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章第一节血液和血型
同步训练
一、单选题
1、探究血液的成分时,将等量的新鲜鸡血分别放入A、B、C、D四支试管中。在A、D两支试管内加入抗凝剂,B、C不做上述处理。静置一段时间后,下列图示中正确的是
答案:A
解析:解答:选A。新鲜动物的血液放入抗凝剂5%的柠檬酸钠(一种抗凝剂)后,由于比重不同,会出现分层现象,分为三层,上面是淡黄色半透明的血浆,中间有一层白的,是白细胞和血小板,最下面是暗红色的红细胞。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血液的分层实验,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能够熟练操作该实验。
2、下列选项表示血液血浆、血细胞三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答案:B
解析:解答:选B。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浆和血细胞不是包含关系,血液和血浆之间,血液和血细胞之间属于包含关系。
分析:本题考查血液的组成以及血液、血浆、血细胞的关系,意在考查考生对血液的组成的识记能力、理解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3、右图血涂片的视野中,能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的是
A.① B.② C. ③ D.④
答案:A
解析:解答:选A。①是血浆,能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②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③为白细胞个体最大,能够吞噬病菌,④血小板个体最小,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熟记有关知识即可熟练解答。
4、观察人血涂片视野图,关于其组成成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1是红细胞,能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
B.4是血浆,可运载血细胞和养料
C.2是白细胞,血细胞中它的数量最多
D.3是血小板,能止血和加速凝血
答案:C
解析:解答:选C.。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两部分组成。血浆具有运载血细胞,运送营养物质和废物功能。血细胞由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组成。白细胞有细胞核,体积最大,数量是(4—10)*109个L;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体积比白细胞要小,数是5.0*1012个/L,主要功能是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血小板没有细胞核,体积最小,数量是(1—3)*1011个/L,主要功能是止血和加速血液凝固。图中的①是红细胞、②是白细胞、③是血小板、④是血浆,白细胞是三种血细胞中数量最少,选项C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血液的组成和功能,三种血细胞的结构特点。
5、小涛是贫血患者,小涛最好使用( )
A.铁制炊具 B.铝制炊具 C.铜制炊具 D.不锈钢制炊具
答案:A
解析:解答:选A.贫血患者因血液内血红蛋白的含量少,因此血液运输氧的能力低,一般的贫血患者,应多吃一些含蛋白质和铁质丰富的食物,铁制炊具能为人体提供含铁的无机盐,有利于体内合成血红蛋白。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熟记有关知识即可顺利解答。
6、小王患急性炎症被同学送到医院治疗,医生通过验血,发现血液中
A.红细胞增多 B.白细胞增多 C.血小板增多 D.血红蛋白增多
答案:B
解析:解答:白细胞有细胞核,体积最大,主要功能是吞噬病菌和异物,对人体有防御保护作用,白细胞增加,引起炎症的发生;小王患急性炎症被同学送到医院治疗,医生通过验血,发现血液中白细胞增加,选项B符合题意。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血细胞异常引起的病症,当人体有炎症时,白细胞数目增多。
7、当人受到轻伤流血时,伤口会自动止血,这是血液中哪种成分的作用 ( )
A、血红蛋白 B、白细胞 C、血小板 D、血浆
答案:C
解析:解答:选C。当人体轻微受伤流血后,血液中的血小板会在出血的伤口处聚集成团.再者,血小板破裂所释放的一些物质,也能够促使血液凝固成块,这两种情况都可以堵塞伤口而止血.因此完成止血功能的是血小板。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
8、一个慢性贫血患者突患急性阑尾炎,到医院做血常规化验,其化验结果可能在正常范以外的是下列哪项( )
A、血浆、白细胞 B、红细胞、白细胞
C、红细胞、血小板 D、血小板、白细胞
答案: B
解析:解答:选B。贫血指的是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过少或血红蛋白的含量过低,因此如果患贫血,应该是RBC(红细胞)和HGB(血红蛋白)的值偏低;白细胞对人体起着防御和保护的功能.如果身体的某个部位发炎,白细胞的数目就会大大增加去吞噬发炎部位的病菌.因此,一个慢性贫血患者突患急性阑尾炎,到医院做血常规化验,其化验结果可能在正常值范围之外的是红细胞、白细胞.可见B符合题意。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通过血常规化验单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
9、右图是显微镜下看到的血涂片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①是三种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的
B.②是白细胞,三种血细胞中只有它没有细胞核
C.若③这种血细胞缺乏,身体一旦受伤便会血流不止
D.④指的是血浆,它具有运输养料和废物的功能
答案:D
解析:解答:选D。①是红细胞是三种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的,白细胞体积最大,因此②是白细胞,三种血细胞中只有白细胞有细胞核,成熟的红细胞、血小板没有细胞核,血小板的功能是促进止血和凝血,因此若③血小板这种血细胞缺乏,身体一旦受伤便会血流不止,血液由血细胞和血浆组成,④指的是血浆,它具有运输养料和废物的功能,还能运载血细胞,所以只有D符合题意。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观察血涂片,知道血涂片中各种成分是顺利答好此类题目的基础。
10、 人从平原地区到高原地区,为满足人体对氧气的需要,血液中哪种细胞会增多?
