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等3地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等3地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1.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5-26 22:17:47

文档简介

2024~2025 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调研检测
八年级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
3.请务必在“答题卡”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单项选择(每题3分,共45分)
1.1949年7月,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向全社会征求国旗设计方案,在一个月零五天的时间里,共收到来自国内外的应征稿件1920件,图案2992幅。这一现象反映人民( )
A.真正成为国家主人 B.绘画创造能力较强
C.积极投入社会主义建设 D.热切盼望新中国的成立
2.“当时人口规模已达五亿的新中国的傲然独立并没被看成是世界力量对比即将发生深刻变化的开端,相反,她再次被视作可轻易予以扼杀的对象。”关于中国抗美援朝的这一评论意在表达( )
A.美国低估中国的力量 B.国内反动气焰高涨
C.中美对抗结束 D.冷战政策彻底失败
3.图1、图2分别呈现了两次农村改革的相关内容。据此可知,其共同影响是( )
A.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 B.推动农村乡镇企业发展
C.加快了城市改革的步伐 D.使农民走上集体化道路
4.图3所示我国50年代的宣传海报反映的史实( )
A.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转变 B.健全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
C.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 D.反映农民对土地改革的积极性
5.1953年春,河南安阳县一个村的18户贫下中农组织起来进行生产。一些富裕户讽刺地说:“没有见过鸡毛能上天!”18户农民誓不向困难低头,坚持“非叫鸡毛上天不行!”他们经过一年齐心协力的苦干,实现了“鸡毛也能绕天飞”的奇迹。这说明当时( )
A.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 B.农业合作化的优越性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效果 D.包产到户改革的成就
6.“从3月23日到6月11日,召开多次会议……认真倾听各地区、各级政府、各民主党派等8000多人经讨论提出的5900多条修改意见。6月14日,宪法草案公布后,全国1.5亿多人参加讨论,提出修改和补充意见118万多条。”这表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
A.沿袭了中国近代宪法精神 B.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确立了我国基本政治制度 D.真正践行了人民民主原则
7.1963至196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连续四年迅猛增长,1965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以及工业、农业总产值都大幅超过1957年的水平。与这一成就直接相关的是( )
A.三大改造的完成 B.中共八大的召开
C.人民公社化推动 D.国民经济的调整
8.下表列举了新中国两个时期的部分工业建设成就。据此可知,1953—1966年我国工业化建设( )
1953—1957年 1957—1966年
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先后 施工1万多个工业项目,钢铁、煤炭、电力、机械制 造等各个领域快速发展 实现了原油和石油产品的全部自给。新兴的 电子工业、原子能工业、航天工业从无到有地 发展起来
A.初步建立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 B.完成社会主义工业化
C.彻底改变区域分布不平衡状况 D.完成中外贸易自由化
9.邓稼先为验证核弹参数,带领成员用计算尺,甚至算盘,夜以继日进行推算,并成功计算出正确参数;王进喜受伤后继续工作,并用身体搅拌泥浆,保住了钻机和油井。这共同反映的时代精神是( )
A.救亡图存 B.舍己为人 C.艰苦奋斗 D.保家卫国
10.关于图4 漫画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缩小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 B.坚持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改革试点
C.实行按劳分配的单一分配制度 D.逐步把大中型企业转化为小型企业
11.“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中国企业先后有三次创业的高潮,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下列史实与催生第二次创业高潮有直接关联的是( )
A.海南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设立 B.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 D.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12.据图5分析,我国进出口总额出现显著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设立沿海经济开放区 B.开放沿海城市
C.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D.开启国企改革
13.电视剧《繁花》讲述了在20世纪90年代的上海,主角“阿宝”在爷叔的指点下,开启“左手炒股票,右手做外贸”的创业之旅,最终成为“宝总”。“阿宝”的传奇经历主要得益于我国( )
A.三大改造的完成 B.改革开放的推进
C.互联网的发展 D.中国梦的实现
14.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强调,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他曾在著作中引用古典名句:“法令既行,纪律自正,则无不治之国,无不化之民。”这彰显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 )
A.全面依法治国 B.全面从严治党
C.全面深化改革 D.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15.内蒙古自治区生产总值由1947年成立时的5.3 亿元跃升至2008年的7761.8亿元;西藏自治区由1965年成立时的3.27 亿元增至2008年的395.91 亿元,连续8年保持12%以上的增长速度。这说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A.维护了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 B.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C.保障民族地区人民当家做主 D.加强民族之间平等团结
二、辨析改错(每题3分,共12分)
16.新中国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并改正。
(1)【 】1949年,中国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奋斗,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
改正:
(2)【 】1954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改正:
(3)【 】“一五”计划中,我国建成了长江上第一条公路、铁路两用大桥————港珠澳大桥。改正:
(4)【 】1980年,我国设立深圳、珠海、广州、厦门4个经济特区,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积累了经验。
改正:
三、材料解析(第17题13分,第18 题14分,共27分)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以来关于农村问题的部分文件(如下)
文件一 《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草案》 (1955年11月9日) 农业生产合作社是劳动农民的集体经济组织,是农民在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和帮助下,按照自愿和互利的原则组织起来的……使全体农民共同富裕起来,使社会对于农产品的不断增长的需要得到满足
