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强化5 基本操作方法与装置图判断
一、陈述性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与安全的判断
1.判断下列有关仪器的使用注意事项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加热试管时先均匀加热,后局部加热( )
(2)灼烧固体时,坩埚放在铁圈或三脚架上直接加热( )
(3)灼烧固体和溶液蒸发结晶均可用蒸发皿( )
(4)漏斗可用于过滤及向滴定管中添加溶液( )
(5)熔融NaOH固体用瓷坩埚( )
(6)用托盘天平可称取11.7 g NaCl,用量筒可量取8.95 mL 浓硫酸( )
(7)用托盘天平称量时,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左盘的称量纸上( )
(8)为了增强冷凝效果,蒸馏时可用球形冷凝管代替直形冷凝管( )
(9)洗净的锥形瓶和容量瓶可以放进烘箱中烘干( )
(10)使食盐水中NaCl结晶析出时,常用到的仪器有坩埚、酒精灯、玻璃棒、泥三角( )
2.判断下列有关药品的储存、实验安全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在同一层试剂橱里存放浓氨水和浓盐酸( )
(2)氢氧化钠溶液保存在带橡胶塞的细口玻璃试剂瓶中( )
(3)氢氟酸或浓硝酸存放在带橡胶塞的棕色玻璃瓶中( )
(4)少量液溴通常保存在棕色细口玻璃试剂瓶中,并在液溴上加少量水液封( )
(5)在保存FeSO4溶液时,加入少量硫酸,并加入少量铁粉( )
(6)取用固体白磷时,没用完的固体要放回原瓶( )
(7)用排水法收集KMnO4分解产生的O2,实验结束时应先熄灭酒精灯,后移出导管( )
(8)制备乙烯时,向乙醇和浓硫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碎瓷片( )
(9)制二氧化氮气体时,可用水吸收尾气( )
(10)燃着的酒精灯被打翻,引起失火,应立即用水浇灭( )
(11)少量浓硫酸沾在皮肤上,应立即用氢氧化钠溶液冲洗( )
3.判断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离提纯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通过过滤可将水与CCl4分离( )
(2)蒸发使NaCl从溶液中析出时,应边加热边搅拌直至溶液蒸干( )
(3)分离Br2和CCl4混合物的主要仪器是分液漏斗、烧杯( )
(4)煮沸自来水可除去其中的Ca(HCO3)2( )
(5)除去KCl中的MnO2应用蒸发结晶的方法( )
(6)除去碘中的NaCl应用加热、升华的方法( )
(7)除去酸性MgCl2溶液中少量的FeCl3:加入足量的Mg(OH)2 并过滤( )
(8)除去乙醇中混有的少量乙酸:先加生石灰,过滤后再蒸馏( )
(9)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点燃( )
(10)先用乙醇萃取溴水中的溴,再用蒸馏法分离溴与乙醇( )
(11)用CCl4萃取碘水中的I2:先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有机层,后从上口倒出水层( )
(12)室温下,向苯和少量苯酚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适量浓溴水,振荡、静置后过滤,可除去苯中少量苯酚( )
二、实验装置或操作示意图能否达到实验目的判断
4.判断下列实验装置能否达到实验目的(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打“√”,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打“×”)
(1)图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
(2)图2量取15.00 mL NaOH溶液( )
(3)图3吸收含Cl2的尾气( )
(4)图4除去CO2中混有的SO2( )
(5)图5制取蒸馏水( )
(6)图6除去NO中的少量NO2( )
(7)图7收集NO气体( )
(8)图8制取乙酸乙酯( )
(9)图9检验SO2中是否混有CO2( )
(10)图10吸收HCl尾气( )
(11)图11除去Cl2中混有的HCl气体( )
(12)图12蒸干AlCl3溶液制无水AlCl3固体( )
(13)图13制取Na2CO3固体( )
(14)图14实验室用电石制乙炔气体( )
(15)图15证明酸性:硫酸>碳酸>苯酚( )
三、主题实验装置的分析与判断
5.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NaClO3。下列实验装置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装置甲制备Cl2 B.用装置乙处理余氯
C.用装置丙除去HCl D.用装置戊检验Cl2
6.已知:MnO2+2NaBr+2H2SO4(浓)MnSO4+Na2SO4+Br2↑+2H2O,实验室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溴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装置接口按气流方向的连接顺序为d→b→a→e→f→c
B.装置甲中进行水浴加热的目的是防止溴蒸气冷凝
C.装置乙中有浅黄色沉淀产生,可证明苯与溴发生了取代反应
D.装置丁中的铁丝主要用于搅拌,使反应物充分混合
答案精析
1.(1)√ (2)× (3)× (4)× (5)× (6)× (7)× (8)× (9)× (10)×
2.(1)× (2)√ (3)× (4)√ (5)√ (6)√ (7)× (8)√ (9)× (10)× (11)×
3.(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4.(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5.A
6.B [装置甲应长进短出,连接顺序为d→a→b→e→f→c,选项A错误;溴蒸气容易液化,所以需要通过水浴加热来防止冷凝,选项B正确;铁丝与溴反应生成制备溴苯的催化剂溴化铁,选项D错误。](共16张PPT)
化学
大
一
