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技能·一课一练4.2.1 气温 世界气温的分布
一、单项选择题
泉州的小宇将6月5日至8日的天气和气温状况记录在图中,读图回答1、2题。
1.小宇最有可能看到电闪雷鸣的是 ( )
A.5日 B.6日 C.7日 D.8日
2.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叫做气温日较差,6月5日的气温日较差约是
( )
A.5℃ B.10℃ C.15℃ D.20℃
【解析】1选B,2选B。本题综合考查天气符号的判断及气温日较差的计算。
第1题,由图知,6日为雷雨天气。第2题,5日的最高气温为20℃,最低气温
为10℃,所以,该日的气温日较差为10℃。
3.对气温的观测,通常一天要进行4次,4次气温观测时间各不相同,如图是某观测站的观测结果,②最有可能是下列哪个时间的观测结果
( )
A.2时 B.8时 C.14时 D.20时
【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气温的变化规律和温度计的判读方法。从温度计的数据可以看出,②的气温最高。在一天当中,14时的气温最高,所以②观测气温的时间应是14时。
4.关于等温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等温线是反映某地气温变化的曲线
B.等温线密集的地方表示气温变化小
C.等温线上各点的气温并不一定相等
D.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小
【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等温线的判读。等温线上各点气温相等;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小。
【知识拓展】等温线与等高线的类比
等温线地图类似于等高线地形图,判读等温线地图时可结合等高线地形图的相关知识,便于理解。
稀疏区
密集区
呈封闭形状
数值向里增大
数值向里减小
等高线
缓坡
陡坡
山峰
盆地
等温线
温差小
温差大
高温中心
低温中心
5.根据下图判断,甲、乙、丙三地的年平均气温由低到高排列正确的是 ( )
A.甲→乙→丙 B.甲→丙→乙
C.乙→丙→甲 D.丙→乙→甲
【解析】选B。本题考查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规律的知识。读图可知甲地纬度高于66.5°N,乙地纬度低于23.5°N,丙地纬度在23.5°S~66.5°S之间,纬度越低年平均气温越高。
【名师点睛】一般来说,温带地区气温年较差大,热带地区和寒带地区气温年较差小。
6.下列四幅图是同纬度的四个地区,其中气温日较差最小的是 ( )
【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气温日较差大小的判断。海洋比陆地气温日较差小,阴天比晴天气温日较差小,所以阴天的海洋上气温日较差最小。
【变式备选】(2014·黄冈模拟)在我国的吐鲁番盆地,有“早穿皮袄午穿纱”的说法,这说明当地气温特点是 ( )
A.日平均气温高 B.气温年较差大
C.气温日较差大 D.年平均气温低
【解析】选C。本题考查气温日变化的相关知识。气温高低直接影响到人们的衣着。“早穿皮袄”说明当地早上气温很低,“午穿纱”则说明中午气温高,所以由此可判断当地气温的日变化大,即气温日较差大。
7.关于世界气温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由两极向赤道递减
B.同纬度地区冬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
C.北极地区比南极地区寒冷
D.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解析】选D。本题考查世界气温分布规律的知识。世界气温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同纬度地区冬季陆地气温低于海洋,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寒冷。
8.关于气温变化与气温分布的一些叙述,正确的是 ( )
①世界气温总的分布规律是低纬度高,高纬度低
②同纬度地区,高山、高原气温高,平原、盆地气温低
③一天当中,陆地最高气温出现在正午(12时),最低气温出现在午夜(零时)
④陆地月平均气温的最高月北半球是7月,南半球是1月
A.①④ B.①② C.①③ D.②④
【解析】选A。本题考查的是气温分布规律及气温的变化。世界气温分布规律:自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同纬度的陆地,海拔高气温低;一天当中,最高气温出现在14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北半球最高月平均气温出现在7月,南半球出现在1月。
9.小晨对某地气温曲线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 )
A.该地气温年较差约为30℃
B.该地位于南寒带
C.该地位于北半球
D.当北京白天最长时,该地是冬季
【解析】选D。本题考查气温曲线图的判读。由图可知该地最高气温为20℃左右,出现在1月份;最低气温为5℃左右,出现在7月份。由此可知,该地位于南半球;气温较高,不可能是寒带;年较差约为15℃;北京白天最长即夏季时,该地是冬季。
【方法归纳】气温变化曲线图的判读
1.明确坐标含义,横坐标表示时间(24小时或月份),纵坐标表示气温。
2.南北半球的判定:若气温最高月为7月或8月且气温曲线为凸形(如图乙),则位于北半球。若气温最高月为1月或2月且气温曲线为凹形(如图甲),则位于南半球。
10.下图为某区域7月份等温线分布示意图,图中虚线表示海岸线,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区域位于北半球,乙地代表陆地
B.该区域位于北半球,甲地代表陆地
C.该区域位于南半球,甲地代表海洋
D.该区域位于南半球,乙地代表海洋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根据等温线判断所在半球和海陆位置的能力。图中等温线数值向北逐渐降低,由此判断是北半球的等温线。北半球7月份是夏季,同纬度甲地比乙地气温高,所以甲地是陆地,乙地是海洋。
【方法归纳】
1.根据等温线判断某地所处的半球:
(1)判断依据:数值的递变。
(2)气温的水平分布规律:在南北半球,无论是7月还是1月,气温都是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3)数值自南向北递减,为北半球(图甲);数值自北向南递减,为南半球(图乙)。
2.根据某地的气温数值判断季节:
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不同: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这就导致等温线在同纬度的陆地和海洋发生弯曲。如下图:
下图为四地的气温年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11、12题。
11.表示当地气候寒冷的曲线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12.影响四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
A.地形因素 B.纬度因素
C.海陆因素 D.洋流因素
【解析】11选A,12选B。本题组考查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第11题,②③④线最冷月气温在0℃以上,而①线大部分月份在0℃以下,说明此地气候寒冷。第12题,图中纵坐标是气温和纬度,所以,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是纬度。
二、综合题
13.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图,回答问题。
(1)世界上最炎热的大洲是 ,年平均气温约在 ℃以上。
(2)年平均气温最低的大洲是 洲,该大洲等温线密集,温差 。
(3)从等温线分析,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在北纬30℃附近,年平均气温在0℃以下、比同纬度其他地方低10℃多的地区是 ,其低温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由于南半球海洋面积广大,而陆地面积相对较小,所以南半球的等温线与北半球相比较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及对等温线分布规律的理解情况。第(1)、(2)题,从图中直观看出非洲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是最炎热的大洲,年平均气温最低的大洲是南极洲,等温线密集,说明气温差异大。第(3)题,世界总的气温分布规律是从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同纬度地区,海洋和陆地的等温线发生弯曲,说明海洋和陆地气温不一样;受地形地势影响,同纬度地区,海拔高处气温低。第(4)题,我国的青藏高原地区由于平均海拔在4 000米以上,所以气温比同纬度地区低很多。第(5)题,南半球的等温线受单一海洋的影响大,所以较北半球平直一些。
答案:(1)非洲 20
(2)南极 大
(3)从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不一样;同纬度陆地,海拔高处气温低
(4)青藏高原 海拔高
(5)平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