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烟台市莱州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五四制)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河南省舞阳县贾湖遗址(33.5°N,113.7°E)的考古研究发现,古人将骨笛和叉形器组合起来,做成观测正午日影的原始“圭表”,如图所示(图中①②③代表二分二至的日影末端位置)。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贾湖先人利用骨笛和叉形器观测时,应将( )
A.两根木桩按东西对位,叉形器置于东端 B.两根木桩按东西对位,叉形器置于西端
C.两根木桩按南北对位,叉形器置于南端 D.两根木桩按南北对位,叉形器置于北端
2.当贾湖先人4月中旬进行农作物春播时,骨笛上正午日影末端位于( )
A.①、②之间,正在向②处移动时 B.②、③之间,正在向③处移动时
C.①、②之间,正在向①处移动时 D.②、③之间,正在向②处移动时
3.当日影位于③位置时,其情景符合的诗句是( )
A.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B.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C.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D.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15分钟便民生活圈”是在服务半径为步行15分钟左右的范围内,满足社区居民日常生活消费的社区商圈。下图为深圳市幸福社区“15分钟便民生活圈”。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从幸福社区中心到文体中心,步行大概需要( )
A.5分钟以内 B.5~10分钟 C.10~15分钟 D.15分钟以上
5.打造“15分钟便民生活圈”最主要的目的是( )
A.缓解城市交通拥堵 B.保护城市大气环境
C.提升居民消费能力 D.提升便民服务品质
每天,当太阳的上部边缘与天安门广场地平线相平时,天安门广场便举行升旗仪式。读每月1日天安门广场升旗时间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6.2025年1月1日,北京晴间多云,用天气符号表示为( )
A. B.
C. D.
7.2025年1月1日天安门广场升旗时刻约为( )
A.5:16 B.6:00 C.6:49 D.7:36
8.每月1日天安门广场升国旗时间不同,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主要由于( )
A.地球的形状 B.地球的大小 C.地球的公转 D.地球的自转
江西省矿产资源丰富。其西部地区曾经是浙江、上海等地的能源输出基地,近年来该地区煤炭开采量下降,工业发展面临挑战和机遇。下图示意江西省主要矿产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江西南部地区分布较广的矿产是( )
A.煤 B.铁 C.钨 D.铜
10.江西西部地区依托丰富的矿产资源可发展( )
A.钢铁工业 B.纺织工业 C.制糖工业 D.石油化学工业
11.符合江西西部地区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是( )
A.增加矿产品输出 B.发展新兴产业
C.加大矿产开采量 D.发展单一商品经济
山西地质博物馆“远古物种”展厅中展示了三叠纪时期中国北方陆生四足动物的代表一“中国肯氏兽”的化石标本,该化石在中国、南非以及美洲大陆等地都有发现。图为大洲轮廓图和肯氏兽图片。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能找到肯氏兽化石的大洲可能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⑥ C.①③⑤⑦ D.①⑤⑥⑦
13.肯氏兽化石的分布远隔重洋,可以证明( )
A.气候的变化 B.大陆漂移 C.动物大迁徙 D.海陆变迁
小明搜集巴西和澳大利亚简图,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了探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小明读图发现两国人口分布有共同点,其共同点是( )
A.平原地区人口少 B.内陆地区人口多
C.高原地区人口少 D.东南沿海人口多
15.小明了解到澳大利亚有许多美称。以下美称不是其具有的是( )
A.世界动植物王国 B.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C.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D.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16.1960年,巴西将首都从里约热内卢迁往人口稀少的巴西利亚,原因是( )
A.沿海地区,交通便利 B.促进内地经济发展
C.气候湿热,农业发达 D.基础设施较为完善
亚麻喜凉爽湿润气候,耐寒,怕高温,适宜微酸性或中性土壤。下图为俄罗斯农业种植类型分布图和莫斯科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俄罗斯的亚麻种植集中在国上西部,西部主要地形区是( )
