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高中历史选修一课件:5.2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新课标高中历史选修一课件:5.2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共2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6-14 10:45: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3张PPT。第五单元 欧洲的宗教改革第2课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课标要求:
1、知道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主张
2、理解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材料一:16世纪初,德意志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但由于政治分裂和皇权软弱,使罗马教廷能肆意控制和剥削这个国家:不仅阻挠德国统一,还占据全德三分之一的土地,每年从德意志搜刮的财富是德皇税收的20倍,以至于德国被人们戏称为“罗马教皇的奶牛”。 一、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背景 【思考】(1)为什么称德意志是“教皇的奶牛” ? 背景1:在德意志四分五裂的政治局面下,天主教会的统治阻碍了德意志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国家统一,激化了社会矛盾。(2)“奶牛”会愤怒吗?为什么?兜售赎罪券 教会宣称:“当你购买赎罪券的银钱叮当落在箱子里,灵魂即刻应声升入天堂 。” 一、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背景 材料二:16世纪初的德国已经受到了欧洲人文主义思想的巨大影响,马丁·路德就是德意志维登堡大学一位深受人文主义思想影响的神学教授。他打破天主教会禁止一般基督徒阅读《圣经》的规定,潜心研读《圣经》,初步在思想上否定了教皇的权威,立志要通过改革,实现民族复兴。 【思考】马丁·路德受什么思想的影响而立志宗教 改革的? 背景2:人文主义在德意志的传播,马丁·路德立志改革。一、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背景 袖珍国家——梵蒂冈,世界天主教的中心,图为圣彼得大教堂。 1517年10月31日,马丁.路德把名为《关于赎罪券效能的辩论》(即“九十五条纲”)贴在维登堡大教堂门上。 背景3、导火线:教皇出售赎罪券,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一、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背景 “九十五条论纲”节选 第36条 每一个真诚悔改的基督徒,即令没有赎罪券,也同样可以被赦罪或免罪。 第86条 教皇的财富今日远超过最富有者的财富。他为修缮一个圣彼得教堂,为何不用自己的钱,而要用贫穷信徒的钱呢? 揭露赎罪券的荒谬激起了德意志民族反对罗马教廷的风潮,揭开了宗教改革开始的序幕。【思考】通过对上述节选,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 中揭露了什么问题?带来了什么影响?一、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背景 马丁·路德当众把教皇训令投入火中二、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内容1、“因信称义” 人一生下来就有“罪”,灵魂得到拯救的人在上帝面前称“义” 上帝教会 信徒 上帝 信徒天主教:“因行称义”马丁·路德:“因信称义”信仰信仰即可得救,无须通过教会和教士的媒介。 1、“因信称义” 减少教堂和修道院,简化宗教仪式。 反映了德意志各个阶层打破神权束缚的愿望,尤其是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建立“廉价教会”的要求,符合他们进行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有何积极意义?二、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内容2、《圣经》至上 人人在上帝与《圣经》面前都是平等的,信徒皆为祭司,每个信徒都应该阅读《圣经》,并完全可以对《圣经》的含义作出个人的价值判断和理解。【思考】(1)《圣经》面前人人平等,“信徒皆为祭司”,有什么积极意义?1、“因信称义” 颠覆罗马教会的权威,倡导僧俗平等。 (2)对《圣经》可以作出“个人的价值判断和理解”,这和人文主义思想有什么关系?有什么积极意义? 是人文主义在宗教领域的延伸和发展;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要求自由、平等的愿望,客观上有反封建神权统治的作用。 二、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内容 材料三:世俗权力是受上帝的委任来惩治奸邪,保护良善的。因此我们应该让世俗政权在整个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 ——路德《致德意志的基督教贵族书》【思考】(1)路德认为,世俗权力和神权之间的关系 应该是怎样的?君权神授,但是世俗统治者的权力应高于教权并支配教权。