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本溪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图是同学绘制的古代一伟大工程的示意图,这一工程起到的作用是( )
A.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B.把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连接起来
C.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 D.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与文化交流
2.唐诗作为一个时代的主要文学表达形式,能从不同侧面反映出唐朝的社会风尚。下列诗句中反映唐朝开元盛世经济繁荣的是 ( )
A.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杜甫)
B.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
C.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
D.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刘禹锡)
3.唐都长安城中有东、西两市,是主要的商业区,这里商铺林立;城内所建100多个坊是居民区,居住人口达百万。当时,国内各族和国外的商人、使者、艺人、学子、僧侣、工匠等云集长安。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商业贸易突破了时空限制 B.长安成为国际性的大都会
C.安史之乱造成的影响有限 D.大规模民族交融开始出现
4.在西南地区的南诏遗址内出土了建筑材料方形花砖和莲花纹瓦当,其纹样与唐长安城大明宫出土的砖瓦几乎一样。这材料体现了( )
A.城市商业的繁荣 B.民族之间的交融
C.社会风气的开放 D.中外交流的频繁
5.孙思邈认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据此可知( )
A.中医是人类的文化瑰宝 B.孙思邈的医术价值千金
C.医学与儒学的关系密切 D.传统医学重视医德修养
6.构建历史知识体系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图是通过中国古代时间轴建构的时空定位图,其中①所处时期的时代特征是( )
A.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C.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7.宋元时期是民族政权并立到统一的时期,图中①②③处的政权名称对应正确的是( )
A.①辽②北宋③金 B.①辽②金③北宋
C.①北宋②金③辽 D.①金②辽③北宋
8.物理学科中的“钟摆理论”是指钟摆总是围绕着一个中心值在一定范围内作有规律的摆动。李华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史时,借用该理论绘制了如下示意图。钟摆在10世纪中后期向右摆动的原因是( )
A.唐朝在地方增设节度使 B.北宋实行崇文抑武方针
C.元朝设置北庭都元帅府 D.朱元璋设立五军都督府
9.《论佛骨表》中记载,韩愈曾针对佛教的兴盛上表唐宪宗说,佛教的流行使“乱亡相继,运祚不长”,并指出“夫佛本夷狄之人,与中国言语不通,衣服殊制;口不言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情”,果断提出“以此骨付之有司,投诸水火,永绝根本。断天下之疑,绝万代之惑”。据此可知,韩愈主张( )
A.推行依法治国 B.加强中央集权
C.实行禁佛崇儒 D.实行融佛尊儒
10.17世纪英国哲学家培根在著作《新工具》中写道:“人类的世界因为这三种发明而为之改观。首先是在学术上,其次在战争中,最后是在航行方面,而由此又引出了不计其数的变化。”下列发明与之对应正确的是( )
A.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B.火药—印刷术—指南针
C.印刷术—指南针—火药 D.指南针—印刷术—火药
11.这是北宋时期的一部著名史书,作者称其写此书的目的是“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嘉善净恶,取是舍非”,此后历代帝王以此书为“历史教科书”。该书是( )
A.《贞观政要》 B.《史记》 C.《资治通鉴》 D.《旧唐书》
12.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它是( )
A.开元通宝 B.交子 C.会子 D.至元宝钞
13.南宋岳飞统率的“岳家军”北伐,从金军手中收复许多失地。明朝戚继光率领的“戚家军”南下浙江抗倭,多次击退倭寇的进攻。这两支军队能屡打胜仗的主要原因是
A.统治者反抗侵略决心坚定 B.军队训练有素,纪律严明
C.将士们对倭寇的深恶痛绝 D.朝廷国力强盛,防备森严
14.1644年,在北京城先后出现了三个年号,依次是崇祯十七年、大顺永昌元年和顺治元年。这一现象反映的是( )
A.“靖难之役”与大规模营建北京城 B.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并建立后金
C.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 D.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和清兵入关
15.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下列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贞观初年,高僧玄奘西行前往天竺取经
B.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
C.唐朝灭亡后,黄河流域先后出现了后梁等五个政权
D.安史之乱使唐朝由盛转衰
二、综合题
16.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而加强少数民族之间的和谐,则更是事关国家统一、地区发展的重大问题。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人物篇】
(1)请在上图两个人中人选一个进行介绍,要求写出主要事迹,所处朝代和影响。
【政策篇】
材料一 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材料二
《步辇图》:唐太宗接见松赞干布派来的求婚使者
(2)材料一表明唐太宗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归纳材料二反映的唐朝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唐朝民族关系对你有什么启示?
【交通篇】
材料三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从宋代到元代对外交往路线的变化。
17.某历史兴趣小组要探究中国古代的经济,他们搜集了四组资料,并提出了相应的问题,请你帮助他们完成此次探究活动。
【农业的发展】
材料一
材料二 贞观四年,太宗谓侍臣曰:“崇饰宫宇,游赏池台,帝王之所欲,百姓之所不欲。”贞观十六年,太宗谓侍臣曰:“国以人为本,人以食为命,若禾黍不登,则兆庶非国家所有。
——选自《贞观政要》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促进了唐朝农业发展的原因?(答出两点即可)
【手工业的兴盛】
材料三
(2)材料三中的三幅图片都属于史料类别中的哪一类?( )
A第一手资料 B第二手资料
(3)要研究宋代的制瓷业,材料三中哪幅图片不适宜?