A.东西伯利亚山地 B.中西伯利亚高原
C.西西伯利亚平原 D.东欧平原
18.俄罗斯种植亚麻的有利气候条件是( )
A.夏季高温多雨 B.气候温凉湿润
C.全年高温少雨 D.全年温暖湿润
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期9天的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于2024年11月22日在海南三亚举行,来自中华大地56个民族的兄弟姐妹欢聚一堂,共赴四年一度的体育盛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来自五湖四海的运动员们,他们带着白山黑水的秋千,带着雪域高原的押加,带着辽阔草原的马术,阡陌河湖的龙舟赛……多姿多彩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出现,主要源于我国( )
A.海陆兼备,岛屿星落 B.地形复杂,气候多样
C.地大物博,资源丰富 D.历史悠久,人口众多
20.押加是藏族的传统体育活动,又称“大象拔河”(如图),在藏族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每逢节假日或农闲时,人们常常在牧场或田间进行比赛。押加项目的出现与当地环境相关性最紧密的是( )
A.空气稀薄,高寒缺氧 B.冻土广布,土壤瘠薄
C.雪域高原,气候寒冷 D.蓝天白云,风景秀美
21.攀椰竞速是本届运动会新增竞赛项目。攀椰竞速源于群众爬树摘揶的生活劳作场景,集趣味性、观赏性和竞技性于一体,为本届运动会增添一抹靓丽的南国色彩。比赛中,运动员要在9米(女子为7米)高的仿真椰子树上攀爬,用时最短者获胜。推测攀椰竞速项目最可能源于( )
A.黔 B.鄂 C.闽 D.琼
云南怒江怒族人的传统民居为千脚落地屋。当地森林丰富,就地取材,在斜坡或靠山处树立几十根木桩,支撑整个房屋。下图为千脚落地屋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2.千脚落地屋位于( )
A.气候湿热的山区 B.温暖湿润的平原
C.炎热干旱的盆地 D.寒冷干燥的高原
23.千脚落地屋采用“千脚”设计是为了( )
①通风散热,防洪防潮 ②结构简单,工艺先进
③就地取材,节省成本 ④利用地形,房屋稳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4.当地人主要集中于每年12月到次年1月建房,原因是( )
A.白昼较长,时间充足 B.气温较高,利于施工
C.地形崎岖,森林广布 D.降水较少,便于打桩
独库公路,是一条纵贯天山脊梁的景观大道,近年来,以其“一日游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独特风貌被国内外游客誉为“中国最美公路”,目前,与独库公路相连的独库高速公路已纳入国家公路网规划,其采用“交通+旅游”的模式,具有桥隧占比高、可全年全天候通车的特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5.独库公路形成“一日游四季,十里不同天”独特风貌的影响因素主要是( )
A.气候 B.植被 C.地形 D.光照
26.独库高速公路采用大量桥隧设计的主要原因是( )
A.减少自然灾害对公路通行影响 B.开阔观赏视野提升游览体验
C.保护野生动物的迁徙路线 D.缩短公路里程以节省资金
近年来,我国旅游景区周边农家乐如雨后春笋般发展。下图示意2015年、2019年和2023年某景区周边农家乐的空间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7.2015~2023年农家乐空间分布的变化表现为( )
A.由点状到线状 B.由线状到面状
C.分散程度加强 D.集聚程度加强
28.与2023年农家乐空间分布关联最紧密的因素是( )
①景区位置 ②村庄位置 ③交通线路 ④村庄规模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24年12月16日,地处莱州湾畔的莱州土山600兆瓦“盐光互补”项目全容量并网发电。“盐光互补”项目综合利用光照资源,实现水上光伏发电、水面蒸发制卤、水下水产养殖的新型复合产业模式。下图示意“盐光互补”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9.莱州土山采用“盐光互补”光伏发电的主要目的是( )
A.扩大耕地面积 B.增强土壤肥力 C.优化土地利用 D.美化生活环境
30.我国南方一些地区也有一种“渔光互补”光伏发电模式。该模式下层水产养殖、上层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与北方地区相比,南方地区更适宜发展“渔光互补”的主要原因是( )
A.太阳辐射强 B.水域面积广 C.能源缺口大 D.技术水平高
二、解答题
3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江西省婺(wù)源县篁(huáng)岭古村海拔约500米,地无三尺平,屋顶架成为晾晒农作物的主要场地,一百多户人家,挤挤挨挨地蛰居在山腰上……篁岭山陡路窄,很难看到一块宽敞的平地,村庄依山而建,房屋错落有致,大多是两层的结构。
每到丰收时节,家家户户的屋顶架上就晒满了玉米辣椒等五颜六色的农产品,与白墙黑瓦的民居构成了一幅完美秋收画卷,人们将这种晾晒农作物的场景叫作“晒秋”。图左为篁岭古村局部等高线地形示意图,图右为冷晒秋景观图。