A、红细胞 B、白细胞 C、血小板 D、淋巴细胞
答案:A
解析:解答:选A。由于高原的海拔高度高,所以空气中的含氧量也就越少,为了结合更多的氧气,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就增多,因此,从平原进入高原后人体红细胞数量的增加,所以选A。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血液的成分和功能。
11、图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血涂片。对图中信息表述正确的是( )
A.①能止血和加速凝血
B.②为白细胞,能够吞噬病菌和异物
C.③的数量最多,能够携带氧和养料
D.①、②、③中只有②没有细胞核
答案:A
解析:解答:选A。①为血小板,个体最小,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②白细胞,个体最大,数量最少,能穿透血管壁,能够吞噬病菌,③为红细胞,数量最多,具有运输氧部分二氧化碳的功能,①血小板,②白细胞,③为红细胞,只有②有细胞核。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观察血涂片,知道血涂片中的各种成分及功能是答好本题的基础。
12、经医生确诊某患者为急性炎症,然后对他进行消炎治疗,没过多久就痊愈了,下面能正确表示他体内白细胞数目变化的图像是(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白细胞数目)
答案:D
解析:解答:选D。当患者患急性炎症时,血液中的白细胞增多,在治疗康复的过程中白细胞数目逐渐的减少,最后达到正常水平.所以D正确。
分析:白细胞具有防御和保护功能,当人体患炎症时,数目增多。
13、 一个病人在手术过程中需要大量输血,经检验确定该病人的血型是B型,问要从血库调哪一种血型的血输给病人最好( )
A.A型血 B.B型血 C.AB型血 D.O型血
答案:B
解析:解答: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但在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 如果异血型者之间输血输得太快太多,输进来的凝集素来不及稀释,也可能引起凝集反应.因此,输血时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输血的原则的知识,据此答题
14、、小明在验血型时,把他的血液和标准A型血清及标准B型血清混合后,在显微镜下观察都发生了凝集反应,小明的血型是( )
A.AB型 B.O型 C.A型 D.B型
答案:A
解析:解答:选A。AB型血只能输给AB型血的人,输给A型、B型、O型的病人就会出现红细胞凝集的现象,O型血可以少量的输给其它三种血型的病人,即输给A型、B型、AB型的病人都不会出现红细胞凝集的现象,A型血的人只能输给A型、AB型,不能输给B型和O型,即输给A型和AB型血不会出现红细胞凝集的现象,但输给B型和O型就会出现红细胞凝集的现象.B型血的人只能输给B型、AB型,不能输给A型和O型,即输给B型和AB型血不会出现红细胞凝集的现象,但输给A型和O型就会出现红细胞凝集的现象。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输血与血型,人的血型有四种:A型、B型、AB型、O型,不同的血型混合时,可能会出现红细胞凝集的现象,故输血时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15、、从1998年起,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健康成年人一次献血多少毫升不会影响健康?
A.200-300毫升 B.300-400毫升 C.800-1000毫升 D.500毫升
答案:A
解析:解答:选A。成年人的血量约为体重的7—8%,如果一次失血不超过体内血量的10%(约400毫升),所丧失的血浆成分和血细胞在一定时期内相继得到补充而恢复正常,因此,健康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不会影响健康,每个健康的公民都有献血的义务。选项A符合题意。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血量及献血是每一位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二、填空题
16、用显微镜观察血细胞涂片,可发现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的是_______,数量最少的是________,血液成分中还有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的________。血细胞中,具有运输氧气功能的是______,其中主要运输氧气的是细胞中的________;具有防御和保护作用的是______;具有止血和凝血功能的是_______。
答案:红细胞 ︱ 白细胞 ︱ 血小板 ︱ 红细胞︱ 血红蛋白 ︱ 白细胞 ︱ 血小板
解析:解答:血液的组成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又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在显微镜下,我们看见最多的红细胞,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呈两面凹的圆饼状,能运输氧气;看到最少的血细胞是白细胞,白细胞呈圆球状,有细胞核,对人体有防御保护作用;看不到的血细胞是血小板,因为血小板个体小,普通显微镜下很难观察的到.性状不规则,无细胞核,有凝血和止血过的作用,血浆能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血液的组成和功能有关知识点。
17、成熟的红细胞没有______,呈两面中央凹的圆饼状,其中有一种含铁的蛋白质,叫_________,它有运输__________的作用。
答案:细胞核 ︱ 血红蛋白︱ 氧
解析:解答: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呈两面中央凹的圆饼状,其中有一种含铁的蛋白质,叫血红蛋白,它有运输氧的作用。
分析:本题考查红细胞的形态和功能,意在考查考生对相关知识的识记能力。
18、 在地震灾害中,外伤性大出血病人相对较多.输血是抢救急性大出血患者最有效地措施之一.如果一位急性大出血患者的血型是O型,则只能给该患者输_______型血.
