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北师大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渔父》同步练习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1、 (作者名)传世之作有《渔父》词五首,但另外四首均被这一首的光辉所掩。也正因为有了这么一首“风流千古”,自号“ ”的张志和也得以千古风流。
答案:张志和|烟波钓徒
解析:根据所学所记,回顾课文注释内容,注意题干括号中的提示,直接判断作者名号即可。
点评:学习古诗文,要注意课文注释中对作者的介绍,重要的人物有关知识要记忆。
2、给下面的文字注音。
鳜 箬 蓑
答案:guì|ruò|suō
解析:根据所学所记,回顾课文注释内容,判断字音,“鳜”字不读“厥”音,“蓑”字声母为平舌音。
点评:学习古诗文,要注意课文注释中对作者的介绍,重要的人物有关知识要记忆。
3、《渔父》写出了一个 渔父或者是渔父式的文人所追求的恬谈闲适的意趣,“渔父”是一个具有 襟抱别具的隐者形象。
答案:归隐|闲情雅趣、从容自适、淳古淡泊、悠然脱俗
解析:根据所学所记,了解诗歌内容,结合写作背景,分析“渔父”的形象,根据填空。第二空填一个词意思对即可。
点评:学习古诗文,要善于整体把握诗歌的内容,了解诗中的形象。
4、这首诗起句以“ ”确定描写的地点,用“ ”三字振起词意,使山之 和鹭飞之 形成对照映衬。
答案:西塞山前|白鹭飞|静|动
解析:根据所学所记,了解诗歌内容,抓住题干中的提示信息如“形成对照”,梳理有关诗句,概括填空。引号内容要用诗句原词填空
点评:本题有两个答点,一是内容要点,一是写作方法要点,学习时要从两个方面来把握。
5、“桃花”点明了 。桃花开时,流水正涨,当是鱼汛来临。“ ”印证了这一点,使之具体化。
答案:季节|鳜鱼肥
解析:根据所学所记,了解诗歌内容,可根据第二句来判断第一空的内容。引号内容要用诗句原词填空,注意不要写错字。
点评:学习古诗理解内容时,要注意诗歌中一些信息点(要素),比如景物特征、时间、地点等。
6、鹭在飞,花在放,水在流,鱼在自由地嬉戏,一切景物都是那么的 (景物特点)。于是,“ ”(外貌)的渔父也被吸引而至。
答案:新鲜、清丽、秀润|青箬笠,绿蓑衣
解析:根据所学所记,了解诗歌内容,根据题干所示情形梳理诗歌中有关描写,按括号中的提示概括填答。第二空要用原句填写,注意不要写错字。
点评:本题为了减轻难度,用括号作了很好的提示,所以本题不难。学习时要整体把握诗歌内容,记忆要点。
7、渔父何以要披蓑戴笠呢 这是因为此时“ ”刮起,“ ”飘洒。任其“斜风细雨”,渔父仍是 (心理活动)。
答案:斜风|细雨|悠然惬意
解析:根据所学所记,了解诗歌内容,根据题干所示“何以要披蓑戴笠”“心理活动”,梳理诗歌中有关描写,引号内容要摘引诗歌原句中的词语填写。
点评:学习古诗,要注意记忆诗歌中描写精彩的内容,记忆要点。
8、“ ”三字是全词的结语,也是点睛之笔,之所以如此,是渔父陶醉于“斜风细雨”之中。
答案:不须归
解析:根据所学所记,了解诗歌内容,根据题干所示“全词的结语”“点睛之笔”,引号内容要摘引诗歌原句中的词语填写。本题要求只填三个字,意在精练地概括,不要写出整句。
点评:学习古诗,要注意点明主旨表达作者情感的句子,理解记忆。
9、本诗的主旨句是“ ”,其中“ ”一词暗含归隐者不恋官场世俗甘为“渔父”的心理。
答案:斜风细雨不须归|不须归
解析:根据所学所记,了解诗歌内容,根据题干所示“暗含归隐者不恋官场”,第一空填原句,第二空摘录关键词。
点评:学习古诗,要注意点明主旨表达作者情感的句子,理解记忆。
10、古诗中有关归隐的诗句很多,如陶渊明的
答案: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解析:抓住题干中提示“归隐的诗句”, 根据知识积累默写出诗句即可,注意不写错字。
点评:学习古诗,要注意点明主旨表达作者情感的句子,理解记忆。
二、问题理解
11、《渔翁》和《渔父》相比你更喜欢哪一首诗,为什么?
