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第三单元计量时间
第3课时 我们的水钟
一 选择题
1. 我们制作水钟的一般流程是( )。
A. 设计→制作→测试→评估与改进
B. 制作→测试→评估与改进
C. 设计→制作→评估与改进
A
2. 在制作水钟时,测试中发现水滴得慢,那么划分时间刻度的间距应该( )。
A. 减小 B. 增大 C. 不变
3.【 杭州建德市】 能让自制水钟更加精确的办法是( ) 。
A. 在水中滴一滴红墨水
B. 换一个更粗、更大的塑料瓶
C. 不断加水,保持塑料瓶中的水位不变
A
C
4. 典典因感冒去医院打点滴,输完一瓶300 毫升的药液需要2 小时。输液时,典典记录滴完前100 毫升药液用时40 分钟,则再输液100 毫升需要的时间( )40 分钟。
A. 大于 B. 小于 C. 等于
【点拨】医院打点滴装置滴速均匀。
C
5. 如图,分别用甲、乙两个等高的容器来做水钟的受水容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可测量的时间更长,精确度更高
B. 甲可测量的时间更短,精确度更高
C. 乙可测量的时间更长,精确度更高
【点拨】甲的底面积小,容积小,可测量的时间更短,但精确度更高。
B
返回
二 填空题
1. 影响水钟计时准确度的因素有_________、 _________ 、 _________ 等。
2. 如右图的水钟,当刻度标在上面的容器上时,是 _______(填“受水型”或“泄水型”,后同)水钟,当刻度标在下面的容器上时,是______水钟。
水位高低
孔径大小
刻度划分
(合理即可)
泄水型
受水型
返回
三 课堂上老师要求各小组分别制作一个能计时6 分钟的水钟,请回答下列问题。
1. 我们设计水钟时,主要考虑( ) 。
①水钟类型 ②材料选择 ③刻度的设置 ④水钟的颜色 ⑤孔径的大小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②③⑤ C. ①②④⑤ D. ①②③④
B
2. 典典小组制作的水钟加满水后,3 分钟就滴完了,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 )。
A. 水位太高 B. 漏水孔太大
C. 容器形状不规则 D. 水量太少
B
3. [学科素养·推理意识]如图1 是典典小组第一次制作的水钟,加满水后自然状态下滴水,滴水的速度是_________(填“先快后慢”“先慢后快”或“匀速”)的;在接水容器外壁每分钟画一次刻度,画出的刻度如图2 所示,其中可能正确的是______(填“
①”“②”或“③”)。
先快后慢
③
【点拨】刚开始水流速度快,相同时间流下的水量多,刻度间隔大。
4. 经过改进后,典典小组第二次制作了如图3 所示的水钟,与图1 的水钟相比,他们解决了_______________问题。请你在图3 的接水容器外壁上标出水钟的刻度。
滴速不均匀
画图提示:在下方容器壁上标出6 个均匀的刻度。
5. [学科素养·科学思维]评估我们的水钟环节,下列做法最科学的是( )。
A. 水钟要特别关注美观,外观美的就是最好的水钟
B. 要关注选材的合适、美观度,更要关注水钟计时的精确性
C. 只要能计时,其他的都不需要关注
D. 大家只要关注自己的水钟,不需要听取别人的意见
返回
B
四 [新情境·古人智慧]材料阅读题
下面是我国古代发明的三种水钟的示意图。
图甲是沉箭漏:人们用竹片或木片做成箭舟浮在漏壶内部的水面上,箭舟上竖立一支箭尺,箭尺上有刻度。再在漏壶上加一有孔的盖,将箭尺从孔中插进去。漏壶的底部侧面有小孔,壶中的水由小孔流出,箭尺就随着水位的不断降低而下降。
图乙是燕肃莲花漏:上匮(盛水的容器)能持续不断地供水给下匮,下匮有一个分水孔,当下匮中的水面超过分水孔时,水就会通过竹注筒流到减水盆中。
下匮中的水通过一根叫“渴乌”的细管流向左侧的壶内,壶内有莲花箭,箭上有刻分(刻度)。每经过一个固定的时间段,壶中的水就会积满,人们就可以通过壶底的退水孔将水放完,再重新开始计时。
图丙是浮箭漏:使用浮箭法的漏刻由两只漏壶组成,一只供水壶,一只受水壶,安在箭舟上的箭尺随着壶内水位的上升而上浮。
1. 甲、乙、丙三种水钟中,属于泄水型水钟的是_________,属于受水型水钟的是_________ 。
2. 图乙中,下匮的分水孔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3. 甲、乙、丙三种水钟中,计时最准确的是_________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甲
乙、丙
让下匮的水位保持不变,
控制水流速度不变
乙
乙的水流速度是均匀的
返回(共19张PPT)
第三单元计量时间
第5课时 摆的快慢
一 选择题
1. 关于荡秋千涉及的科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荡秋千所用的绳子越长,秋千摆动的速度越快
