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第6讲 物质的量(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打包)2026届高中化学(通用版)一轮复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章 第6讲 物质的量(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打包)2026届高中化学(通用版)一轮复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5-25 16:18:23

文档简介

第6讲 物质的量
[复习目标] 1.掌握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的含义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2.理解阿伏加德罗定律并能进行有关气体体积、压强与物质的量关系的判断。3.理解物质的量浓度及质量分数的概念。
考点一 物质的量 摩尔质量
1.物质的量
2.摩尔质量
1.1 mol NaCl和1 mol HCl含有相同的分子数目(  )
2.12 g 12C中所含碳原子的数目约为6.02×1023(  )
3.2 mol H2O的摩尔质量是1 mol H2O的摩尔质量的2倍(  )
4.1 mol O2的质量与它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  )
5.1 mol OH-的质量为17 g·mol-1(  )
质量、物质的量与微粒数目之间的换算
1.12.4 g Na2R含0.4 mol Na+,则Na2R的摩尔质量为       ,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含R的质量为1.6 g的Na2R,其物质的量为    。
2.“可燃冰”是由水和甲烷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结晶化合物。1.6 g “可燃冰”(CH4·xH2O)的物质的量与6.02×1021个水分子的物质的量相等,则该“可燃冰”的摩尔质量为    ,
x的值为      。
3.材料科学家研究发现首例带结晶水的晶体在5 K下呈现超导性。据报道,该晶体的化学式为Na0.35CoO2·1.3H2O。若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试计算12.2 g该晶体中含氧原子数为      ,氢原子的物质的量为    mol(结果保留2位小数)。
计算判断物质中所含指定微粒数目的技巧
弄清楚微粒与所给物质的关系:原子(或电子)的物质的量=分子(或特定组合)的物质的量×1个分子(或特定组合)中所含这种原子(或电子)的个数。如:第3题中,Na0.35CoO2·1.3H2O是一个整体,计算对象氧原子、氢原子为部分,它们的关系为Na0.35CoO2·1.3H2O~3.3O~2.6H。
考点二 气体摩尔体积 阿伏加德罗定律
1.气体摩尔体积
2.阿伏加德罗定律
(1)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具有相同的    或      。
(2)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推论
同温、 同压下 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分子数之比:V1∶V2=       
气体的摩尔质量之比等于密度之比:M1∶M2=      
同温、 同体积下 气体的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p1∶p2=       
1.22 g CO2气体的体积为11.2 L(  )
2.标准状况下,11.2 L SO3中含有的原子数为2NA(  )
3.标准状况下,11.2 L O2和H2的混合气体所含分子数约为3.01×1023(  )
4.同温、同体积的条件下,等质量的SO2和O2的压强之比为2∶1(  )
5.同温同压下,ρ(H2)<ρ(O2)(  )
一、n===关系的应用
1.(1)标准状况下,4.8 g甲烷(CH4)所占的体积为    L,它与标准状况下    L硫化氢(H2S)含有相同数目的氢原子。
(2)标准状况下,16 g O2与14 g N2的混合气体所占的体积是    。
(3)9.03×1023个NH3含   mol氢原子,   mol质子,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    L。
(4)标准状况下,若6.72 L O3含有m个氧原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可表示为    (用含m的式子表示)。
以物质的量为中心计算的思维流程
二、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2.按要求解答下列问题。
(1)已知标准状况下,气体A的密度为2.857 g·L-1,则气体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可能是   (填化学式)气体。
(2)CO和CO2的混合气体18 g,完全燃烧后测得CO2的体积为11.2 L(标准状况),则
①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是    g·L-1(结果保留小数点后2位)。
②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是    g·mol-1。
3.同温同压下,m g NH4HCO3(s)完全分解生成NH3(g)、CO2(g)、H2O(g)。按要求填空。
(1)若所得混合气体的密度是H2的d倍,则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      ,NH4HCO3的摩尔质量为        (用含m、d的代数式表示)。
(2)若所得混合气体的密度折合成标准状况为ρ g·L-1,则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    。
(3)在该条件下,所得NH3(g)、CO2(g)、H2O(g)的体积分数分别为a%、b%、c%,则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
求气体摩尔质量(M)的常用方法
(1)根据物质的质量(m)和物质的量(n):M=。
(2)根据一定质量(m)的物质中微粒数目(N)和阿伏加德罗常数(NA):M=。
(3)根据标准状况下气体的密度ρ:M=ρ×22.4 L·mol-1。
(4)根据气体的相对密度(D=):=D。
(5)对于混合气体,求其平均摩尔质量,上述计算式仍然成立;还可以用下式计算:=M1×a%+M2×b%+M3×c%……,a%、b%、c%……指混合气体中各成分的物质的量分数(或体积分数)。
三、阿伏加德罗定律应用
4.三种气体X、Y、Z的相对分子质量关系为M(X)(1)当三种气体的分子数相同时,质量最大的是       。
(2)同温同压下,同质量的三种气体,气体密度最小的是    。
(3)同温下,体积相同的两容器分别充入2 g Y气体和1 g Z气体,则压强p(Y)∶p(Z)=      。
5.向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Ne、H2、O2三种气体。
(1)同温、同压、同体积时,三种气体的密度ρ(Ne)、ρ(H2)、ρ(O2)由大到小依次是        。
(2)温度、密度相同时,三种气体的压强p(Ne)、p(H2)、p(O2)由大到小依次是           。
(3)质量、温度、压强均相同时,三种气体的体积V(Ne)、V(H2)、V(O2)由大到小依次是      。
(4)温度、压强、体积均相同时,三种气体的质量m(Ne)、m(H2)、m(O2)由大到小依次是      。
应用阿伏加德罗定律解题的一般思路
第一步,分析“条件”:分析题干中的条件,找出相同与不同。
第二步,明确“要求”:分析题目要求,明确所要求的比例关系。
第三步,利用“规律”:利用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根据条件和要求进行判断。
考点三 物质的量浓度
1.溶液组成的两种表示方法
内容 物质的量浓度 溶质质量分数
含义 表示            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符号为     用   质量与   质量的比值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一般用    表示
表达式 cB=   w(B)=    ×100%
单位 无
2.溶质的判断
(1)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新物质:Na、Na2O、Na2O2    ;CO2、SO2、SO3    、    、    。
