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草木篇》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草木篇》同步练习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9.5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6-23 16:34: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北师大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草木篇》同步练习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1、本诗作者是 ,原名余勋坦,当代诗人,代表作 、 。
答案:流沙河|《草木篇》|《理想 ( http: / / www.21cnjy.com / " \t "_blank )》
解析:根据所读所记和积累积累直接填答即可。作品名要用书名号。
点评:对于著名的作家,作原不一定要记住,但笔名、生活的时代、代表作一定要记住。
2、本文的体裁是 ,这种体裁的特点是 。
答案:散文诗|具有散文和描写方法和诗的音律
解析:根据所读所记和知识积累直接填答即可。从散文和诗的特点理解此种体裁的特点。
点评:散文诗是一种比较独特的文学体裁,基本上属于诗的范畴。
3、本诗写作方法是 ,即 。
答案:托物言志|托借描写之物寄寓某一思想意义
解析:根据所读所记和知识积累直接填答即可。从散文和诗的特点理解此种体裁的特点。
点评:散文诗是一种比较独特的文学体裁,基本上属于诗的范畴。
4、作者的《草木篇》原作是通过对 、藤、仙人掌、 、毒菌五种植物的描绘,歌颂了生活中的 ,鞭挞了 ,表达了作者的“善恶之心,坦诚态度和刚直人格”。
答案:白杨|梅|真善美|假恶丑
解析:根据所读所记和知识积累直接填答即可。前两空根据所学课文即可填答,后两空根据诗人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根据“善恶之心,坦诚态度和刚直人格”一句来概括填答。
点评:本课是节选诗人的两首诗,学习时对诗人其它的诗歌要有所了解。
5、按课文填写词语

在姐姐妹妹里,她的爱情来得最迟。
春天,百花用 引诱蝴蝶的时候,
她却把自己 地许给了冬天的白雪。
轻佻的蝴蝶是不配 她的,
正如别的花不配被白雪 一样。
在姐姐妹妹里,她笑得最晚,笑得最美丽
答案:媚笑|悄悄|吻|抚爱
解析:根据所读所记,回顾诗歌内容,填写生动的形象词和动词。
点评:阅读诗歌,对诗句中生动的词语要注意理解其表达作用。
6、“在姐姐妹妹里,她笑得最晚,笑得最美丽”一句采用了 和 修辞手法。
答案:比喻|拟人
解析:直接根据句子的内容判断即可,本句把所有的花比喻成“姐姐妹妹”。“笑”字是以人的情态来写出了梅,是拟人。
点评:诗歌中常用修辞手法,学习时要注意体会它们的表达作用。
7、“在姐姐妹妹里,她笑得最晚,笑得最美丽”一句写出了梅花的 形象,而毛泽东《咏梅》中写“她在丛中笑”则写出了梅花的 精神。
答案:美丽|乐观自信
解析:根据所学所记,回顾两诗的内容,根据诗人的描写即可分析两作品中梅的不同的意象特点。
点评:本题比较阅读,意在让学生体会不同作品中同一物的意象特点。
8、用/线请给下一节诗划分朗读节奏。
她,一柄绿光闪闪的长剑,
孤零零地立在平原,高指蓝天。
也许,一场暴风会把她连根拔去。
但,纵然死了吧,
她的腰也不肯向谁弯一弯。
答案:她,一柄/绿光闪闪的/长剑,
孤零零地/立在平原,高指/蓝天。
也许,一场暴风/会把她/连根拔去。
但,纵然/死了吧,
她的腰/也不肯/向谁弯一弯。
解析:根据所读所记,理解诗句表达的思想情感,分析诗句的结构来判断朗读节奏。
点评:诗歌是有韵律的,要把握好朗读的节奏和语调才能读好诗歌,理解思想情感。
9、用加点的方式指出下面几句诗句朗读重音。
也许,一场暴风会把她连根拔去。
但,纵然死了吧,
她的腰也不肯向谁弯一弯。
答案:也许,一场暴风会把她连根拔去。
但,纵然死了吧,
她的腰也不肯向谁弯一弯。
解析:根据所读所记,理解诗句表达的思想情感,来判断朗读重点。
点评:诗歌是有韵律的,要把握好朗读的节奏和语调才能读好诗歌,理解思想情感。
二、问题理解
10、分析《草木篇》中“白杨”和“梅”的寓意。
答案:赞美了白杨宁折不弯、宁死不屈,任何险恶环境中也不卑躬屈膝的高贵品质、斗士形象、独立人格和向上追求。赋予梅超凡脱俗的高贵品质、不同一般的精神追求、与众不同的从容风度;“笑得最晚,笑得最美丽”的对立中转化、祸兮福所倚的人生哲理。)