B. 荡秋千所用的绳子越短,秋千摆动的速度越快
C. 荡秋千的人体重越轻,秋千摆动的速度越快
B
2.【嘉兴平湖市】 如图所示的四个摆中,一分钟摆动次数最少的是( )。
A. ① B. ③ C. ④
B
【点拨】摆的快慢与摆绳长度有关,与其他因素无关。摆绳越长,摆动越慢。
3. 关于摆的研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摆锤的质量越大,摆每分钟摆动的次数越多
B. 摆绳长度与摆幅不变,摆锤的质量增加,不影响摆每分钟摆动的次数
C. 摆绳越长,摆每分钟摆动的次数越少
A
4.【温州市】 研究“摆摆动的快慢与摆锤质量的关系”的实验可以选择( )。
A. B. C.
C
5. 如右图所示的两个摆,它们的摆锤质量和摆绳长度都不相同,同样测量摆动10 次所需要的时间,则甲、乙两个摆所需时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甲用的时间比乙用的时间长
B. 甲用的时间比乙用的时间短
C. 甲和乙用的时间相等
B
返回
二 填空题
1. 摆的快慢与________、 _________无关,改变_________会改变摆的快慢。
2. [学科素养·推理意识]天天家有一个机械摆钟,他发现12 月与7 月摆钟摆动的快慢略有不同,你认为 ______月摆钟摆动得比较快,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摆幅大小
摆锤质量
摆绳长度
12
12 月天气比较冷,摆杆会冷缩
变短,导致摆钟摆动变快
返回
三 【衢州江山市改编】 华华发现了一个玩具:15个质量相同的小球悬挂在支架上,从左向右绳长逐渐变短(如图甲)。她将15 个小球用木棒推到同一个高度,放开后小球像跳舞一样不断变换队形(如图乙)。华华对这个玩具进行了探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华华猜测:小球不断变换队形可能与_________有关。
摆绳长度
2. 为了验证猜想,华华尝试用自己制作的摆展开研究,实验记录如下:
组号 摆绳长度(厘米) 小球 质量(克) 每分钟摆动的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① 20 30 66 65 65
② 20 50 65 65 65
③ 20 70 66 55 65
④ 30 50 53 52 53
⑤ 40 50 44 43 43
华华应该用上表中的_______(填组号)三组数据来验证自己的猜测。
②④⑤
3. 华华发现有一个数据异常,这个数据是______,科学的解决方法是( )。
A. 直接修改数据 B. 分析原因,重新实验获得新数据
C. 舍弃不用 D. 向同学要数据
55
B
4. 通过比较①②③的数据,我们发现摆的快慢与_________无关;通过比较②④⑤的数据,我们发现摆的快慢和_________有关。
摆锤质量
摆绳长度
5. 华华分析后发现15 个小球出现不断变换队形的现象,是因为在相同时间内15 个小球的摆动快慢是( )。
A. 左快右慢 B. 左慢右快 C. 一样快 D. 不确定
B
6.[新题型·说理题]华华想通过用相同长度的摆绳,改变摆球大小来达到上述玩具的效果,你觉得她能成功吗?说说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返回
不能成功,因为摆绳长度不变,摆的快慢大致相
同,摆球不会出现不断变换队形的现象(合理即可)
四 下图是两个不同科学小组探究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示意图,其中①号、②号摆绳长度相同,③号、④号摆绳长度相同,甲组采用相同材质、不同大小的两种摆球,乙组采用
相同大小、不同材
质的两种摆球。请
回答下列问题。
摆的编号 30 秒内摆动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① 35 36 35
② 36 35 35
③ 19 20 19
④ 20 21 20
1. 关于两个小组的实验方案,你认为更合理的是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本实验可以探究_________ 、 _____ 与摆的快慢的关系。
乙组
甲组摆球半径不同,摆长也不同
摆锤质量
摆长
3. 乙组测出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如果乙组图中的⑤号位置是一个一分钟摆动60 次的摆,请分析表中数据,在该位置画出这个摆的示意图。
返回(共18张PPT)
第三单元 计量时间
单元综合素养提优
周期性
泄水
受水
大
快
小
慢
高
快
低
慢
相同
相同
摆锤质量
摆幅大小
长
慢
短
快
【例】关于古代圭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由“圭”和“表”两个部件组成
B. 根据日影长度读出时辰
C. 与日晷的用法一样
A
【例】 如右图所示的滴漏中装了200 毫升水,流出前100 毫升水用了120 秒,第一次流完所有的水用时300 秒。
重复实验,分别测量流出前100 毫升水和后100 毫升水以及流完全部水量所用的时间,可能为( )。
B
选项 流出前100 毫升水 流出后100 毫升水 完全部水量流
A 120 秒 120 秒 240 秒
B 120 秒 180 秒 300 秒
C 180 秒 120 秒 300 秒
【例】如右图所示是典典制作的泄水型水钟,这个水钟的刻度应该是( )。
A
【例】在观察自制摆的活动中,我们发现( )。
A. 摆幅越来越小,完成一次摆动的时间不变
B. 摆幅不变,完成一次摆动的时间也不变
C. 摆幅越来越小,完成一次摆动的时间变少
A
【温州市改编】 如图所示,某科学小组利用铁架台做水钟实验和摆的实验。水钟实验中的塑料瓶中盛有300 毫升水;摆的实验中的垫圈质量为10 克,摆绳长度为20 厘米。请回答下列问题。
1. 该小组制作的水钟属于_______型水钟。
2. 关于这个水钟的刻度,正确的是( )。
受水
A
3. 你认为影响水钟准确性的因素是( )。
A. 水太多
B. 水滴流速不均匀
C. 容器颜色太鲜艳
B
4. (易错题)实验中发现摆摆动15次时,滴漏正好滴下30滴水,10分钟后再观察一次,同一个摆摆动15 次时,这个滴漏中滴下的水滴( )。
A. 少于30 滴 B. 多于30 滴 C. 正好30 滴
点拨:随着时间增加,滴漏中的水量减少,水流速度变慢,但摆摆动15 次的时间不变,所以相同时间内,滴漏中滴下的水滴少于30 滴。
A
5. 学科素养·科学思维 要使这个水钟计时更加精确,你会如何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6. [学科素养·语言表达]要想研究摆的快慢与摆长是否有关系,则实验中需要保持相同的条件是_________、 ________,不同的条件是__________。
