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璀璨的明珠
教材分析:
《香港,璀璨的明珠》全文共6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概括介绍了香港的重要地理位置以及它的美丽与繁华。第二至五自然段从“万国市场”、“美食天堂”和“旅游胜地”“灯的海洋”四个方面具体地介绍了香港。第六自然段点明了香港是一颗无比璀璨的“明珠”。全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方式,首尾呼应,中间4个自然段都能紧扣开头第一句叙述。文章层次清楚,词汇丰富,语句优美,多处运用排比、比喻等修辞方法,使文章的语言显得丰富多彩。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识字基础,也有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通过诵读课文感受到香港的繁华、美丽。但是让学生感知离自己生活较远的事物是比较困难,也不够真切的。于是教学本课时,利用精美的课件等直观手段,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他们真正走入文本,体会其中情感;借助课外补充资料,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香港的情感。
设计理念:
( http: / / www. / )
略读课文教学讲究“简”、“略”,但也需要有“精”、“细”的部分,最理想的做法是在教学中做到点面结合,粗中有细。精心选择略读课文中需“精”读、“细”读的“感悟点”,引导学生细细品读,使略读与精读互相融合。通过有层次、有取舍、有详略的阅读,在内容理解、情感熏陶、语言感悟与方法习得上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掌握文中生词。
2、理解课文内容,认识香港。
3、指导学生理解“东方之珠”的含义。
二、过程与方法:在阅读中了解香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香港。
教学重难点:
认识香港,指导学生理解“香港,璀璨的明珠”的含义,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香港。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
2、收集有关香港的资料。
3、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听歌曲,《东方之珠》
一、谈话导入
知道歌曲中唱的东方之珠指的是哪吗?
香港在哪里呢?
出示地图,介绍香港位于我国漫长海岸线的南端,是一个著名的港口城市。
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出示课题),齐读。
初读课文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检查生字词。
再默读课文,想想: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香港的?
板书:
万国市场
美食天堂
旅游胜地
灯的海洋
二、研读课文。
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个方面,认真读有关自然段,圈一圈词语,划一划句子,想想自己喜欢的理由。
A、海洋公园。
赶紧带我们去看一看吧!指名读。
1、说说是什么把你们吸引来的?
2、学习有关海豚、海狮的句子。你觉得他们表现的怎么样?
3、让我们一起真真切切看看他们的表现吧!
欣赏海豚海狮图片
海豚、海狮的表演真是可爱,喜欢他们的同学再来读一读。
指名读、男女生合作读、齐读。
4、它们表演的花样还多着呢,想再看看吗?
欣赏图片
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5、根据图片内容进行小练笔。
6、这群小精灵的表演不仅吸引了我们更是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香港还有哪些好玩的地方?(维多利亚公园、浅水湾、森林公园)
欣赏迪斯尼乐园图片
难怪人们都称香港是“旅游胜地”呢!
7、小结:你知道吗,每年去香港旅游的人数都在2000万左右,光旅游收入就有600多亿港元,听到这些惊人的数字,我们不得不说:香港,璀璨的明珠。
B、万国市场。
海豚们的表演太精彩了,让我们舍不得离开,但香港好玩的地方实在太多了。接下来去哪呢?
出示:万国市场这一段。
1、指名读。说说你觉得万国市场怎么样?
2、从哪里感受到?
3、这么多商品,请用朗读来展示。
万国市场只是商品多而吸引人吗?
理解:物美价廉。
4、难怪人们都说,要购物去香港。也正因如此,世界各地的商人都乐意到这里来做生意,香港的外汇收入占世界第三,达到1000多亿美元,听到如此庞大的数字,我们不得不赞叹:香港,璀璨的明珠。
C、美食天堂。
逛了这么久的市场,肚子都饿了,你们呢?那咱们下一站去哪儿?
出示:美食天堂这一段。
1、问:说说你们美食天堂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抓住:
一应俱全
一饱口福
2、用你的朗读让我们来感受。
3、既然如此,今天我请客,同学们想吃什么,尽管点。
指名点菜。
问:都有吗?