答案: O
解析:解答:输血时要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所以当一位急性大出血的患者的血型是O型时,要给该患者输入O型血。
分析:此题考查输血的原则,意在考查学生对输血原则的理解能力。
19、 临床上常根据病人病情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选用不同的血细胞成分或血浆成分输入病人体内,大面积烧伤患者应该输入__________, 严重贫血患者 应该输入__________ ,严重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应该输入__________ 。
答案:血浆︱浓缩的红细胞悬液︱浓缩的血小板悬液
解析:解答:在临床医学中常常进行成分输血,以补充人体内血液成分的不足,更具有针对性。大面积烧伤患者,主要为血液中水分伤失过多,需要输入更多的血浆成分,严重贫血患者主要是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或是血红蛋白质含量过低,则需要输入浓缩的红细悬液;严重血小板减少患者则是血液中血小板过少,出现止血不良,则需要输入浓缩的血小板悬液,以增强止血功能。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血液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
三、其他题型
20、右图是血涂片在显微镜下的一个视野图。(用图中号码回答)。
①血液的颜色主要决定于图中的( )。?
答案:A;
②当人被细菌感染而发炎时,图中( )的数目会显著增加。
答案:B
③当图中( )数目明显下降时,会引起人体皮下出血。
答案:C
④当图中( )数量过少时,会造成人体贫血。
答案:A
⑤能穿过毛细血管壁,聚集到受伤部位,吞噬细菌的是( )。
答案:B
⑥担负运输养料和废物功能的是( )。
答案:D
⑦人从平原到高海拔地区时,血液中( )的数量会显著增加。
答案:A
⑧图中形状不规则,没有细胞核,在低倍镜下一般不易看到的是( )。
答案:C;
解析:解答:血液的组成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图中A是红细胞;B是白细胞;C是血小板;剩下的D是血浆.①血液的颜色之所以呈现红色是因为血液的红细胞中含有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是红色含铁的蛋白质;
②白细胞能够吞噬病菌,有防御疾病的作用,故人体被细菌感染出现炎症时,白细胞会增多;
③血小板的功能是止血和加速凝血,若数目明显下降时,凝血功能障碍,会引起人体皮下出血;
④当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少或血红蛋白含量过少时,人会患贫血.
⑤白细胞的能够作变形运动,当细菌侵入人体后,白细胞能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并将细菌吞噬;
⑥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
⑦人从到高原时,由于高原氧气稀薄,在这种环境下工作两年,可以增加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和血红蛋白的含量,从而增强血液的供氧能力;
⑧血小板的形状不规则,没有细胞核,在低倍镜下一般不易看到。
分析:血液的组成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图中A的数量最多,是红细胞;B的个体最大且有细胞核,是白细胞;C个体最小,是血小板;剩下的D是血浆.它们各自都有自己的功能。
21、请根据下面血液化验报告单的化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6分)
县人民医院血液化验报告单
NO:0050898
姓名:李滨 年龄:58 性别:男 科别:急诊
项目 测定值 正常参考范围
红细胞总数 1.37X1012个/L (4—5.5)X1012个/L
血红蛋白 135g/L (120—160)g/L
白细胞总数 5.4 X1010个/L (4.0—10.0)X109个/L
血小板总数 2.53X1011个/L (1.0—3.0)X1011个/L
(1)请你做个小医生,通过看化验单结果,帮忙诊断一下:
①在化验单中,他的化验项目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是异常的。
答案:红细胞 ︱ 白细胞
②诊断他可能患的病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如果贫血的话,应多吃含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丰富的食物。
答案:贫血 ︱ 炎症 ︱ 铁 ︱ 蛋白质
解析:解答:(1)①通过对比化验单的数据,发现红细胞的数目比正常值要小,白细胞的数目比正常值要大。
②贫血是指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过少或血红蛋白的含量过少.红细胞的数目明显低于正常值.李滨同学可能患有贫血.白细胞具有吞噬病菌、防御和保护作用.白细胞的数目高于正常值.说明李滨同学可能炎症
(2)当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过少,或是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含量过低时,就会出现贫血的症状.铁是构成血红蛋白的一种成分,人体缺铁会导致贫血.所以贫血的病人还应注意吃含铁多的食物.