持续加水,保持滴漏中水量相同,让水钟流速保
持不变
摆锤质量
摆幅大小
摆绳长度
7. 根据实验设计,小组成员开展了有关摆的快慢与摆绳长度的关系的实验,得到如下数据。
摆绳长度 摆动幅度 摆锤质量 30 秒摆动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①号摆 20 厘米 5° 10 克 35 34 35
②号摆 30 厘米 5° 10 克 25 30 25
③号摆 40 厘米 5° 10 克 15 17 16
(1)通过实验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学科素养·语言表达]表格中有一个错误数据,请你写出来并说说正确的处理方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摆的快慢与摆绳
长度有关,摆绳越长,摆动越慢
②号摆的第二次数据错误;处理方式:检查错误原因,重新做实验
8. 为了研究“摆的快慢与摆锤质量”的关系,科学小组准备了以下几个摆锤和若干长度不同的摆绳。下面是他们画的设计图,但存在问题,请你帮他们修改设计图,并画在空白框中。
(合理即可)(共16张PPT)
第三单元计量时间
第1课时 时间在流逝
一 选择题
1. 古人常用“一炷香”来表示一段时间,“一炷香”的时间大概是( )。
A. 半小时 B. 一小时
C. 一刻(15 分钟)
A
2. [学科·语文]天天想到了在课外读物上看到的几个有关时间的成语,与旭日东升、日悬中天、日落西山对应的时间分别是( )。
A. 早晨、傍晚、中午
B. 早晨、中午、傍晚
C. 傍晚、中午、早晨
B
3. 【衢州市】 下列计时仪器中,最不适合做一分钟计时器的是( )。
A. 日晷 B. 沙漏 C. 燃香
A
4. 关于圭表和日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如图所示,①是圭表,②是日晷
B. 日晷和圭表都是利用阳光下
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来计时的
C. 日晷和圭表一般都是用于一天的计时
【点拨】日晷适用于一天的计时,圭表适用于一年的计时,对应节气。
B
5. 有时可以依据自身的生理活动来估测时间,下列活动最接近1 秒的是( )。
A. 正常走5 步 B. 打个哈欠 C. 心跳一次
6. [学科素养·科学思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时间的流逝是有快慢的,高兴时时间过得快一点
B. 时间的流逝是有快慢的,伤心时时间过得慢一点
C. 时间流逝的快慢不会因为心情而改变
C
C
7. 某科学兴趣小组研究“一炷香”的时间时,下列
观点正确的是( )。
A. 风会影响香燃烧的快慢,应该在无风的环境中
做实验
B. 实验中我们要经常对燃着的香吹一吹,防止它中途熄灭
C. 燃尽前四分之一的香比后四分之一的香所用的时间更长
A
返回
二 填空题
1.“ 时间”有时是指________,有时则表示一个________(即时长)。
2.【宁波市镇海区】 在远古时代,人类利用天上的______来计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昼夜交替自然而然成了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______。
某个时刻
时间间隔
太阳
天
3. 钟表以______ 、 ______ 、 ______为单位计量时间,钟面上的秒针每转动一格,表示时间流逝了 ______ ,秒针转动一圈,表示时间流逝了 ______ 。
时
返回
分
秒
1 秒
1 分
三 学完本课时的内容,典典提出了一些问题,你能帮他解决吗?
1. 蜡烛可以用来计时吗?典典找来三支形状不同、长度相同的蜡烛准备研究这个问题,请你帮他选择一支合适的蜡烛,并在该蜡烛下方的括号
内打“√”,你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
第一支蜡烛粗细均匀,计时比较准确
2. 蜡烛可以用来计时的主要原因是( )。
A. 蜡烛长度适合
B. 蜡烛可燃烧的长度长
C. 蜡烛材料易得
D. 在相同时间里蜡烛燃烧的长度基本相同
3. 利用尺子在选择的蜡烛上做标记,将蜡烛平均分为四等份。
D
提示:先准确测量蜡烛的总长度,然后用总长
度除以 4,得到每段的长度,再标记分段线。
4. 典典将蜡烛均匀分成4 段后,每段燃烧所需时间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最合理的是( )
A. 蜡烛燃烧的速度很不均匀
B. 第1 段可能是点火加快了燃烧
C. 第4 段蜡烛燃烧时可能被风吹到
D. 蜡烛不能用来计时
第1段 第2段 第3段 第4段
燃烧用时 30 秒 35 秒 35 秒 40 秒
点拨:第4 段蜡烛燃烧时如果被风吹到,燃烧速度应该变快,用时应该变短。
B
5.[学科素养·科学思维]下图是两种不同型号的蜡烛,你认为典典用来做实验的蜡烛可能是_______(填字母),你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来科学考试计时,适合选择_______ (填字母)
蜡烛来计时。
B
返回
B 蜡烛比较细,燃烧时间较短,典典做实验的蜡烛
烧完用了140 秒,时间很短
B
四 [新情境·古人智慧]材料阅读题
火,使人类开始吃上熟食,给人类带来光明,火也被人类用来计时。盘香火钟是由我们熟知的盘香构成的,大的盘香几米长,可以燃烧几个月。
如在盘香的特定位置装上几个金属球,再在盘香下面放一个金属盘,当燃烧到某一特定的位置时,金属球就会落在金属盘里,发出清脆的响声,这就构成了“火闹钟”。但火钟计时的精度不可能做得很高,因为燃料和燃烧条件两个因素都不确定,燃烧速度也在变化,计时精度就低了。
1. 火钟计时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新题型·说理题]我们发现现代社会很少有人用火来计时,请你分析一下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燃烧相同的香用时比较接近,计时均匀
返回
现代有了更精确、便捷的计时工具,
如机械钟、电子钟和原子钟,用火计时相比之下不够精确
且不方便(合理即可)(共18张PPT)
第三单元计量时间
第2课时 用水计量时间
一 选择题
1. 下列生活中的常见物体,你认为最适合作为滴漏装置的是( )。
A
2.【杭州市萧山区】 古代的水钟用水滴的好处是( )。
A. 让水流慢一点,计时长一点
B. 水能以尽量均匀的速度向下流
C. 滴1 滴水刚好用1 秒,滴60 滴水刚好用1 分钟
B