(2)特殊物质:NH3         (溶质按NH3进行计算)。
(3)含结晶水的物质:CuSO4·5H2O、Na2CO3·10H2O       、       。
3.溶液体积的确定
溶液体积不是溶剂体积,也不是溶剂体积与溶质体积之和,可以根据V=求算。
1.在100 mL的烧杯中,加入10 g食盐,然后注入90 mL的水,充分溶解后,所得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  )
2.10.6 g Na2CO3与28.6 g Na2CO3·10H2O分别投入1 L水中完全溶解所得溶液浓度均为0.1 mol·L-1 (  )
3.将62 g Na2O溶于水中,配成1 L溶液,所得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  )
4.将40 g SO3溶于60 g水中所得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  )
1.下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不是1 mol·L-1的是(  )
A.10 g NaOH固体溶解在水中配成250 mL溶液
B.将80 g SO3溶于水并配成1 L的溶液
C.将0.5 mol·的NaNO3溶液100 mL加热蒸发掉50 g水的溶液
D.标准状况下,将22.4 L氯化氢气体溶于水配成1 L溶液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把98 g硫酸溶于1 L水中,则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
B.1 mol·L-1的NaCl溶液是指此溶液中含有1 mol NaCl
C.1 mol·L-1的CaCl2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 mol·L-1
D.从100 mL 1 mol·L-1的硫酸溶液中取出10 mL,则这10 mL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0.1 mol·L-1
1.(2024·黑吉辽,4)硫及其化合物部分转化关系如图。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11.2 L SO2中原子总数为0.5NA
B.100 mL 0.1 mol·L-1Na2SO3溶液中,数目为0.01NA
C.反应①每消耗3.4 g H2S,生成物中硫原子数目为0.1NA
D.反应②每生成1 mol还原产物,转移电子数目为2NA
2.(2024·广东,10)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6 g H—C≡C—H中含有σ键的数目为3NA
B.1 L 1 mol·L-1 NH4NO3溶液中含的数目为NA
C.1 mol CO和H2的混合气体含有的分子数目为3NA
D.Na与H2O反应生成11.2 L H2,转移电子数目为NA
3.(2023·辽宁,5)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黑火药的爆炸反应为:S+2KNO3+3CK2S+N2↑+3CO2↑。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1.2 L CO2含π键数目为NA
B.每生成2.8 g N2转移电子数目为NA
C.0.1 mol KNO3晶体中含离子数目为0.2NA
D.1 L 0.1 mol·L-1K2S溶液中含S2-数目为0.1NA
4.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4.4 g C2H4O中含有σ键数目最多为0.7NA(2023·浙江6月选考,7A)
B.1.7 g H2O2中含有氧原子数为0.2NA(2023·浙江6月选考,7B)
C.1 mol重水比1 mol水多NA个质子(2020·全国卷Ⅲ,9B)
D.标准状况下,11.2 L Cl2通入水中,溶液中氯离子数为0.5NA(2023·浙江6月选考,7D)
5.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3 g CH3CH2OH中sp3杂化的原子数为NA(2021·湖北,6A)
B.1 mol Si含Si—Si的数目约为4NA(2023·湖北,3B改编)
C.0.50 mol异丁烷分子中共价键的数目为6.5NA(2023·全国甲卷,10A)
D.0.1 mol CH3COOH与足量CH3CH2OH充分反应生成的CH3COOCH2CH3分子数目为0.1NA(2021·浙江1月选考,18D)
答案精析
考点一
整合必备知识
1.粒子 摩尔(mol) 
2.g·mol-1(或g/mol) g·mol-1 
易错辨析
1.× 2.√ 3.× 4.× 5.×
提升关键能力
1.62 g·mol-1 16 0.1 mol
2.160 g·mol-1 8
3.0.33NA 0.26
考点二
整合必备知识
1.L·mol-1(或L/mol) 22.4 L·mol-1 
2.(1)分子数 物质的量 (2)N1∶N2 ρ1∶ρ2 n1∶n2
易错辨析
1.× 2.×  3.√ 4.× 5.√
提升关键能力
1.(1)6.72 13.44 (2)22.4 L (3)4.5 15 33.6 (4)
2.(1)64 SO2 (2)①1.61 ②36
3.(1) mol 6d g·mol-1
(2)22.4ρ g·mol-1 (3)17a%+44b%+18c%
解析 (1)NH4HCO3NH3↑+H2O↑+CO2↑,假设NH4HCO3的摩尔质量为M,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混)==。同温同压下,==d,则(混)=2d g·mol-1=,所以M=6d g·mol-1。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n(混)== mol。
(2)(混)=ρ·Vm=22.4ρ g·mol-1。
(3)(混)=Mr(NH3)·φ(NH3)+Mr(CO2)·φ(CO2)+Mr(H2O)·φ(H2O)=17a%+44b%+18c%。
4.(1)Z (2)X (3)4∶1
5.(1)ρ(O2)>ρ(Ne)>ρ(H2) (2)p(H2)>p(Ne)>p(O2)
(3)V(H2)>V(Ne)>V(O2) (4)m(O2)>m(Ne)>m(H2)
解析 (1)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推论,同温、同压时,气体的密度与摩尔质量成正比,所以ρ(O2)>ρ(Ne)>ρ(H2)。(2)温度、密度相同时,气体的压强与摩尔质量成反比,所以p(H2)>p(Ne)>p(O2)。(3)温度、压强均相同时,气体的体积与物质的量成正比;质量相同时,气体的物质的量与摩尔质量成反比,所以V(H2)>V(Ne)>V(O2)。(4)温度、压强、体积均相同时,气体的物质的量相同,则气体的质量与摩尔质量成正比,所以m(O2)>m(Ne)>m(H2)。
考点三
整合必备知识
1.单位体积的溶液 cB 溶质 溶液 百分数   mol·L-1
2.(1)NaOH H2CO3 H2SO3 H2SO4 (2)NH3·H2O (3)CuSO4 Na2CO3
易错辨析
1.√ 2.× 3.× 4.×
提升关键能力
1.C
2.C [把98 g硫酸溶于1 L水中,溶液的体积不是1 L,则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不是1 mol·L-1,故A错误;溶液体积未知,无法计算溶质的物质的量,1 mol·L-1的NaCl溶液可以是指1 L溶液中含有1 mol NaCl,故B错误;1 mol·L-1的CaCl2溶液中,存在如下关系式:CaCl2~2Cl-,则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 mol·L-1,故C正确;溶液是均一的分散系,它的浓度与所取体积多少无关,所以从100 mL 1 mol·L-1的硫酸溶液中取出10 mL,则这10 mL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与原来相同,故D错误。]
练真题 明考向
1.D 2.A
3.C [题中没有说是标况条件下,气体摩尔体积未知,无法计算π键个数,A项错误;2.8 g N2的物质的量为0.1 mol,生成1 mol N2转移的电子数为12NA,则生成0.1 mol N2转移的电子数为1.2NA,B项错误;因为S2-水解使溶液中S2-的数目小于0.1NA,D项错误。]
4.A [1个C2H4O中含有6个σ键和1个π键(乙醛)或7个σ键(环氧乙烷),4.4 g C2H4O的物质的量为0.1 mol,则含有σ键数目最多为0.7NA,A正确;1.7 g H2O2的物质的量为0.05 mol,则含有氧原子数为0.1NA,B不正确;标准状况下,11.2 L Cl2的物质的量为0.5 mol,通入水中后只有一部分Cl2与水反应生成H+、Cl-和HClO,所以溶液中氯离子数小于0.5NA,D不正确。]
5.C(共89张PPT)
化学





