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8课 清朝的边疆治理
同步达标
核心知识点——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在台湾的建制
1.据史料记载,郑成功登陆台湾时,“南北路土社闻风归附者接踵而至”“土民男妇壶浆迎者塞道”。据此可知,郑成功能够收复台湾是由于( )
A.军队纪律严明 B.军事实力强大
C.战略战术得当 D.台湾人民支持
2.大臣施琅劝告康熙帝说,没有台湾,东南沿海不得安宁,台湾虽然边远,却是沿海要害之所在。于是,康熙帝决定设立台湾府。这表明清朝设立台湾府的目的是( )
A.接受汉族文化 B.发展海外贸易
C.巩固东南海防 D.促进台湾发展
核心知识点——清廷对西藏地方的有效管辖
3.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727年,清政府为了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理,设置了( )
A.澎湖巡检司 B.宣政院
C.驻藏办事大臣 D.伊犁将军
4.下面为《五世达赖觐见顺治皇帝图》,它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
A.清朝确立对全国的统治 B.清廷致力于对西藏的管辖
C.清朝推崇儒家学说 D.清朝巩固西北边疆
核心知识点——巩固西北边疆
5.图片承载着历史,下面是《平定准噶尔图卷》(局部),该图所示历史事件的意义在于( )
A.稳定了西北边疆地区 B.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
C.巩固了祖国东南海防 D.确定了中俄东段边界
6.清朝前期,中国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如图所示是清朝乾隆年间设立的机构,其职能是( )
A.管理南疆军政事务 B.总理新疆地区军政事务
C.管理北疆军政事务 D.总理西北地区军政事务
核心知识点——雅克萨之战
7.文物是固化的历史,解读文物能获得丰富的历史信息。下图中的文物是雅克萨自卫反击战使用的神威无敌大将军铜炮。下列对该文物解读不正确的是( )
A.反映了清朝火器制作的高超技术
B.是康熙平定噶尔丹叛乱时所用
C.是研究清朝反侵略的重要证据
D.在抗俄战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
核心知识点——清朝的疆域
8.中国对南海拥有无可争议的主权,这可从清朝的疆域版图中得到证明。因为在清朝前期,其疆域的南端就到了( )
A.海南岛 B.南海诸岛 C.台湾岛 D.钓鱼岛
能力提优
建议用时:20分钟 总分:3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某同学打算办一份历史手抄报,准备了下表所示素材,据此推断这份手抄报的主题是( )
①顺治帝册封五世达赖为“达赖喇嘛”
②康熙帝设置台湾府
③雍正帝设置驻藏办事大臣
④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A.民族关系的发展 B.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 D.封建社会的危机
2.在台湾,郑成功规定,每番社派去汉族农民一名,给熟牛一头和一些农具,将铁犁牛耕等生产技术传授给高山族人民,这样,台湾岛上“烟火相接,开辟芜土,尽为膏腴”。这些举措( )
A.促进了清朝农业技术的发展 B.密切了祖国各地的联系
C.强化了清朝中央政府的管理 D.促进了台湾地区的开发
3.清政府一些官员认为台湾地狭人少,主张放弃台湾岛,而将军施琅却认为台湾是东南沿海要塞,没有台湾,沿海不得安宁,康熙帝最后决定设立台湾府。这表明清朝设立台湾府的目的是( )
A.鼓励官员进谏 B.巩固东南海防
C.发展海外贸易 D.接受汉族文化
4.1727年,清朝在西藏设置驻藏办事大臣,监督西藏地方政务。1793年,清朝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明确规定驻藏办事大臣政治上与达赖、班禅地位平等,共同管理西藏政教事务;驻藏办事大臣还掌管地方军事、对外交往等事务。这表明( )
A.清朝对西藏地方的管辖明显强化
B.驻藏办事大臣的实权已变得越来越小
C.驻藏办事大臣全权管理西藏政教事务
D.清朝政府重点掌管西藏地方军务
5.康熙帝平定准噶尔部叛乱时,有一次投降的人达“七千余众”;乾隆帝平定回部贵族叛乱时,“降者蔽山而下,声如奔雷”。下列对这
两段史实的评论中,不正确的是( )
A.祖国统一安定是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
B.破坏和平团结的叛乱注定是失败的
C.清朝皇帝只采用招安的办法对付叛军
D.清朝为巩固国家疆域进行了不懈努力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题,共20分)
6.和平与发展是全人类的共同愿望。中华民族热爱和平,中国人民深知和平之可贵,但是为了保卫和平,从不也永远不害怕反抗侵略战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小筑暂高枕,忧时旧有盟。呼樽来揖客,挥麈坐谈兵。云护牙签满,星含宝剑横。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韬钤深处》
材料二 康熙二十一年(1682)九月,郑氏集团派人到福建(同清廷)议和,请求“照……高丽外国之例,称臣奉贡”。康熙帝表示“台湾不可与……高丽外国比”,拒绝郑氏要求。
——摘编自《台湾外纪》
材料三 他们在中国边缘犯下的这些暴行最终使中国皇帝极其恼怒,他于1685年派一支远征队北上。中国人夺回阿尔巴津,把俄罗斯人从整个阿穆尔河流域清除出去……与此同时,两国政府为解决边界问题开始谈判。经过许多争论,《尼布楚条约》于1689年8月27日签订。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 1761年,居住在伏尔加河下游的蒙古族土尔扈特部举行反抗沙俄的起义,遭到沙皇军队的残酷镇压。在生死存亡之秋,首领渥巴锡等率部众于1770年10月再次发动了反抗沙俄的武装起义,他们高呼:“我们的子孙永不当奴隶,让我们到太阳升起的地方去!”经长途跋涉,他们最终东归祖国,受到了乾隆皇帝的隆重接待和妥善安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但愿海波平”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康熙帝“拒绝郑氏要求”后,对台湾采取了哪些措施。采取这些措施的意义是什么?(4分)
(3)材料三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的哪场战争?结合所学知识,中俄双方签订的《尼布楚条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分)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的历史意义。(2分)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在统治多民族大一统国家方面,清朝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清朝在中央设有专门负责边疆民族事务管理的机构理藩院。……出于统治边疆民族地区的需要,清廷大力推行民族立法工作……
——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 清代边疆民族治理政策的总框架是“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因其地域的广阔性,决定清代边疆政策内涵的多样性··.在西藏和西南地区,又根据当地政治、历史、民族特点实行不同的措施。
——摘编自马大正《略论清代边疆政策的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清朝统治多民族大一统国家采取的主要措施。(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清朝加强对西藏地区管辖的措施。(4分)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国家统一的认识。(4分)
参考答案
同步达标
1. D 2.C 3. C 4.B 5.A 6.B 7.B 8.B
能力提优
1.B 2.D 3.B 4.A 5.C
6.(1)戚继光抗倭。(2分)
(2)措施:派清军收复台湾;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每点1分)意义: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台湾的管辖,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1分)台湾的社会经济发展也步入了新的历史时期。(1分)
(3)战争:雅克萨之战。(1分)主要内容: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1分)
(4)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的篇章。(2分)
7.(1)设立管理机构理藩院;(1分)推行民族立法工作。(1分)
(2)实行册封达赖、班禅的制度;设立驻藏办事大臣;设立噶厦;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实行金瓶掣签制度;等等。(答出四点即可,每点1分)
(3)边疆的安定对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有着重要意义,要重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要趋势;维护民族团结,同破坏祖国统一、分裂祖国的言行作斗争;等等。(答出两点即可,每点2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