【商业贸易的繁荣】
材料四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范祖禹传》
材料五 宋太祖深知舶货之利对国家财收有大的裨益……北宋朝廷在占领广州后不久就设置市舶司,此举不但可以控制当时的南海海外贸易,增加财政收入以丰富国家在统一过程中的财力,而且可以对攻取尚未统一的大片江南地区形成夹攻之势,并断绝他们的海外贸易进而切断其财源,从而加快全国统一。
——摘编自文新《宋代市舶司研究》
(4)材料四说明了什么?根据材料五概括宋朝在广州设立市舶司的目的。(答出一点即可)
【综合分析】
材料六 “南海一号”残船长22.95米、宽9.85米,船内舱室最深2.7米,设14道舱壁分隔成15舱。按照正常成年人步速,绕船体一周也需5分钟左下……“南海一号”出水文物总数超过18万件,包括各类金属器、竹木漆器、玻璃器等,其中尤以铁器、瓷器为大宗。
——摘编自光明日报《一船尽观宋代海上丝绸之路繁盛》
南宋沉船“南海一号”仿制船
(5)根据材料六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经济发展的表现。(答出农业,手工业或商业,一个方面即可)
18.中国古代的国家治理体现了丰富的政治智慧和文化特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唐代,明经和进士两科最受关注。明经考试难度较低,进士则是科举考试中最难的一科。明经一般被任命为乡、县、府等地的官员,地位相对较低。而进士则通常被任命为朝廷高级官员,地位较高,如唐朝时的宰相多是进士出身,因此应考进士科最为人崇慕,报考人数最多。科举考试允许普通人报考,为庶族中小地主乃至出身寒微的平民知识分子开辟了一条升官的路。
——摘编自《中国古代文化史》
(1)根据材料一回答为什么唐代进士科的报考人数最多?材料反映出唐代科举制有什么作用。(答出一点即可)
材料二
(2)请写出材料二中图1反映的隋唐时期政治制度的名称。图2是哪个朝代的中央官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图1到图2的变化体现了我国古代政治怎样的发展趋势?
材料三 元朝实行有效的行政与管理制度。元朝把山东、山西和河北称作“腹里”,直属于中央的中书省。其他地区,除了吐蕃、畏兀儿地区之外,设置了岭北、辽阳、河南、陕西……10个行省。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3)依据材料三回答元朝采取哪项制度对地方进行管理?元朝时期疆域辽阔,为了加强对台湾地区的管理设置了什么机构。
(4)请选择请在以下方框中选择任意两项,论证“制度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
科举制 行省制 三省六部制
《辽宁省本溪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1.D
2.A
3.B
4.B
5.D
6.C
7.B
8.B
9.C
10.A
11.C
12.B
13.B
14.D
15.D
16.(1)鉴真主要事迹:鉴真东渡;朝代:唐朝;影响: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郑和主要事迹:郑和下西洋;朝代:明朝;
影响: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2)开明的民族政策。和亲。例: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发展。尊重少数民族习俗。民族交融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等。
(3)由以海路为主,转变为海陆并举。
17.(1)原因:曲辕犁和筒车等重要生产工具的发明和推广;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国家兴修水利;统治者注重与民休息,减轻农民劳役负担。(答出两点即可)
(2)A
(3)图一
(4)说明了:宋代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经济重心南移。目的:控制南海海外贸易、增加财政收入、为攻取江南形成夹攻之势、断绝江南的海外贸易并切断其财源、加快全国统一。(答出任意一点即可)
(5)表现:农业:人口增加和垦田面积扩大;生产工具的改进和耕作技术的发展。
手工业:纺织业、制瓷业、造船业的成就尤为突出,宋代的手工业除了产地扩大,产量增加以外,技术提高也是非常明显,造船业水平高,在当时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
商业:商业繁荣,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出现早市和夜市,城市中到处可开设店铺,乡镇出现草市;纸币出现,促进了商业贸易的发展;海外贸易兴盛,朝廷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等。(任选一个方面,答出两点)
18.(1)原因:进士通常被任命为朝廷高级官员,地位较高。
作用:为庶族中小地主乃至出身寒微的平民知识分子开辟了一条升官的路,扩大官吏选拔的范围,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2)名称:三省六部制。朝代:明朝。趋势: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3)行省制。澎湖巡检司。
(4)论证:科举制打破门第限制,为各阶层读书人提供了入仕机会,促进了社会阶层流动,扩大了统治基础;选拔人才的权力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推动了教育文化的发展,培养了大批人才,为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推动了社会进步。行省制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行省作为地方行政区划,对后世影响深远,奠定了后世地方行政制度的基本框架;促进了各地区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推动了社会进步。综上所述,制度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