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江苏省高三高考押题预测历史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届江苏省高三高考押题预测历史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5-25 13:25: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5年高考押题预测卷(江苏卷01)
历史
(考试时间:75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考古发现,良渚遗址中的城址由外城、内城、宫殿区(宫城)组成。内城周边分布着祭坛和大型墓地,墓葬中出土大量琮、璧、钺等玉礼器。核心区之外的台地有制作玉器、漆器的工坊,外城之外的北部、西北部还发现大型水利工程系统。这说明( )
A.各地间经济文化交流的频繁 B.君主专制国家出现
C.中国即将迈入阶级社会门槛 D.小农经济开始形成
2.茂才是汉代察举的一个重要科目,对有特异才能、品行高尚且有突出贡献的官吏进行提拔,以茂才被举者多为现任官吏。汉代察举茂才常与皇帝派人体察民情、览观风俗、考核吏治相联系。这些做法( )
A.旨在提高官民的道德水平 B.体现出君主治国思想多元化
C.保证了官员队伍的廉洁性 D.具有淳风俗和善吏治的作用
3.下表为新疆出土的唐代部分文物。当时这些物品主要用作军资,其次是作为货币流通和赏赐。据此推断,唐代西域( )
出土文物 产地归属
澧州慈利县调布 山南东道(湖南慈利县)
宜州溧阳县调布 江南道(江苏溧阳市)
双流县折调细绫 剑南道(四川成都双流区)
梁州都督府庸调布 山南西道(陕西汉中市南郑区)
河南府长水县调布 河南道(河南洛宁县)
A.与内地的政治经济联系密切 B.税制始终以租庸调制为主
C.纺织技术提高且产品种类多 D.丝绸之路上商贸往来频繁
4.如图,明代对边疆民族地区的划界通常平直而粗略,而清代对蒙古、新疆、西藏等边疆地区的划界曲折而明确,与内地并无二致。这主要得益于清代( )
A.国家治理水平的提高 B.民族国家意识的形成
C.平等包容的政治理念 D.地图绘制技术的进步
5.19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清政府内部出现了海防与塞防之争。从地缘政治的角度看,塞防的核心是确保陆权,海防的核心是发展海权。争论以“筹饷”为导火线,在大臣之间激烈展开,争论的结果也使得国家战略发生了转移。两者之争的实质是( )
A.国家统治危机的复杂性 B.国家军事体制的落后性
C.近代外交思维的多样性 D.统治集团内部的分裂性
6.1918年,话剧《玩偶之家》上演,剧中女主角娜拉不甘心做“丈夫的傀儡”离家出走,被认为是“女性的觉醒”而受到社会称赞。鲁迅却说:“从事理上推想起来,娜拉或者也实在只有两条路:不是堕落,就是回来……如果经济制度竟改革了,那上文当然完全是废话。”鲁迅意在( )
A.强调社会改造的重要性 B.指出话剧思想启蒙作用有限
C.肯定新文化运动的深刻性 D.阐明“女性觉醒”的伟大意义
7.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允许农村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内发展,“还是要保护自由交易和私有财产制度”,并扩大与非苏区群众之间的经济往来,而外商只要遵守苏维埃一切法令,即可重新另订租借条约,继续生产。这些政策的制定旨在( )
A.确立新民主主义经济模式 B.进一步壮大革命统一战线
C.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 D.开创苏区对外贸易新局面
8.1942年12月,国民政府通过《扶助朝鲜复国运动指导方案》,为朝鲜提供经济支持和政治声援,帮助整合各派抗战力量,还将其武装——韩国光复军和朝鲜义勇队编入中国军队序列作战。中国共产党也支持金日成在中国东北创建了祖国光复会和朝鲜人民革命军。这可用来说明中国是( )
A.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发起者 B.东方反法西斯战争的协调者
C.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引领者 D.东亚政治格局重塑的主导者
9.下图为1949年与我国建交的国家分布示意图。图中外交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战后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B.中国推行全方位的外交政策
C.中国综合国力的显著提升 D.国家出于政治和战略的考量
10.2001年,“中国数字图书馆”正式上线,读者在该平台上除了能阅读到各类数字图书外,还可以轻松获取到报纸、期刊、手稿、图片、音像、视频等众多格式的资源。这反映出( )
A.政府重视全民阅读与教育强国 B.科技发展提升了公共服务水平
C.信息技术的运用推动文化输出 D.人类文明成果得到保护与传承
11.1445年,法国国王查理七世推行军事改革,创建了具有常备军性质的救令骑兵队。由此,军役税从紧急情况下征收的特别税变为继商品交易税和盐税之后的又一项向全国民众征收的常规税,每年分四次征收。查理七世的改革( )
A.改变了国王与贵族的关系 B.使骑士的地位提高
C.损害了城市市民的自治权 D.有利于王权的加强
12.对下图中1540年以后英国麦价变化原因的解释正确的是( )
A.商品经济发展和封建制度解体 B.大量金银流入引发货币贬值
C.商业贸易扩张和贸易中心转移 D.“光荣革命”后政局相对稳定
13.1790—1830年,英国各类运河公司通过发行股票共筹集资金约2000万英镑。运河该不该建造一般由议会授权,但运河如何修建则各行其是,大多数运河是为了不同地点之间或港口和工业区之间运输货物而修建的。这说明英国运河的修建( )
A.是工业革命兴起和发展的保障 B.是大宗商品运输的最优方式
C.是地区利益和资本运作的产物 D.是技术革新成果的集中体现
