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9张PPT)
5 守株待兔
教学策略
1.识字写字:识字:本课要求会认的字有4个,可以在读文的过程中相机学习,也可以把有关联的字联系起来,如,“耒”和“耕”两个字,农夫用耒来耕田,就是“耕”的意思。
写字:本课要求会写的字有9个。教学时,指导学生注意笔画要穿插、避让的字,注意横画较多的字,提醒学生注意横画的长短和距离,避免拥挤。
2.朗读教学:本课是一篇要求背诵的小古文,在教学时要充分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式反复朗读课文,感受文言文的韵味,并熟读成诵。教师要注重范读引导,指导学生正确停顿。借助课文的注释和插图,帮助学生疏通文义。
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完成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宋、耕、释、冀”4个生字,会写“守、株、待、宋”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文,背诵古文。
3.多维度理解文意,探索学习古文的方法。
韩非子(约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33年),战国末期哲学家,法家代表人物。出身韩国
贵族。与李斯同师承荀子。
新课导入
猜一猜,你能说出这些图是什么故事吗?
自相矛盾
滥竽充数
郑人买履
老马识途
树桩
守候着树桩等待兔子再来。
守株待兔
守株待兔
整体感知
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会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shì
lěi
jì
在很久很久以前,(宋人/有/耕者)。耕者有田,(田中/有株)。忽见一兔,(兔走/触株,折颈/而死)。耕者(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可是,(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故事是用来读的,更是用来讲的。
识记“耒”:
金文
小篆
康熙字
楷体
在文中还有一个字跟“耒”有关,大家一起来找找。
左窄右宽,“耒”字旁末笔是点。
“耕者”是做什么的?那“记者、作者”呢?
“耕”即耕田、种地,而种地用的工具就是“耒”。
借助课文插图和注释,尝试读懂小古文的意思。
同桌合作,一人读古文,一人说意思,再交换说一说。
兔走触株
跑
这个种田的人丢掉了耒。
早上,太阳刚刚升起来,种田人就坐在树桩旁边等着,他一边等一边想:____________。别人都已经在田里辛苦地干活了,种田人还是坐在树桩旁边等着,他一边等一边想:__________。太阳落山了,种田人还是不肯离开树桩,他一边等一边想:____________。
借助课文插图和注释,尝试读懂小古文的意思。
同桌合作,一人读古文,一人说意思,再交换说一说。
种田的人就在那儿等啊等啊。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那他等到兔子了吗?为什么?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他等到了什么?
等到了别人的嘲笑。
总结拓展
你看到了什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农夫悠然自得地坐在树桩旁,他想:____________。
农夫为什么会被别人嘲笑 他究竟错在哪里?
农夫以为偶然发生的事情会经常发生。
那你打算怎么劝说农夫?
如果让我劝劝这个农夫,我想对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配乐朗读。
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耕、触、颈、释、其”5个字。
2.理解《守株待兔》的故事寓意。
3.阅读“阅读链接”,了解《南辕北辙》的故事
内容,知道乘车人犯的是什么错误,与同学交流。
复习导入
一起来背诵《守株待兔》。
齐读词语。
宋国 耕地 释放 希冀 守护 一株 等待
借助注释和图片,结合生活实际,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识,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读课文说一说故事内容。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感悟主题
耕者为什么会被别人嘲笑呢?
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不能将偶然发生的事当成必然,要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做事。
你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跟守株待兔类似的事情?能分享给大家吗?
古今对照,感知异同。
宋国有个农夫正在田里翻土。突然,他看见有一只野兔从旁边的草丛里慌慌张张地跑出来,一头撞在田边的树桩上,便倒在那儿一动也不动了。农夫走过去一看,兔子死了。因为它奔跑的速度太快,把脖
子都撞折了。农夫高兴极了,他一点儿力气没有花,就白捡了一只又大又肥的野兔。他心想:要是天天都能捡到野兔,日子就好过了。从此,他再也不肯出力气种地了。每天,他把耒放在身边,守在树桩跟前,
等待着第二只、第三只……野兔自己撞死在树桩上。世上哪有那么多便宜事儿啊!农夫当然没有再捡到撞死的野兔,而他的田地却荒芜了。因为没能再次得到兔子,农夫自己也沦为了宋国的笑柄。
说说文言文的《守株待兔》和现代文的《守株待兔》的不同之处。
拓展延伸
默读材料,读懂故事。
南辕北辙
从前有一个人,乘着马车在大路上飞跑。
他的朋友看见了,叫住他问:“你上哪儿去啊?”
他回答说:“到楚国去。”
朋友很奇怪,提醒他说:“楚国在南边,你怎么往北边走啊?”
他说:“没关系,我的马跑得快。”
朋友说:“马跑得越快,离楚国不是越远了吗?”
他说:“没关系,我的车夫是个好把式!”
朋友摇摇头,说:“那你哪一天才能到楚国啊!”
他说:“没关系,不怕时间久,我带的盘缠多。”
楚国在南边,他硬要往北边走。他的马越好,车夫的本领越大,盘缠带得越多,走得越远,就越到不了楚国。
——根据《战国策·魏策四》相关内容改写
学习了《守株待兔》这个故事,我们进一步感受到寓言故事“小故事,大道理”的魅力。请大家默读《南辕北辙》。
用自己的话跟同桌讲一讲这个故事。
理解《南辕北辙》的道理。
故事中的坐车人错在哪里?
故事中的坐车人错在把去楚国的方向搞反了。
读了这则寓言,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方向错了,一切的有利条件和努力都白费了。
活学活用。
情境:有位同学,学习不认真。有一次数学考试,选择题特别多,他不会做,就随便蒙,竟然蒙对了大半,考试及了格。从那以后,他更不认真学习了。同学劝他,他说:“没关系,我能蒙对!”
你会怎样劝说这位同学?
“释”字左边“ ”的首笔是平撇,第五笔竖贯通上下,一笔写成。
中间有两横,两竖左低右高。
指导书写
板书设计
守株待兔
起因: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经过:因释其耒而守株
结果:身为宋国笑
结果一无所获
妄想不劳而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