(1)图左所示区域地形以 为主( )(单项选择)
A.高原、低山 B.低山、丘陵 C.盆地、平原 D.平原、谷地
(2)图左中A代表的地形部位是 ,C代表的地形部位是 。
(3)“晒秋”观景线路起止点的相对高度是 米。
(4)“晒秋”观景线路的走向是 ,“晒秋”观景线路图上距离为2.8厘米,其实地距离是 米
(5)依据资料和图,说出地形对“篁岭晒秋”习俗产生的影响,从气候角度说明“晒秋”最佳出时期在9、10月份的原因。
32.东北地区有100多万平方千米的土地、1亿多人口,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和农业基地,担负着国家国防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产业安全“五大安全”的重任、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内容。
探究一“中华粮仓”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东北农业资源禀赋优势明显,拥有我国面积最大的东北平原,粮食产量占全国粮食产量的五分之一以上,商品粮占1/3,调出量占全国的40%,牢牢守护我国粮食安全。
(1)例举东北三省两种主要粮食作物。
(2)指出东北地区成为我国商品粮基地的优势人文条件。(说出2点)
探究二生态“碳库”
东北森林面积、湿地面积、自然保护区占比均居全国前列,是拱卫我国北方的生态安全屏障。森林滋养着我们的土地、发挥“碳汇”的作用、承载着地球上80%生物多样性……
(3)森林是集“水库”“粮库”“钱库”和“碳库”于一身的大宝库,说出森林的效益。(说出2点即可)
探究三产业“升级”
东北老工业基地曾经是共和国工业发展的摇篮。但近十几年来,由于资源枯竭、工业技术装备老化、产业结构单一、新兴产业比重过低、市场经济的冲击和高科技产业发展、地理位置闭塞、人才流失、工业成本高、缺乏后续替代产业等问题,使得产业竞争力下降,市场份额逐步萎缩。
(4)请你为振兴东北地区的经济献计献策。(说出3点)
33.为了认识影响河流的主要因素,小明以美国密西西比河为例进行了探究。
一、认识降水对河流的影响
材料一:美国本土年降水量分布图
(1)关于美国降水量的分布规律,描述最准确的是( )(单项选择)
A.自东南向西北减少 B.自东向西减少
C.自南向北减少 D.除西北外,自东南向西北减少
(2)通过对美国降水量分布及影响的探究,可知( )(单项选择)
A.美国降水水汽主要来自太平洋 B.美国降水水汽主要来自大西洋
C.东部有高大的南北走向山脉 D.密西西比河下游水量小流速缓
(3)小明阅读芝加哥和新奥尔良气候资料,发现密西西比河上、下游气候不同,流域降水分布不均。他以A、B两地为例,结合两地附近气候资料,对河流水文特征进行了归纳总结:
受气温影响,A地水文特征: 。
受降水影响,B地水文特征: 。
二、认识地形对河流的影响
材料二:美国地形图
(4)小明发现密西西比河流城辽阔、水系众多。受地形影响,干支流流向有明显差异:干流流向 ;支流流向 。
三、地形、气候对河流的影响
(5)小明认为受地形、气候影响,C地存在凌汛现象。小明的说法对吗?如果不对,请你举一例存在凌汛现象的河流,
(6)小明认为受地形、河流的共同影响,上游C地水能资源丰富,下游D地航运价值大。请从自然条件方面说明小明持这种结论的理由,
C地: ;
D地: 。
四、综合提升
(7)小强认为,河流不仅仅具有航运、发电作用,你认为河流还可以给人类带来哪些有利的作用?(列举两例)
《山东省烟台市莱州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五四制)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参考答案
1.C 2.B 3.B
4.C 5.D
6.B 7.D 8.C
9.C 10.A 11.B
12.A 13.B
14.D 15.A 16.B
17.D 18.B
19.B 20.C 21.D
22.A 23.C 24.D
25.C 26.A
27.D 28.A
29.C 30.B
31.(1)B
(2) 山峰/山顶 山脊
(3)150
(4) 东北—西南走向(西南—东北走向) 840
(5)该区域为低山丘陵地区,平地少,晾晒受限(或低山丘陵地区,高处晾晒光照好) 9、10月份,气温较高,降水偏少,晴天多,适于晾晒。(气温和降水都提及)
32.(1)水稻、玉米、小麦等。
(2)地广人稀,人均耕地面积大;机械化程度高,粮食产量大,商品率高;市场广阔;国家政策等。
(3)净化空气;制造氧气,提供新鲜空气;涵养水源,保护淡水资源;防止水土流失;调节全球气候;维护生物的多样性;提供药品、木材、食品;
(4)调整工业结构和布局,延长产业链;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重视教育,培养人才;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依托地域优势,发展旅游业等。
33.(1)D
(2)B
(3) A地:有结冰期; B地:流量大(水流平稳也可)
(4) 干流:自北向南流 支流:自东西两侧向中间流
(5)不对;黄河、鄂毕河、勒拿河、叶尼塞河、圣劳伦斯河(其它合理也可)(只看第1例。)
(6) C地:地形落差大;水量比较丰富; D地:地形平坦;水量丰富,水流平稳(答水量丰富或水流平稳也可)。
(7)提供旅游、发展养殖、提供淡水、发展灌溉、塑造平原、调蓄洪水等(看前3点。2点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