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出来》文本解读及设计
文本解读:
20世纪中后期,由于前一个世纪大工业生产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全球范围内的全面发展,人类向大自然无休止地索取、肆无忌惮地开采,给自然、人类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同时由于经济的迅猛发展,世界各领域的巨大变革,道德观念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转变。不少作家以此为题词,创作了大量的作品。而日本作家星新一的《喂------出来》可谓是一篇独出心裁的作品。
本文是一篇科幻小说,情节全然出于幻想,理念却发人沉思。
它以环境污染为题材,题目是“喂──出来”,
( http: / / www.21cnjy.com )原是一个年轻人的喊叫,他想根据回声判断洞的深浅,却不闻回声,但是回声终究传来了,原先扔进去的东西,也开始出来了。可以感知,作者的意思是说,不顾环境污染,漠视环境污染,苟且偷安,终究要自食其果。破坏大自然,必遭大自然报复。破环大自然的行为与大自然的报复行为二者虽然相隔一段时间,并非同时发生,但报应终究是要到来的。
本文的想像奇妙、丰富、生动、有趣,又合情合理,不但可读性强,而且耐人寻味,发人深省。
深不可测的黑洞,是一个奇特的想像,垃圾扔进
( http: / / www.21cnjy.com )洞里,世界从此清爽,不料,有一天,垃圾却从天上飞了下来,更是一个奇妙的想像。作者的想像又是如此丰富,一个个情节联翩而至。每个片段都有鲜明生动的情境和形象。即使写政府官员丢扔机密文件,也仿佛看到他们的悠闲神态,有的在谈论打高尔夫球,有的在谈论弹球房,这些都折射出现代都市的生活。
想像世界是虚幻的,虚幻的多
( http: / / www.21cnjy.com )数情节却又是根据现实生活加以想像的,所以联翩而至的情节显得合乎情理,自然而然。有人发现这么一个洞,自然人们会探头探脑张望,自然有人会疑猜狐狸洞,自然有人会对洞里喊叫,自然有人会丢小石头以探深浅,如此等等,每个情节都显得很自然。最后小石头飞来,也合情理,垃圾既然没有消除,有朝一日自然会造成环境污染。
篇末写到小石头为止,初看莫名其妙,再一想,恍然大悟,接下去将要发生的一切也就不难想像。这样的结尾耐人寻味,又发人深省。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词语。了解科幻小说的特点。
2.培养围绕中心合理想象的能力,并理解本文的主旨。
3.懂得破坏大自然必遭报应,珍爱环境的道理。
教学重点:
培养围绕中心合理想象的能力,理解本文主旨。
教学难点:
围绕中心合理想象的能力,设计环保广告。
教学策略和方法:
科学幻想是在现实基础上进行的合理想像,
( http: / / www.21cnjy.com )因此在学习中,可以引导学生到现实中寻找故事的影子,让他们自己探究作品有什么寓意,又有什么现实的针对性。另外,本文的情节特别是结尾很有特点,是一个循环式的结构,体现了作者“谁制造的祸害,谁去承受”的想法,阅读文章要注意把握。因此,这节课我们主要使用这样的方法:
创设情境,想象练习。
合作探究,自学讨论。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台风吹倒了一座小庙,庙底下露出一个
( http: / / www.21cnjy.com )深不可测的黑洞。于是,各色人物围着它纷纷表演,它成了人们丢弃废物的垃圾桶……这篇科幻小说充满了神奇的想像,更使我们陷入深深的思考。
1、让学生简介作者
。星新一(19
( http: / / www.21cnjy.com )26—1977),1926年生于日本东京,日本现代科幻小说家。作品博采众长,在微型小说方面建树颇多,他的小说往往选取一个巧妙地角度,别开生面,以小见大,宛如一面面精巧玲珑的小镜子,从不同的角度折射出社会生活的各个片段,被称为“日本微型小说鼻祖”。
2、检查预习、默写生词
(1)掌握下列加点字音形。
哂(shěn)笑
牟(móu)取
众目睽(kuí)睽
履行(lǚ)
棘(jí)手
铆(mǎo)钉
贪婪(lán)
(2)掌握下列词语
哂笑:讥笑。
牟取:谋取名利。
棘手:形容事情难办,像荆棘刺手
胸有成竹:画竹子时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比喻做事前已有通盘考虑。
众目睽睽:大家的眼睛都注视着。
莫衷一是: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
任劳任怨:做事不辞劳苦,不怕别人埋怨。
一视同仁:同样看待,不分厚薄。
逍遥法外:指犯了法的人没有受到法律制裁,仍旧自由自在。
雨后春笋:春天下雨后竹笋长得很多很快。比喻新事物大量而不断出现。
心安理得:自信事情做得合理,心里很坦然。
不容置疑:不容许有什么怀疑,指真实可信。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
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文章设想地球上突然出现了一个无底洞,它可以容
( http: / / www.21cnjy.com )纳人类制造的一切垃圾,使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没有了后顾之忧,于是城市的天空越来越美好,人们也可以心安理得地享受着无底洞带来的福利。然而,好景不长,随着先前抛进的小石子掉了下来,原来扔下的东西将重新倾泻回人间。)
(2)读了本文之后你有哪些感悟,得到了哪些启示?