第二章 第6讲
物质的量
复习目标
1.掌握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的含义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2.理解阿伏加德罗定律并能进行有关气体体积、压强与物质的量关系的判断。
3.理解物质的量浓度及质量分数的概念。
课时精练
考点一 物质的量 摩尔质量
考点二 气体摩尔体积 阿伏加德罗定律
考点三 物质的量浓度
练真题 明考向
内容索引
考点一
物质的量 摩尔质量
1.物质的量
整合必备知识
摩尔(mol)
粒子
2.摩尔质量
g·mol-1(或g/mol)
g·mol-1
1.1 mol NaCl和1 mol HCl含有相同的分子数目(  )
2.12 g 12C中所含碳原子的数目约为6.02×1023(  )
3.2 mol H2O的摩尔质量是1 mol H2O的摩尔质量的2倍(  )
4.1 mol O2的质量与它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  )
5.1 mol OH-的质量为17 g·mol-1(  )
×

×
×
×
质量、物质的量与微粒数目之间的换算
1.12.4 g Na2R含0.4 mol Na+,则Na2R的摩尔质量为     ,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含R的质量为1.6 g的Na2R,其物质的量为    。
提升关键能力
62 g·mol-1
16
0.1 mol
由题意知有0.4 mol Na+,则有0.2 mol Na2R。运用公式M=得M(Na2R)=
==62 g·mol-1。Mr(Na2R)=62,求得Mr(R)=62-2×23=16。n(R)
===0.1 mol,则n(Na2R)=0.1 mol。
2.“可燃冰”是由水和甲烷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结晶化合物。1.6 g “可燃冰”(CH4·xH2O)的物质的量与6.02×1021个水分子的物质的量相等,则该“可燃冰”的摩尔质量为     ,x的值为  。
160 g·mol-1
8
3.材料科学家研究发现首例带结晶水的晶体在5 K下呈现超导性。据报道,该晶体的化学式为Na0.35CoO2·1.3H2O。若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试计算12.2 g该晶体中含氧原子数为    ,氢原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mol(结果保留2位小数)。
0.33NA
0.26
计算判断物质中所含指定微粒数目的技巧
弄清楚微粒与所给物质的关系:原子(或电子)的物质的量=分子(或特定组合)的物质的量×1个分子(或特定组合)中所含这种原子(或电子)的个数。如:第3题中,Na0.35CoO2·1.3H2O是一个整体,计算对象氧原子、氢原子为部分,它们的关系为Na0.35CoO2·1.3H2O~3.3O~2.6H。




返回
考点二
气体摩尔体积 阿伏加德罗定律
1.气体摩尔体积
整合必备知识
L·mol-1(或L/mol)
22.4 L·mol-1
2.阿伏加德罗定律
(1)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具有相同的________或 。
(2)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推论
同温、同压下 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分子数之比:V1∶V2=_______
气体的摩尔质量之比等于密度之比:M1∶M2=______
同温、同体积下 气体的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p1∶p2=______
分子数
物质的量
N1∶N2
ρ1∶ρ2
n1∶n2
1.22 g CO2气体的体积为11.2 L(  )
2.标准状况下,11.2 L SO3中含有的原子数为2NA(  )
3.标准状况下,11.2 L O2和H2的混合气体所含分子数约为3.01×
1023(  )
4.同温、同体积的条件下,等质量的SO2和O2的压强之比为2∶1
(  )
5.同温同压下,ρ(H2)<ρ(O2)(  )
×

×
×

一、n===关系的应用
1.(1)标准状况下,4.8 g甲烷(CH4)所占的体积为   L,它与标准状况下   L硫化氢(H2S)含有相同数目的氢原子。
(2)标准状况下,16 g O2与14 g N2的混合气体所占的体积是    。
(3)9.03×1023个NH3含   mol氢原子,   mol质子,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    L。
(4)标准状况下,若6.72 L O3含有m个氧原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可表示为   (用含m的式子表示)。
提升关键能力
6.72
13.44
22.4 L
4.5
15
33.6
 
以物质的量为中心计算的思维流程




二、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2.按要求解答下列问题。
(1)已知标准状况下,气体A的密度为2.857 g·L-1,则气体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可能是   (填化学式)气体。
64
SO2
M=ρ×22.4 L·mol-1≈64 g·mol-1。
(2)CO和CO2的混合气体18 g,完全燃烧后测得CO2的体积为11.2 L(标准状况),则
①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是  g·L-1(结果保留小数点后2位)。
1.61
2CO+O2 2CO2,CO的体积与生成CO2的体积相等,故18 g CO和CO2的混合气体的总体积为11.2 L,在标准状况下,该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5 mol,设CO的物质的量为x mol,CO2的物质的量为y mol,
则,解得x=0.25,y=0.25。
混合气体的密度为≈1.61 g·L-1。
②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是   g·mol-1。
36
解法一:=ρ×22.4 L·mol-1≈36 g·mol-1;
解法二:==36 g·mol-1;
解法三:=28 g·mol-1×50%+44 g·mol-1×50%=36 g·mol-1。
3.同温同压下,m g NH4HCO3(s)完全分解生成NH3(g)、CO2(g)、H2O(g)。按要求填空。
(1)若所得混合气体的密度是H2的d倍,则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   ,NH4HCO3的摩尔质量为     (用含m、d的代数式表示)。
mol
6d g·mol-1
NH4HCO3 NH3↑+H2O↑+CO2↑,假设NH4HCO3的摩尔质量为M,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混)==。同温同压下,==d,则(混)=2d g·mol-1=,所以M=6d g·mol-1。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n(混)== mol。
(2)若所得混合气体的密度折合成标准状况为ρ g·L-1,则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      。
22.4ρ g·mol-1
(混)=ρ·Vm=22.4ρ g·mol-1。
(3)在该条件下,所得NH3(g)、CO2(g)、H2O(g)的体积分数分别为a%、b%、c%,则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
17a%+44b%+18c%
(混)=Mr(NH3)·φ(NH3)+Mr(CO2)·φ(CO2)+Mr(H2O)·φ(H2O)=17a%+44b%+18c%。
求气体摩尔质量(M)的常用方法
(1)根据物质的质量(m)和物质的量(n):M=。
(2)根据一定质量(m)的物质中微粒数目(N)和阿伏加德罗常数(NA):
M=。
(3)根据标准状况下气体的密度ρ:M=ρ×22.4 L·mol-1。
(4)根据气体的相对密度(D=):=D。
(5)对于混合气体,求其平均摩尔质量,上述计算式仍然成立;还可以用下式计算:=M1×a%+M2×b%+M3×c%……,a%、b%、c%……指混合气体中各成分的物质的量分数(或体积分数)。