答案:《渔翁》第一句诗中的“清”字写出了湘水的特点清澈。第二句“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这是最见诗人功力的妙句,也是全诗的精华所在,若从内容上给予整理,这两句描写的是以下情景:一方面是自然景色:烟销日出,山水顿绿;一方面是渔翁的行踪:渔船离岸而行,空间传来一声橹响。然而,诗人没有遵循这样的生活逻辑来组织诗句,却从自我感受出发,交错展现两种景象,更清晰地表现了发生于自然界的微妙变异。
《渔父》中的渔父是一个具有闲情雅趣、从容自适、淳古淡泊、悠然脱俗、襟抱别具的隐者形象,诗的画面可谓是色彩丰富、色泽鲜明,线条柔和,泼墨写意、浓淡相宜、清丽秀润、自然纯美、诗意盎然,营造出一种高远的情思和清空的意境。最主要的是写出了一个归隐渔父或者是渔父式的文人所追求的恬谈闲适的意趣。
解析:根据所学所读,了解两诗的内容,从诗中描写的内容、表达的思想情感或语言的特点等方面选一点作一评价,说明喜欢的理由。
点评:本题看似开放题,其实是分析诗歌的内容和写作特点,分析出来,作一评价即可。
12、《渔父》中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物,寄托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
答案:写了青山,写了绿水,写了渔舟、桃花、白鹭、肥鱼,写了斜风、细雨,有静有动,有时间有空间,还写了一个从容自适、悠然脱俗的渔父。一种高远的情思和清空的意境此词在秀丽的水乡风光和理想化的渔人生活中,寄托了作者热爱自由、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解析:根据所学所读,了解诗歌内容,点明作者所写的景物名称,结合写作背景根据“不须归”一句体会诗人的情感。第一问要答准确,第二句意思对即可,答到热爱大自然,向往自由生活即可,答不到“厌弃官场”也可,因为这一点是诗歌隐含的内容。
点评:本题有两问,都是学习古诗要把握的要点“景”和“情”,学习时要注意理解体会。
13、《渔翁》和《渔父》中作者分别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描述。
答案:《渔翁》中诗人以淡逸清和的笔墨构画出一幅令人迷醉的山水晨景。《渔父》中作者描绘了从容自适的渔父,还描绘了一幅江乡二月桃花汛期间春江水涨、烟雨迷蒙的图景。
解析:根据所学所读,了解两篇诗歌描写景物的内容,发挥想象,多用形容词,使用修辞手法,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诗歌中景物的画面。
点评:本题要看清题意,不是概括诗歌中景物,而要用自己的语言扩写诗中写景内容,学习时要在这方面多加练习,训练写作水平。
三、拓展阅读
1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卜算子 海棠为风雨所损
刘克庄①
片片蝶衣轻,点点猩红小。道是天公不惜花,百种千般巧。
朝见树头繁,暮见枝头少。道是天公果惜花,雨洗风吹了。
【注释】 ①刘克庄:南宋著名词人,渴望为抗金复国作出贡献,却不为当朝重用,屡遭迁废,仕路坎坷。
(1)词中“百种千般巧”的“巧”表现在哪里?
答案:①姿致轻盈:花瓣薄如蝶翅,轻盈有致。②形小色艳:花朵固小,却猩红如燃,鲜艳娇美。
(2)你认为词人借“天公”与“花事”的关系,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写对风雨摧残花事的不满,曲折地表达了作者才不见用、遭受压抑的凄楚、愁苦。流露出对当权者压制、迫害和摧残人才的不满。
解析:第一题抓住诗词中景物描写的句子,分析点明景物的特点,即“巧”之处。第二题,抓住诗中“雨洗风吹”一句,从风雨摧花这一点来理解诗人借以暗指自己才能不被重用的郁闷心情。
点评:在古诗中,诗人往往借助于景物描写业表达心迹,学习时要注意仔细体会。
1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野 望
(宋)翁卷
一天秋色冷晴湾①,无数峰峦远近间。
闲上山来看野水,忽于水底见青山。
【注释】 ①湾:水流弯曲的地方。
(1)第一、二句诗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答案:描绘了一幅满天秋色(江天寥阔、山清水秀、水波清冷)、峰峦叠嶂的富有诗意的山水画。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抒发了作者悠闲(闲适)、惊喜(喜悦、喜爱大自然)之情。
解析:第一题描绘画面时,应扣住前两句中景物(一天秋色、晴湾、峰峦)及其主要特点,展开丰富地想象,加以描述即可。第二题注意诗中渗透作者感情的词语,如“闲”“忽”等,联系诗中的景物,推测出作者思想感情。
点评:在古诗中,诗人往往借助于景物描写业表达心迹,学习时要注意仔细体会。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4 页 (共 4 页)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