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物理八上课件3.2熔化和凝固(共3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上课件3.2熔化和凝固(共33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3.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6-06-14 16:14: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3张PPT。3.2、熔化和凝固固态氮随着温度的变化,物质会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变化。物质各种状态间的变化叫做物态变化。什么现象?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
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第一步:提出问题:固体在熔化过程中有什么规律?
不同的物质熔化的规律一样吗?科学探究活动第二步:假设和猜想猜想和假设:物质在熔化过程中一定吸热,因而温度会不断上升。不同物质的熔化规律是不一样的。科学探究活动第三步、设计实验科学探究活动第三步、设计实验1、明确实验目的:不同物质熔化的规律。
2、准备实验器材: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烧杯、水、试管、海波、松香、温度计、计时表等。 科学探究活动3、设计实验方案:
1)、把温度计插入装有硫代硫酸钠的试管,按书中图示固定好。往烧杯里加冷水,使水位高于试管中固体颗粒的高度。用酒精灯给烧杯加热,在加热过程中要不断搅拌烧杯里的水。注意观察海波的状态变化和温度计的读数。当温度达到40℃左右开始,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值和物质状态,直到海波完全熔化后再记录4-5次,把记录的数据填入表格。
2)、把温度计插入装有松香的试管,按书中图示固定好。往烧杯里加冷水,使水位高于试管中固体颗粒的高度。用酒精灯给烧杯加热,在加热过程中要不断搅拌烧杯里的水。注意观察松香的状态变化和温度计的读数。当温度达到6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值和物质状态,直到石蜡完全熔化后再记录4-5次,把记录的数据填入表格。
4、了解实验注意事项
在做实验之前,咱们还要了解实验中的注意事项:
1)、温度计要完全浸没在被测物体中。
2)、我们在实验中是用酒精灯加热烧杯里的水,再利用水给海波和松香加热的,这种加热方法叫做水浴加热法,目的是使试管受热均匀。
3)、正确使用酒精灯。酒精灯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三点:
①不能用一只酒精灯去点燃另一只酒精灯。
②用外焰加热,因为酒精灯的外焰温度最高。
③用完酒精灯必须用灯盖盖灭,而不能用嘴吹。
安全提示第四步、进行实验和收集数据请同学们仔细看视频。科学探究活动1.实验探究:海波熔化数据记录固态固液共存液态海波熔化过程记录表ABCD1、AB段:固体
2、B点:固体
3、BC段:固液共存
4、C点:液体
5、CD段:液体2.实验探究:松香熔化数据记录固态粘稠状态液态松香熔化过程记录表第五步、分析数据和论证假设根据实验现象,我们得出什么结论?
海波熔化的特点:熔化时处于固液并存的状态,熔化时吸热,温度不变。
海波熔化的条件:达到一定的温度,继续吸热。
松香熔化的特点:熔化时没有固液并存的状态,熔化时吸热,温度不断上升。
松香熔化的条件:继续吸热。科学探究活动第五步、分析数据和论证假设像海波这样熔化时温度不变的固体,咱们把它称为晶体。晶体在熔化时确定不变的温度叫做熔点。晶体除了海波之外,还有冰和各种金属等。科学探究活动晶体第五步、分析数据和论证假设像松香这样熔化时没有确定的温度的固体,咱们把它称为非晶体。非晶体没有熔点。非晶体除了松香外,还有石蜡、玻璃、沥青等。科学探究活动非晶体第五步、分析数据和论证假设晶体熔化的特点:熔化时处于固液并存的状态,熔化时吸热,温度不变。
晶体熔化的条件:达到一定的温度,继续吸热。
非晶体熔化的特点:熔化时没有固液并存的状态,熔化时吸热,温度不断上升。
非晶体熔化的条件:继续吸热。科学探究活动第六步、评估和交流现在咱们回顾一下实验过程,有没有可能在什么地方发生错误?进行论证的根据充分吗?实验结果可靠吗?
同学们也可以交流一下,看你们的结果和别的小组的结果是不是相同,如果不同,如何解释?科学探究活动液体凝固时的规律 物体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可见,凝固是熔化的逆过程,那么咱们根据物质熔化的规律推想一下,液体凝固时的规律是怎样的?
液体凝固时的规律 晶体在凝固时放热,但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就叫做凝固点,同一种物质的凝固点和熔点相同。
晶体只有达到一定温度时才开始凝固。
非晶体在凝固时放热,温度不断降低,非晶体没有凝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