3. 如图所示,在剪开的塑料瓶中装200 毫升水,然后在瓶盖上钻一个小孔,让水从小孔中缓慢流出。重复几次后我们会发现每次滴完水所用的时间( )。
A. 都不相同
B. 完全相同
C. 几乎相同
C
4. [新考法·图文转换]如图,典典将饮料瓶剪开,在瓶盖上钻一个小孔,并组装起来。他在A 瓶中装水,水从瓶盖的小孔中滴落到B 瓶。典典每隔1 分钟观察1 次A 瓶中的水位,并在A 瓶的瓶壁上标出水位刻度。下列能表示“A 瓶水位与时间的关系”的图像是( )。
B
返回
【点拨】A 瓶中水量越来越少,水流速度越来
越慢,水位下降相同高度所用的时间越来越长。
二 填空题
1. 古代的水钟是根据_____________来计时的工具,主要有________和________两类。图1
是_______型水钟,表示时间的
刻度标在________(填“A”或
“B”)上;图2 是 ________型
水钟,溢水口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流水的等时性
受水型
泄水型
泄水
A
受水
让漏斗内的水位保持一致,从而
让出水口的水流速度保持均匀
2.【丽水龙泉市改编】 从装有300毫升水的瓶中漏50毫升水需要40秒,则漏150毫升水需要的时间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20 秒。
大于
返回
三 华华所在的实验小组做滴漏实验时,在自制的容器内装了100 毫升水,观察并记录漏完100毫升水需要的时间,重复三次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第一次测量 第二次测量 第三次测量
漏完100 毫升水需要的时间 120 秒 121 秒
1. 根据实验记录表我们可以推测,第三次测量的时间可能为( )。
A.110 秒 B.120 秒 C.130 秒
2. [新题型·结论开放题]由此,可以得出结论: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水位相同、孔
径大小相同,漏完相同的水量用时基本相同(合理即可)
3. 该小组同学测量从100 毫升水中流出前30 毫升、60 毫升、90 毫升水所需时间的记录如表一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表一
水流量 所需时间(秒) 第一次测量 第二次测量 第三次测量
30 毫升 21 21 21
60 毫升 55 55 55
90 毫升 96 95 96
表二
水流量 所需时间
30 毫升 10 秒
60 毫升 25 秒
90 毫升 50 秒
(1)[学科素养·科学思]纵向比较表格中的数据,我们可以发现:从100 毫升水中流出前30 毫升、60 毫升、90 毫升水所需的时间______(填“是”或“不是”)成倍数增加的,且流出前30 毫升水所需的时间比流出后30 毫升水所需的时间______ (填“长”或“短”),对此你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不是
短
同一个滴漏,水位越高,水流速度越快,流相同水量的
水用时越短
(2)本实验做三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3)梦梦所在的实验小组也做了100 毫升水的滴漏实验,实验数据如表二所示。从实验数据分析,你认为两个实验小组的实验装置中最大的不同是_______________。
(4)由此可知,影响滴漏水流速度大小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_、 _________ 。
减小实验的偶然性
返回
孔径大小不同
孔径大小
水位高低
四 龙龙在制作水钟时,心中产生疑惑:滴水速度到底是与水位高度有关,还是与瓶子中的水量多少有关呢?于是他设计了如图实验。
瓶子 水位高度(厘米) 喷射距离(厘米) 第一次测量 第二次测量 第三次测量
大瓶 15 10 10.1 10.1
7 6 6 5.9
小瓶 15 10 10 9.9
7 6.1 6 6
1. 通过观察带孔的塑料瓶中水流出时的________,判断水流的速度。
2. 探究滴水速度与瓶子中的水量多少是否有关,需要改变的条件是( )。
A. 塑料瓶大小 B. 开孔大小 C. 水位高度 D. 喷射距离
喷射距离
点拨:相同水位高度,水量变化主要通过瓶子大小来改变。
A
3. [学科素养·推理意识]分析实验数据发现,滴水速度与_________有关,与_________无关,你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判断的。
4. [新题型·说理题]同一个瓶子,将开孔位置向上移,其他条件不变,你认为喷射距离会变化吗?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位高度
返回
水量多少
大瓶和小瓶,相同水位高度时,喷射距离基本相同
会变化;当开孔位置向上移时,相同水位时,距离孔的
高度变小,水压变小,喷射距离会变小(共17张PPT)
第三单元计量时间
第6课时 制作钟摆
一 选择题
1. 如图所示的摆钟出现了故障,每天都会慢几分钟,修理的方法是( )。
A. 换一个重一些的摆锤
B. 将摆锤上的螺母往上调
C. 将摆锤上的螺母往下调
B
2. 典典计划制作一个每分钟摆动60 次的摆,可在实际测量时却发现摆每分钟摆动的次数为50 次,他可以( )。
A. 缩短摆绳的长度
B. 加长摆绳的长度
C. 减小摆动的幅度
A
3. 关于制作钟摆的材料和设计方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实验材料中的细绳要用没有弹性的绳子
B. 在调试过程中,如果摆动快了,可以直接将摆绳减半再试
C. 实验需要铁架台、细绳、回形针、螺母等器材,不需要秒表
A
4. 某科学小组确定1 分钟摆动60 次的钟摆的摆绳长度时,得到了下表中的数据,
次数 摆绳长度 摆动次数
1 28 厘米 55 次
2 26 厘米 57 次
3 24 厘米 61 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需要继续将摆绳长度减少2 厘米,再进行实验
B. 可以确定我们需要的摆绳长度是25 厘米,不用再做实验
C. 需要继续做实验,测量摆绳长度为25 厘米时的摆动次数
C
5. 制作一个1 分钟摆动60 次的钟摆,下列快速调试的方法中,不合适的是( )。
A. 可以测试钟摆15 秒内是否摆动了15 次
B. 制作钟摆时,如果钟摆不准确,只能调整摆绳的长度
C. 摆绳长度不变,用木条作摆锤,改变木条的长度,钟摆的快慢会改变
返回
【点拨】制作钟摆时,如果用木条作摆锤,也可以通过调节木条的长度来调节摆长。
B
二 填空题
1.【 台州市】 天天加长了一个摆钟的摆绳长度后,摆钟计时准确了,这个摆钟原先是________(填“走快了”“走慢了”或“计时准确”)。
