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考:修改病句专题讲义
一、成分残缺
病因:句子缺少必要成分(主语、谓语、宾语)。
真题示例:
1.(2024 年黑龙江省龙东地区中考题)
原句:通过这次“国学经典” 诵读比赛活动,使同学们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解析:滥用介词“通过” 导致主语残缺,删去 “通过” 或 “使”。
修改:这次“国学经典” 诵读比赛活动,使同学们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2.(2024 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题)
原句:随着广州打造“零换乘一体化” 综合交通枢纽,将构建区域 1 小时生活圈。
解析:“随着” 掩盖主语,应删去 “随着” 或在 “将构建” 前加 “广州”。
修改:广州打造“零换乘一体化” 综合交通枢纽,将构建区域 1 小时生活圈。
解题技巧:
关注介词(通过、由于、随着)开头的句子,检查是否缺主语。
提取主干(主谓宾),看是否完整。
二、搭配不当
病因:成分间逻辑或语法不匹配。
真题示例:
3. (2024 年广西中考题)
原句:广西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相当丰盛,其中不少项目深受各族群众喜爱。
解析:“项目” 与 “丰盛” 搭配不当,应改为 “丰富”。
修改:广西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相当丰富,其中不少项目深受各族群众喜爱。
4.(2024 年山东省滨州市中考题)
原句:通过滨州市博物馆馆藏的“黄河河道变迁图”,让我们知道在古代南到博兴北到无棣都曾有过黄河故道。
解析:“通过…… 让” 导致主语残缺,且 “知道” 与 “黄河故道” 搭配不当,应改为 “了解”。
修改:滨州市博物馆馆藏的“黄河河道变迁图”,让我们了解到古代南到博兴北到无棣都曾有过黄河故道。
解题技巧:
检查主谓、动宾、修饰语与中心语是否搭配。
注意“提高”“培养”“改善” 等动词的搭配对象。
三、语序不当
病因:词语或分句顺序不合理。
真题示例:
5. (2024 年黑龙江省龙东地区中考题)
原句:学校要实施和制定绿色生态校园规划方案,为学生提供学习场域和教育资源。
解析:“实施” 与 “制定” 顺序颠倒,应先 “制定” 后 “实施”。
修改:学校要制定和实施绿色生态校园规划方案,为学生提供学习场域和教育资源。
6.(2024 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题)
原句1994 年,《青岛晚报》发出挽留海鸥的行动,受到市民的积极响应。解析:“发出” 与 “行动” 搭配不当,且语序混乱,应改为 “发起…… 行动”。
修改:1994 年,《青岛晚报》发起挽留海鸥的行动,得到市民的积极响应。
解题技巧:
并列短语注意逻辑顺序(如“讨论并通过”)。
多层定语/ 状语按 “领属 + 数量 + 动词短语 + 形容词 + 名词” 排序。
四、重复赘余
病因:成分语义重复。
真题示例:
7. (2024 年黑龙江省龙东地区中考题)
原句:长江代表站大通水文站2013 年至 2022 年的平均输沙量约为 1.13 亿吨左右。
解析:“约” 与 “左右” 重复,删去其一。
修改:长江代表站大通水文站2013 年至 2022 年的平均输沙量约为 1.13 亿吨。
8.(2024 年黑龙江省大庆市中考题)
原句鲁迅先生笔下的孔乙己迫于生计去举人家里偷书,被打得浑身遍体鳞伤。
解析:“浑身” 与 “遍体鳞伤” 重复,删去 “浑身”。
修改:鲁迅先生笔下的孔乙己迫于生计去举人家里偷书,被打得遍体鳞伤。
解题技巧:
关注“约”“左右”“近”“余” 等表约数的词。
检查近义词重复(如“胜利凯旋”“忍俊不禁地笑”)。
五、结构混乱
病因:句式杂糅或中途易辙。
真题示例:
9. (2024 年黑龙江省大庆市中考题)
原句:大明湖位于济南旧城东部,包括珍珠泉、芙蓉泉,王府池三处泉水构成。
解析:“包括…… 构成” 句式杂糅,应改为 “由…… 构成”。
修改:大明湖位于济南旧城东部,由珍珠泉、芙蓉泉、王府池三处泉水构成。
10.(2024 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题)
原句为了支援山区教育,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行为,我校将举行爱心义卖活动。
解析:“培养…… 行为” 搭配不当,且句式杂糅,应改为 “培养…… 习惯”。
修改:为了支援山区教育,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习惯,我校将举行爱心义卖活动。
解题技巧:
常见杂糅句式:“原因是…… 造成的”“目的是为了”“深受…… 所欢迎”。
提取主干,检查是否中途更换主语。
六、不合逻辑
病因:句子违背客观事理或前后矛盾。
真题示例:
11. (2024 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考题)
原句:一个人能否有作为,取决于他有理想抱负,刻苦努力。
解析:“能否”(两面)与 “有理想抱负”(一面)不对应,应在 “有理想抱负” 前加 “是否”。
修改:一个人能否有作为,取决于他是否有理想抱负,是否刻苦努力。
12.(2024 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题)
原句为了防止风沙不进入封闭区,神舟十六号的每一层平台都加装了密封设备。
解析:“防止” 与 “不” 双重否定表肯定,应删去 “不”。
修改:为了防止风沙进入封闭区,神舟十六号的每一层平台都加装了密封设备。
解题技巧:
关注两面词(能否、是否)与一面词的对应。
检查否定词(防止、避免、禁止)是否滥用。
七、其他类型(表意不明、用词不当)
真题示例:
13. (2024 年广西中考题)
原句:这大概可能是“中国” 一词的最早文字记载。
解析:“大概” 与 “可能” 表意重复,删去其一。
修改:这大概是“中国” 一词的最早文字记载。
14.(2024 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题)
原句:这里,不仅独具自然之美,更具人文之美。
解析:关联词位置不当,应将“不仅” 移至 “这里” 后。
修改:这里不仅独具自然之美,更具人文之美。
八、解题步骤与备考策略
【四步解题法】
读通读句子,凭语感判断是否通顺。
提提取主干(主谓宾),检查成分是否残缺或搭配不当。
查检查修饰语(定状补)与中心语是否搭配,语序是否合理。
析分析逻辑关系,看是否存在前后矛盾、不合事理等问题。
【高频考点归纳】
介词开头警惕主语残缺(如“通过…… 使”)。
两面词注意“能否”“是否” 与后文的对应。
并列结构检查语序和搭配(如“讨论并通过”“提高和培养”)。
否定词避免多重否定导致表意相反(如“防止不”“否认不”)。
【2024 年中考真题分类训练】
病句类型 真题题号 典型错误示例 修正要点
成分残缺 1, 2 通过…… 使;随着…… 将构建 删介词或补主语
搭配不当 3, 4 项目丰盛;知道黄河故道 改“丰盛” 为 “丰富”;改 “知道” 为 “了解”
语序不当 5, 6 实施和制定;发出行动 调整顺序;改“发出” 为 “发起”
重复赘余 7, 8 约…… 左右;浑身遍体鳞伤 删重复词
结构混乱 9, 10 包括…… 构成;培养行为 改句式;改“行为” 为 “习惯”
不合逻辑 11, 12 能否…… 有;防止不进入 补两面词;删否定词
表意不明 13 大概可能 删其一
用词不当 14 不仅独具自然之美 调整关联词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