解析:根据所读所记,回顾诗歌内容,根据作者对两物的描写内容,分析两物的形象特点,说明寓意。
点评:本题从象征手法来解答,学习中要对象征手法深入了解体会。
11、分析《梅》《卜算子 咏梅》寓意的异同
答案:相同点:都象征高洁气质,超凡脱俗的品格。不同点:《梅》象征高洁、纯洁、忠贞不渝、特立独行的处事风格。《卜算子 咏梅》象征革命必胜的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
解析:根据所学所记,了解两诗的内容,从诗人对梅的不同描写中来体会两作品中梅的形象特点和寓意。
点评:比较阅读是一种很好的阅读方式,能让学生深入了解不同作品中写作方法的异同点。
12、为什么本单元中的白杨、树等,同是一物,寓意各不相同?
答案:作家仔细选择一个足以寄托其情其理的极生动具体的“物”,再紧扣此“物”,或描写、或议论、或抒情,并在看似写“物”的表述中,传神地传达了自己的思想情感。因情志不一,寓意也就各不相同。这就是前述的托物言志。
解析:根据所学所记,了解本单元写物作品内容,根据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的不同分析所托之物寓意的不同。
点评:比较阅读是一种很好的阅读方式,能让学生深入了解不同作品中写作方法的异同点。
13、分析下面一首小说,分析其寓意。
他纠缠着丁香,往上爬、爬、爬……
终于把花挂上树梢。
丁香被缠死了,砍作柴烧了。
他倒在地上,喘着气,窥视着另一株树……
答案:为了达到向上爬的目的,不惜采取损人利己的手段,甚至将别人置于死地。
解析:仔细阅读小诗中描写的语句,抓住关键字词如“爬”“倒”“窥视”,体会诗人感情倾向,分析诗歌意象特点,从人格化的角度来点明寓意。
点评:了解诗歌的寓意,要通过诗歌形象的语言来分析理解。
三、拓展阅读
14、阅读《当黎明穿上了白衣》完成题目:
紫蓝的林子与林子之间
由青灰的山坡到青灰的山坡,
绿的草原,
绿的草原,草原上流着
——新鲜的乳液似的烟……
(1)用一句话概括这首短诗的内容。
答案:主要写诗人在田野漫步的情景
(2)诗的开头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
答案:色彩丰富鲜明美丽的图画。
解析:每一题,从小诗的内容中的描写的景象来想象诗人的活动:漫步田野,欣赏美景。第二题,抓住诗人描写的词语根据景物的特点。
点评:两题不难,内容简单,易于理解。平时攀阅读此类小诗,增加自己文学修养。
15、阅读《天上的街市》,回答问题。
远远的街灯明了,
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
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
定然是世上没有的奇。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
定然是不甚宽广。
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
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
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
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1)诗人对牛郎织女的民间传说进行了大胆的改造,表达了他怎样的理想?
答案:表达了作者对封建压迫的反抗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2)“哪怕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是作者原诗中的句子,编入教材时删去了“哪怕”。请你再认真品读,说说这样的修改有什么好处?
答案:猜测的语气变为肯定的语气,形象鲜明实在,同时减少了两个音节,读来协调,铿锵有力。
解析:每一题,了解诗中引用的神话传说原故事内容,再体会诗人改造的内容,进而理解作者所表达的反对压迫、对幸福生活向往的思想情感。第二题,体会改动后语气的不同,再从诗歌语言的节奏特点来分析解答。
点评:本诗是名诗,对诗歌思想内容的理解,要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来分析。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5 页 (共 5 页)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