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0课《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江泽民宣告香港进入新时》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0课《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江泽民宣告香港进入新时》同步练习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2.5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6-23 14:02: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北师大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0课《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江泽民宣告香港进入新时代》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1、香港回归于(  )年( )月( )日,香港首任行政长官是(   )。
答案:1997|7|1|董建华
解析:根据所学所记,结合对时事知识的了解,回答问题。
点评:香港回归是重大的历史事件,语文学习中涉及到历史、时政知识,要注意综合记忆。
2、简要概括本新闻除标题以外其它四个部分的内容。
导语:
主体:
结语:
背景:
答案:导语:点明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江泽民宣告香港进入新时代。|主体:具体叙述交接仪式的全过程。|结语:交代出席交接仪式的其他人员及进行采访报道的各国记者人数。|背景:回顾香港的屈辱历史和邓小平的夙愿。
解析:根据所学所记,了解本新闻叙述的内容,根据所掌握的新闻五大组成部分的知识,划分内容,简要概括即可。
点评:本题旨在要求学生了解新闻的常识,把握本新闻的主要内容。
3、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瞩目 崭新 永载史册
奠基 夙愿 椭圆形
噙着 嘹亮 冉冉升起
答案:zhǔ|zhǎn|zài|diàn|sù|tuǒ|qín|liáo|rán
解析:注意易错点,“瞩”“崭”声母为卷舌音,“载”“夙”声母为平舌音,“奠”“嗿”“冉”为前鼻韵母。
点评:给汉字拼音,首先要读准汉字,排除方言的干扰,不可读错,注音时注意易混的声母与韵母。如b与p,j、q、x的区别,n、l的区别,z、c的区别,平舌音和翘舌音的区别,前后鼻音的区别。
4.这则消息是按 顺序组织材料的。
答案:时间 
解析:抓住题干中的答点“顺序”,根据所学所记直接判断作答即可。
点评:新闻是叙事类体裁,一般是按时间顺序记叙,学习时要有所了解。
5.下面每个词语中都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然后将改正后的字写在下面。
百年苍桑 初见端睨 震憾人心
趋之若骛 觥酬交错 汪洋姿肆
答案:苍—沧|睨—倪|憾—撼|鹜—鹜|酬—筹|姿—恣?
解析:了解词语含义,根据词语的意义判断所用的汉字,从汉了的结构与意义的关系来判断错别字。
点评:错别字一般音形相近而错,学习时要注意辨析同音字和形似字。
6.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
①查尔斯说,香港向世界表明,生机勃勃和稳定可以成为成功社会的明显特征。
生机勃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香港特别行政区将循序渐进地发展适合香港实际情况的民主制度。
循序渐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生命力旺盛。|按照一定的顺序逐渐前进。?
解析:两小题中的词语在句子中意义没有变化,直接解释即可。
点评:掌握常用词语的含义,是语文学习的基本要求,学习中要注意识记。
7.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 )
A. 嗔视(chēn) 毗邻(bí) 迥乎不同(jiǒng)
B. 胚芽(pī) 缄默(jiān) 廓然无累(kuò)
C. 酬和(hè) 追溯(sù ) 脱笼之鹄(hú)
D. 彷徨(páng) 伎俩(jì) 叱咤风云(chà)
答案:C?
