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3张PPT)
1 古诗三首
教学策略
1.识字写字
识字:引导学生在初读古诗时读准字音,再运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或“加一加”等识字方法识记字形,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关于字义,可以采用组词的方式进行理解,还可以借助图片或视频理解“鸳鸯”和“河豚”。
写字:教学时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书写方法分小组交流书写要点,教师重点指导容易写错的字,如“融、燕、崇、溪”等。“融”的左下部分只有一横;“燕”的上面部分是“廿”,第四笔是短横;“崇”的下面部分是“宗”,不要写成“示”;“溪”的右下部分是“大”。教学时可以在课件中用彩色突出这些易写错的部分,加深学生的第一印象。
2.朗读教学
三首古诗朗读起来轻快而愉悦。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诗中的景色展开想象,配上合适的音乐,在教师富有画面感的描述中,让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
《绝句》一诗的前两句,朗读的速度可以缓慢一点儿;第三句从“融”字开始语调上扬,语速加快,重点落在“燕子”一词上,拉长重读“燕”字,轻读“子”收尾,读出燕子的轻巧灵动;第四句语调轻柔舒缓,读出悠然闲适的感觉。
《惠崇春江晚景》第一句中“竹外桃花”要一气呵成读完,重读“花”字,“三两枝”慢读,读出画面的层次感,体现桃花的错落有致;第二句中“暖”字要拖长,读出温暖的感觉,引出“鸭先知”;第三句,语速加快;第四句语调上扬,节奏放慢,突出“河豚”“欲上”,给人想象的空间。
《三衢道中》第一句重点读好“日日晴”中的两个“日”字,第一个“日”字读得稍长一点儿,稍重一点儿,语调上扬,读出“晴”带来的意外之喜;第三句语速加快,重读“路”字,结尾语调上扬,声音延长,读出意犹未尽而充满期待的感觉。
3.语言运用
运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先引导学生借助课文注释、插图自主理解有难度的词语,并将主要景物串联起来,理解诗句的意思。再引导学生边读诗句边想象画面,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所想到的景象。
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完成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减”1个生字,会写“梅、溪、泛、减”4个字。
2.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感受春天的美好,体会诗人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三衢山
宋代诗人曾几在游览三衢山后写下了一首诗——
三衢道中
初读古诗
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评价朗读效果。
听老师范读,读出节奏。
全班齐读。
三衢道中
[宋] 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晴,
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
添得黄鹂四五声。
走进古诗
小组合作,交流思考下列问题:
诗人是什么时候游三衢山的?他沿途看到了什么?在课本上用“___”画出来。
请画出诗人游玩的路线。
诗人游三衢山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游玩时间
诗人是什么时候游三衢山的?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梅子黄时日日晴
“梅子黄时”是指什么时候?
三旬已过黄梅雨,万里初来舶趠风。
——苏轼《舶趠风》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赵师秀《约客》
“梅子黄时”本是多雨的季节,可是诗人出行正好碰到了——日日晴。
游玩路线
画一画诗人游玩的路线。结合诗句判断路线是否正确。
小溪泛尽却山行
“泛”和“尽”分别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知道的?
借助课文注释,说说这句诗的意思。
再读古诗
边读古诗边看课本插图,说一说:诗人在游玩的路上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色?
绿阴不减来时路,
添得黄鹂四五声。
结合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
你能用一组关联词把这两句诗连成一句话,展示诗人游玩中看到的美景吗?
( )绿阴不减来时路,
( )添得黄鹂四五声。
不但
而且
如果你是诗人,欣赏了这样的美景,你的心情是怎样的?你从这首诗中感受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整首诗表现出了诗人喜悦的心情,我们应该怎样读出这种心情呢?
采用多种形式朗读古诗。
指导书写
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交流讨论。
注意“梅”的右下部分“母”的笔顺。
“溪”的右下部分是“大”。
练习书写,写字展评。
三衢道中
游玩
归途
梅子黄时
小溪泛尽
走山路
绿荫浓浓
黄鹂啼鸣
乐无穷
山中游玩
乐趣无穷
板书设计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鸳、鸯、惠、崇、豚”5个生字,会写“融、燕、鸳、鸯、惠、崇、芦、芽、短”9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感受古诗的画面美,领悟诗人的情感。背诵古诗。
3.运用学习古诗的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描绘的画面。
复习导入
一起来背一背上节课学习的《三衢道中》。
说一说:上节课我们总结的学习写景诗的
方法?
结合课文注释,理解诗题。
惠崇
惠崇是北宋名僧,能诗善画。这首诗是苏轼为惠崇的画作《春江晚景》所写的题画诗。
绝句
惠崇春江晚景
惠崇春江晚景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书写要点:“日”扁宽,横画等距,横上一点不要忘记。
书写要点:上面是山字头。
感知诗意
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评价朗读效果。
听老师范读,读出节奏。
全班齐读。
再读古诗,借助注释理解古诗的意思,把不懂的字词圈画出来。
汇报交流自己读懂了哪些诗句,还有哪里有疑惑。通过注释、插图等方式先行解决容易懂的内容。
绝句
[唐] 杜甫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绝句
[唐] 杜甫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春季太阳落山渐晚,所以说“迟日”。
这里指泥土湿软。
一种鸟,常在水边嬉戏,雄鸟与雌鸟常结对生活。
惠崇春江晚景
[宋]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欲
蒌蒿
将要
都是
草字头
芦芽
想象画面
小组合作,完成学习清单。
绝句
朝代( )
诗人( )
这是一幅( )
的画面
诗人的心情:
季节: 原因:
景物
与
画面
第一句:
第二句:
第三句:
第四句:
惠崇春江晚景
朝代( )
诗人( )
这是一幅( )
的画面
诗人的心情:
季节: 原因:
景物
与
画面
第一句:
第二句:
第三句:
第四句:
小组选派代表上台展示、解说学习清单。
品读诗句
《绝句》这首诗,不仅有美丽的景,还有好闻的气味呢!你发现了吗?
春风花草香
看到优美的风景,闻着扑鼻的花香,诗人的心情是怎样的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
品味《绝句》中的色与味。
泥融飞燕子
燕子在忙碌地筑巢时,鸳鸯在做什么呢?
沙暖睡鸳鸯
为什么它们睡得这样香?
看着这样的春景,诗人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试背古诗。
《惠崇春江晚景》中写了哪几种植物?
竹、桃花、蒌蒿、芦芽。
体会“满地”“短”的含义和意境,感受春天植物的生机勃勃。
这样生机勃勃的春天,谁想来读一读?
感受《惠崇春江晚景》的灵动鲜活。
动物们也闲不住了,看课文的插图,说一说:鸭子在水里干什么呢?根据课本插图造句。
有的……有的……还有的……
这四句诗写的景都是诗人看到的吗?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第四句诗是诗人的想象之景。
欲
看到这样生机勃勃的植物和活泼快乐的小动物们,诗人会想些什么呢?
带着这样的感受,一起来背一背这首诗。
形声字识记:央 鸟 鸯。
图片识记:
芦芽
鸳鸯
燕子
上中下结构,上面部分是“廿”。
“鸳、鸯”是上下结构,“鸳”的左上部分是“夕”。
写字展评。
板书设计
绝句
景物
动物
迟日 江山
春风 花草
粗笔勾勒
燕子 飞
鸳鸯 睡
工笔细描
春天景色美
动物显生机
惠崇春江晚景
写实
想象
竹、桃花、江水、鸭子、蒌蒿、芦芽
河豚欲上
富有生机
充满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