三、阿伏加德罗定律应用
4.三种气体X、Y、Z的相对分子质量关系为M(X)(1)当三种气体的分子数相同时,质量最大的是  。
Z
当物质的量相同时,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质量越大。
(2)同温同压下,同质量的三种气体,气体密度最小的是  。
X
相对分子质量越小,密度越小。
(3)同温下,体积相同的两容器分别充入2 g Y气体和1 g Z气体,则压强p(Y)∶p(Z)=   。
4∶1
==×=。
5.向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Ne、H2、O2三种气体。
(1)同温、同压、同体积时,三种气体的密度ρ(Ne)、ρ(H2)、ρ(O2)由大到小依次是         。
ρ(O2)>ρ(Ne)>ρ(H2)
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推论,同温、同压时,气体的密度与摩尔质量成正比,所以ρ(O2)>ρ(Ne)>ρ(H2)。
(2)温度、密度相同时,三种气体的压强p(Ne)、p(H2)、p(O2)由大到小依次是          。
p(H2)>p(Ne)>p(O2)
温度、密度相同时,气体的压强与摩尔质量成反比,所以p(H2)>p(Ne)>
p(O2)。
(3)质量、温度、压强均相同时,三种气体的体积V(Ne)、V(H2)、V(O2)由大到小依次是          。
V(H2)>V(Ne)>V(O2)
温度、压强均相同时,气体的体积与物质的量成正比;质量相同时,气体的物质的量与摩尔质量成反比,所以V(H2)>V(Ne)>V(O2)。
(4)温度、压强、体积均相同时,三种气体的质量m(Ne)、m(H2)、m(O2)由大到小依次是           。
m(O2)>m(Ne)>m(H2)
温度、压强、体积均相同时,气体的物质的量相同,则气体的质量与摩尔质量成正比,所以m(O2)>m(Ne)>m(H2)。
应用阿伏加德罗定律解题的一般思路
第一步,分析“条件”:分析题干中的条件,找出相同与不同。
第二步,明确“要求”:分析题目要求,明确所要求的比例关系。
第三步,利用“规律”:利用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根据条件和要求进行判断。




返回
考点三
物质的量浓度
1.溶液组成的两种表示方法
整合必备知识
内容 物质的量浓度 溶质质量分数
含义 表示 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符号为___ 用 质量与 质量的比值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一般用 表示
表达式 cB=___ w(B)=_________ ×100%
单位 _______ 无
单位体积的溶液
cB
溶质
溶液
百分数
mol·L-1
2.溶质的判断
(1)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新物质:Na、Na2O、Na2O2 _____;CO2、SO2、
SO3 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特殊物质:NH3 _________(溶质按NH3进行计算)。
(3)含结晶水的物质:CuSO4·5H2O、Na2CO3·10H2O ______、_______。
3.溶液体积的确定
溶液体积不是溶剂体积,也不是溶剂体积与溶质体积之和,可以根据V=
求算。
NaOH
H2CO3
H2SO3
H2SO4
NH3·H2O
CuSO4
Na2CO3
1.在100 mL的烧杯中,加入10 g食盐,然后注入90 mL的水,充分溶解后,所得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  )
2.10.6 g Na2CO3与28.6 g Na2CO3·10H2O分别投入1 L水中完全溶解所得溶液浓度均为0.1 mol·L-1(  )
3.将62 g Na2O溶于水中,配成1 L溶液,所得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  )
4.将40 g SO3溶于60 g水中所得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  )

×
×
×
1.下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不是1 mol·L-1的是
A.10 g NaOH固体溶解在水中配成250 mL溶液
B.将80 g SO3溶于水并配成1 L的溶液
C.将0.5 mol·的NaNO3溶液100 mL加热蒸发掉50 g水的溶液
D.标准状况下,将22.4 L氯化氢气体溶于水配成1 L溶液

提升关键能力
A项,c(NaOH)==1 mol·L-1;
B项,c(H2SO4)==1 mol·L-1;
C项,蒸发掉50 g水后,溶液的体积并不是50 mL,NaNO3的浓度也不是
1 mol·L-1;
D项,c(HCl)==1 mol·L-1。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把98 g硫酸溶于1 L水中,则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
B.1 mol·L-1的NaCl溶液是指此溶液中含有1 mol NaCl
C.1 mol·L-1的CaCl2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 mol·L-1
D.从100 mL 1 mol·L-1的硫酸溶液中取出10 mL,则这10 mL硫酸溶液的物
质的量浓度是0.1 mol·L-1

把98 g硫酸溶于1 L水中,溶液的体积不是1 L,则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不是1 mol·L-1,故A错误;
溶液体积未知,无法计算溶质的物质的量,1 mol·L-1的NaCl溶液可以是指1 L溶液中含有1 mol NaCl,故B错误;
1 mol·L-1的CaCl2溶液中,存在如下关系式:CaCl2~2Cl-,则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 mol·L-1,故C正确;
溶液是均一的分散系,它的浓度与所取体积多少无关,所以从100 mL 1 mol·
L-1的硫酸溶液中取出10 mL,则这10 mL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与原来相同,故D错误。
返回
LIANZHENTI MINGKAOXIANG
练真题 明考向
1.(2024·黑吉辽,4)硫及其化合物部分转化关系如图。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11.2 L SO2中原子
总数为0.5NA
B.100 mL 0.1 mol·L-1Na2SO3溶液中,数目为0.01NA
C.反应①每消耗3.4 g H2S,生成物中硫原子数目为0.1NA
D.反应②每生成1 mol还原产物,转移电子数目为2NA

标准状况下SO2为气体,11.2 L SO2的物质
的量为0.5 mol,共含有1.5 mol原子,原子
总数为1.5NA,A项错误;
S为弱酸阴离子,其在水中易发生水解,100 mL 0.1 mol L-1 Na2SO3溶液中S数目小于0.01NA,B项错误;
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SO2+2H2S===3S↓+2H2O,3.4 g H2S的物质的量为0.1 mol,完全反应生成0.15 mol S,生成的S原子数目为0.15NA,C项错误;
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为3S+6OH- S+2S2-+3H2O,还原产物为S2-,S→S2-,S化合价降低2,故每生成1 mol S2-,转移2 mol电子,转移电子数目为2NA,D项正确。
2.(2024·广东,10)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6 g H—C≡C—H中含有σ键的数目为3NA
B.1 L 1 mol·L-1 NH4NO3溶液中含的数目为NA
C.1 mol CO和H2的混合气体含有的分子数目为3NA
D.Na与H2O反应生成11.2 L H2,转移电子数目为NA