(2)这种思想在当时有什么积极作用?打破罗马教廷的神权垄断,有利于建立本民族教会,反映了德意志民族要求国家统一的愿望。二、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内容【合作探究】根据马丁·路德宗教改革产生的背景和内容,探讨宗教改革的实质是什么? 实质: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社会运动,为德意志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解除了精神枷锁。1、“因信称义” 2、《圣经》至上 3、世俗权力高于教权,建立本民族教会二、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内容1、宗教改革从德意志开始的主要原因是( )
A.德意志处于分裂状态
B.天主教会成为德意志社会矛盾的焦点
C.德意志爆发了闵采尔领导的农民战争
D.马丁·路德的改革方案深入人心
2、《九十五条论纲》发表的意义在于( )
A.反驳了赎罪券的功效
B.拉开了宗教改革运动的序幕
C.否定了天主教会的神学说教
D.提出“因信称义”的思想随堂巩固3、德意志等国宗教改革运动的实质是( )
A.天主教会的派系斗争
B.农民的反封建斗争
C.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
D.天主教规和仪式改革
4、西欧早期的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往往采取反对天主教神学的形式,其根本原因是( )
A.中世纪天主教会是最大的封建主 
B.天主教会是西欧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C.不敢发动人民群众参加反封建斗争
D.资本主义发展不够充分的结果随堂巩固三、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影响 1、掀起了德意志地区反对罗马教廷的风潮,推动了广大民众的反封建斗争。【思考】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在德意志地区带来什么影响?托马斯·闵采尔,德国宗教改革的激进派领袖,也是德意志农民战争领袖。 1524—1526年他领导德意志农民起义,沉重打击了天主教会和封建势力。 《圣经》译成德文有利于宗教改革的拓展,促进了德意志民族语言的发展。1534年的德文《圣经》路德《圣经》翻译手稿三、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影响 公元1555年,德意志新旧教诸侯签订《奥斯堡和约》,规定诸侯有权在领土辖区内决定其臣民的信仰,即 “教随国定”原则。2、路德教派取得合法地位 。 《奥斯堡和约》【思考】通过材料,分析德意志地区民众反教会的斗争带来什么结果?三、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影响 2、路德教派取得合法地位 。 1、掀起了德意志反对罗马教廷的风潮,推动了广大民众的反封建斗争。3、为欧洲宗教改革开辟了道路。 三、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影响 新教的传播三、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影响 2、路德教派取得合法地位 。1、掀起了德意志反对罗马教廷的风潮,推动了广大民众的反封建斗争。3、为欧洲宗教改革开辟了道路。 强调个人信仰的独立,自文艺复兴以来的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传播和发展。4、标志着近代资产阶级神学诞生。 三、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影响 马丁·
路德
宗教
改革社


景在德意志四分五裂的政治局面下,天主教会的统治阻碍了德意志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国家统一,激化了社会矛盾。
人文主义在德意志的传播,马丁·路德立志改革。
教皇兜售赎罪券,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主


容因信称义:信仰即得救
《圣经》至上:人人皆祭司
建立本民族教会:王权高于教权影
响冲击天主教会推动了广大民众的反封建的斗争
路德教派取得合法地位
为欧洲宗教改革开辟了道路
标志着近代资产阶级神学诞生本课小结材料一 当钱投入钱柜丁当作响时,增加的只是贪婪爱财的欲望,而不是灵魂升天。……信徒得救一不靠教皇,二不靠圣礼,只有靠终生“悔改”,才是基督教的正道。 材料二 教皇须让我国不再受他们的不堪忍受的劫掠和搜刮,教皇须交还我们的自由、权利、财产……教皇须让皇权成为名副其实的皇权。
——路德《九十五条论纲》 (1)材料一的论述针对的是当时的什么事件?答:罗马教皇派人到德意志兜售赎罪券。(2)材料二中路德的要求反映了什么问题?答: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罗马教廷的控制与掠夺,建立适应其发展需要的新教会。随堂巩固材料三 教皇在德国的特使报告说:“十分之九的德国人高喊:‘路德’;剩下的十分之一少数喊“罗马教廷该死!”
——斯大林《宗教改革和伟大农民战争时期的德国》(3)材料三说明了什么问题? 德国各阶层同罗马教皇的矛盾十分尖锐,路德的宗教改革在德意志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得到各阶层的支持。随堂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