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美国内战
学习目标:
1.知道内战爆发的原因、过程、意义以及林肯在美国历史上的地位等基本史实;了解《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等重要文件的主要内容。(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2.引导学生阅读《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两个文件,认识这两部法律在内战中的作用;结合林肯的历史活动,学会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史料实证、唯物史观)
3.通过战争中林肯和人民群众的活动,使学生认识到人心向背是战争胜利与否的关键,同时个人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唯物史观)
重难点:
1.重点:美国内战爆发的原因、历史意义;林肯为维护国家统一所作出的历史贡献。
2.难点:美国内战前南北两种经济方式的矛盾。
知识梳理:
一、南北矛盾的加剧
1.经济概况:北方(资本主义经济) 南方(奴隶制种植园经济)
2.双方矛盾:关税(北方希望提高);新增土地的制度(北方自由州,南方蓄奴州);奴隶制(南方保留)
二、内战爆发
1.原因:(1)根本原因: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不可调和(矛盾焦点是奴隶制度的废存问题)
(2)直接原因(导火线):1860年林肯当选总统。
2.开始:1861年4月,南方军队挑起战争 史称——南北战争(1861-1865)
三、北方的胜利转折
1.扭转战局:(1)1862年,联邦政府颁布《宅地法》,鼓励农民到西部耕种;
林肯发表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宣布从1863年元旦起, 南方叛乱地区的奴隶永远获得自由,并可以以自由人的身份参加北方军队(措施)
(2)作用:这两个法令深得人心,调动了农民和黑人奴隶的积极性。他们踊跃参军作战,北方获得了雄厚兵源,扭转了北方军队在战场上的被动局面。
2.胜利:1865年,南方军队投降,美国内战以北方获胜告终。(林肯遇刺)
3.林肯贡献:为维护国家统一和解放黑人奴隶作出了杰出贡献,得到了美国人民衷心的爱戴,成为美国历史上的著名总统。
4.启示:民族独立与国家统一是一个国家强盛的前提和保证;
5.性质: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6.影响:美国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度;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7.比较美国南北战争与美国独立战争
项目 美国独立战争 美国南北战争
时间 1775—1783 1861—1865
原因 英国殖民统治阻碍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 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不可调和
结果 实现了民族独立,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外部障碍 废除了黑奴制,维护了国家统一,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内部障碍
性质 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争取民族独立) 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维护国家统一)
领袖 华盛顿 林肯
作用 ①都扫除了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②都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问题探究:
读教材和图文史料,分析美国内战爆发的原因。
提示:南北矛盾的表现:①关税之争;②奴隶制禁止与否问题;③废奴运动;④南北双方还在劳动力、市场、原料等方面存在着尖锐的矛盾。
归纳总结:(1)根本原因:南北两种经济制度之间的矛盾。
(2)南北矛盾焦点:黑人奴隶制的存废。
(3)导火线:1860年,林肯当选为总统,主张限制奴隶制的发展。
美国内战爆发的原因
练习巩固:
基础题
1.美国历史上有位将军在某场战争前以“我要为家乡而战”为由拒绝了联邦的任命,战后却说“收起你们的敌意,让你们的儿子继续当美国人”。这一战争最有可能是( )
A.独立战争 B.“光荣革命”
C.南北战争 D.第一次世界大战
2.美国学者埃里克·方纳指出:“1861年内战爆发时,南方声称是为捍卫州权而战,但林肯在1863年明确表示:‘如果奴隶制不是问题的核心,这场战争根本不会发生。’”上述材料揭示美国内战的主要原因是( )
A.南北经济模式差异 B.奴隶制度存废问题 C.联邦与州权力之争 D.西部领土开发矛盾
3.下图是1861年美国漫画家创作的《总统的就职演说》,左侧的总统,右手用鹅毛笔写下“PEACE”(和平),左手提着天平;右侧的总统,穿着罗马人的服装,戴着头盔,手拿武器,以征服者的面孔出现。该漫画中总统演讲的主题应是( )
A.摧毁英国的殖民统治 B.彻底消除美国的种族歧视问题