26 g C2H2的物质的量为1 mol,1 mol C2H2分子中含有3 mol σ键,故26 g C2H2中含有σ键的数目为3NA,A正确;
N在水溶液中发生水解,1 L 1 mol·L-1NH4NO3溶液中含N的数目小于NA,B错误;
CO和H2均由分子构成,1 mol CO和H2的混合气体含有的分子数目为NA,C错误;
Na与H2O反应生成11.2 L H2,由于未给出气体所处的状态,无法求出生成气体的物质的量,也无法得出转移电子数目,D错误。
3.(2023·辽宁,5)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黑火药的爆炸反应为:S+2KNO3
+3C===K2S+N2↑+3CO2↑。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1.2 L CO2含π键数目为NA
B.每生成2.8 g N2转移电子数目为NA
C.0.1 mol KNO3晶体中含离子数目为0.2NA
D.1 L 0.1 mol·L-1K2S溶液中含S2-数目为0.1NA

题中没有说是标况条件下,气体摩尔体积未知,无法计算π键个数,A项错误;
2.8 g N2的物质的量为0.1 mol,生成1 mol N2转移的电子数为12NA,则生成0.1 mol N2转移的电子数为1.2NA,B项错误;
因为S2-水解使溶液中S2-的数目小于0.1NA,D项错误。
4.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4.4 g C2H4O中含有σ键数目最多为0.7NA(2023·浙江6月选考,7A)
B.1.7 g H2O2中含有氧原子数为0.2NA(2023·浙江6月选考,7B)
C.1 mol重水比1 mol水多NA个质子(2020·全国卷Ⅲ,9B)
D.标准状况下,11.2 L Cl2通入水中,溶液中氯离子数为0.5NA
(2023·浙江6月选考,7D)

1个C2H4O中含有6个σ键和1个π键(乙醛)或7个σ键(环氧乙烷),4.4 g C2H4O的物质的量为0.1 mol,则含有σ键数目最多为0.7NA,A正确;
1.7 g H2O2的物质的量为0.05 mol,则含有氧原子数为0.1NA,B不正确;标准状况下,11.2 L Cl2的物质的量为0.5 mol,通入水中后只有一部分Cl2与水反应生成H+、Cl-和HClO,所以溶液中氯离子数小于0.5NA,D不正确。
5.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3 g CH3CH2OH中sp3杂化的原子数为NA(2021·湖北,6A)
B.1 mol Si含Si—Si的数目约为4NA(2023·湖北,3B改编)
C.0.50 mol异丁烷分子中共价键的数目为6.5NA(2023·全国甲卷,10A)
D.0.1 mol CH3COOH与足量CH3CH2OH充分反应生成的CH3COOCH2CH3
分子数目为0.1NA(2021·浙江1月选考,18D)

在晶体硅中,每个Si与其周围的4个Si形成共价键并形成空间网状结构,因此,平均每个Si形成2个共价键,1 mol Si含Si—Si的数目约为2NA,B错误。
返回
KESHIJINGLIAN
课时精练
对一对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C A C C C D B A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C D D A A  B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5.
(1)17∶16 (2)80% (3)5(a+b-d)g·mol-1 (4)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②<③<①
16.
(1)1 (2)11 (3)11 (4)2
1.下列物质中,与0.3 mol H2O含有相同氢原子数的物质是
A.18.9 g HNO3
B.0.1 mol NH4HSO4
C.3.612×1023个HCl分子
D.4.48 L CH4(标准状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2.(2025·山西晋中模拟)下列溶液中的Cl-物质的量与100 mL 1 mol·L-1AlCl3溶液中Cl-物质的量相等的是
A.75 mL 2 mol·L-1氯化镁溶液
B.150 mL 1 mol·L-1氯化钠溶液
C.50 mL 3 mol·L-1氯化钾溶液
D.50 mL 1 mol·L-1氯化铁溶液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1 mol·L-1AlCl3溶液中n(Cl-)=100×10-3×1×3 mol;
A项,n(Cl-)=75×10-3×2×2 mol;
B项,n(Cl-)=150×10-3×1×1 mol;
C项,n(Cl-)=50×10-3×3×1 mol;
D项,n(Cl-)=50×10-3×1×3 mol ,最后通过比较,A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3.下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的是
A.将1 L 10 mol·L-1的浓盐酸加入9 L水中
B.将40 g NaOH溶解在1 L水中
C.将10 g NaOH溶解在少量水中,再加蒸馏水直到溶液体积为250 mL
D.将22.4 L NH3通入水中得到1 L溶液

