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第一单元检测试题
(时间:100分钟 分值:120分)学校 班级 姓名 分数
1、 积累与运用(25分)
1、 请将下列诗句抄写在方格内,要求规范、端正、整洁。(2分)
我的灵魂变得像河流一般深邃
2、 选出下列注音有误的一项(2分) ( )
A 蔷(qiáng)薇(wēi) 干瘪(biě) 胚(pēi)芽 虔(qián)信
B、憔(qiáo)悴(cuì) 簇(z )新 敦(dūn)厚 蓬(péng)蒿(hāo)
C、荇(xìng)藻(z o) 契(qì)机 晨曦(xī) 姹(chà)紫嫣(yān)红
D、蘸(zhàn)着 艾(ài)青 黝(y u)黑 深邃(suì)
3、 仿写诗句(2分)
A、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B、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4、 用“/”和“.”划分下列诗的节奏和重音(5分)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5、与下面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是: (3分) ( )
梅花和雪花都是文学作品中经常描写的对象,它们各有所长:
A 梅花没有雪花那么素雅,雪花没有梅花那么芬芳。
B 雪花没有梅花那么芬芳,但它比梅花素雅。
C 梅花比雪花芬芳,雪花比梅花素雅。
D 雪花比梅花素雅,但它没有梅花那么芬芳。
5、 请为下列几首诗歌连上作者。(3分)
《我爱这土地》 余光中
《中国的土地》 刘湛秋
《乡愁》 舒婷
《我用残损的手掌》 艾青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戴望舒
《祖国》 莱蒙托夫
6、 手机短信,已成为当今社会新的文学形式,在国人中广为传播,再过几天就是教师节了,请你参照下面手机短信的特点,为你的老师编写一则短信,祝老师节日快乐。(5分)
阳光为你灿烂,彩虹为你妖娆,群星为你闪烁,月光为你皎洁,桃李为你芬芳。祝老师节日快乐!
7、根据提示,修改下面一段文字。(3分)
①在世人眼里,诗人都是激情充沛的。②思维方式而言,多数较为感性。③他们富有敏锐的观察力,善于捕捉瞬间的信息而生发创作灵感。④运用丰富的想像,以诗歌优美的文字,朗朗的蕴律表达强烈的感情。⑤或喜或悲的感情显示着因客观世界而起的内心的激荡起伏。
A、 文中有两处错别字,请改正。
_____ 改为_______ , _________改为_________
B、 文中第②句有一处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阅读鉴赏(45分)
(一)阅读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17分)
我用残损的手掌
戴望舒
我用残损的手掌 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
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河山,
这一角已经变成灰烬, 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
那一角只是血和泥; 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
这一片该是我的家乡, 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
(春天,堤上繁花如锦幛, 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
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 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
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 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
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 贴在上面,寄与爱和一切希望,
这黄河的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 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
江南的水田,你当年新生的禾草 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
是那么细,那么软……现在只有蓬蒿; 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
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 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
8、这首诗写于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年代,请写出诗中表现当时祖国半壁江山沦于敌手的句子。(2分)
9、 诗人用“太阳和春”来比喻解放区,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10、诗中写自己的家乡,写了家乡春天的哪些景象?调动了哪些感觉器官,使人如同身临其境的?(3分)
11、诗人是怎样将解放区和沦陷区对比着写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
12、这首诗写出了诗人发自内心的爱和恨,怜与悲,愁苦与希望,你认为应该用什么样的语调朗读?(4分)
(二)阅读下面诗歌,回答13-17题(18分)
我爱这土地
艾 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1938年11月17日
13、“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两行诗作为《我爱这土地》的开头,为全诗定下了怎样的感情基调?(3分)
14、全诗一共选取了几个鲜明的诗歌意象来写?(4分)
答:
15、这些意象都赋予了独特的象征意义,你认为每个意象到底象征着什么?(4分)
答:
16、诗歌中把自己比喻成一只鸟儿,写了鸟儿的生和死,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4分)
答:
17、为什么鸟儿用的是“嘶哑的喉咙”来歌唱?(3分)
答:
(三)、课外阅读(10分)
礁 石
艾 青
一个浪,一个浪
无体止地扑过来
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
被打成碎片,散开……
它的脸上和身上
像刀砍过的一样
它依然站在那里
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18、 “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地扑过来”,这句表面写海浪,想一想“海浪”象征了什么?
“无休止”“扑”说明了什么?(3分)
19、“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一样/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这里塑造
了礁石什么形象?“礁石”象征了什么?(3分)
20、读完这首诗,请根据礁石的形象,联系现实,谈谈你对礁石的感受 (4分)
2、 作文:(50分)
我们伟大的祖国,多么令人自豪!,悠久的历史不用多说了,单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每一件大事就足以让每一个华夏儿女激动不已:三峡截流工程顺利实施,“高峡出平湖”已成现实;载人飞船翱翔太空,更是极大的鼓舞了全国人民的志气……我们的祖国已经越来越值得每一个儿女为她倾注热情!请以“祖国”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抒发你对祖国的激情。题目自拟。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试题答案
一、1、略 2、B 3、略 4、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5、C 6、略 7、A像改为象 蕴改为韵 B就其思维方式而言,多数较为感性。或他们的思维方式,多数较为感性
二、(一)8、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
9、“太阳和春”与“解放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能给大地带来光明和复苏。这样的比喻形象的表达了诗人对解放区的真挚情感,对祖国未来寄予了热切的希望。
10、 作者写到了家乡春天的繁花、嫩柳、荇藻、水;调动了视觉、嗅觉、触觉,使人如同身临其境地回到了家乡。
11、诗人写沦陷区是已经遭受敌人蹂躏、变成灰烬、充满血和泥的土地;解放区是温暖明朗、蓬勃生春、依然完整的辽远的一角。这两部分并列在一起,构成鲜明的对比。诗人使用两套笔墨,渲染出两种不同的色调,给读者以强烈的刺激,诗人对敌人恨之切,对祖国爱之深,就很自然的显示出来了。
12、只要意思对即可。诗的前半部分用悲愤、沉痛的语调,后半部分用激昂、希望的语调。
(二)13、对土地,对祖国博大深沉的爱。
14、选取了土地、河流、风、黎明四个鲜明的意象
15、土地象征着生他养他而又多灾多难的祖国,河流是郁结在人民心中的悲愤,风象征人民心中对侵略者暴行的愤怒,黎明预示着人民为之奋斗献身的独立自由的曙光。
16、表达了诗人要和祖国融为一体,同生共死的挚爱之情。意思对即可。
17、因为“嘶哑的喉咙”让我们看到这是一只饱受磨难的鸟,它的歌声,是用整个生命发出的。
(三)18、海浪象征了一切旧势力;“无休止”“扑”这两个词是说反动势力力量的强大及冷酷无情。
19、塑造了礁石顽强不屈的形象。“礁石”的形象是一切被压迫民族、被压迫人民抗击旧世界的力量的象征,是被压迫阶级、被压迫民族不畏强暴、不屈不挠斗争精神的真实写照。
20 、当我们的民族、或者一个要求生存权利的人遇到连续的迫害时,我们要像“礁石”一样将敌人的“海浪”打成碎沫。要做到这一点,我们不仅要有不怕牺牲、敢于斗争的精神,更要有坚强的力量,因此,我们必须首先学好本领,完善自己。
三、作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