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租船第2课时
上课班级
二1,2班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应用意识。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合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运用有余数除法解决问题,练习学生的生活实际
教学难点
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课件
教法运用
讲解法
分析法
引导法
练习法
学法指导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基本环节
教师授课过程(教师活动)
学生学习过程(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导入新课(检查预习)
一复习导入列竖式计算。48÷5=
36÷6=
53÷7=2.提问:你认为试商时要注意什么?
全班齐练,三人板练,集体订正
通过复习巩固了旧知
初学新课(初步探究)
二图片导入1.出示课件
条件:每时租金9元。问题:30元钱最多划几时?
先小组讨论怎样列式,并完成在练习本上。
30÷9=3(时)……3(元)答:30元钱最多划3时。提问:上面的横式中3元表示什么?为什么不能划4时?
先默读题目,独立思考条件和问题。后指名回答。
1.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应用意识。
引导释疑(合作学习)
如何引导学生列式解决上面的问题吗?首先让生独立思考并列式,再交流解释为什么这样列式。交流时关注以下问题:引导生讨论清楚每条船每小时租金都是9元,和前面学过的平均分也是一样的道理,所以可以用除法计算。要有意识地把列式与画图,列表联系起来,引导学生思考算式中的每个数在图中表示什么,特别是余数表示什么?引导说明商3就是说27元可以划3小时:余数是3就是说还剩下3元,剩下的3元不够划1小时,所以答案为最多划3小时。
首先让生独立思考并列式,再交流解释为什么这样列式。
引导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
基本环节
教师授课过程(教师活动)
学生学习过程(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拓展学习(深入探究)
3学生试做教材第12页第6题。引导生思考:如果租1辆大车,那么就有25—7=18(人)坐小车,小车需要18÷4=4(辆)......2(人)所以4+1=5辆如果租2辆大车那么就有25-7×2=11(人),小车需要11÷4=2(辆)......3(人)所以2+1=3(辆)如果租3辆大车那么就有25-7×3=4(人)坐小车,小车需要4÷4=1(辆)引导生第三种是最合适的方案。只要说对都给以肯定。
学生做完后先让学生汇报交流第(1)(2)小题。然后重点讲解第(3)小题。
引导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
当堂检测(学习诊断)
1完成练一练2,3,4题。
先让生独立思考,学生做完后指名回答,然后集体订正。
1.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应用意识。
课堂小结(梳理归纳)
四小结本节课你学会了吗?你觉得那道题比较难理解,说一说。
小组交流指名汇报.
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作业布置(检查反馈)
板书设计(突出重点)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