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冷战中的对峙
1946年3月,丘吉尔在美国富尔顿发表了一段演说:“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的利亚斯特,一幅横贯欧洲的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 下来……”
“铁幕演说”反映了二战结束后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揭开了美苏冷战的序幕。
那么,什么是冷战?它开始的标志是什么?冷战给刚刚和平的世界带来了什么?
了解美苏争霸、美苏冷战的关系。
了解美苏争霸局面的形成和演变。
重点:理解冷战政策
难点:冷战的目的、原因、影响。
学习目标
一、冷战政策
二、美苏争霸
冷战中的对峙
自主学习
1、冷战的含义?
2、冷战开始的标志?
3、冷战政策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表现?
4、美国发起冷战的原因?
一、冷战政策
1.冷战政策的提出
冷战的含义:
美国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除武装进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
一、冷战政策
1.冷战政策的提出
对象: 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
手段:除武装进攻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
目的: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
一、冷战政策
2.冷战开始的标志
杜鲁门
美国第33任总统,1947年提出“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加紧控制其他国家的纲领和政策。这一政策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
一、冷战政策
“杜鲁门主义”的影响
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美苏之间冷战开始。
一、冷战政策
3.冷战政策的表现
政治:杜鲁门主义出台
经济:推行马歇尔计划
军事: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1947年提出“欧洲复兴计划”,主张乘战后欧洲经济困难之机,援助西欧各国复兴经济。这项计划称为“马歇尔计划”。
“马歇尔计划”
1948年到1950年,共有16个国家接受了美国130多亿美元的援助,90%是赠予,10%是贷款。
我们每接受一笔贷款,
我们的独立便减少一分。
——法国总理皮拉尔迪
“马歇尔计划”
目的:一方面是帮助西欧各国迅速恢复经济,防止革命爆发;另一方面是通过美国的援助,打开西欧门户,控制西欧各国。
“北约”和“华约”的形成
两大政治军事集团
性质:
标志着 “冷战”对峙局面最终形成
两大集团形成的影响:
华约
北约
华约
4、冷战爆发的原因
(1)美国称霸世界的野心膨胀。
(2)苏联等社会主义力量不断壮大。
4、冷战爆发的原因
二、美苏争霸
自主学习:
1、美苏争霸分为哪几个阶段?
2、每个阶段有哪些典型事件?
3、每个阶段分别呈现的特点?
二、美苏争霸
1.争霸第一阶段:(50、60年代)
特征:缓和与紧张并存,优势在美
典型事件
缓和表现:赫鲁晓夫出访美国
紧张表现:古巴导弹危机
赫鲁晓夫
肯尼迪
扳手腕的态势反映出优势在哪一方?
图中两个人物分别是谁?
优势在美
2.争霸第二阶段:(70年代)
特点:高潮,苏攻美守
典型事件
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美国撤军越南。
苏联入侵阿富汗。
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1972年)
中美建交(1979年)
越战,永恒的创伤
苏联撤军阿富汗;苏联解体;
西欧和日本崛起
3.争霸第三阶段:(80年代)
特点:有所缓和
典型事件
1991年12月25日苏联国旗从克里姆林宫悄然降下,俄罗斯国旗缓缓升起。
戈尔巴乔夫在苏联解体的声明上签字
美苏争霸对世界产生的影响,以及对当今世界各国的启示
影响:
1、给两国造成沉重的军费负担,阻碍国家经济的发展。
2、给国家社会带来动荡不安,给世界和平与安全带来伤害。
美苏争霸对世界产生的影响,以及对当今世界各国的启示
启示:
1、国际地位由综合国力决定,要集中力量发展国家经济。
2、和平与发展已经是当今世界的主题。
3、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1、冷战:
含义、标志、实质、表现
课堂小结
3、两极格局形成和结束的标志
2、美苏争霸:
美苏争霸的开始、美苏争霸的三阶段、美苏争霸的结束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达标训练
1.1946年,苏联领导人斯大林在《真 ( http: / / www.21cnjy.com )理报》上指出,他(丘吉尔)的演讲是“危险的行动”,这是“站在战争挑拨的立场上”,这是“号召同苏联战争”。材料中“他的演讲”标志着( )
A.“冷战”序幕的拉开 B.东西方对峙格局的形成
C.美苏争霸的开始 D.雅尔塔体系的建立
2.当前, 国际上某些反华势力和国家不时提出“中国威胁论”,这实际上是一种典型的冷战思维。美苏间“冷战”开始的标志是指( )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 雅尔塔会议的召开
C.华盛顿会议的召开 D.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3.二战后,美国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冷战,其主要原因有( )
①战后美国经济、军事实力的增强
②美国称霸世界的野心日益膨胀
③美国试 图用武力颠覆苏联等国政权
④战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力量的壮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 1948年,在运往希腊的物资上都印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美国国旗为基础,形状如同盾牌般的纹章标志,正中写有“为了欧洲的复兴,由美国所援助”的标语。这一现象与下列哪一事件直接相关?(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铁幕”演说的发表 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C.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D.北约组织的建立