A项,将1 L 10 mol·L-1的浓盐酸加入9 L水中,溶液的体积不等于10 L,所以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不等于1 mol·L-1;
B项,将40 g NaOH溶解在1 L水中,溶液的体积不等于1 L,所以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不等于1 mol·L-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4.某硫原子的质量是a g,12C原子的质量是b g,若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该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②m g该硫原子的物质的量为 mol ③该硫原子的摩尔质量是aNA g ④a g该硫原子所含的电子数为16NA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②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该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①对;
该硫原子的摩尔质量M(S)=a g×NA mol-1=aNA g·mol-1,③错;
m g该硫原子的物质的量n(S)== mol,②对;
a g硫原子即1个硫原子,其所含电子数为16个,④错。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5.(2024·河北衡水高三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温同压下质量相同的O2和O3的原子数之比是2∶3
B.5.6 g CO和22.4 L CO2含有的碳原子数一定相等
C.20 ℃,1×105 Pa时,相同体积的O2和CO2具有相同的分子数
D.当1 mol气态物质的体积为22.4 L时,该气体一定处于标准状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O2和O3中只含有氧原子,同温同压下质量相同的O2和O3的原子数目相同,A错误;
不确定是否在标准状况下,不能计算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B错误;
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相同条件下,同体积的气体所含分子数相同,C正确;
当1 mol气态物质的体积为22.4 L时,该气体不一定处于标准状况,也可能为其他温度和压强,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6.(2025·黄山一模)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 L三氧化硫中所含原子数目为0.4NA
B.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7%的H2O2溶液中极性键数目为NA
C.常温常压下,8.4 g碳酸氢钠中所含离子数目为0.3NA
D.标准状况下,20 g D2O中所含质子数目和中子数目均为10N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标准状况下三氧化硫不是气体,2.24 L三氧化硫的物质的量无法计算,故A错误;
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7%的H2O2溶液中,水和过氧化氢中都含有极性键,所以极性键数目大于NA,故B错误;
碳酸氢钠由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构成,8.4 g碳酸氢钠中所含离子数目
为×2×NA=0.2NA,故C错误;
1个D2O分子中含有10个质子、10个中子,20 g D2O物质的量为=
1 mol,质子数目和中子数目均为10NA,故D正确。
7.(2024·广东佛山检测)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5 ℃,1.01×105 Pa时,11.2 L O2中所含原子数目为NA
B.14 gC中所含质子数目为6NA
C.0.5 mol·L-1的FeCl3溶液中,含有Cl-的数目为1.5NA
D.标准状况下,11.2 L水中含有氢原子的数目为N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25 ℃,1.01×105 Pa时,气体摩尔体积大于22.4 L·mol-1,11.2 L O2的物质的量小于0.5 mol,所含原子数目小于NA,故A错误;
14 gC中含有质子的物质的量为×6=6 mol,故B正确;
没有明确溶液体积,不能计算0.5 mol·L-1的FeCl3溶液中所含Cl-数目,故C错误;
标准状况下水是液体,11.2 L水的物质的量不是0.5 mol,故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8.(2024·河北沧州模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温度相同、体积相同时,O2(g)和N2(g)的分子数相同
B.同温同压下,SO2气体与CO2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16∶11
C.温度和容积相同的两气罐中分别盛有5 mol O2(g)和2 mol N2(g),两容
 器中的压强之比等于5∶2
D.同温同压下,5 mol O2(g)和2 mol H2(g)的体积之比等于5∶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压强未知,温度相同、体积相同时,O2(g)和N2(g)的分子数不一定相同,A错误;
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之比,则同温同压下,SO2气体与CO2气体的密度之比为64∶44=16∶11,B正确;
同温同体积下,气体的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则两容器中的压强之比等于5∶2,C正确;
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即5 mol O2(g)和2 mol H2(g)的体积之比等于5∶2,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9.(2024·安徽宣城二调)南京大学科研团队首次发现氨还原过程中的多米诺效应,即一旦完成第①步,将自发完成后续步骤,反应过程示意图如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24 L N2含有NA个价电子
B.3.5 g Li3N中含有0.3NA个共价键
C.若0.7 g Li参与第②步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1NA
D.①②③步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未指明标准状况,2.24 L N2的物质的量不确定,无法计算其含有的价电子数,A错误;
Li3N是离子化合物,只含有离子键,B错误;
0.7 g Li为0.1 mol,参与第②步反应时其化合价从0→+1,转移电子数为0.1NA,C正确;
第③步反应中Li、N、H元素化合价均未发生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D错误。
10.(2024·福建泉州模拟预测)制备K2MnF6的反应:2KMnO4+3H2O2+2KF+
10HF===2K2MnF6+3O2↑+8H2O。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pH=9的KF溶液中,水电离出的H+数为10-5NA
B.标准状况下,2.24 L的HF含有的分子数为0.1NA
C.0.5 mol的液态H2O2中含s p σ键数目为NA
D.反应生成32 g O2,转移电子数为2N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未说明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离子数目,故A错误;
标准状况下,HF为非气态,不能计算物质的量,也就无法计算出分子数,故B错误;
H2O2中O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为sp3杂化,H与O之间形成的是s sp3 σ键,故C错误;
根据反应可知关系式:3H2O2~3O2~6e-,32 g O2为1 mol,转移电子数为2NA,故D正确。
11.一定温度和压强下,用m g的CH4、CO2、O2、SO2四种气体分别吹出四个体积大小不同的气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球②中装的是O2
B.气球①和气球③中气体分子
数相等
C.气球①和气球④中气体物质的量之比为4∶1
D.气球③和气球④中气体密度之比为2∶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推论:同温
同压下,同质量气体的体积与其摩
尔质量成反比。四种气体的摩尔质
量的大小关系为M(SO2)>M(CO2)>M(O2)>M(CH4),所以气球①②③④中的气体分别为SO2、CO2、O2、CH4,A错误;
同质量的气体,分子数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也等于其摩尔质量的反比,气球①和气球③中气体分子数不相等,气球①和气球④中气体物质的量之比为1∶4,B、C错误;
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与其摩尔质量成正比,气球③和气球④中气体密度之比为2∶1,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12.已知标准状况下:①6.72 L NH3;②1.204×1023个H2S分子;③5.6 g CH4;④0.5 mol HCl。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体积大小:④>③>①>②
B.原子数目:③>①>②>④
C.密度大小:④>②>③>①
