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西师大版四年级下乘法分配律表格式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学数学西师大版四年级下乘法分配律表格式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4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西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5-24 15:54: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乘法分配律”
课题 乘法分配律
时间 课时 1课时
来源 西南师大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16页例4
课型 新授课 授课对象 四年级学生
目标确立依据 课标分析 课标摘录:《义务教育数学课标(2022年版)》对本节课的要求:探索并理解运算律,能用字母表示运算律。课标分解:1.结合具体的情景,小组合作,全班都能用自己的语言归纳出算式的规律并能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2.结合具体情境,小组合作,列出不同的算式,观察算式,发现规律,能用自己的语言归纳出算式的规律并用喜欢的方式表示乘法分配律。3.经历符号化的过程,能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的《乘法分配律》。本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掌握了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并能初步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的基础_上进行学习的。乘法分配律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也是本节课内容的难点,教材是按照分析题意、列式解答、讲述思路、观察比较、总结规律等层次进行的。学好乘法分配律是学生以后进行简便计算的前提和依据,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思维活泼,接受能力强, 具有一定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学生在学习了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 以及应用这些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已经初步具备探索和发现运算律并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的经验, 为学习新知识奠定了基础。所以本节课我将引导学生通过交流、观察、操作、归纳等方式自主建构新知识。
学习目标 1.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发现并理解乘法分配律。2.学生在发现规律的过程中,发展比较、分析、抽象和概括能力。3.在探究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抽象、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掌握乘法分配律,在理解乘法分配律意义的基础上正确构建乘法分配律的模型。
评估任务 1.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发现并理解乘法分配律。(对于目标1)2.学生在发现规律的过程中,发展比较、分析、抽象和概括能力。(对应目标2)3.在探究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抽象、推理的能力。 (对应目标3)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的活动 学的活动 评估要点
激趣导入 1.赛一赛,谁算得又快又好。女同学 男同学 (3+7)×18 18×3+18×7(64+36)×27 64×27+36×27你觉得这场比赛公平吗? 观察质疑:观察两组式子,你有什么发现?猜一猜:是不是所有类似的题计算结果都相同呢? 学生计算男女同学进行双速度比赛 正确回答口算结果计算得出学生的速度没有老师快,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探究新知 1.教学教材第16页,例4。(1)出示问题情境,解决问题。从情境图中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2)你能列出算式吗?请把算式写在草稿本上计算并带单位,不写答语。(3)全班汇报:谁来说说你的算式,你是怎样想的?(4)对比算式,你发现了什么?(5)在计算中比较并发现乘法分配律。算一算每组两个算式的结果相等吗?(女生算第一组,男生算第二组,猜测第三组)第一个算式先算什么,第二个算式呢?比较每组两个算式你有什么发现?(3+2)×35 3×35+2×35 3×(4+6) 3×4+3×6(13+12)×4  13×4+12×4小组合作讨论:师将等式出示,请从左往右观察、从右往左观察,再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这些算式所反映的规律教师小结:从左往右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将两个积相加,这叫乘法分配律。从右往左看:在乘加两级运算中,如果两个数同时乘一个数,可以先把两个数相加再乘相同的因数,这是逆用乘法分配律。(7)如果用a,b,c表示3个数,你能写出表示乘法分配律的算式吗?教师整理并板书:(a+b)×c=a×c+b×c 或a×c+b×c=(a+b)×c(8)你还能举出符合这个规律的例子吗? 1.学生情景图中获取了数学信息,找出问题。2.学生独立列式,写在草稿纸纸上。3.汇报说出自己算式以及想法。4.对比算式发现结果一样。(40+20)×14=40×14+20×145.女生计算第一组,男生计算第二组,比较两个算式有什么发现。 观察上下两个算式,用自己话说出规律。体会老师的小结举例符合规律的例子学生独立用字母a,b,c表示三个数写出乘法分配律的算式并全班交流。 学生找出信息和问题,列出算式(40+20)×14和40×14+20×14男女生分组计算,知道两个算式的结果都一样学生能说出上面一组算式是先算和再算积,第二组算式时分别算出乘积再加来,得出结果都一样,了解分配律能举例乘法分配律的例子学生写出(a+b)×c=a×c+b×c
融入情景,深化理解 故事深化理解情景故事表演:过年啦!哥哥和弟弟同时去给阿姨拜年,阿姨发压岁钱的时候,只发给了弟弟……你们觉得阿姨做的怎么样?你有什么看法? 学生理解c代表“阿姨”,a和b代表两个“兄弟俩”,c要么分开跟着a和b,要么c把a和b合起来看。 知道乘法分配律中的“阿姨”和“兄弟俩”分别是谁
巩固新知 1.填一填:(引导学生找准“兄弟俩”和“阿姨”)(25+ □ )×40= □ ×40+7×□8×(15+125)=8×□ + □ ×□ 48×5+52×5=(48+ □ )×□2.用不同的方法算一算共有多少块学具,并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填一填,能正确使用乘法分配律用不同方法计算学具,并说出想法 1.能正确使用乘法分配律。
2.深化乘法分配律的理解。
学生说出收获以及心中的疑惑
板书设计 乘法分配律(40+20)×14 40×14+20×14=60×14 =560+280=840(张) =840(张)(40+20)×14=40×14+20×14(3+2)×35=3×35+2×353×(4+6)=3×4+3×6(13+12)×4=13×4+12×4(a+b)×c=a×c+b×c 或a×c+b×c=(a+b)×c
作业设计 基础类1.填一填。156×6+156×4= ×( + )8×b+b×12=( + )× 25×9×4=( × )× (64-35)×72= × - × 2.火眼金睛判一判(1)2×(6+5)=2×6+5 ( )(2)35×9 +35=35 ×(9+1) ( )(3)28×(4×6)=28×4+28 ×6 ( )(4)62×33+67×62=62×(33+67) ( )(5)爱×( + )=爱× +爱× ( )二、拔高类1.不计算,把得数相等的式子用线连起来。69×39+69×61 78×5-28×577×(30-18) (38+62)×5538×55+6)×55 77×30-77×18(78-28)×5 69×( 39+61)2.议一议,下面的计算对吗?为什么?如果是错的,请改正。(25+11)×4 63×25+25×37=25×4+11 =63×(25+25)=100+11 =63×50=111 =315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