C.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D.维护国家统一、反对扩张奴隶制
4.下面两个文件的颁布( )
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得到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钱赎买。 ——1861年废除农奴制法令 宣布从1863年元旦起,南方叛乱地区的奴隶永远获得自由,并可以以自由人的身份加入北方军队。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A.表明两国的改革或革命都具有彻底性
B.推动两国从此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C.都为本国经济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
D.都标志着本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5.1862年,一则振奋人心的宣言宣称:“一切被蓄为奴的人应该获得自由,并永享自由。合众国政府,包括陆海军当局,承认并维护上述人员之自由。对于此种人或其中任何一人为争取自由而作努力,不采取任何压制行动。”这则宣言( )
A.标志美国南北战争开始 B.肯定被解放奴隶的自由
C.激化南北方之间的矛盾 D.消除了美国的种族歧视
提高题
6.1963年8月27日,马丁·路德·金在林肯纪念堂发表《我有一个梦想》的著名演讲,批评100年后的美国仍未实现林肯时的目标。据此100年前林肯签署的文件是( )
A.《1789年美国宪法》 B.《独立宣言》
C.《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D.《美国民权法案》
7.“南北战争后加强联邦权力和权威是顺理成章的逻辑发展,这推进了美国政治体制的不断完善,美国经济很快进入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材料反映南北战争( )
A.确立北方绝对主导 B.改变美国政治体制
C.化解南北双方矛盾 D.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8.“北方工业资产阶级还利用政权,通过‘南方重建’等行动,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基础上又掀起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美国梦,美国经济很快进入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上述材料意在说明美国内战( )
A.维护了国家统一 B.废除了奴隶制度 C.促进经济的发展 D.消除了种族歧视
9.正是由于南北战争使美国社会制度更加完善,才使美国在电力方面领先一步,而且及时更新技术、设备;同时一大批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如发明大王爱迪生、设计飞机的莱特兄弟,使美国成为资本主义头号工业强国。由此可见,材料强调南北战争( )
A.扫清了发展的绊脚石 B.维护了美国国家的统一
C.废除了种族歧视制度 D.客观上促进了科技进步
创新题
10.史料的价值不仅体现在能够直接反映历史事件和人物,还体现在能够揭示历史背后的社会结构、文化观念和政治制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实物史料见证历史】
材料一
图6 《十二铜表法》
【数字史料反映历史】
材料二 某文献颁布后黑人奴隶人数情况统计
状况 人数
黑人奴隶获得自由 400万
联邦军队中的黑人战士 18.6万
在联邦军队担任后勤工作 25万
黑人奴隶反抗、逃离种植园 50万
黑人奴隶起义牵制奴隶主军队 10万
——摘编自唐晋主编《大国崛起》
【文献史料研究历史】
材料三 第一条 为了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分裂国家,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第二条 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国家绝不允许“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第五条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第八条 “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造成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事实,或者发生将会导致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重大事变,或者和平统一的可能性完全丧失,国家得采取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要措施,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摘自《反分裂国家法》(2005年3月14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七表第二条所保护的权利;综合图6各表内容指出这部法律文献的作用及地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表2中“某文献”的名称及其所起到的作用,并分析其局限性。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该法律文献的主要内容,并列举两例相关史实说明该法律制定的理由。
