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新闻两则》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新闻两则》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6-14 11:22: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课 《新闻两则》教学设计
马鞍山市第一中学
胡良华
【学习目标】
1.了解“锐不可当”“百万”“横渡”“占
( http: / / www.21cnjy.com )领”“切断”“歼灭”“泄气”“阻遏”“绥靖”“鄂豫”“高屋建瓴”“大气磅礴”等词语意义及其在文中的作用。
2.了解新闻的有关常识及课文的写作背景。
3.培养学生通过提取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来概括事情主要信息的能力。
4.培养学生阅读和播报新闻消息的能力。
5.布置学生课外采编新闻消息。
【学习重难点】
1.了解新闻消息这一新的文体,初步掌握阅读新闻的一般方法:提取事件主要信息法。
2.把握新闻消息的特点,了解新闻消息的结构及其各部分的关系与作用。
【教学设想】
1.教法选择:知识传授法;讨论法;练习法。
2.教学策略选择:以听读为主,以知识为先导,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培养学生阅读及采写、播报新闻的能力。
3.教具准备:报纸。
4.三课时授完。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口语训练:倾听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
2.通过阅读第一则新闻,掌握文中的生字词。
3.通过阅读第一则新闻,了解新闻消息的内容、结构、特点,学会播报新闻。
4.练习听新闻、看新闻。
【教学设想】
一、课前布置学生收集一篇新闻消息,在课堂上播报,其他同学倾听,导入新课。(说话训练、综合性学习)
二、出示本节课学习目标,明确学习任务。
三、第一次“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导学:每一小组第一个同学选择一篇长短适宜(
( http: / / www.21cnjy.com )200~300字左右)的新闻消息说给小组第二个同学听,然后第二个同学口头转述给下一个同学听,以此类推。请每一组最后听到新闻的同学复述给全班听,看跟原来的新闻有没有出入。
(体验在倾听的过程中,往往会使得信息发生误差、缺漏)
先学:课本第八页知识短文,完成下列题目。时间为2分钟。
1.在听新闻通知等内容时,怎么样才能不会遗漏主要信息?
(注意力集中,抓住与时间、地点、事情、人物有关的信息)
2.播报和传达新闻、通知要注意哪些问题?
(口齿清楚,重点突出,全面完整)
后教:请学困生回答,其他同学纠正。
当堂训练:请同学上台来播报新闻,再请其他同学来复述,检测听的效果。
四、第二次“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导学:大声朗读课文《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完成下面题目。时间为5分钟。
1.查《新华字典》,疏通课文中的生字词,把课文字词读准。完成资料上的“轻松预习”第一、二、三题。
2.把课文读通顺。请朗读不好的同学读。
后教:请其他同学纠正展示同学可能出现的错误。
五、第三次“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导学:新闻跟其他叙事类文章在表现形式上的差别。
先学:讨论《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同《散步》在表现形式上的差别。时间为5分钟。
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一”。
后教:请同学发言,说说自己的理解,其他同学补充。
当堂训练:完成资料“练习吧1”上的题目。
六、当堂作业
㈠、基础知识运用
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高屋建瓴( ) 溃( )退
殷( )家汇
泄(
 )气
无锡( )

签( )订
督( )战
古宛( )县
二十八宿( )
绥靖( )( ) 阻遏( ) 阌( )乡
管辖( ) 白崇禧( )
2.辨字组词
获( ) 歼( ) 忏( )
荻( ) 阡( ) 纤( )
3.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高屋建瓴:
锐不可当:
负隅顽抗:
㈡课内片段阅读
1. 分析标题《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回答问题.。
①标题表明的人物是:
②标题涉及的地点是:
③标题中最能表现我军威武气势的两个词是 、
④标题中的“百万大军”是不是虚指?文中哪些数字可以印证?
2.阅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回答问题。
⑴文中哪些语句体现了新闻的迅速准时?