解析:用反选排除法,A项中“毗”读pí,B项中“胚”读pēi,D项中“咤”读zhà。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不难,皆是常用汉字,易于判断。汉字拼音,要注意三处易错点,一是声母,二是韵母,三是声调,先读字再写拼音。根据拼音写汉字,先理解句子的语言环境,根据语言环境,借助拼音写汉字。
8.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化为无有 言行相顾 恪尽职守 黎民百姓
无与伦比 涕泗横流 脑羞成怒 媚上欺下
怒不可遏 自知之明 孤军奋战 断章取意
廓然无累 气吞斗牛 强聒不舍 重蹈覆辙
答案: D
解析:用选排除法,A项中“无”应为“乌”,B项中“脑”应为“恼”,C项中“意”就为“义”。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不难,错字比较明显。错别字就是形似和音同易错,学习时要注意汉字的结构和读音特点,注意汉字间的区别。
9.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她的歌声像蒲公英一般素美轻盈。
B. 和以往的教育政策相比,全面实施城乡免费义务教育是中国教育史上的里程碑。
C. 达尔文碌碌终生,致力于揭示生命进化的秘密,最终他的《物种起源》使人们重新认识了人类的起源。
D. 一年之计在于春,做好春季养生保健,可以让您健康一整年。
答案:C
解析:“碌碌终生”是一辈子无所作为的意思,显然不符合句意。
点评:本题不难,一目了我。汉语中有很我固定式的短语,如成语俗语等,这些短语含义、结构和文字的写法是固定的,不可改变,要善于记忆这些短语,用好这些短语。
10.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菜贩对白菜喷洒甲醛保鲜,暴露的只是蔬菜保鲜剂滥用的冰山一角,更骇人听闻的是,部分菜贩为蔬菜保鲜,竟喷洒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剧毒农药“敌敌畏”。
B. 优秀的演讲者,在他们遣词造句的时候,总是苦心孤诣,字斟句酌,选用那些能够准确表现思想内容并蕴含着炽热情感的语言,来感动听众,引起共鸣。
C. 我以前一直不明白那些惊险电影镜头是怎么拍的。今天我参观了影视基地,了解了很多拍摄的秘密,这才恍然大悟,原来电影是这么拍出来的呀。
D. 他在环境科学大会上的发言引起广泛关注,对于他提出的观点,与会的很多科学家都随声附和,一致认为他的发言为二十一世纪的环保问题敲响了警钟。
答案: D
解析:试题分析:“随声附和”指形容没有主见,别人怎么说,都跟着附和,带有贬义,不附合语境。
点评:本题不难,D项成语的错误很容易判断。成语中汉语中最精美的语言,平时学习要多多积累成语,记成语要音义形同记,相互参照,才能记得清楚。
11. 结合语境,填入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现在正是枝叶繁茂的时节。__________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翠绿的颜色明亮地在我们的眼前闪耀,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A. 无数的树根立在地上,像许多根木柱。
B. 我仿佛听见几只鸟扑翅的声音。
C. 这棵榕树好像在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览给我们看。
D. 树林变得很热闹。
答案:C
解析:填空后面的句子写到“绿叶”“翠绿的颜色”,表现树的生机,据此可判断C句,C句中“生命力”与此有关。
点评:本题不难,但要细心观察,找到相关的信息点。语句之间的关系,一表现在结构上,有关联词相连,一是暗含于含义上,有句子中相关的文字信息相联,要注意从这两方面了解语句连贯。
12.下面语段里划线词语词性判断依次正确的一项是:( )
积云常在两千米左右的天空,一朵朵分散着,映着灿烂的阳光,云块四周散发出金黄的光辉。它都在上午出现,午后最多,傍晚渐渐消散。
A. 量词 形容词 名词 名词 动词
B. 量词 动词 代词 副词 动词
C. 名词 形容词 名词 副词 形容词
D. 名词 动词 代词 名词 形容词
答案:A
解析:“四周”是方位名词,“上午”是时间名词。“千米”现在已经作为一个长度的单位,所以是量词。
点评:本题不难,知识浅显。现在已经不考词性这个的是为了正确使用词语。
13.下面每项中的两句话句意不一致的一项是( )
A. 获得是一种满足,给予是一种快乐。
获得是一种满足,给予何尝不是一种快乐。
B. 这个小区的建设规划没有可取之处。
这个小区的建设规划不无可取之处。
C. 由于物种更加丰富,所以生态更加平衡。
生态因物种更加丰富而更加平衡。
D. 一时的错误不会毁掉一个性格坚强的人。
一个性格坚强的人不会被一时的错误毁掉。
答案:B
解析:B项第一句是单重否定句,表达的意思是“否定”,第二句是双重否定句,表达的是意思是“肯定”,两句意思完全不同。
考点:句意表达理解
点评:本题不难,学生稍有语感或仔细阅读句子即可判断。句式现在不太讲了,但语感还是重要的,多阅读,增强语感能力,对理解语言是很有帮助的。
14.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为了做好这项工作,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发挥自己充分的作用。
B、进入新世纪以来,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
C、老师那和蔼可亲的笑脸谆谆的教导常常浮现在我眼前。
D、我们应该刻苦学习,否则不学习,就很难把自己培养成有用的人才。
答案:B
解析:用反选排除法,A句语序不当,应该是“充分发挥”;C句搭配不当,主语中“谆谆的教导”指语言,与谓语“浮现”不搭配,应该是两句话,“……笑脸浮现眼前”“……教导回响在我耳畔”;D句“否则”与“不学习”意义重复,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不难,病句易于判断。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前后矛盾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所所了解,平时多阅读,增加语感。
15.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们是到故宫去看金銮殿?还是到长城去体验“好汉”的滋味?