5. 2014年3月2日,俄 ( http: / / www.21cnjy.com )罗斯以保护黑海舰队和生活在克里米亚的俄罗斯公民安全为名出兵克里米亚。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随即宣布对俄实施制裁。该情况与下列哪一历史状况相似?( )21教育网
A.冷战 B.全球一体化 C.世界多极化 D.经济全球化
6.在经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面对不同社 ( http: / / www.21cnjy.com )会制度和国家利益的冲 突,“应该如何组织人类社会?”成为国际社会的重大课题。而美苏两国做出的反应是( )
A.发动战争以解决争端 B.寻求世界和平与发展
C.采取全方位的对峙与竞争 D.加强国际谅解与互信
7. 二战后美国外交官凯南形容:“美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鲨鱼,苏联是老虎,二者虽然都很凶猛,却生活在截然不同的环境,暂时不会兵戎相见。”凯南评述的是( )
A.美苏都成为超级大国 B.美苏“冷战”对峙
C.美苏共同对付法西斯 D.美苏军事实力接近
8. 有学者在20世纪90年代说,本世纪50年代以来,“一些军事联盟推动了军备竞赛,并使地区冲突一直有转变成超级大国之间核对抗的危险。”今天看来,“这些军事联盟具有控制冲突升级的能力”学者对“这些军事联盟”的评价发生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21cnjy.com
A.改变了对超级大国的认识 B.“冷战”有利于推动世界和平C.欧盟形成,欧洲实现一体化 D.“冷战”结束世界格局发生改变www.21-cn-jy.com
9. 某同学撰写研究性学习报告,参考文章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冷战”的缘起》、《北约与华约的对抗》、《从苏东剧变到多极化趋势》。据此判断研究报告的主题应该确定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2·1·c·n·j·y
A.世界格局的演变 B.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C.中东局势的动荡 D.社会主义运动的曲折
10.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最终形成的标志是( )
A.“北约”成立 B.马歇尔计划
C.杜鲁门主义出台 D.北约和华约的成立
11.二战后,美国为称霸世界,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冷战政策。冷战政策在军事方面的表现是(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铁幕”演说 B.杜鲁门主义 C.马歇尔计划 D.北约的成立
12.20世纪下半叶出现了以美苏对峙为标志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长达40多年的“冷战”局面。根据你学习过的有关“冷战”史实,请判断以下属于“冷战”范畴的有( )
①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②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③科索沃战争 ④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集团的建立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3年4月,罗斯福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罗斯福的世界蓝图》一文,透露了罗斯福对战后世界安排的设想。他的“蓝图”是从世界主义出发,他要求建立一个由美国领导的、符合美国利益的世界政治与经济秩序。他相信,由于战争中英、苏、中等国家都仰仗美国的经济、军事援助,凭着美国的实力,他可以利用战时的“大国合作”来实现其“蓝图”。 www-2-1-cnjy-com
材料二 1945年上任的哈里·杜鲁门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追求世界霸权的战略目标上与罗斯福完全一致,所不同的是他加紧把罗斯福纸上的“蓝图”转变为全面展开的称霸活动,把罗斯福同苏联战时的“合作”转变为二战后以苏联为主要敌手。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罗斯福提到的战时“大国合作”主要体现在哪里?材料中罗斯福所讲的“世界蓝图”的实质是指什么?21·世纪*教育网
(2)指出杜鲁门为实现罗斯福的“世界蓝图” 出台了什么政策?这一政策在政治、经济、军事上的具体表现是有哪些?2-1-c-n-j-y
(3)依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苏两国间的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答案:
1、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了冷战,二战结束后,丘吉尔 ( http: / / www.21cnjy.com )发表“铁幕”演说,拉开了“冷战”的序幕,从此,西方国家对社会主义苏联实行除了军事对抗以外的所有对抗措施。
2、答案:A
解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冷战政策的认识 ( http: / / www.21cnjy.com ),根据所学知识,1947年,杜鲁门在国会咨文中提出要遏制共产主义,提出了杜鲁门主义,标志着冷汗的正式开始,本题选A。 21*cnjy*com
3、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了冷战的原因,所谓冷战,是指除了武力之外的一切对抗形式,因此排除③。
4、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马歇尔计划,根据题目中的标语的内容即可做出判断,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
5、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冷战的史实,冷战政 ( http: / / www.21cnjy.com )策指的是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实行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所以材料体现的是冷战,所以答案是A。21·cn·jy·com
6、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二战后世界格局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准确认识,题干中“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两国”是解题的关键信息,依据已学知识可知二战后,美苏两国结束了战时的同盟关系,两国采取了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手段对抗,即冷战,据此分析可知C符合题意,故选C。【来源:21cnj*y.co*m】