走快了
2. 如右图所示,探究影响摆摆动速度的因素时,龙龙在老师的指导下多次调整摆长。根据实验结果可知,摆动速度最快的摆是_______,摆动速度最慢的摆是_______ 。如果不改变摆长,只改变
摆锤的质量, _______(填
“会”或“不会”)改变
摆的摆动速度。
返回
乙
甲
不会
三 某科学小组要制作一个1 分钟正好摆动60 次的摆,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制作钟摆的正确步骤是( )。
①实施方案 ②明确任务 ③设计方案 ④评估与改进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①④ C. ②①③④ D. ③②①④
B
2. 关于制作钟摆的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选用橡皮筋做摆绳,因为弹性越大越好
B. 用很轻的泡沫球做摆锤效果好
C. 测试不需要秒表,我们数一数即可
D. 选用棉线做摆绳,因为棉线不可伸长
D
3. 制作过程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可以先调试一个15 秒摆动15 次的摆
B. 为了得到“平均摆动次数”数据,每次调试后的摆需要经过至少2 次测试
C. 测1 秒摆动的次数比测15 秒摆动的次数更可靠
D. 每次测量时都需要把摆拉到水平位置再释放
A
4. [新题型·说理题]某小组的同学利用摆绳减半或增倍的方法进行调试,得到摆动次数如表所示。
15 秒摆动次数记录表
摆绳长度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30 厘米 12 11 12
15 厘米 18 18 19
根据摆绳减半或增倍方法,该小组的同学接下来应该把摆绳长度调整为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5 厘米
摆绳长度为30 厘米时,
1 分钟摆动次数为48 次,摆绳长度为15 厘米时,1 分钟
摆动次数为72 次,要调试一个1 分钟摆动60次的摆,摆绳长度应该介于30 厘米和15 厘米之间,按照减半或增倍方法,应该为22.5 厘米
返回
四 下面是两组同学设计的“摆长是怎样影响摆的摆动次数”的实验,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 [新题型·说理题]如图1 所示,第1 组同学准备了
两根粗细相同、长短不同的木条,各用相同长
度的摆绳将它们竖直悬挂在支架上。你认为两
个摆的摆动快慢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
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
悬挂点到摆锤中心的距离(摆长)不同
2. 如图2 所示,第2 组同学将木条换成铁条,并在第二个铁条下端吸了一块磁铁,其他条件不变,则两个摆的摆动快慢______(填“相同”或“不同”)。当磁铁慢慢向上移动的过程中,相同时间的摆动次数会_________(填“越来越多”“不变”或“越来越少”)。
不同
越来越多
3. 如果想继续研究木条的粗细会不会影响摆的摆动快慢,请你在方框中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要求图文结合。
(1)如图,选择3 根长度相同但粗细不同的木条,分别用相同长度的摆绳将它们竖直悬挂在支架上;(2)将木条(摆锤)拉至同一高度释放,让其自由摆动,用秒表记录摆锤完成10 次全摆动所需的时间;(3)
重复测量3 次,取平均值并比较。
返回(共19张PPT)
第三单元计量时间
第7课时 计量时间和我们的生活
一 选择题
1.【嘉兴平湖市】 精确计时对我们的生活具有特殊的意义,下列不需要精确计时的是( )。
A. 亚运会百米赛跑 B. 高铁运行时刻表 C. 完成作业的时间
C
2.【温州瑞安市】 我们可以用蜡烛、摆、水等来计时,根本的原因是它们( )。
A. 计时很精准
B. 取材方便
C. 变化或运动具有规律
C
3. 在没有任何计时工具的情况下,下列可以帮助我们估计时间的是( )。
A. 心跳的次数
B. 呼吸的次数
C. 学校的下课铃声与作息时间表
C
4. [新情境·航天成就]2024 年10 月30 日4 时27 分,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成功点火发射,在发射过程中,测控时间需要精确到毫秒。下列计时工具中,最精确的是( )。
A. 机械表 B. 电子表 C. 原子钟
C
5. 下列计时工具中,符合人类计时演变历史的是( )。
A. 日晷→摆钟→石英钟→水钟
B. 日晷→水钟→摆钟→石英钟
C. 日晷→水钟→石英钟→摆钟
B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精确计时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科学技术上,与我们的生活无关
B. 石英钟表利用了石英晶体的振动,是当今计时最精确的钟表
C. 交通信号灯需要精确计时,才能保障交通安全
C
返回
二 填空题
1.“ 1小时、1个时辰、1刻”按时间从长到短的排列顺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2. 如果计时不准确,可能造成的影响有_________ 、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1 个时辰> 1 小时>1 刻
交通瘫痪
火箭发射失败
体育赛事不公平
(合理即可)
返回
三 连线题
【金华东阳市】将下列计时工具与其计时原理、准确性用线连起来。
水钟 摆的等时性 不太准确(受天气影响)
日晷 水流速度均匀 比较准确
石英表 晶体振动 准确
摆钟 日影变化 很准确
返回
四 材料阅读题
材料一:在没有导航仪的年代,航行在茫茫大海上的船员,曾利用钟表辨别方向,结合地图等确定自己所在的位置,让船成功地从一个地方航行到另一个地方。在北半球,利用钟表辨别方向有两种常用的方法。
方法一:“时数折半对太阳,12 指的是北方。”一般在上午9 时至下午4 时之间可以很快地辨别出方向。把钟表平放,用时间除以2,在表盘上找出商数的位置,然后使其指向太阳,表盘上12 时所指的方向就是北方。如果是下午时间,就使用24 时计时法。例如:上午10 时,除以2 商5,把5 对准太阳,12 时所指的方向就是北方。
方法二:把钟表平放,时针指向太阳,时针与12 时刻度围成的角的平分线的方向就是南方。
材料二:时间基准的发展不断追求更高精度与稳定性,主要经历了以下阶段:
古代天文观测计时:远古时,人类以太阳东升西落定“天”,借月亮圆缺周期制定农历。公元前2 世纪,发明地平日晷计时,日误差约15 分钟,同时期发明的圭表可测节气和时间。