B. 诸葛亮一生为蜀汉兢兢业业,真正做到了如他所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C. 人,每天除了要吃进一定量的盐和水之外,还要吸收蛋白质、脂肪、糖类……等等。
D. 艺术有两个来源:一是理想,理想产生欧洲艺术;一是幻想,幻想产生东方艺术。
答案:D
解析:用反选排除法,A句中第一个问号应该是逗号,应该提问还没结束,后两句才是完整的提问的内容。B句引号中的句号应在引号之处,因为这一大句已经结束。C句省略号不要,因为有“等等”一词。
点评:本题有点难度,不好判断,因为学生平时对标点符号的使用不太注意。标点符号的使用是比较复杂的,靠死记不行,要靠平时多阅读,培养语感,积累对标点符号使用的经验,熟能生巧,对一些特殊符号的特殊用法可以记忆。
16. 对下面句子的修辞方法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理解:这句话用了排比和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天繁花似锦、五彩缤纷的景象。
B. 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了。
理解:这句话用了夸张的修辞,生动地写出了天气非常炎热的特点。
C. 田野间传来各种虫鸣,有的若大提琴,有的像竖琴,有的似风笛,仿佛一场绝妙的交响曲。
理解:这句话用了排比和比喻的修辞,生动地写出了声音的多样以及感觉的美妙。
D. 面对“小悦悦”事件,难道我们不应该在道德和良心上好好拷问自己吗?
理解:这句话用了反问的修辞方法,强调了我们应该在道德和良心上拷问自己。
答案:A
解析:“桃树、杏树、梨树”中间用的是顿号,表示词语的并列关系,而不是排比。“你不让我”“我不让你”“赶趟儿”是拟人。
点评:本题不难,学生对常用修辞手法熟悉。排比,一般来说必须是三句以上的句子组成,之间是逗号或分号。
二、问题分析
17.读新闻的标题,回答问题:
①为什么用“恢复”一词?
②试体会“新时代”的含义。
答案:⑴说明与祖国分别一百多年的香港已回到祖国的怀抱。⑵说明香港将在“一国两制”方针指导下拥有更美好的明天。 
解析:根据历史知识了解香港割让的历史,即可理解“恢复”一词的含义;根据对时事知识了解香港回归后所产生的变化,即可理解“新时代”一词。
点评:本题要注意结合历史、时政知识来解答,学习时要多方面掌握知识。
18.文中出现的数字多达10余处,且数字十分精确,构成了一个鲜明的表现特色,说说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答案:因为香港回归是举世瞩目的一件大事,是中国人民156年的期待,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每一分,每一秒都牵动着全世界人民,尤其是中国人民的心,所以时间相当精确。(意近即可) 
解析:根据历史知识了解香港割让的历史,从事件意义的重要性来理解数字使用的作用。
点评:本题要注意结合历史、时政知识来解答,学习时要多方面掌握知识。
19、本文将江泽民讲话作为重点进行了摘要表述,其讲话的精神可以概括为哪三点?