⑵找出文中议论的句子,分析其作用。
⑶文中第12句话中的“不料”一词可否删去?为什么?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理清文章的结构顺序,理解作者如此安排文章结构的原因。
2.感受新闻的及时性、客观性、叙事性的特点。
3.体会文章语言的真实性、准确性,感受作者的态度。
4.继续练习说新闻、听新闻。
【教学设想】
一、出示学习目标,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学习任务:学习如何播报新闻。
导学:请学生先打声朗读课文,熟悉课文。模拟播音员的声音来播报第一则新闻。7分钟。
先学:先自己读,再读给同学听。
当堂检测:请学生上讲台模拟播音员来朗读课文。
后教:学生讨论,播报该则新闻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语速、语调、语气等方面都要注意。)
布置作业:课后找到一则篇幅合适的新闻练习播报,下节课检查。
三、第二次“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学习任务:理清第一则新闻的结构,明白其作用,体会新闻的特点。
导学:研读课文,运用课后“研讨与练习一”关于新闻的知识,分析课文各个部分的作用。
先学,完成下面的问题。
1.根据“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课文标题或导语。引导学生体验标题和导语的作用。)
2.想想新闻的“电头”有什么作用。
(交代报道的时间、通讯社、地点、记者。)
3.新闻主体部分跟标题、导语的关系。
(主体部分是对新闻事件的详细描述,标题为读者提供了主要信息。)
4.理清文章的结构,分析作者这样安排顺序的原因。
(中路→西路→东路,是按时间的顺序来安排的。)
5.找出文中的新闻背景,讨论其在文中的作用。
(议论分析,让读者更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也表明了作者对事情的倾向性态度。)
后教:学生发表意见后兵教兵。
四、当堂练习
㈠课后“研讨与练习二”
第一组第一句加点词“越过”
( http: / / www.21cnjy.com )并不需要经过艰苦的努力,这与当时的战争状况不符,而第二句中的“突破”则不仅符合当时的战争状况,同时也表现了我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善战。“渡至”比“到达”更能体现“渡江”战役的特点,更符合事实。“二十四小时内即已”表现了我渡江大军推进之迅猛,进展之顺利,“共”则只能说明数字。
第二组中的第二句话加点的词语不仅说明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情况,还是对敌人无情的嘲讽,第一句中的加点的词语则只能说明事情的结果,没有感彩,与上一句“二十一日”重复。
第三组第一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语言生动形象,森林的形象,枝叶繁茂的形象,生机勃勃,富有气势。
㈡用一句话表述下列一段文字的基本信息(除标点符号外不要超过20字)
莫斯科时间4月30日11时59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北京时间30日15时59分) 经过两天太空飞行后,载有人类第一位太空游客美国人蒂托和两名俄罗斯宇航员的“联盟TM-32”号飞船,与国际空间站成功对接。到达目的地后,蒂托感慨地说:“我爱太空!”今年2月,蒂托与俄罗斯航空航天局签订了赴国际空间站旅游的合同,并为此支付了两千万美元(2002年苏州市中考试卷)。
㈢阅读理解
大军三十万昨日渡过长江
新华社长江前线1949年4月22日
( http: / / www.21cnjy.com )2时电 英勇的人民解放军21日已有大约30万人渡过长江。渡江战斗于20日午夜开始,地点在安庆、芜湖之间。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不到24小时,30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
1.这则消息也是毛主席写的,比《人民解放军百
( http: / / www.21cnjy.com )万大军横渡长江》早播发20小时。这则消息的导语是第 话。它包括 、 、 、 等要素。
2.文中哪些词语描述了国民党反动派防线崩溃? 哪些词语描述了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善战?
3.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比较阅读,理解消息的迅速及时性特点,理解《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中主体部分的详略安排。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1.对比阅读,了解新闻的不同写法。
2.感受两则新闻的不同语言风格。
3.通过采访、编写新闻稿,进一步掌握新闻这一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文体。
【教学设想】
一、出示学习目标,明确学习任务。
二、第一次“先教后学,当堂训练”
通读《中原我军解放南阳》,与《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比较阅读,完成下列任务。
1.快速默读课文,概述《中原》各部分主要内容。
(我军解放南阳;南阳的历史;南阳战事发展的进程;国民党军队的失败态势;人民解放军的胜利态势及王凌云失败的必然命运。)
2.与《人民解放军》比较阅读,找出其不同之处。
(相同之处有:
分别阅读两则新闻,将两者相同的地方找出来。
文体相同:都属于新闻(借此可以介绍有关新闻的文体知识)。
作者相同:两则新闻的作者都是毛泽东。
目的相同:鼓舞士气,指明方向,争取进一步的胜利。
主旨相同: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
大背景相同:都处于解放战争的战略进攻阶段。
……
不同之处有:
具体时间不同:《人民解放军
( http: / / www.21cnjy.com )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写于1949年4月22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的前一天;《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写于1948年11月5日,辽沈战役结束,淮海战役前夜。
具体写法不同:《人民解放
( http: / / www.21cnjy.com )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巧用对比,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善战与敌军的节节败退形成对比;《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妙用暗示,关于历史上南阳所发生的重要战事的介绍,点明南阳位置之重要,暗示出南阳解放的重大意义及蒋介石的暗淡前途。
构思特点不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总括千里战线,分步叙写,多而不杂;《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勾联历史与现在,纵横挥写,引而有度。
语言风格不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
( http: / / www.21cnjy.com )长江》大气磅礴,如“百万”“均是”“占领”“控制”“切断”等;《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广博儒雅,语言含蓄,如“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了”“王凌云如不再逃,康泽的命运是在等着他的”。)
学生先学,自己完成练习。
后教:学生发言交流,兵教兵。
三、当堂练习
1.就新学期打算采访同座位,编写欣慰一则并互相交流。
2.课后按学习小组,编一份新闻报。
3.完成《基础训练》上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