分析:结合血液组成的基础知识以及各组成成分的功能看懂化验单是基本要求,与正常值作对比,可以发现某些疾病。
22、将各种血细胞名称与其形态结构特点以及主要功能用线连起来。
A.体积最小,形状不规则 a.吞噬病菌,
(1)红细胞 无细胞核 防御和保护
(2)白细胞 B.有细胞核, b.止血、凝血
体积较大
C.两面凹的圆饼状, c.运输氧和部
(3)血小板 成熟的细胞无细胞核, 分二氧化碳
富含血红蛋白
答案:(1)-C-c; (2)-B-a; (3)-A-b;
解析:解答:1、红细胞:成熟的红细胞呈双面微凹的圆盘状,无细胞核。细胞质内含有大量淡红色的血红蛋白,肯有运输氧及二氧化碳的功能。2、白细胞:在血液中呈球形,有细胞核。3、血小板:在血液涂片标本中,血小板多成群分布在血细胞之间,其外形不规则,血小板在凝血过程中有重要作用。答案为:(1)-C-c; (2)-B-a; (3)-A-b;
分析:本题主要考察血细胞的名称、形态结构特点和主要功能
23、下表为两位男性患者血常规化验报告单,请将化验结果与正常值进行对比,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姓名:李伟 性别:男 姓名:张刚 性别:男 正常参考值
化验项目 测定值 化验项目 测定值
RBC(红细胞)WBC(白细胞)Hb(血红蛋白)PLT(血小板) 4.8×1012 个/L18×109个/L142g/L210×109个/L RBCWBCHbPLT 3.1×1012个/L8×109个/L110g/L235×109个/L 男:(4.0~5.5)×1012个/L(5.0~10)×109个/L男:120~160g/L男:(150~350)×109个/L
(1)经医生诊断李伟患有急性腮腺炎,诊断依据之一是:化验单上他的______数量过多,答案:白细胞
(2)张刚的RBC数目过少、Hb的含量过低,可能患有_______。
答案:贫血
(3)抽血后,用脱脂棉球按住穿刺点,伤口很快就可止血,在此过程中,血液中的_____起着重要作用。
答案:血小板
解析:解答:(1)李伟化验单上白细胞的测定值是:18×109个/L,高于正常参考值。(2)体内红细胞数目过少,或血红蛋白质含量过低会患贫血。(3)血小板有促进凝血和加速止血的作用。
分析:此题考查血液的成分和功能,意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对表格数据的分析能力。
24、2008年5月12日在我国四川发生了强烈的地震,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在自然灾害面前,又增加了人为的因素,使受灾的人们雪上加霜。在灾区有大量的人们等着救助,面 对以下情况,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1)如果现场有人失血过多,医生在给病人输血时应遵循的原则是_____________,如果18岁的你去献血 ,应该最多献血_____________毫升,又不影响你的身体健康。
答案:输同型血︱ 200~400
(2)如果病人需要受损伤细胞的修复又能提供能量的物质,我们最好给他们补充含_______较多的食物。
答案:蛋白质
解析:解答:(1)为了防止在输血时发生血液凝聚现象,输血时应该以输同型血为原则,健康的成年人一次献血200~400毫升不影响健康,可以通过造血干细胞重新获得新鲜的血液。(2) 食物所含的六类营养物质中,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更新等都离不开蛋白质,并且在人体内能够产生能量。答案为:(1)同型血互相输 200~400 (2)蛋白质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输血的原则以及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25、取5毫升新鲜血液,立即注入盛有5%柠檬酸钠溶液的量筒中,轻轻振荡量筒,静置数小时后,出现如图所示现象,请根据实验的方法步骤和图中所示现象回答:
(1)量筒中出现了______现象。
答案:分层
(2)量筒中1、2、3三层的物质依次是_______、白细胞和______、红细胞,其中2、3层的细胞总称为________。
答案:血浆 ︱ 血小板 ︱ 血细胞
(3)本实验证实了血液的成分包括_______和________两部分。
答案:血浆︱血细胞
解析:解答:(1)实验时在血液中加入5%柠檬酸钠的目的主防止血液凝固,将血加入取5毫升新鲜血液,立即注入盛有5%柠檬酸钠溶液的量筒中,轻轻振荡量筒,静置数小时后出现分层的现象,因为血细胞的比重大于血浆成分所致。
(2)量筒中1是血浆,血浆呈淡黄色半透明的液体,约占血液的55%;中间一层白色薄薄的部分是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面呈红色的部分是红细胞,所以图的2是血小板和白细胞,3是红细胞,这样2、3层的细胞部称为血细胞。
(3)本实验证实了血液的成分包括血浆和血细胞两部分。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熟悉观察血液的组成实验的操作、注意事项、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同时,知道血液的组成等基本知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第 13 页 (共 1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