14.美国于1941年3月通过《租借法案》后向一些国家和地区提供物资援助,如图为1941-1945年美国通过租借协议向盟国提供援助的路线图。美国的这一举措( )
A.发端于太平洋战争爆发后 B.将亚洲作为其援助的重点地区
C.消除了意识形态对抗障碍 D.对战后世界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15.下面是根据2023年全球财富报告所绘制的全球财富和人口比例示意图。这反映出当今世界( )
A.南北经济发展差距大 B.贫困成为发展最大障碍
C.人口分布严重不平衡 D.“逆全球化”思想涌动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16.(13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内容 出处
“辽之先,出自炎……奇首(辽先祖名)生都苍山,徙潢河之滨。” 《辽史·太祖本纪》
“受命之君,当事天敬神。有大功德者,朕欲祀之,何先?”“孔子大圣,万世所尊,宜先。” 《辽史》卷七十二
“诏设御史大夫,御史中丞,翰林学士院、大宗正府、殿前都点检……地方设路、州、府、县。” 《金史·百官志》
材料二 中国与天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中国是指中原王朝直接控制下的区域,天下则是包括外国没有直接控制的地区。这些地区以藩属、朝贡等名义承认中原王朝的宗主地位,是名义上的归附。一般而言,天下观只是一种观念,并不能等同于现实。直到清朝康熙年间,真正意义上的近代国家与国家关系方才产生……只有当中国面临的对手足够强大,或者说其文明受阻于“外化"的强敌时,天下观才转为国家观,有边无界的状态才得以消解。
——据张文《论古代中国的国家观和天下观》
材料三 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近代民族主义形成。中国近代民族主义实质上是一种救亡图存主义。对内反抗封建专制压迫,否定清王朝的正统性和合法性,形成近代民族国家;对外反抗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压迫,争取国家的自强自立,这是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基本表现形式。
——据《论近代民族主义》
(1)根据材料一,概括少数民族政权对华夏认同的不同角度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历史作用。(6分)
(2)根据材料二,说明国家观和天下观的内涵,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近代国家与国家关系产生”的标志性事件。(4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历史意义。(3分)
17.(13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聚焦两会:倾听中国
《人民日报》两会报道8年社会热点词汇统计
年份 社会热点词
1979年 四个现代化建设、调整国民经济、民主法制建设
1983年 特色社会主义、祖国统一、经济效益
1988年 深化改革、机构改革、稳定物价、民主法制建设
1993年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外开放、发展
1998年 国企改革、机构改革、科教兴国、香港回归
2003年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扩大内需、西部大开发、三农问题
2008年 科学发展、民生、自主创新、节能减排、奥运、就业问题
2012年 改革、民生、教育公平、医疗改革、收入分配、行政诉讼法修改
两会8年议题对比情况
议题 1979年 1983年 1988年 1993年 1998年 2003年 2008年 2012年
改革与经济建设 39.6% 25.3% 23.7% 30% 29.4% 30.3% 19.3% 13.3%
就业与社会保障 0.9% 0.27% 3.7% 4.4% 4.8% 5.7% 7.3% 7.9%
医疗卫生 0 3.5% 4.8% 4.0% 4.8% 4.5% 6.3% 9.0%
民主法制 13.5% 8.4% 12.5% 11.7% 8.5% 6.7% 11.3% 11.7%
围绕“改革开放以来两会关注内容的变化”,自拟题目,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18.(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德意志帝国建立之前,德国铁路建设的资金大多来自私人投资。1860-1880年是德国修建铁路的高潮时期,俾斯麦于1873年创立“帝国铁路局”来统一管理和协调铁路的建设和运营。政府为铁路建设筹集资金将普鲁士银行改为帝国银行,并开设一些新的银行专门为铁路建设服务,同时为技术发明提供资金支持和补助,将新的发明运用到铁路建设上,并对原来旧有的铁路线进行电气化改造。19 世纪90年代,德国的铁路建设快速的进入到了电气化阶段。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德国最终完成了铁路网的建设,铁路网的密度超过了欧洲其他国家。
——摘编自刘娜《工业革命时期德国政府在铁路建设中的作用》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后半期至20世纪初德国铁路建设发展的表现。(8分)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德意志统一对铁路建设的影响。(8分)
