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赛原创 请勿转载】Unit 3 Family ties Lesson 2 Understanding ideas Grammar rules公开课课件+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大赛原创 请勿转载】Unit 3 Family ties Lesson 2 Understanding ideas Grammar rules公开课课件+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1.8M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外研版
科目 英语
更新时间 2025-06-20 16:22:48

文档简介

外研版英语(2024版新教材)七年级上册
Unit 3 Family ties第二课时
Understanding ideas (Grammar Focus)教学设计
学科 英语 年级 七年级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者 李春娟
课题 第二课时 Understanding ideas (Grammar Focus) 课时 1课时
课标要求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倡导以英语核心素养为纲的大单元设计,倡导真实语境中的深度学习,倡导以学生的英语实践活动为中心的教学过程。Unit 3 Family Ties是一个聚焦于家庭关系及其重要性的教学单元。该单元通过阅读、听力、口语和写作等多种教学活动,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家庭关系的复杂性和价值,以及家庭成员之间如何相互支持与沟通。本单元通过丰富的文本、图片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深入探索家庭的意义和纽带,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同时培养他们的家庭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教材分析 What:本课时包含语法规则的学习和实践,以及通过家庭树和日记条目来运用这些规则。学生需要阅读文本中的例句,总结语法规则,并在家庭树中使用所有格名词构造句子。此外,学生还需完成一篇日记填空,使用括号中词汇的正确形式,并在小组内分享难忘的家庭时刻,使用文本中的有用表达。Why: 语篇的目的是教授特定的语法结构,并让学生通过实际例子来运用这些规则 。 通过家庭树和日记条目的活动,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练习语法。How: 结构上,文本首先介绍了语法规则,然后通过家庭树和日记条目的形式,让学生实践这些规则。
学情分析 1、知识基础:已接触过基础语法,对家庭话题有一定认知,但名词所有格的复杂用法(如无生命名词所属关系)仍需强化。学生能识别简单所有格形式(如“Tom’s book”),但在复杂语境(如家庭树多代关系描述)中易混淆。2、认知特点:处于具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阶段,适合通过直观情境(如家庭树、日记填空)理解语法规则。对多媒体资源(如绘本、电影片段)兴趣较高,需借助可视化工具辅助抽象概念学习。3、情感与生活经验:对家庭话题有情感共鸣,可通过“分享难忘家庭时刻”等活动激发参与热情。但部分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可能因自信心不足或文化差异(如单亲家庭、跨代抚养等),对家庭关系描述存在顾虑,需设计分层任务兼顾个体差异。4、学习能力:具备初步归纳能力,可通过观察例句总结语法规则(如“’s用于有生命名词,of用于无生命名词”),但在实际运用中(如构造复杂句子)仍需大量语境练习。合作学习能力较强,适合通过小组互动(如角色扮演、互评量表)提升语言运用的准确性。
核心素养目标 语言能力:1、理解并运用名词所有格(’s结构与of结构)描述家庭关系及物品所属,如通过家庭树练习构造句子“Tania is Catherine's grandmother.”。2、在日记填空、小组对话中准确使用语法规则,如完成“The best family photo”日记填空,运用“Mum's computer”“year's photo”等表达。文化意识:通过家庭主题语篇(如“Silent love”“The best family photo”),理解家庭价值观和文化传承,体会不同家庭形式中情感纽带的共通性,如远程家庭通过社交媒体维系传统的场景。思维品质:1、观察例句归纳语法规则(如区分有生命与无生命名词的所有格形式),培养归纳与对比思维。2、通过小组讨论“难忘家庭时刻”,运用思维导图梳理信息(如时间、人物、感受),提升逻辑表达和创新思维。学习能力:1、通过自主总结语法(阅读教材139页归纳用法)、合作完成家庭树描述及对话分享,增强自主学习与协作能力。2、利用评价量表(如描述家庭片段、正确使用所有格)监控学习效果,形成自我反思习惯。
教学重点 确保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并应用名词所有格的语法规则,以及在实际语境中正确使用这些规则。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克服在实际语言运用中准确运用名词所有格的挑战,特别是在构造复杂句子和描述家庭关系时。
教学方法 任务教学法、情境教学法、交际教学法、小组合作、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可结合学科特点自行设置)
教学环节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Review(3 mins) 学生根据思维导图复述影评的主题、人物、故事情节、感人时刻和评论等内容,思考自己家人的爱。 观察学生回答问题的表现,根据其说出的具体内容判断学生上节课掌握和理解情况,查漏补缺。 温故而知新,学生通过复习上一课时所学的内容,加深对影片的理解,为本课时的学习做铺垫。