答案:对邓小平的缅怀,香港回归后的基本方针,对世界作出的承诺。
解析:根据所学所记,了解江泽民讲话的内容,抓住关键词语,概括要点作答。
点评:本题要注意结合历史、时政知识来解答,学习时要多方面掌握知识。
20、你认为香港回归有怎样的历史意义?感受这一重大的历史时刻对中华民族的意义。
答案:这是中华民族史册的光辉一页,记录了每一个中国人都不能忘怀的一段历史的终结和新的时代的开端。在被奴役的156年后的今天,这是多么值得骄傲的盛事。阅读本文,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字里行间洋溢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解析:根据所学所记,了解文章内容,结合自己对香港回归事件的多方面了解,从“历史意义”方面来发表观点。
点评:本题要求学生对新闻事件发表自己的观点,学习时要多训练,掌握思考问题发表意见的方法。
21.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个字。?
杭州的建筑工地每年有1 000多个,如果把这些工地的围墙适当“美容”一下,它将成为街头一道独特的风景。为进一步打造“国内最清洁城市”,今后,杭州新开工的建筑工地的围墙都要美化。?
现在不少城市的墙绘主要是广告,而杭州的墙绘则比较有江南特色,有些还融入了地域文化。有关部门要求杭州建筑工地的墙绘今后消除盈利性广告,逐步走向公益化,赋予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出杭州的文化特质。
答案:杭州建筑工地围墙要美化得有文化味。
解析:阅读新闻,了解中心事件,抓住与中心事件有关的重要信息概括作答,语言要简洁。
点评:概括能力是语文学习的基本能力,学习时要注意多加训练。
22. 品味语言。
“标志着香港同胞从此成为祖国这块土地上的真正主人……“
答案:中国国家元首第一次站在了香港这块国土上,主权回归,中国将主宰香港的未来。
解析:“从此”“第一次”“ 祖国”“真正主人”“国土”这些词语学生大都能找到,也能体会出这其中的自豪感与归属感。
点评:新闻言简意赅,对其重要的语句要注意理解。
23.你作为一名特派小记者赴香港,如果你要采访一位香港居民,你准备向他询问哪方面的问题?
答案:示例:香港的变化、香港居民的收入情况、香港回归十年的感悟等。
解析:所设计的问题与香港回归有关即可。
点评:此为开放题,按要求设计提问点即可。
三、拓展阅读
24、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一)别了,“不列颠尼亚”
在香港飘扬了150多年的英国米字旗最后一次在这里降落后,接载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港督彭定康回国的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驶离维多利亚港湾——这是英国撤离香港的最后时刻。
英国的告别仪式是30日下午在港岛半山上的港督府拉开序幕的。在蒙蒙细雨中,末任港督告别了这个曾居住过25任港督的庭院。
4时30分,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根据传统,每一位港督离任时,都举行降旗仪式。但这一次不同:永远都不会有另一面港督旗帜从这里升起。4时40分,代表英国女王统治了香港5年的彭定康登上带有皇家标记的黑色“劳斯莱斯”,最后一次离开了港督府。
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于1885年建成,在以后的一个多世纪中,包括彭定康在内的许多港督曾对其进行过大规模改建、扩建和装修。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
晚6时15分,象征英国管治结束的告别仪式在距离驻港英军总部不远的添马舰东面举行。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
此时,雨越下越大。查尔斯王子在雨中宣读英国女王赠言说:“英国国旗就要降下,中国国旗将飘扬于香港上空。150多年的英国管治即将告终。”
7时45分,广场上灯光渐暗,开始了当天港岛上的第二次降旗仪式。156年前,是一个叫爱德华·贝尔彻的英国舰长带领士兵占领了港岛,在这里升起了英国国旗;今天,另一名英国海军士兵在“威尔士亲王”军营旁的这个地方降下了米字棋。
当然,最为世人瞩目的是子夜时分中英香港交接仪式上的易帜。在 1997年6月30日的最后一分钟,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宣告终结。
在新的一天来临的第一分钟,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中国从此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与此同时,五星红旗在英军添马舰营区升起。两分钟前,“威尔士亲王’’军营移交给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军开始接管香港防务。
