家庄、武汉和广州,所在的省区分别是河北省、湖北省和广东省。第(2)题,从图中分析看出,铁路线①~③分别是京沪线、京九线和陇海线。第(3)题,从图中看出,京广高铁南北连接我国的京津唐和珠江三角洲两大工业基地。第(4)题,京广高铁的开通提高了运输速度,缩短了客货运输时间;大大增加了客货的运输量,缓解了京广线的运输压力;连接了两大工业基地,带动了沿线的经济发展。
答案:(1)河北 湖北 广东
(2)京沪 京九 陇海
(3)BD
(4)提高了运输速度,缩短了客货运输时间;大大增加了客货的运输量,缓解了京广线的运输压力;连接两大工业基地,带动了沿线的经济发展(答案合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