环节二Grammar Focus(12 mins) (1)学生观察教材活动5中的两个句子,思考和理解名词所有格的意义及其表示的所属关系。(2)学生快速浏览语篇,找出具有相同结构的句子,在语境中加深对名词所有格的理解。(3)学生观察教师展示的四个句子和语篇中四个含有名词所有格的句子,思考和讨论其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4)学生阅读学生用书第139页的语法讲解,在教师的引领下总结名词所有格的用法。 观察学生对句子的理解和规则的总结能力。引导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名词所有格的用法,适当补充;(2)通过观察、提问和检查练学生练习情况,评价学生对名词所有格的掌握情况。 本学习活动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阅读、查找和讨论名词所有格的句子,引导学生自主总结名词所有格的语法规则,帮助学生掌握这一语法知识点。
环节三Practice(8mins) (1)学生依据教材活动6中家谱提供的信息,使用名词所有格写出更多的句子,介绍家谱中的家庭成员关系。(2)就地取材,学生根据教室里的一切,用名词所有格造句子。可以用one by one的方式,一人造一句,尽量辐射到大部分的学生。如:This is Liming’s desk. This is Lucy’s schoolbag. This is the door of the classroom. 根据学生介绍家谱中的家庭成员关系和造句子两个学习活动,判断其是否掌握名词所有格的形式、意义和用法。 本阶段学习活动旨在通过实际的运用,加深对名词所有格用法的理解和应用。
环节四17 mins (1)学生运用名词所有格的正确形式完成教材活动7的填空。(2)学生听教材活动 8Example的音频,根据思维导图,记录关键信息。 (3)学生阅读教师展示的音频文本,梳理音 频中学生介绍重要的家庭片段所涉及的主要信息。然后,两人一组,分角色朗读Example的对话,关注对话中如何应用Useful expressions中的表达。 (4)指导学生以Example的对话为参照,两人一组展开对话,分享自己难忘的家庭时刻,然后邀请部分小组在全班分享。 (1)教师根据学生填空的正确性评估学生对名词所有格的掌握程度和能否理解这张照片成为最佳照片的原因,进行情感教育。(2)观察学生听音频和完成思维导图的情况,判断学生能否从音频中获取关键信息。(3)观察学生,判断其能否充分运用本单元所学的核心语言描述家庭生活中重要的片段,根据需要进行必要的指导和反馈。 1、通过阅读语篇,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运用名词所有格,强化对名词所有格的理解,巩固所学知识。2、教师创设情景,引导学生思考并表达家庭生活中一些重要的片段,介绍家庭片段中的成员和事情经过。体会家人间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爱,并表达自己的感受。
总结评价
分层作业 基础作业: 1、利用思维导图梳理、总结和归纳名词所有格的意义、形式、用法等,可以利用语法书增加一些课堂上还没讲到的知识点,可以参考下面的样式。 2、根据教师提供的评价表,把课堂上自己和同伴的难忘家庭时刻的对话整理成一段话。拓展作业:Make a video:录一个视频,把你整理出来的难忘的家庭时刻讲述给家人听,向他们表达你对他们的爱,并和他们共同回忆这个难忘的时刻,增进和家人的感情,第二天上课时可在班上分享。 Make a video:录一个视频,使用名词所有格向同学们介绍你家里的情况。例如:This is my sister’s bed. Those are my brother’s books. This is the window of my room.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立德树人为本,立足课标和教材设计,“教—学—评”一体化,以评促学,以评促教。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采用情景教学、互动式教学、任务型教学等方法,旨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Family ties”的相关知识。①情景教学:通过多媒体资源展示不同类型的家庭关系,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学习和运用英语,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文化意识。②互动式教学:在课堂上,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互动,增加学生之间的交流,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沟通能力。③任务型教学:教师设计了一些与家庭关系相关的任务,如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自然地学习和运用英语。 然而,也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①在课堂讨论中,部分学生表现得不够积极,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话题不够感兴趣或自信心不足。②学生在口语表达中,存在发音和语法错误,对家庭关系的描述页不够准确,影响交流。 针对以上反思,我将在接下来的教学中采取以下措施:①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通过设计不同难度的任务,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②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训练英语口语,增强英语口语表达的信心,提高英语口语表达的能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