(3)将自读的疑问记录下来。
三、精读课文:
1.当地上出来一个大洞时,人们有什么反应?从中你能看出什么?读第13—28自然段,回答上述问题。
普通人——深不可测
试探
害怕
投机商人——贪婪,牟取利益
警察——守卫
新闻记者——用秤砣试探
学者——用扩音机做音频分析
在地上出来一个大洞时,各色人物纷纷登场,看来,这个大洞引起了轩然大波,但对于大洞人们好像知之甚少,甚至无能为力。
2.最后这个洞成了什么?
最后这个大洞被用来盛放各种垃圾的工具。
(这些垃圾包括原子能反应堆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肥料、外交部国防部的机密文件连同保险柜,做传染病实验的动物的尸体,流浪者的尸体,订婚姑娘以前的日记本、警察没收的假钞票、犯罪分子的犯罪证据等等。)
3.这篇小说写得比较通俗,但内涵深刻。有关它的主题,有下边几种意见,你同意哪一种 说说理由。
(1)提出了人类与自身生存环境的问题。
(2)揭示了人性的多面性和复杂性。
(3)阐释了人对大自然的破坏总要遭到大自然的惩罚这一道理。
(同意第(3)种看法,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章以科幻小说的形式警示世人正视城市环境污染问题。比如,我们总觉得海洋和大气层是一个可以自我净化的无底洞,所以当我们把废水排向大海,把废气排到大气中时毫无顾忌,虽然在短期内获得了一些效益,但从长远看最终受害的还是我们人类自己。)
四、合作探究
1、小组讨论学生自学时的疑难问题,关键处全班或教师协助解决。
2、结合课文探究科幻小说的特点
A、
科幻小说是小说类别之一。用幻想的形式,表现人类在未来世界的物质精神文化生活和科学技术远景。
B、
内容交织着科学事实和预见、想像
C、
科幻小说的三要素:科学、幻想、小说
3、想一想,在小说结尾,那奇怪叫声以及那块小石头是从哪里来的 天上掉下那块石头以后,接下来可能还会发生什么
这是一个循环式的结构,体现了作者“谁制造的祸害,谁去承受”的想法
(1)想像指导:
丰富的想像先要有一个基本情节,然后充分展开,用具体情节去加以充实
(2)想象交流
五、总结全文
本文是一篇科幻小说。文章设想地球上突然
( http: / / www.21cnjy.com )出现了一个无底洞,它可以容纳人类制造的一切垃圾,使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没有了后顾之忧,于是城市的天空越来越美好,人们也可以心安理得地享受着无底洞带来的福利。然而,好景不长,随着先前抛进的小石子掉了下来,原来扔下的东西将重新倾泻回人间。显然小说采用了夸张和想像的形式,但现实中我们何尝不是凭着侥幸心理,依赖着这样那样的“无底洞”
让学生用一句话谈自己读了本文或听了同学的作品后受到的启示(老师应启发学生多角度的看问题)
1、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破坏大自然必遭报应
2、
只有积极治理环境,世界才会真正美丽
3、
保护生态环境,需要的是长远的目光,不能只顾一时,不顾长久
4、
有小错要及时纠正
5、
正面的事情要坚持不解,负面的事情做不得
6、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罪证是销毁不了的
7、
人的私欲是个无底洞,要用良知、正义、道德去填补
8、
地球上的洞不能忽视,思想上的洞更要重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