古代机械计时:一千多年前,希腊和中国北宋出现漏壶,这是首个摆脱天文现象的计时仪器,日误差约10 分钟。六百多年前,宋代苏颂发明水运仪象台,被视为首座机械钟,将昼夜划分为24 小时。
近代机械计时:17 世纪,惠更斯依据摆的等时性原理发明摆钟,计时精度大幅提升。
现代电子计时:20 世纪30 年代,石英晶体振荡器出现,日误差不会超过1 秒。如今,原子钟计时最准,2022 年原子钟的精度可以达到每3000 亿年才误差1 秒。
展望未来,科学家在探索核时钟技术和量子技术,有望改写时间基准精度纪录。
1. 在北半球,利用钟表辨别方向的方法一中,如果当前时间是下午2 时(14 时),下列方法可以确定北方的是( )。
A. 将7 对准太阳,12 时指向北方
B. 将2 对准太阳,12 时指向北方
C. 将3 对准太阳,12 时指向北方
D. 将14 对准太阳,12 时指向北方
A
2. (判断题)利用钟表辨别方向的方法二中,将时针指向太阳后,时针与12 时刻度围成的角的平分线的方向是北方。 ( )
点拨:利用钟表辨别方向的方法二中,时针与12 时刻度围成的角的平分线指向南方。
×
3. 在时间基准的发展历程中,( )的发明标志着人类首次摆脱了天文现象进行计时。
A. 地平日晷 B. 漏壶 C. 摆钟 D. 原子钟
B
4. 关于时间基准的发展阶段,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
A. 古代天文观测计时→近代机械计时→古代机械计时→现代电子计时
B. 古代天文观测计时→古代机械计时→近代机械计时→现代电子计时
C. 古代天文观测计时→现代电子计时→近代机械计时→古代机械计时
D. 现代电子计时→近代机械计时→古代机械计时→古代天文观测计时
B
5. [学科素养·语言描述]为什么时间基准会不断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为人类对时间测量的精度和稳定性要求不断提高。随着科技的发展,新的计时工具和技术不断被发明和应用,以满足更高精度和稳定性的需求(合理即可)
返回(共48张PPT)
第三单元综合素质达标
一、选择题(每小题2 分,共40 分)
1. 关于圭表和日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圭表和日晷都是古人用来计时的工具
B. 圭表主要利用日影的方向变化来计时
C. 日晷主要利用日影的方向变化来计时
B
2. 古人常用燃香或点蜡烛的方法来计时,主要是因为香和蜡烛( )。
A. 成本低 B. 方便移动 C. 燃烧速度基本保持不变
C
3. 【嘉兴平湖市】下列活动中,流逝的时间最接近1 分钟的是( )。
A. 做一遍眼保健操
B. 写一篇400 字的作文
C. 在平静状态下心跳75 次
C
4. 【温州瑞安市】研究“一炷香的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风会影响香燃烧的快慢,应该在无风的环境中做实验
B. 实验中要经常吹一吹香,防止香熄灭
C. 同一炷香,开始时的四分之一燃烧快,最后的四分之一燃烧慢
A
5. 用细长的圆筒形瓶子做一个泄水型水钟,这个水钟的时间刻度线可能是( )。
A
6. 在制作水钟时,能解决水钟滴水速度不均匀的办法是( )。
A. 增大滴水孔
B. 改变容器的大小
C. 保持水位高低不变
C
7. 我们自己做的摆,在自由摆动的过程中,摆幅会( )。
A. 越来越大 B. 越来越小 C. 保持不变
B
8. 下列计时工具按发展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日晷→水钟→摆钟→石英钟
B. 摆钟→日晷→水钟→石英钟
C. 水钟→摆钟→日晷→石英钟
A
9. 【台州市路桥区改编】华华将透明饮料瓶去掉底部,在瓶盖上扎一个小孔,倒置并装入200 毫升水。她
用量杯在瓶下接水,发现水积聚到30 毫升时用
时20 秒。当水积聚到90 毫升时可能用时( )。
A. 70 秒 B. 60 秒 C. 50 秒
A
10. 【温州市】观察一个摆摆动,并测量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发现摆动时间( )。
A. 先短后长 B. 先长后短 C. 固定不变
C
11. 1 分钟摆动60 次的摆,摆绳长度大约是( )。
A. 15 厘米 B. 25 厘米 C. 35 厘米
B
12. 一个摆1 分钟摆动55 次,想要它1 分钟摆动40 次,我们可以( )。
A. 增加摆绳的长度
B. 增大摆锤的质量
C. 缩短摆绳的长度
A
13. 如图所示为三个不同的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号摆最重,摆动得最快
B. 若②号摆的摆动幅度比①号摆大,则②号摆摆动得比①号摆快
C. 三个摆摆动快慢一样
C
14. 一个摆钟一昼夜走慢了两分钟,为了使它计时准确,下列方法有效的是( )。
A. 减小摆绳的长度
B. 增大摆绳的长度
C. 增大摆锤的质量
A
15. 下列生活中的常见物品,你认为最适合作滴漏装置的是( )。
A. 输液装置 B. 漏斗 C. 饮水机
A
16. 【湖州市】沪苏湖高速铁路,简称沪苏湖高铁,是一条连接上海市、江苏省苏州市、浙江省湖州市的高速铁路,是长三角城际轨道交通网中的骨干线路。2024 年11 月23 日上午,沪苏湖高铁建设进入试运行阶段。沪苏湖高铁列车时刻表的精确度需要达到( )。
A. 时 B. 分 C. 秒
C
17. 冬天钟摆受冷会缩短,摆钟会走得( )。
A. 偏快 B. 偏慢 C. 不变
A
18. 一个人坐在秋千上与两个人坐在同一个秋千上相比,( )。
A. 一个人时摆得快
B. 两个人时摆得快
C. 两种情况摆得一样快
C
19. 【嘉兴桐乡市】中国空间站“梦天”实验舱搭载了太空中最精准的计时钟组,其精准度可达到约50 亿年误差1 秒,这个计时钟组属于( )。
A. 水钟 B. 摆钟 C. 原子钟
C
20. 【温州市】右图中三个摆的摆动速度由快到慢排列为( )。
A. 甲> 乙> 丙
B. 丙> 乙> 甲
C. 甲= 乙= 丙
B
二、填空题(每空1 分,共8 分)
1. 【台州市改编】 ______的出现,大大提高了钟表的准确度。
摆钟
2. 【金华市金东区改编】右图是我国的一个水钟,它由四个水桶组成,这样组合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使丙桶中的水位高度保持
一致,保证水流速度均匀
3. 在制作水钟的过程中,天天根据要求画了水钟设计图,属于________过程。
设计方案
4. 【温州市改编】用于夜间计时的古代计时工具有______。
水钟
(合理即可)
5. 【台州温岭市改编】典典制作了右图的水钟,受水容器上的时间刻度__________(填“上疏下密”“均匀”或“上密下疏”)。
上密下疏
