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
安徽天一大联考2025年最后一卷
生物学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
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
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1.生物学研究中蕴含着各种科学方法与思路。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研究机体中某激素的功能时可用自变量控制中的“减法原理”和“加法原理”
B.基因分离定律的发现和DNA半保留复制方式的证明都运用了假说一演绎法
C.差速离心法分离细胞器时一般先选用较低的离心速率,后逐渐提高离心速率
D.长期在暗室中饲养果蝇就会获得眼睛退化个体的思路符合自然选择学说的观点
2.生命系统中,各个层次的结构通常都与一定的功能相适应。下列实例不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A.叶绿素亲脂性尾部与磷脂“尾部”亲和有利于其锚定在类囊体膜中
B.内质网中形成的连续的内腔相通的膜性管道系统,有利于物质运输
C.植物的机械组织常具有加厚的细胞壁,有利于发挥其支撑和保护作用
D.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有利于物质在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之间循环
3.下列关于细胞呼吸及其原理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02供应不足时,人体细胞呼吸产生的C02量大于消耗的O2量
B.包扎伤口时,选用透气的纱布是为了促进人体细胞的有氧呼吸
C.与淀粉类作物种子相比,油料类作物种子应该播种得浅一点
D.C02是人体细胞呼吸产生的废物,不参与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4.酚氧化酶(PP0)催化酚类物质形成有色物质是引起梨褐变的主要原因,而褐变往往导致果
蔬的色泽加深、风味劣化和营养物质流失。为了减少果蔬的褐变,科研工作者进行了相关
实验探究,如图1、图2所示。已知食品添加剂L-半胱氨酸与酚类物质结构相似,图2是
在PPO量一定的条件下进行的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生物学试题第1页(共8页)
1201
对照组加人L半胱氨酸组
100
0
40
204
2.5
4.5
5.56.87.68.0
PH
酚类物质浓度
图1
图2
A.由图1可知,用梨榨汁时添加几滴柠檬汁可抑制PPO的合成,有效防止褐变的发生
B.图2所示实验的自变量为L-半胱氨酸的有无和酚类物质浓度,对照组应加入PP0和酚
类物质
C.若酚类物质和具有活性的PPO在未褐变的梨果肉细胞中都可测得,推测二者位于细胞
的不同部位
D.L-半胱氨酸与酚类物质竞争性结合PPO,抑制PP0与酚类物质的结合,为避免褐变提
供了新思路
5.研究表明,染色体端粒的长度和端粒酶活性的变化与高龄卵母细胞质量的下降有密切关
联。端粒酶由逆转录酶和RNA等组分组成,端粒本身可以调节端粒酶的活性,如端粒中
的POT1和TPPI亚基能够形成复合物,抑制端粒酶进入端粒区域。下列有关说法错误
的是
A.人体细胞中,端粒DNA序列在每一次细胞分裂后会缩短一截
B.端粒位于染色体末端,细胞分裂时能保护端粒内侧的基因免受损伤
C.细胞通过POT1和TPP1亚基的负反馈调节机制,防止端粒过度延伸
D.若某药物能大幅提高端粒酶活性,改善卵母细胞质量,则可放心使用
6.马凡综合征(MFS)是由FBN1基因突变引起的遗传病,患者常表现为四肢、手指、脚趾细长
不匀称,并伴有心血管系统异常。软骨发育不全(HC)是由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
(FGFR3)基因突变引起的,临床表现为软骨发育不良、智力低下等。研究小组发现MFS和
HCH罕见共病的家系,系谱图如下图所示,图中数字表示身高。研究发现MFS和HCH的
遗传方式相同(不考虑染色体互换以及X和Y染色体同源区段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170cm
■●MFS男/女忠者
题OHCH男女患者
130cm
③两病共患男女
6
囚①已去世男/女
172cm
,先证者家系中首先
被发现的患者)
70 cm 137 cm
177cm
23456
I 180cm17cm
A.FGFR3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进而控制个体的软骨发育情况
B.若先证者的致病基因仅来自其母亲,则两病的遗传方式均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C.若两病均是显性突变所致,则Ⅲ。和Ⅲ,再生育一个后代,不患病的概率是1/4
D.先证者母亲、姐姐的身高与其有明显差异主要与先证者相关致病基因的作用有关
生物学试题第2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