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22古诗三首-芙蓉楼送辛渐 课件(共1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22古诗三首-芙蓉楼送辛渐 课件(共1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5-25 09:49: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部编版 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22.古诗三首
第1课时 芙蓉楼送辛渐
导入
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唐诗、宋词、元曲犹如一颗颗耀眼的明星闪烁在中华儿女的心中。你最喜欢哪首?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初步感知
《芙蓉楼送辛渐》这首诗大约作于开元二十九年以后。王昌龄当时离京赴江宁(今南京市)丞任,辛渐是他的朋友,这次拟由润州渡江,取道扬州,北上洛阳。王昌龄可能陪他从江宁到润州,然后在此分手。
王昌龄曾在朝廷为官,为人刚正不阿,为官清廉,却屡遭奸佞诬陷。两次贬官:开元二十七年,被贬为江宁丞;开元二十九年,被贬到非常偏僻的龙标作县尉,但他始终不肯向恶势力屈服,顽强斗争,直到“安史之乱”时被濠州刺史闾丘晓所杀,终年不到六十岁。他一生壮志未酬,这首诗是他第二次遭贬时所作。
写作背景
生平简介
文学成就
主要作品
王昌龄( 一约756),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世称王江宁或王龙标。与王之涣、高适、岑参、王维、李白等著名诗人均有交往。
擅长七绝,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其边塞诗气势雄浑,体现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
《出塞》《从军行》《芙蓉楼送辛渐》等。
名言佳句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芙蓉楼送辛渐》
我会写
翘舌音
边音
书写指导
谜语:弯弯耳朵,翘翘嘴巴,头戴帽子,身上描花。
上横比下横要长
诵读古诗
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古诗具有抑扬顿挫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大家试着读出节奏来。
借助注释想想题目的大体意思。
“芙蓉楼”故址在今江苏镇江北,下临长江。
“送”是送别的意思。
“辛渐”是诗人的一位朋友。
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说说题目的意思。
“我”在芙蓉楼上送别好友辛渐。
读出对朋友离别的不舍之情。
初步感知
词语解释
吴:镇江在古代属于吴地。
芙蓉楼:故址在今江苏镇江北,下临长江。
平明:天刚亮。
楚山:泛指长江中下游北岸的山。长江中下游北岸在古代 属于楚地范围。
冰心:像冰一样晶莹、纯洁的心。
重点品悟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诗句中描写了哪几种景物?
根据注释,说一下前两句诗的意思。
雨、江、楚山。
迷蒙带有寒意的烟雨在夜幕中笼罩着吴地,与浩瀚的江水连成一片,天亮时我将送你启程,而我却要独自留下,如同这孤单的楚山。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除秋雨自然的寒意之外,还有世态的炎凉,朝廷的不公,仕途的坎坷,使他感到寒心,朋友的离去更让他觉得孤立无援。
抓住关键字想画面,理解诗句内容和作者表达的情感。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到了洛阳,如果有我的亲朋好友向您打听我的情况,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依然如同这玉壶中的冰一样晶莹、纯洁。
按照自己的理解,说一下后两句诗的意思。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哪些字词告诉了你诗人的信念
里里外外晶莹剔透,洁白无瑕。
冰心:从字面可以解释为什么 诗人想用它说明什么
玉壶:玉壶是什么样子的呢
像冰一样晶莹、纯洁的心。表明诗人品行高洁、为官清廉
诗人没有再过多地抒发离愁别绪,而是借辛渐向远在洛阳的亲友表明自己的信念。那么诗人是想表明自己的什么呢
不因两次被贬而改变自己冰清玉洁的品质,即高洁清廉。
1、根据诗歌内容填空。
首句中 点明了诗人送别辛渐的季节是在 。
2、请说说第二句中“孤”字好在何处?
3、联系“一片冰心在玉壶”一句,说说“洛阳亲友如相问”最有可能问的是什么?
寒雨
秋季
“孤”字既点出了眼前所见之景,也融入了作者当时孤独的心境
最有可能问的是:“何事被贬,是不是做错什么或犯什么罪了。”
巩固练习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