0时40分,刚刚参加了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第28任港督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的甲板。在英国军舰“漆咸”号及悬挂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的香港水警汽艇护卫下,将于1997年年底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
从 1841年1月26日英国远征军第一次将米字旗插上港岛,至 1997年7月1日五星红旗在香港升起,一共过去了156年5个月零4天。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
(1)简答。
①“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这句议论意味深长,试用两三句话阐释一下。
②“从 1841年1月26日英国远征军第一次将米字旗插上港岛,至 1997年7月1日五星红旗在香港升起,一共过去了156年5个月零4天。”这句话中为什么把时间具体到“零4天”
答案:①提示:侵略中国没有好下场。②提示:说明香港被侵占是中国人心中长久的痛,一刻都未曾忘记。
(2)本文报道的是香港回归时的现实场景,在报道时往往把历史场景和现实场景编织在一起,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答案:提示:对历史不忘记,对未来要有责任感,抒发的是香港回归的喜悦。
解析:第一题根据历史知识说明英国一百年前来侵略终于自食其果。第二题,从这篇文章的表达的主题意义来理解。
点评:阅读新闻类作品,要注意分析理解其中关键性的重要语句。
25、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北京喜获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
新华社莫斯科 7月13日电(记者许甚仁、刘广、林榕) 把所有的矜持都抛掉,让热泪尽情地流淌。在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用平稳的语调宣布北京成为2008年奥运会主办城市后,聚集在莫斯科世界贸易中心的中国人眼睛湿润了。
北京在国际奥委会第112次全会选定2008年奥运会主办城市的投票中,第二轮就以过半数优势赢得了奥运会主办权。在这轮投票中,北京获得了56票,多伦多为22票,巴黎为18票,伊斯坦布尔为9票。
在投票前各申奥代表团作陈述报告时,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再次重申中国政府坚定支持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立场。他说,中国政府将信守在北京陈述报告中所作的所有承诺,并将尽一切努力帮助北京实现其承诺。
北京在首轮投票中获得了44票,多伦多、伊斯坦布尔、巴黎和大阪分别得20、17、15和6票,大阪第一轮被淘汰。
今天共有118名国际奥委会委员参加了投票。首轮实际上有104名委员投票,有效票为102张。第二轮有106名委员实际参加投票,有效票为105张。
风度翩翩的何振梁噙住了泪水。面对排着队上前祝贺的国际奥委会委员,何振梁只有用默默的拥抱来感谢支持北京、支持中国的朋友们。
何振梁在来莫斯科前接受本社记者的专访时说,现在的北京比八年前有了很大的进步,北京应该赢得2008奥运会举办权。
该轮到北京办奥运会了!这不仅是何振梁的自信,也是本社记者在投票结束后采访国际体育界人士得到的普遍回答。来自韩国的国际奥委会副主席金云龙说:“北京本来就有办奥运会的能力,此次获胜丝毫也不让人觉得意外。”瑞士奥委会主席卡基·瓦特说:“现在是奥运会到中国去举办的时候了。我相信北京一定能举办一次成功的奥运会。”
北京市市长刘淇与国际奥委会签订完2008年奥运会主办城市合同后步入新闻大厅,立刻被中外记者围得水泄不通。刘淇说:“这是一个值得庆祝的时刻。北京一定会举办一次成功的奥运会。”他说,他刚才签字的钢笔无比珍贵,他要永远保存下去。
兴奋不已的前中国女排教练郎平对记者说:“北京获胜比我拿世界冠军还高兴。这是国际社会对中国社会进步的肯定。”
当地时间晚8点,北京作为申办获胜城市在斯拉夫饭店新闻中心举行了新闻发布会
(1)这则消息的导语写出了中国人民的 心情,同时也用一组数字说明中国申奥成功的 。
答案:喜悦(或激动);必然性 
(2)中国前女排主教练郎平的话表明了 的决心。
答案:中国办好2008年奥运会。
解析:第一题根据导语的内容,按照答点提示“心情”“说明”来理解填答。第二题,从“国际社会对中国进步的肯定”这个短语来理解句了的意思。
点评:阅读新闻类作品,要注意分析理解其中关键性的重要语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10 页)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