看来真的是一应俱全,味道怎么样呢?
光听你们说不算,眼见为实。
4、欣赏图片。
好吃吗?想吃吗?
5、古人有“望梅止渴”,今天我们就来一回读书解馋。请同学拿起书,有滋有味的品读一番。
齐读这一段。
6、吃饱了,喝足了,接下来就来个小练习,考考你们。(练习选词填空)
7、小结:如此诱人的美食,如此繁华的市场,怪不得人们都说——香港,璀璨的明珠。
D、灯的海洋。
还有哪一站没有去?
香港的白天美丽繁华,香港的夜景更是世界三大夜景之一。
1、欣赏图,说说感受。
2、请刚才选择这一自然段的同学一起来读一读这一段话。
3、请大声告诉他们你们选它的理由。(夜景很美)
4、从哪里看出来?指导学习三句描写灯光的句子。
学习港湾里的灯光这一句
(1)哪里看出美?你都看到了哪些颜色的灯?
(2)是啊,红的光、黄的光、绿的光。相互交错在一起,不断闪烁,就像(
)。
(3)指名读、齐读。
(4)过渡:还从哪儿看出?
学习马路上的灯光这一句
(1)长河有多长?这条长河里流的不是水,而是(
)。
(2)指导读。
学习高楼大厦的霓虹灯这一句
(1)看图理解光彩夺目。不仅光彩夺目,还组成了许多不同的图案,多美!
(2)指导读
5、多种形式读
听完了他们的介绍,你们喜欢这灯的海洋吗?
请喜欢的同学和老师一起来读一读,师读蓝色部分,生读红色部分。
一处灯亮起来算灯的海洋吗?
是啊,只有把所有的灯都亮起来,这才是灯的海洋。
让我们再用读来展示灯的海洋。
师读第一句,女生读第二句,男生读第三句,最后一句齐读。
6、你们的朗读仿佛把老师带进了一个灯的海洋、光的世界,我们忍不住想说:香港,璀璨的明珠。
7、小结:学到这,你觉得香港是一个怎样的城市?
随机板贴:热闹繁华
一应俱全
举世闻名
光彩夺目
万国市场热闹繁华,美食天堂一应俱全,旅游胜地举世闻名,灯的海洋光彩夺目。香港,它是旅游者的乐园,购物者的天堂。每个到过香港的人都情不自禁的发出赞叹,引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三、升华情感
1、回忆历史。师结合课后资料袋讲述历史,说说感受
引读:此时此刻,还有什么比作为一个中国人更值得骄傲的呢。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2、你还收集了关于香港的哪些资料。交流
板书设计:
香港,璀璨的明珠
万国市场
热闹繁华
美食天堂
一应俱全
旅游胜地
举世闻名
灯的海洋
光彩夺目
教学反思:
《香港,璀璨的明珠》由一幅图和一篇短文组成,共有六个自然段,描写了香港是“万国市场”、“美食天堂”、“旅游胜地”和香港的夜景,赞美了这颗无比璀璨的“东方之珠”。 教学本课时,我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考虑:
1、以疑导学。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从疑问开始的。所以,阅读教学中要激发学生提问的兴趣,使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带着问题去读书,引起思维的不断深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揭示课题后,我引导学生围绕课题、中心句质疑、提问,然后共同梳理问题,确定本课学习目标。
2、自主探究。在课堂教学中,我始终把学生看作是学习的主体,二至五自然段的教学设计体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我紧紧围绕香港是“万国市场”、“美食天堂”、“旅游胜地”和“香港的夜景”这些内容,引导学生读、思、议、找,全面参与学习过程,培养他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之达到了阅读教学中“自悟自读”的境界。
3、读中感悟。新大纲明确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这篇课文,无论从图画上,还是从语言文字中,都能让学生感受“东方之珠”的辉煌、亮丽。因此,教学本课,我既注意到课型特点,更更注意到教材的特点,把较多的精力放在带领学生借助图画和相应的语言文字,通过读去感受“东方之珠”的迷人和繁华,通过读去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受到爱“东方之珠”——香港及爱祖国的教育。
PAGE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