7、答案:B
解析:题目反映的是二战后,美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和苏联虽然都很强大,但是暂时不会兵戎相见,因为“生活在截然不同的环境里”,实际上反映的是美苏冷战的情形,故选B。
8、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的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析能力认识。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开始出现了“一超”与“多强”并存的多极化趋势。“一超”指美国,“多强”指中国、欧盟、日本和俄罗斯。日本、欧盟、中国和俄罗斯等成为牵制美国的重要力量,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所以欧盟等“这些军事联盟具有控制冲突升级的能力。”故选D。【出处:21教育名师】
9、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世界格局的演变.第二次世 ( http: / / www.21cnjy.com )界大战以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开始冷战,并形成了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集团,到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故选A.【版权所有:21教育】
10、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苏 ( http: / / www.21cnjy.com )冷战的相关基础知识。美苏冷战自杜鲁门主义的出台开始,到苏联成立华沙条约组织最终形成。所以答案很容易选出是D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11、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了冷战政策在军事方面的表现,所 ( http: / / www.21cnjy.com )谓冷战,A是冷战的序幕;B是冷战开始的标志,C是冷战在经济上的表现,D是冷战在军事上的表现,故选D。21*cnjy*com
12、答案:C
解析:此题为综合性选择题,考 ( http: / / www.21cnjy.com )察“冷战”的相关知识点。阅读题文要求选出属于“冷战”范畴的正确选项。根据所学知识,冷战的内容主要有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提出援助西欧的马歇尔计划,建立北约和华约军事组织,备选项①②④符合题意,③科索沃战争不属于冷战范畴,故排除,选项中C符合题意。
13、答案:(1)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实质是建立世界霸权。
(2)冷战政策;政治:杜鲁门主义;经济:马歇尔计划;军事:北约的建立。
(3)由合作转变为敌对。
解析:(1)战时指的是第二次世界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战时期,“大国合作”是指二战中大国间的合作。材料中“由美国领导的世界秩序”是指建立美国的世界霸权。(2)罗斯福的“世界蓝图”是指世界霸主地位,杜鲁门为此推行了冷战政策。(3)由材料中“战时的合作转变为二战后以苏联为主要敌手”可知,两者间的关系由合作转为敌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4 页 (共 4 页)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第14课 冷战中的对峙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冷战”政策;“杜鲁门主义”的出台及其影响;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和实质;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21教育网
2、过程与方法:通过概括美国“冷战”政策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表现,培养归纳历史事物的能力;通过分析美苏争霸的三个阶段及特点,培养学生全面、正确看待历史问题的能力。www.21-cn-jy.com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体会美苏争霸世界给世界和平带来的严重影响,认识到反对霸权主义的重要性。2·1·c·n·j·y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冷战”政策及其表现
难点:美苏争霸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史料:
丘吉尔“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的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
这是英国前首相丘吉尔1946年3月应美国总 ( http: / / www.21cnjy.com )统杜鲁门之邀,在美国小城富尔顿发表的演说中的一段话。这次演说很快被称为“铁幕演说”。“铁幕演说”反映了二战结束后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揭开了美苏冷战的序幕。21cnjy.com
那么,什么是冷战?它开始的标志是什么?冷战给刚刚和平的世界带来了什么?
【展示目标】
1、了解美苏争霸、美苏冷战的关系。
2、了解美苏争霸局面的形成和演变。
【自主学习】
学生根据问题,阅读教材,思考以下问题。
1、冷战的含义。
2、冷战开始的标志。
3、冷战政策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表现。
4、冷战出现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冷战政策
【自主学习】
1、冷战的含义?
2、冷战开始的标志?
3、冷战政策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表现?
4、美国发起冷战的原因?
【教学分析】
1.冷战政策的提出
教师设问:什么叫“冷战”?“冷战”何以为“冷”?
预设学生回答:美国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除武装进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21·世纪*教育网
教师设问:请从对象、手段、目的三个方面对这一概念做具体分析?