19.(13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身处快速工业化进程的马克思深刻洞悉了工业文明的积极意义和负面影响。一方面,工业化创造的生产力,极大提高了人类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能力,形成了具有时代特征的工业文明。另一方面,马克思也看到,在工业化主导下的自然遭到了破坏,同时,人成为一种独特的“物”。马克思对这些现象给予了深刻的批判,从这一意义上说,马克思工业文明思想既是工业化时代的产物,又是对工业化的批判与超越。
——冯凯《马克思工业文明思想的理论阐释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材料二 苏俄的“新经济政策”突破了传统的社会主义观念,把市场机制引进社会主义建设之中,这是无先例可循的创举,只能摸索前进。在这一过程中有人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有人死守传统观念不放。列宁是前者的代表,经过约半年的实践,列宁由否定商业到承认商业,要全党学会市场经济,在过渡时期利用商品市场机制来从事社会主义建设。
——杨玲玲《列宁新经济政策为什么会停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马克思工业文明思想产生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列宁推行新经济政策的特点并指出其本质。(7分)
2025年高考押题预测卷(江苏卷)
历史·参考答案
第Ⅰ卷
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D A A A A C B D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D B C D A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16.(13分)
【答案】(1)表现:血缘认同;文化认同;制度认同。(3分)
作用:为其政权的合法地位提供历史依据,有利于巩固政权;稳定对中原地区的统治;有利于学习借鉴汉文化,促进本民族的发展(封建化);有利于民族交融,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任答3点得3分)
(2)国家观:中原王朝直接控制下的区域为中国。(1分)
天下观:中原王朝直接控制和间接控制的区域为天下。(1分)
标志性事件:康熙时期尼布楚之战或雅克萨之战。(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2分)
(3)历史意义:有利于救亡图存思想的发展;有利于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有利于反抗帝国主义侵略;争取国家独立。(推动了中国近代反对封建专制,开展民主化变革。)(任答3点得3分)
17.(13分)
【答案】示例:
两会关注内容的变化是时代变迁的缩影。(2分)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民主法制建设深入发展,两会关注议题日益多样化。文化社会事业议题逐步上升。文教、体育这些体现人民精神文化的议题呈现大幅度增长,文化在国家发展中的地位不断提升。越来越关注民生问题,重视民生、改善民生、保障民生,注重社会公平正义和社会安定有序,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三农”、教育、医疗卫生等与百姓密不可分的话题受到重视。民主法制日益深入人心。随着依法治国的推行、建设社会主义法制的提出,民主法治也成为一项重要的议题备受关注。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重视经济发展质量,突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重视科学技术的力量。体现了政府职能的转变。改革开放以来,政府服务理念和服务方式转向“以人为本”、服务至上,重视“公民本位”的社会管理和民生建设。(9分)
总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两会主题不断丰富,以此可以洞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思想价值和社会发展的变迁。(2分)
18.(16分)
【答案】(1)表现: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和银行保障铁路建设;加强技术改造(利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技术创新);德国在一战前完成了铁路网建设;成效显著,领先欧洲。(任答4点得8分)
(2)影响:为铁路建设提供了政治前提和制度保障(统一消除了铁路建设的地域障碍);促进了德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铁路建设进一步提供了资金、国内市场等条件;有利于铁路建设的技术升级(电气化改造)和国家铁路网的建设;铁路建设和运营逐步走向国家垄断(政府主导)。(任答4点得8分)
19.(13分)
【答案】(1)背景:对工业革命后快速发展的资本主义经济现状进行反思(对快速工业化进行反思);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进行分析(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产生的弊端进行分析);阶级剥削和阶级矛盾的尖锐;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任答3点得6分)
(2)特点:突破性:把市场经济引入社会主义建设;创造性:将马克思主义原理与建设实际相结合;实践性:按照现状调整经济政策,实事求是。(6分)
本质: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1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