轮
复
习
第三章 热点强化5
基本操作方法与装置图判断
一、陈述性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与安全的判断
1.判断下列有关仪器的使用注意事项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加热试管时先均匀加热,后局部加热( )
(2)灼烧固体时,坩埚放在铁圈或三脚架上直接加热( )
(3)灼烧固体和溶液蒸发结晶均可用蒸发皿( )
(4)漏斗可用于过滤及向滴定管中添加溶液( )
(5)熔融NaOH固体用瓷坩埚( )
(6)用托盘天平可称取11.7 g NaCl,用量筒可量取8.95 mL浓硫酸( )
√
×
×
×
×
×
(7)用托盘天平称量时,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左盘的称量纸上( )
(8)为了增强冷凝效果,蒸馏时可用球形冷凝管代替直形冷凝管( )
(9)洗净的锥形瓶和容量瓶可以放进烘箱中烘干( )
(10)使食盐水中NaCl结晶析出时,常用到的仪器有坩埚、酒精灯、玻璃棒、泥三角( )
×
×
×
×
2.判断下列有关药品的储存、实验安全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在同一层试剂橱里存放浓氨水和浓盐酸( )
(2)氢氧化钠溶液保存在带橡胶塞的细口玻璃试剂瓶中( )
(3)氢氟酸或浓硝酸存放在带橡胶塞的棕色玻璃瓶中( )
(4)少量液溴通常保存在棕色细口玻璃试剂瓶中,并在液溴上加少量水液封
( )
(5)在保存FeSO4溶液时,加入少量硫酸,并加入少量铁粉( )
×
√
×
√
√
(6)取用固体白磷时,没用完的固体要放回原瓶( )
(7)用排水法收集KMnO4分解产生的O2,实验结束时应先熄灭酒精灯,后移出导管( )
(8)制备乙烯时,向乙醇和浓硫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碎瓷片( )
(9)制二氧化氮气体时,可用水吸收尾气( )
(10)燃着的酒精灯被打翻,引起失火,应立即用水浇灭( )
(11)少量浓硫酸沾在皮肤上,应立即用氢氧化钠溶液冲洗( )
√
×
√
×
×
×
3.判断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离提纯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通过过滤可将水与CCl4分离( )
(2)蒸发使NaCl从溶液中析出时,应边加热边搅拌直至溶液蒸干( )
(3)分离Br2和CCl4混合物的主要仪器是分液漏斗、烧杯( )
(4)煮沸自来水可除去其中的Ca(HCO3)2( )
(5)除去KCl中的MnO2应用蒸发结晶的方法( )
(6)除去碘中的NaCl应用加热、升华的方法( )
×
×
×
√
×
√
(7)除去酸性MgCl2溶液中少量的FeCl3:加入足量的Mg(OH)2并过滤( )
(8)除去乙醇中混有的少量乙酸:先加生石灰,过滤后再蒸馏( )
(9)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点燃( )
(10)先用乙醇萃取溴水中的溴,再用蒸馏法分离溴与乙醇( )
(11)用CCl4萃取碘水中的I2:先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有机层,后从上口倒出水层( )
(12)室温下,向苯和少量苯酚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适量浓溴水,振荡、静置后过滤,可除去苯中少量苯酚( )
√
√
×
×
√
×
二、实验装置或操作示意图能否达到实验目的判断
4.判断下列实验装置能否达到实验目的(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打“√”,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打“×”)
(1)图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
(2)图2量取15.00 mL NaOH溶液( )
(3)图3吸收含Cl2的尾气( )
√
×
√
(4)图4除去CO2中混有的SO2( )
(5)图5制取蒸馏水( )
(6)图6除去NO中的少量NO2( )
(7)图7收集NO气体( )
√
×
√
×
(8)图8制取乙酸乙酯( )
(9)图9检验SO2中是否混有CO2( )
(10)图10吸收HCl尾气( )
×
√
×
(11)图11除去Cl2中混有的HCl气体( )
(12)图12蒸干AlCl3溶液制无水AlCl3固体( )
(13)图13制取Na2CO3固体( )
×
×
×
(14)图14实验室用电石制乙炔气体( )
(15)图15证明酸性:硫酸>碳酸>苯酚( )
√
×
三、主题实验装置的分析与判断
5.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NaClO3。下列实验装置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装置甲制备Cl2
B.用装置乙处理余氯
C.用装置丙除去HCl
D.用装置戊检验Cl2
√
浓盐酸与MnO2反应制备Cl2时需要加热,缺少加热装置,A错误;
关闭丙中的止水夹后,甲继续产生的Cl2通过乙中的NaOH溶液可以被吸收,B正确;
HCl极易溶于水,而Cl2在饱和食盐水中的溶解度很小,C正确;
Cl2将I-氧化成I2,淀粉遇I2变蓝,故用装置戊可以检验Cl2,D正确。
6.已知:MnO2+2NaBr+2H2SO4(浓) MnSO4+Na2SO4+Br2↑+2H2O,实验室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溴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装置接口按气流方向的连接顺序为d→
b→a→e→f→c
B.装置甲中进行水浴加热的目的是防止溴
蒸气冷凝
C.装置乙中有浅黄色沉淀产生,可证明苯
与溴发生了取代反应
D.装置丁中的铁丝主要用于搅拌,使反应物充分混合
√
装置甲应长进短出,连接顺序为d→a→b→e →f→c,选项A错误;
溴蒸气容易液化,所以需要通过水浴加热来防止冷凝,选项B正确;
铁丝与溴反应生成制备溴苯的催化剂溴化铁,选项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