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技能·一课一练2.1.3
利用经纬网定位
地球的运动
一、单项选择题
读北半球某地经纬网示意图,完成1~3题。
1.图中①地的经纬度是 ( )
A.20°N、20°E
B.20°S、20°E
C.20°N、20°W
D.20°S、20°W
2.图中③地位于④地的 ( )
A.西南方向
B.西北方向
C.东北方向
D.东南方向
3.图中经过①、②地的经线是 ( )
A.本初子午线
B.东西半球分界线
C.东西经度分界线
D.国际日期变更线
【解析】1选C,2选D,3选B。本题组结合局部经纬网图考查判读点的经纬度位置、相对方向及经线的意义。第1题,根据纬度向北增大为北纬,经度向西增大为西经的原则,可判定图中四点的经纬度:①(20°N,20°W),②(40°N,20°W),③(40°N,40°W),④(60°N,60°W)。第2题,可根据判定的经纬度来判定方向或根据经纬线来判定方向。第3题,经过①、②地的经线是20°W,该线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本初子午线和东西经度分界线是0°经线;国际日期变更线大致经过180°经线。
4.我国钓鱼岛位于东经123°~124°34',北纬25°40'~26°。下图中最接近此地的点是 ( )
【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方格状经纬网的判读。据图可知,A位于(150°W,
30°S)附近,B位于(120°E,20°N)附近,C位于(140°W,40°N)附近,D位于
(120°E,40°S)附近。钓鱼岛与B最为接近。
【互动探究】
通过对上图四个点经纬度的判读,可以进一步得出A点位于B点的 方向,C点位于D点的 方向。
提示:由A、B两点的经度可以判断出两地相距大约90°,根据劣弧原则可以判断出A点位于B点的东方,由纬度可以判断出A点位于B点的南方,所以A点位于B点的东南方。同理判断出C点位于D点的东北方。
5.由于地球自转所产生的自然现象是 ( )
A.昼夜交替
B.四季更替
C.极昼和极夜
D.昼夜长短变化
【解析】选A。本题考查了地球运动产生的现象。昼夜交替是由地球自转产生;四季更替、昼夜长短变化、极昼和极夜的形成与地球公转有关。
6.下面是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四幅图,其中正确的是
( )
【解析】选B。本题考查地球自转方向。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A为自东向西,B为自西向东,C是在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应该是逆时针,D是在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应该是顺时针。
【方法归纳】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但从南北两极上空看又各不相同:北极是逆时针方向,南极是顺时针方向,即“南顺北逆”。
结合毛泽东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回答7、8题。
7.“坐地日行八万里”以非常生动的语言展示了下列哪一事实( )
A.地球是一个球体
B.地球的公转
C.地球的表面积大
D.地球的自转
8.下列地点与“坐地日行八万里”最相符的位置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7选D,8选C。本题组主要考查了地球的自转运动和地球的最大周长。“坐地日行八万里”,说明地球在不停地自转,纬度不同,自转一周的周长也不相同,赤道是地球的最大周长,约四万千米,即八万里,纬度越大,自转一周的距离越短。
【互动探究】
通过对上图四个点经纬度的判读,可以进一步得出四点中所在纬线最长的是
点,最先迎来一天日出的是 点。
提示:纬线的长短通过纬度的大小判断,纬度越大,纬线越短,反之越长,四点中所在纬线最长的是丙点;日出的早晚通过经度判断,东经度比西经度先迎来一天的日出,东经度越大迎来日出的时间越早,根据经度向东增大为东经,可得出丁点东经度最大。
9.了解了地球的公转和自转后,小明和小强认为它们相同的地方是 ( )
A.运动周期
B.运动方向
C.产生现象
D.绕转中心
【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了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共同特点。地球的自转和公转都是自西向东。
10.我们每天看到太阳、月亮和星星东升西落,是因为 ( )
A.太阳和星星绕着地球转
B.地球自西向东不停地自转
C.地球自西向东绕着太阳转
D.地球自西向东绕着星星转
【解析】选B。本题考查日月星辰东升西落的原因。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是由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产生的。
二、综合题
11.根据下面所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台风“布拉万”行进资料。
时间
8月20日20时
8月28日18时
8月29日14时
经纬度
18.1°N,141.1°E
37.9°N,124.7°E
46.3°N,129.4°E
材料二 台风“天秤”行进资料。
时间
8月24日5时
8月28日18时
8月30日10时
经纬度
22.2°N,121°E
24.8°N,124.7°E
34.7°N,126.6°E
材料三 局部经纬网图。
(1)结合图例,在材料三图中分别画出“天秤”“布拉万”的行进路线图。
(2)8月28日,“天秤”位于“布拉万”的 方。
(3)8月28日至29日,“布拉万”向 前进。
【解析】本题考查经纬度位置的判读和经纬网图中方向的判定。第(1)题,结合材料一,画出台风“布拉万”的行进路线;结合材料二,画出台风“天秤”的行进路线。第(2)题,在上题所画图上根据两个台风的位置或直接根据8月28日“天秤”“布拉万”的经纬度位置判断方向。第(3)题,结合第(1)题所画图或材料一,判断“布拉万”的行进方向。
答案:(1)
(2)南 (3)东北
12.用灯光作为太阳光,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一实验,演示地球的 转,用手 (方向)轻轻拨动地球仪,演示 交替的地理现象。当地球运动到图示位置时,福州是_______
(黑夜或白昼)。
(2)图二实验,演示地球的 转,地球围绕 自西向东运动。6月1日最接近 节气,福州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
【解析】本题通过实验考查有关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相关问题。第(1)题,图一实验演示了地球的自转,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仪,演示昼夜交替现象,图示中福州位于夜半球,是处于黑夜状态。第(2)题,图二实验演示了地球的公转,其方向为自西向东,6月1日最接近夏至,福州昼长夜短。
答案:(1)自 自西向东 昼夜 黑夜
(2)公 太阳 夏至 昼长夜短
13.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在学习“地球的自转”时,运用地球仪做了一个演示实验,阅读演示实验示意图,帮他们解决下列问题。
【演示实验】
在暗室里,将一盏电灯放在桌子上代表太阳,在电灯旁放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拨动地球仪模拟地球自转运动,观察地球仪的受光区域及其变化。
(1)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着图中的字母 所表示的地轴不停地旋转运动;拨动地球运动的方向是 ,如果从北极上空看是_________
时针,从南极上空看是 时针;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约是 。
(2)这一实验演示的是地球自转产生的 现象。
(3)图中的C、D两点随着地球自转将要进入 天,说明此时C、D两点正处于 ;C、D两点中最先进入黑夜的是 点,说明 点比___
点的昼长要短,还说明在该日地球的白昼由南向北逐渐变 。
【解析】本题利用实验考查地球自转的特征和现象。第(1)题,地球绕地轴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是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是顺时针,周期为一天。第(2)题,该实验能够演示地球昼夜交替现象。第(3)题,从图中可看出C、D两点都处于黑夜与白昼的分界线上,且随地球自转两点都会进入白天,说明两点都是早晨;随着地球自转,D点会首先进入黑夜,说明D点的昼长比C点的昼长要短,进一步说明当太阳直射南半球时,自南向北昼长逐渐变短。
答案:(1)B 自西向东 逆 顺 一天
(2)昼夜交替
(3)白 早晨 D D C 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