预设学生回答:对象——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手段——除武装进攻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突出体现“冷”);目的——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www-2-1-cnjy-com
教师设问:“冷战”政策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预设学生回答: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教师展示“杜鲁门”的图片,补充“杜鲁门主义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具体内容。美国总统杜鲁门,1947年提出“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加紧控制其他国家的纲领和政策。这一政策被称为“杜鲁门主义”。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教师设问:杜鲁门主义的出台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预设学生回答: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美苏之间冷战开始。
教师设问:冷战”政策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有哪些具体的表现?
预设学生回答:
在政治上的表现是“杜鲁门主义”出台。
在经济上的表现是“马歇尔计划”。
在军事上的表现是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即北约的建立。
教师展示“马歇尔”人物图片,补充马歇尔计划的相关内容:
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1947年提出“欧洲复兴计划”,主张乘战后欧洲经济困难之机,援助西欧各国复兴经济。这项计划称为“马歇尔计划”。21·cn·jy·com
展示法国总理皮拉尔迪的一段讲话材料,教师设问: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的目的是什么?
预设学生回答:目的:其一是帮助西欧各国迅速恢复经济;其二是美国通过经济援助,打开西欧国家门户,进而控制西欧各国。 21*cnjy*com
展示“北约”、“华约”成员国组成图,让学生直观了了解两大集团的分布状况。
教师设问:“北约”和“华约”性质。
预设学生回答:两大政治军事集团
教师设问:“北约”和“华约”建立所产生的影响。
预设学生回答:标志着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二战中,苏联与美国和西欧国家组成了反法西斯联盟,为何在战后美国和苏联却反目成仇呢?美国为何要积极向苏联发动“冷战”? 2-1-c-n-j-y
预设学生回答:
1、美国国家实力居于世界第一位,称霸世界的野心日益膨胀。
2、二战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力量不断壮大。
(二)美苏争霸
【自主学习】
学生根据问题,阅读教材,思考以下问题。
1、美苏争霸分为哪几个阶段?
2、每个阶段有哪些典型事件?
3、每个阶段分别呈现的特点?
【教学分析】
教师设问:美苏争霸第一阶段的时间和典型事件?
预设学生回答:
时间: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期,是美苏争霸的第一阶段。
典型事件:1961年“柏林墙”的修建和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等。
教师补充:赫鲁晓夫上台后访问美国,这一事件表明美苏间也存在缓和的空间。
教师设问:综合以上典型事件,概括美苏争霸第一阶段的特点。
预设学生回答:这一阶段,美苏关系既有缓和,又有紧张的一面。
教师展示美苏古巴导弹危机图 ( http: / / www.21cnjy.com ),补充,从古巴导弹危机的结果解决来看,即苏联从古巴撤走导弹和轰炸机后才逐渐平息的,说明在第一阶段的争霸中,美国占据优势。
教师概括:第一阶段的特点是:缓和与紧张并存,但优势在美国(美攻苏守)。
教师设问:美苏争霸第二阶段的时间和典型事件?
预设学生回答:
时间:美苏争霸第二阶段为70年代,美苏争霸达到了高潮。
典型事例有:1973年,美国从越南撤兵 ( http: / / www.21cnjy.com );70年代,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苏联的实力得到增强,1979年12月出兵占领阿富汗。【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特点:美苏争霸达到高潮。
教师展示越南战争、尼克松访华等相关 ( http: / / www.21cnjy.com )图片资料。接着引导学生回顾勃列日涅夫改革重点发展军事这一知识,理解本阶段苏联实力,尤其是军事实力增强的原因。
教师概括:第二阶段,美苏争霸达到高潮;苏联处于攻势,美国处于守势。(苏攻美守)
教师设问:美苏争霸第三阶段的时间和典型事件?
预设学生回答:美苏争霸第三阶段为80年代。
典型事例:苏联从阿富汗撤军;1991年苏联解体。西欧和日本崛起。
特点:苏联负担沉重,美国遇到激烈竞争(双方有所缓和)。
教师设问:两极格局结束于什么时候?
预设学生回答:1991年苏联的解体,标志着长达半个世纪的美苏两极格局结束。
小结:
时间 特点
50年代中期~60年代初 既有缓和又有紧张,优势在美国
60年代中期~70年代末 苏联处于攻势,美国转攻为守
80年代 美国采取强硬态度,苏联全面收缩,双方有所缓和
四、课堂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串联知识点。
1、冷战:
含义、标志、实质、表现
2、美苏争霸:
美苏争霸的开始、美苏争霸的三阶段、美苏争霸的结束
3、两极格局形成和结束的标志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4 页 (共 5 页)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