D.质量大小:④>③>②>①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13.现有14.4 g CO和CO2的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所占的体积约为8.96 L。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如图装置,最后收集在气球中。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原混合气体所含碳原子总数为0.8NA(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B.标准状况下,气球中收集到的气体体积为4.48 L
C.NaOH溶液增重8.8 g
D.原混合气体中CO和CO2的体积比为1∶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由题意知,n(CO)×28 g·mol-1+n(CO2)×44 g·mol-1=
14.4 g、n(CO)+n(CO2)==0.4 mol,联立两
式解得:n(CO)=n(CO2)=0.2 mol。A错,混合气体的
总物质的量为0.4 mol,则所含碳原子总数为0.4NA;
B对,混合气体通过NaOH溶液时,CO2被吸收,气球中收集到的气体是CO,其物质的量为0.2 mol,故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4.48 L;
C对,NaOH溶液吸收CO2生成Na2CO3和H2O,则NaOH溶液增加的质量即为CO2的质量,应为0.2 mol×44 g·mol-1=8.8 g;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D对,相同温度和压强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则CO和CO2的体积之比等于0.2 mol∶0.2 mol=1∶1。
14.(2024·西安期末)室温下某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由可移动的活塞隔成甲、乙两室,向甲中充入一定量的H2、Cl2混合气体,乙中充入16 g CH4气体,此时活塞位置如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图表明,甲室的压强是乙室的2倍,气体分子数量也是乙室的2倍
B.甲室中H2、Cl2的总质量不能确定,但总的物质的量一定是2 mol
C.将甲室的混合气体充分反应,恢复至室温,
最终活塞停留的位置应是刻度3处
D.若甲室混合气体密度是同温同压时H2密度
的30倍,则甲室通入的气体是32 g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密闭容器有可移动活塞,所以甲、乙两室压
强相同,A错误;
甲、乙两室压强与温度相同,气体的物质的
量之比等于其体积之比,==2,乙室中甲烷的物质的量为1 mol,则
甲室中气体的物质的量为2 mol,因为H2、Cl2的比例无法确定,所以总质量无法确定,B正确;
甲室发生反应H2+Cl2===2HCl,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则充分反应恢复至室温,最终活塞停留的位置应是刻度4处,C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同温同压下,气体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
比,若甲室混合气体的密度是同温同压时H2
密度的30倍,则混合气体平均摩尔质量为60 g·
mol-1,由B项知甲室气体总物质的量为2 mol,所以气体总质量为120 g,D错误。
15.填写下列空白。
(1)将等物质的量的NH3和CH4混合,混合气体中NH3与CH4的质量比为    。
(2)标准状况下,密度为0.75 g·L-1的NH3与CH4组成的混合气体中,NH3的体积分数为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17∶16
80%
标准状况下,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0.75 g·L-1×22.4 L·mol-1=16.8 g·
mol-1,设NH3的体积分数为x,则17x+16(1-x)=16.8,解得x=0.8,即80%。
(3)已知a g A和b 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0.2 mol C和d g D,则C的摩尔质量为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5(a+b-d)g·mol-1
根据元素质量守恒,C的质量为(a+b-d)g,则C的摩尔质量为=5(a
+b-d) g·mol-1。
(4)现有下列三种气体:①32 g CH4;②约含有6.02×1023个HCl分子的氯化氢气体;③标准状况下33.6 L O2。请按物理量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a.质量:     (填序号,下同);b.分子数目:     ;c.相同状况下气体的体积: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①<②<③
②<③<①
②<③<①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①32 g CH4的物质的量为2 mol;②约含有6.02×1023个HCl分子的氯化氢气体的物质的量为1 mol,其质量为36.5 g;③标准状况下33.6 L O2的物质的量为1.5 mol,其质量为32 g·mol-1×1.5 mol=48 g。a.根据上述分析可知,三种物质的质量大小为①<②<③。
b.根据N=n·NA可知,气体分子数与其物质的量成正比,气体的物质的量大小为②<③<①,则三种气体含有分子数目大小为②<③<①。
c.根据V=n·Vm可知,相同条件下气体的体积与其物质的量成正比,气体的物质的量大小为②<③<①,则三种气体的体积大小为②<③<①。
16.如图所示,一密闭容器被无摩擦、可滑动的两隔板a和b分成甲、乙两室。标准状况下,在乙室中充入0.6 mol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HCl,甲室中充入NH3、H2的混合气体,静止时隔板位置如图。已知甲、乙两室中气体的质量之差为10.9 g。
(1)甲室中气体的物质的量为  mol。
1
同温同压下,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其体积之比,由图可知甲室中气
体的物质的量为=1 mol。
(2)甲室中气体的质量为  g。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11
乙室中HCl气体的质量为0.6 mol×36.5 g·mol-1=21.9 g,则甲室中气体的质量为21.9 g-10.9 g=11 g。
(3)甲室中NH3、H2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11
甲室中气体的物质的量为1 mol,质量为11 g,平均摩尔质量为11 g·mol-1,则甲室中NH3、H2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1。
(4)经过查资料知道HCl+NH3===NH4Cl
(NH4Cl常温下是固体),如果将隔板a去掉,当HCl与NH3完全反应后,隔板b将静置于刻度“  ”处(填数字)。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2
设甲室中氨气的物质的量为x,氢气的物质的量为y,根据其物质的量、质量列方程组为x+y=1 mol,17 g·mol-1×x+2 g·mol-1×y=11 g,可得x=0.6 mol、y=0.4 mol;如果将隔板a去掉,0.6 mol HCl与0.6 mol NH3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氯化铵固体,剩余H2的物质的量为0.4 mol,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所以隔板b将会左移至刻度“2”处。
返回第二章 第6练 物质的量
分值:100分
(选择题1~14题,每小题5分,共70分)
1.下列物质中,与0.3 mol H2O含有相同氢原子数的物质是(  )
A.18.9 g HNO3
B.0.1 mol NH4HSO4
C.3.612×1023个HCl分子
D.4.48 L CH4(标准状况)
2.(2025·山西晋中模拟)下列溶液中的Cl-物质的量与100 mL 1 mol·L-1AlCl3溶液中Cl-物质的量相等的是(  )
A.75 mL 2 mol·L-1氯化镁溶液
B.150 mL 1 mol·L-1氯化钠溶液
C.50 mL 3 mol·L-1氯化钾溶液
D.50 mL 1 mol·L-1氯化铁溶液
3.下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的是(  )
A.将1 L 10 mol·L-1的浓盐酸加入9 L水中
B.将40 g NaOH溶解在1 L水中
C.将10 g NaOH溶解在少量水中,再加蒸馏水直到溶液体积为250 mL
D.将22.4 L NH3通入水中得到1 L溶液
4.某硫原子的质量是a g,12C原子的质量是b g,若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该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②m g该硫原子的物质的量为 mol ③该硫原子的摩尔质量是aNA g ④a g该硫原子所含的电子数为16NA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②③
5.(2024·河北衡水高三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温同压下质量相同的O2和O3的原子数之比是2∶3
B.5.6 g CO和22.4 L CO2含有的碳原子数一定相等
C.20 ℃,1×105 Pa时,相同体积的O2和CO2具有相同的分子数
D.当1 mol气态物质的体积为22.4 L时,该气体一定处于标准状况
6.(2025·黄山一模)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2.24 L三氧化硫中所含原子数目为0.4NA
B.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7%的H2O2溶液中极性键数目为NA
C.常温常压下,8.4 g碳酸氢钠中所含离子数目为0.3NA
D.标准状况下,20 g D2O中所含质子数目和中子数目均为10NA
7.(2024·广东佛山检测)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5 ℃,1.01×105 Pa时,11.2 L O2中所含原子数目为NA
