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跨膜运输实例》教案(第一课时)
江苏省苏州实验中学 周晓强
教学设计指导思想
1、课堂组织形式:依据新课改“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采用分组合作
和老师讲解相结合的形式。
2、教材的运用上:为了更有利于本堂课教学目标的实现。本人采用更有利于操作的“萝卜条的实验”取代了“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
离及复原的实验”。而后者则由老师用课件展示。
3、依据认识规律:由现象到本质。探究的欲望来源于要解决的问题,问题来
源于对现象的观察。从宏观现象入手层层深入将学生的探
究活动引入微观水平。再由微观回到宏观,回到生活。
4、主要理论依据: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理解渗透作用的原理及细胞吸水和失水的现象及其原理。
(2)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
2、能力目标:(1)尝试针对现象提出问题,并提出合理的假设。
(2)锻炼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
3、情感价值目标: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培养学生质疑、求知、合作、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精神。激发学生的生物学兴趣。
二、教学重点:水分进出细胞与细胞内外浓度的差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锻炼学生学会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方案的能力。
四、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启发引导,多媒体教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附2:教后反思
本节课是本人在苏州大市优质课比赛中上的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堂课,当时获得高中组二等奖。本堂课在知识的启发和传授上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在教学中也是相当的流畅。我认为本节课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如何组织学生展开探究活动。由于这个探究活动是高中学生在生物学科里面的第一个探究活动,所以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有点茫然,不知所措。在2次试讲之后决定,必须让学生知道在本次探究活动中要干什么。于是关于这次探究活动的流程图就应运而生。
第一:成立探究小组(人数、组长均需明确,而且要注意生源素质的搭配。这个工作可以在课前完成,否则会影响教学进度)。
第二:确定探究题目
第三:针对探究题目提出假设
第四:设计实验方案:
① 实验器材及试剂。
② 实验步骤(包括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
第五:进行实验(要记录实验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
第六: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第七:形成交流报告(简短,形式多样)
第八:反思整个探究活动的成功与失败。
当然这个探究活动本堂课只能完成到学生设计完
( http: / / www.21cnjy.com )成实验方案,然后交流该方案。真正的做试验还得流到下一节课。总之在这个流程表的引导下,我的课堂变得有序而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