6. 日晷和圭表都可以用来计时,两者最大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晷根据日影的方向变化来计时,一般用于一
天的计时;圭表根据日影长短的变化来计时,
一般用于节气或季节的判断
7. 龙龙在荡秋千,第1 次是坐着荡,第2 次是站在秋千上荡,两次相比,________ 荡得更快。
第2 次
8. 【台州市改编】如图,有甲、乙、丙三个摆,将三个摆按摆动由快到慢的顺序排列:___________ 。
甲> 丙> 乙
三、综合题(共52 分)
1. 典典自制了如图所示的水钟,请回答下列问题。(8 分)
(1)制作水钟时,典典应该按照( )步骤进行。
①实施方案 ②明确问题 ③设计方案 ④评估与改进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②④ C. ②③①④
(2)典典想做一个受水型水钟,刻度应标在( )上。
A. 上面的饮料瓶 B. 下面的饮料瓶 C. 都可以
C
B
(3)制作受水型水钟时,刻度的划分从( )开始。
A.“2”(瓶底)
B.“1”(瓶底以上形状规则处)
C.“1”或“2”都一样
B
(4) 典典为图中的受水型水钟做了3 分钟的刻度,请从下图中的三个刻度表中,选择一种刻度的分布形态,并标注0、1、2、3 分钟的刻度。
2. 观察古代水钟的示意图(如下图)。(10 分)
(1)将水钟的结构与其发挥的作用用线连起来。
(2)此水钟里的水流速度是( )。
A. 固定的 B. 不固定的 C. 有时固定,有时不固定
(3)随着时间的流逝,浮标的位置( )。
A. 下降 B. 升高 C. 不变
(4)这是________(填“泄水型”或“受水型”)水钟。
(5)蓄水桶如果也显示时间刻度,刻度应该是( )。
A. 不均匀的 B. 均匀的 C. A、B 都有可能
A
B
受水型
B
(6)调试过程中发现水钟速度偏快,为了准确计时,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
A. 将进水管水流增大
B. 把刻度盘指针变短
C. 把溢水口在漏斗上的接口下移一点,使漏斗中的水位降低
C
3. 某小组做滴漏实验,在自制的容器内装200 mL 水,观察并记录漏100 mL 水需要的时间,重复多次实验,实验记录如下表。(14 分)
水量 第1 次测量 第2 次测量 第3 次测量
200 mL 130 秒 131 秒
(1)从实验记录中,我们可以推测,第3 次测量的时间可能为( )。
A. 120 秒 B. 130 秒 C. 140 秒
B
(2) 测量从200 mL 水中流出50 mL、100 mL、150 mL 水所需的时间,记录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流出的水量 第1 次测量 第2 次测量 第3 次测量 选择的数据
50 mL 21 秒 21 秒 20 秒 21 秒
100 mL 47 秒 47 秒 47 秒 47 秒
150 mL 81 秒 80 秒 81 秒
①我们纵向比较表格中的数据发现,从200 mL 水中流出50 mL、100 mL、150 mL 水所用的时间______(填“是”或“不是”)成倍数增加的,且流出前50 mL 水所需要的时间比流出后50 mL 水所需要的时间______ (填“长”“短”或“一样”)。从实验中发现,滴漏滴水速度是__________(填“先慢后快”“先快后慢”或“不变”)的。
不是
短
先快后慢
②我们横向比较表格中的数据发现,每次流出50 mL、100 mL、150 mL 水的时间_________。
③在上表中,空白处选择的数据为______比较合适。
④为了让该滴漏滴水速度恒定,你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致相同
81 秒
不断加水,让水位高度保持不变
4. 【嘉兴平湖市改编】某科学小组制作了一个“1 分钟正好摆动60 次的摆”,请回答下列问题。(20 分)
(1) 如图,在数摆的摆动次数时,若小球从B 点出发,该实验小组提出了3 种数摆动次数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
A. B → O → C 算一次
B. B → O → C → O → B 算一次
C. B → O → C → O 算一次
B
(2)关于制作钟摆的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选用橡皮筋作摆绳,因为摆绳弹性越大越好
B. 选用泡沫作摆锤,因为摆锤越轻越容易摆起来
C. 可以选用螺母或钩码作摆锤
C
(3)制作一个“1 分钟正好摆动60 次的摆”,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可以先调试一个15 秒摆动15 次的摆
B. 每次调整后的摆只要测试一次就够了
C. 测1 秒摆动的次数比测15 秒摆动的次数更可靠
A
(4)该实验小组利用摆绳长度减半的方法进行调试,得到摆动次数如下表,根据目标,接下来应该把摆绳长度调整为( )。
15 秒摆动次数记录表
A. 60 厘米 B. 45 厘米 C. 22. 5 厘米
摆绳长度 第1 次测量 第2 次测量 第3 次测量
30 厘米 12 次 11 次 12 次
15 厘米 18 次 18 次 19 次
C
(5)下表是该实验小组的记录汇总表,请根据表中数据回答问题。
1 分钟摆动次数记录表
小组 第1 次测量 第2 次测量 第3 次测量
第一组 66 次 66 次 66 次
第二组 51 次 51 次 51 次
第三组 58 次 58 次 58 次
①分析同组数据,你的发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分析不同组数据,你的发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③根据所学知识,你觉得三个小组中,摆绳最长的是________。
④ 根据表中数据,关于摆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请你提出一个继续研究的问题,并完成表格内容。
同一个摆,摆动快慢相同
不同的摆,摆动快慢不同
第二组
继续研究的问题
需要的实验材料
(合理即可)
摆的快慢与摆锤质量的关系
铁架台、秒表、细绳、螺母若干
实验方案(图文结合)
实验结论
①把细绳固定在铁架台的挂钩上,下端挂一个螺母,做成一个简单的摆,让摆小幅度地自由摆动,测量摆在30 秒内摆动的次数;②保证摆绳长度不变,分别增加1 个螺母和2 个螺母,使摆锤质量为原来的两倍和三倍,测量摆在这两种情况下30 秒内摆动的次数;③分别重
复操作3 次,记
录数据。
摆的快慢与摆锤质量无关(共20张PPT)
第三单元计量时间
第4课时 机械摆钟
一 选择题
1. 下列计时工具相比,精确度最高的是( )