B.14 g C中所含质子数目为6NA
C.0.5 mol·L-1的FeCl3溶液中,含有Cl-的数目为1.5NA
D.标准状况下,11.2 L水中含有氢原子的数目为NA
8.(2024·河北沧州模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温度相同、体积相同时,O2(g)和N2(g)的分子数相同
B.同温同压下,SO2气体与CO2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16∶11
C.温度和容积相同的两气罐中分别盛有5 mol O2(g)和2 mol N2(g),两容器中的压强之比等于5∶2
D.同温同压下,5 mol O2(g)和2 mol H2(g)的体积之比等于5∶2
9.(2024·安徽宣城二调)南京大学科研团队首次发现氨还原过程中的多米诺效应,即一旦完成第①步,将自发完成后续步骤,反应过程示意图如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24 L N2含有NA个价电子
B.3.5 g Li3N中含有0.3NA个共价键
C.若0.7 g Li参与第②步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1NA
D.①②③步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10.(2024·福建泉州模拟预测)制备K2MnF6的反应:2KMnO4+3H2O2+2KF+10HF===2K2MnF6+3O2↑+8H2O。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下,pH=9的KF溶液中,水电离出的H+数为10-5NA
B.标准状况下,2.24 L的HF含有的分子数为0.1NA
C.0.5 mol的液态H2O2中含s p σ键数目为NA
D.反应生成32 g O2,转移电子数为2NA
11.一定温度和压强下,用m g的CH4、CO2、O2、SO2四种气体分别吹出四个体积大小不同的气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气球②中装的是O2
B.气球①和气球③中气体分子数相等
C.气球①和气球④中气体物质的量之比为4∶1
D.气球③和气球④中气体密度之比为2∶1
12.已知标准状况下:①6.72 L NH3;②1.204×1023个H2S分子;③5.6 g CH4;④0.5 mol HCl。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体积大小:④>③>①>②
B.原子数目:③>①>②>④
C.密度大小:④>②>③>①
D.质量大小:④>③>②>①
13.现有14.4 g CO和CO2的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所占的体积约为8.96 L。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如图装置,最后收集在气球中。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原混合气体所含碳原子总数为0.8NA(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B.标准状况下,气球中收集到的气体体积为4.48 L
C.NaOH溶液增重8.8 g
D.原混合气体中CO和CO2的体积比为1∶1
14.(2024·西安期末)室温下某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由可移动的活塞隔成甲、乙两室,向甲中充入一定量的H2、Cl2混合气体,乙中充入16 g CH4气体,此时活塞位置如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图表明,甲室的压强是乙室的2倍,气体分子数量也是乙室的2倍
B.甲室中H2、Cl2的总质量不能确定,但总的物质的量一定是2 mol
C.将甲室的混合气体充分反应,恢复至室温,最终活塞停留的位置应是刻度3处
D.若甲室混合气体密度是同温同压时H2密度的30倍,则甲室通入的气体是32 g
15.(18分)填写下列空白。
(1)将等物质的量的NH3和CH4混合,混合气体中NH3与CH4的质量比为    。
(2)标准状况下,密度为0.75 g·L-1的NH3与CH4组成的混合气体中,NH3的体积分数为    。
(3)已知a g A和b 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0.2 mol C和d g D,则C的摩尔质量为    。
(4)现有下列三种气体:①32 g CH4;②约含有6.02×1023个HCl分子的氯化氢气体;③标准状况下33.6 L O2。请按物理量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a.质量:             (填序号,下同);b.分子数目:             ;c.相同状况下气体的体积:             。
16.(12分)如图所示,一密闭容器被无摩擦、可滑动的两隔板a和b分成甲、乙两室。标准状况下,在乙室中充入0.6 mol HCl,甲室中充入NH3、H2的混合气体,静止时隔板位置如图。已知甲、乙两室中气体的质量之差为10.9 g。
(1)甲室中气体的物质的量为    mol。
(2)甲室中气体的质量为       g。
(3)甲室中NH3、H2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
(4)经过查资料知道HCl+NH3===NH4Cl(NH4Cl常温下是固体),如果将隔板a去掉,当HCl与NH3完全反应后,隔板b将静置于刻度“      ”处(填数字)。
答案精析
1.C 2.A
3.C [A项,将1 L 10 mol·L-1的浓盐酸加入9 L水中,溶液的体积不等于10 L,所以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不等于1 mol·L-1;B项,将40 g NaOH溶解在1 L水中,溶液的体积不等于1 L,所以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不等于1 mol·L-1。]
4.C 5.C
6.D [标准状况下三氧化硫不是气体,2.24 L三氧化硫的物质的量无法计算,故A错误;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7%的H2O2溶液中,水和过氧化氢中都含有极性键,所以极性键数目大于NA,故B错误;碳酸氢钠由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构成,8.4 g碳酸氢钠中所含离子数目为×2×NA=0.2NA,故C错误;1个D2O分子中含有10个质子、10个中子,20 g D2O物质的量为=1 mol,质子数目和中子数目均为10NA,故D正确。]
7.B
8.A [压强未知,温度相同、体积相同时,O2(g)和N2(g)的分子数不一定相同,A错误;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之比,则同温同压下,SO2气体与CO2气体的密度之比为64∶44=16∶11,B正确;同温同体积下,气体的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则两容器中的压强之比等于5∶2,C正确;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即5 mol O2(g)和2 mol H2(g)的体积之比等于5∶2,D正确。]
9.C
10.D [未说明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离子数目,故A错误;标准状况下,HF为非气态,不能计算物质的量,也就无法计算出分子数,故B错误;H2O2中O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为sp3杂化,H与O之间形成的是s sp3 σ键,故C错误;根据反应可知关系式:3H2O2~3O2~6e-,32 g O2为1 mol,转移电子数为2NA,故D正确。]
11.D 12.A 13.A
14.B [密闭容器有可移动活塞,所以甲、乙两室压强相同,A错误;甲、乙两室压强与温度相同,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其体积之比,==2,乙室中甲烷的物质的量为1 mol,则甲室中气体的物质的量为2 mol,因为H2、Cl2的比例无法确定,所以总质量无法确定,B正确;甲室发生反应H2+Cl22HCl,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则充分反应恢复至室温,最终活塞停留的位置应是刻度4处,C错误;同温同压下,气体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若甲室混合气体的密度是同温同压时H2密度的30倍,则混合气体平均摩尔质量为60 g·mol-1,由B项知甲室气体总物质的量为2 mol,所以气体总质量为120 g,D错误。]
15.(1)17∶16 (2)80% (3)5(a+b-d)g·mol-1
(4)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②<③<①
16.(1)1 (2)11 (3)11 (4)2
解析 (1)同温同压下,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其体积之比,由图可知甲室中气体的物质的量为=1 mol。(2)乙室中HCl气体的质量为0.6 mol×36.5 g·mol-1=21.9 g,则甲室中气体的质量为21.9 g-10.9 g=11 g。(3)甲室中气体的物质的量为1 mol,质量为11 g,平均摩尔质量为11 g·mol-1,则甲室中NH3、H2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1。(4)设甲室中氨气的物质的量为x,氢气的物质的量为y,根据其物质的量、质量列方程组为x+y=1 mol,17 g·mol-1×x+2 g·mol-1×y=11 g,可得x=0.6 mol、y=0.4 mol;如果将隔板a去掉,0.6 mol HCl与0.6 mol NH3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氯化铵固体,剩余H2的物质的量为0.4 mol,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所以隔板b将会左移至刻度“2”处。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