文件二 《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 (1982 年1月1日) 生产责任制的建立,不但克服了集体经济中长期存在的吃“大锅饭”的弊病,而且通过劳动组织、计酬方法等环节的改进,带动了生产关系的部分调整……使之更加适合于我国农村的经济状况
(1)据材料一,概括这些文件出台的共同目的。(3分)
材料二 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应有之义。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
——摘自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八年级历史试卷第4页(共6 页)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自新中国成立至今,党为保障人民民主而采取的措施。(写出两例)(4分)
(3)“坚持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重要经验之一。结合所学,以新中国成立后的一例史实,说明“坚持人民至上”的必要性。(6分)
18.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并为世界的和平发展贡献中国智慧。请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一直以来都把实现社会主义作为自己的政纲,新民主主义社会只不过是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阶段。到1952年,无论是在工业还是商业上,国营经济已经控制了国民经济的命脉,并在数量上也取得优势,规模较大的私营工厂只能依附国营经济才能生存。这个事实促使中共领导人做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决策,并考虑走“和平转变的道路”。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下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党在“和平转变”中的一项创举。并分析“转变”的实质。(6分)
材料二 他和他的同事找到了一条富国强民的道路。在达成这个目标的过程中,邓小平也引领了中国根本转型,不论它与世界的关系方面,还是它本身治理结构和社会方面。在邓小平领导下出现的这种结构性转变,确实可以成为自两千多年前汉帝国形成以来,中国最根本的变化。
———傅高义《邓小平时代》
(2)根据材料二,指出“富国强民的道路”的名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邓小平引领的中国经济的“根本转型”指的是什么 (6分)
(3)今天,中国的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高度,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如何才能实现中国梦 (2分)
四、活动与探究(16分)
19.某中学准备举办一场面向全体师生宣传和展示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光辉历程的主题活动,下面是小李同学为参与这次活动制作的时间轴,请你阅读后,完成以下学习任务。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诞生。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地区,开始创建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 占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1949年10月1日下午3点,首都30万军民齐集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典礼,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2012年,中共十八大在北京召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和人民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
2017年,中共十九大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022年,中共二十大在北京召开。大会明确宣示党在新征程上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
(1)根据上述材料,分别写出标志着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历史事件。(6分)
(2)围绕主题,你认为时间轴中还可以添加哪些内容 请至少写出一项,并说出你添加的理由。(6分)
(3)为了号召更多的同学参与到这次主题活动中来,请你自拟宣传形式,并为这次主题活动做一个简要的宣讲。(至少50字)(4分)淮三角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调研检测
八年级历史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每题3分,共45分)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 案 D A A C B D D A C B C C B A B
二、辨析改错(每题3分,共12分)
16?(1)【?】
(2)【×】;“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改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3)【×】;“港珠澳大桥”改为“武汉长江大桥”。
(4)【×】;“广州”改为“汕头”。
三、材料解析(第17题13分;第18题14分;共27分)
17?(1)共同目的: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任答一点即可得
3分)
(2)措施:① 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确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
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② 和平解放西藏,在西藏进行民主改革,使西藏人民翻身做主
人。③ 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④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少数民族公民的合法权利和利益。(答出两点即可得
4分)
(3)说明:例:1950年,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
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
准备了条件。(史实2分,说明4分,共6分)
(答农业合作化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及相关意义,均可。)
18?(1)创举:赎买政策。(3分)实质:实现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3分)
(2)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3分)根本转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分)
(3)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紧紧依靠人民。(答出:坚持正确的指导思
想;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改革开放等,言之有理即可得2分)
八年级历史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
四、活动与探究(16分)
19?(1)“站起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分)“富起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或改革
开放)(2分)“强起来”:中共十八大召开(2分)
(2)【示例】事件: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2分)
理由:第一个五年计划绝大部分指标大幅度超额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
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4分)
(写出建国后党的建设成就即可得2分;理由:4分)
(3)【示例】宣传形式:撰写学校党史学习教育主题长廊设计倡议书。(2分)
宣讲:学党史悟思想,争做时代新青年党史记载着党光辉而又艰辛的革命历程,革命先
辈抛头颅洒热血,在民族存亡之际,前赴后继,挽大厦之将倾;党史学习是革命先辈遗
志的延续,是我辈对革命精神的继承,更是我辈迈步未来的精神底气。在此诚挚邀请
同学们参与本次活动。(50字左右,多写不限,言之有理符合主题即可,2分)
八年级历史参考答案第2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