A. 沙漏 B. 日晷 C. 机械摆钟
C
2. 测量我们自制的摆1 分钟摆动的次数时,下图中摆的幅度最合适的是( )。
A. B. C.
【点拨】严格来说,摆动幅度小于15°的摆才算单摆,摆的等时性才成立。
A
3.【杭州市萧山区改编】 用机械摆钟计时,主要应用了( )。
A. 摆能自由摆动 B. 摆的摆动幅度不变 C. 摆的等时性
C
4. 右图中,( )表示完成了一次摆动。
A. A → B → C → B → A
B. B → C → B → A
C. A → B → C
A
5. 在观察自制摆的活动中,我们发现( )。
A. 摆动的幅度越来越小,完成一次摆动的时间不变
B. 摆动的幅度不变,完成一次摆动的时间不变
C. 摆动的幅度越来越小,完成一次摆动的时间变短
A
6. 测得一个摆在1 分钟内摆动了80 次,那么这个摆摆动40 次需要的时间是( )。
A. 80 秒 B. 40 秒 C. 30 秒
C
7. 关于摆的研究,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摆长一样的摆,在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是一样的,与摆动幅度无关
B. 同一个机械摆钟,放在教室的不同位置,相同时间内摆动次数是变化的
C. 如果机械摆钟里能自由摆动的摆停止摆动时,它还会计时,但是不够精确
A
返回
二 填空题
1. 同一个单摆摆动一次的时间是______的,这一规律最早由意大利科学家______发现,根据这一规律,最早由科学家______制造出了机械摆钟。
2. 不同的摆在相同时间内的摆动次数_________(填“一定相同”或“可能不同”)。
相同
伽利略
惠更斯
可能不同
3. 如图所示,写出各部分的名称:A ______ , B ______ ,
C ______ ,D ______ 。
返回
摆幅
摆绳
摆锤
铁架台
三 下面是五(1)班同学自制摆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 请在下面的材料中选择合适的材料,自制一个摆。你选择的材料是________(填序号)。
①弹力绳 ②棉线 ③乒乓球 ④螺母 ⑤铁架台
2. 在自制摆摆动过程中,都会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A. 摆动幅度越来越小 B. 摆动会越来越快
C. 摆锤在不同位置的摆动快慢一样 D. 摆动会越来越慢
②④⑤
A
3. 如右图,箭头表示开始摆动的方向,从___________位置开始计时比较合适。
A
4. [学科素养·科学思维]如右表是不同小组自制的摆在1 分钟内的摆动次数,请回答下列问题:
小组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1 65 66 65
2 51 51 51
3 63 64 63
4 47 47 47
5 40 40 41
(1)分析同组数据,你的发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分析不同组数据,你的发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表中数据,你猜测摆的快慢可能与_________ 、________有关。
同一个摆在相同时间内的摆
动次数基本相同
不同摆在相同时间内的摆动次数不一定相同
摆绳长度
摆幅大小
(合理即可)
5. [学科素养·态度责任]为了让实验更加精确,你有什么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返回
取多次统计结果的平均值,计时员与操作员同步开始(合理即可)
四 材料阅读题
伽利略发现摆的等时性后,荷兰科学家惠更斯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机械摆钟。摆钟的钟摆是靠重力势能和动能的相互转换来摆动的,简单地说,如果你把钟摆拉高,由于重力影响它会往下摆,而到达最低位置后它具有一个速度,不可能直接停在那儿(就好像刹车不能立刻停住),惯性使它会继续冲过最低位置,而摆至最高位置时使它减速至零,受到的重力作用会让它向下摆。
如此往复,钟摆就不停地摆动了。按照以上描述,钟摆可以永远摆下去,但由于阻力的存在,它的摆幅会逐渐减小,直到最后停止,所以要用发条来提供能量使其不停地摆动。
1. 钟摆是靠_________和_______相互转换来摆动的。
重力势能
动能
2. 下列关于摆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由于阻力的存在,钟摆摆动会逐渐减小,需要发条提供能量使其不停地摆动
B. 当摆动变慢后,可以将摆锤向上移动一点来让摆钟计时标准
C. 钟摆在最低点的速度为零
D. 伽利略发现了摆的等时性,是指同一个摆完成一次全摆动的时间相同
C
3. [学科素养·科学思维]在实际生活中,摆钟的准确性会受到温度变化的影响。请解释温度变化如何影响摆钟的计时准确性,并提出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度变化会导致摆钟
返回
的摆杆材料发生热胀冷缩;解决方案:使用热膨胀系数
极低的材料,或尽量放在恒温环境中(合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