(4)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史料价值的认识。
答案解析:
基础题
1.【答案】C
【难度】0.85
【知识点】南北战争的背景、南北战争的影响
【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南北战争前,美国南北经济制度差异巨大,南方种植园经济与北方工业经济矛盾尖锐。南方一些人更倾向于维护本地区(家乡)的利益,所以会有将军以 “我要为家乡而战” 拒绝联邦任命。战后,美国实现了统一,为了国家的重建和团结,呼吁 “收起你们的敌意,让你们的儿子继续当美国人” ,符合南北战争的背景和战后需求,C项正确;美国独立战争是为了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作战双方是美国殖民地人民与英国殖民者,并不存在 “为家乡而战” 拒绝联邦任命,战后又呼吁团结继续当美国人的情境,排除A项;“光荣革命” 是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的一场非暴力宫廷政变,与美国无关,排除B项;美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作为协约国一方参与国际战争,主要是基于自身的国家利益、国际形势等因素,并非国内 “为家乡而战” 的情境,战后也不存在这种国内团结的呼吁情境,排除D项。故选C项。
2.【答案】B
【难度】0.65
【知识点】南北战争的背景
【详解】根据材料“如果奴隶制不是问题的核心,这场战争根本不会发生”等信息可知,林肯认为奴隶制是导致南北战争的主要原因,南北方在奴隶制的存废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B项正确;南北经济模式的差异是南北方的根本矛盾,但是材料并不涉及,排除A项;材料主要涉及南北方矛盾,不涉及中央和地方的矛盾,排除C项;西部领土开发存在的矛盾是存在的,但不是根本矛盾,排除D项。故选B项。
3.【答案】D
【难度】0.65
【知识点】南北战争的背景
【详解】据材料可知,左侧总统(和平与正义)象征林肯主张通过宪法维护联邦统一,呼吁南方州回归,避免战争,体现“PEACE”(和平)与“天平”(法治);右侧总统(征服者):暗示若南方坚持分裂,联邦政府将采取强硬手段维护国家完整,展现“以战止战”的决心。漫画通过象征手法,反映林肯在南北战争前夕的平衡策略——以和平手段维护统一,同时警告分裂者将面临联邦的强力回应,核心指向“维护国家统一”和“反对奴隶制扩张”,D项正确;美国1783年已独立,与1861年南北战争无关,排除A项;林肯虽反对奴隶制,但南北战争核心矛盾是联邦统一与奴隶制扩张,而非全面消除种族歧视,排除B项;《宅地法》虽涉及土地分配,但漫画未体现土地议题,演讲的主题更指向统一与分裂的对立,排除C项。故选D项。
4.【答案】C
【难度】0.65
【知识点】南北战争的经过、俄国农奴制改革
【详解】据题干“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南方叛乱地区的奴隶永远获得自由”和所学知识可知,俄国1861年废除农奴制法令使农奴成为自由劳动力,为工业化提供人力,美国解放黑奴后,大量黑人加入劳动力市场,推动北方工业经济,两者均为本国经济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C项正确;俄国改革保留大量封建残余,美国《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仅解放南方叛乱州的奴隶,且战后种族问题依然严重,两者均不具彻底性,排除A项;俄国通过1861年改革逐步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美国在独立战争后已确立资本主义制度,内战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巩固,而非“走上”,排除B项;俄国改革是沙皇政权主导的改良,未经历资产阶级革命,美国内战是资产阶级革命的延续,其胜利标志是南方投降,而非宣言颁布,排除D项。故选C项。
5.【答案】B
【难度】0.65
【知识点】南北战争的经过
【详解】题干描述的是1862年的一份宣言,主要内容是宣布所有被蓄为奴的人应该获得自由,并且政府承认并维护这些人的自由。同时,政府不会压制这些人争取自由的努力。肯定被解放奴隶的自由,B项正确;美国南北战争开始于1861年,而这份宣言发表于1862年,因此不可能是战争开始的标志,排除A项;这则宣言是在南北战争期间发布,此时南北矛盾已经激化到战争状态,宣言更多是顺应战争形势,服务于北方扭转战局等目的,并非进一步激化矛盾,排除C项;宣言解放了奴隶,但并未消除种族歧视,美国种族歧视问题长期存在,直到20世纪仍在斗争,排除D项。故选B项。
提高题
6.【答案】C
【难度】0.65
【知识点】南北战争的经过
【详解】根据材料“批评100年后的美国仍未实现林肯时的目标”和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在美国黑人受种族歧视和迫害由来已久的背景下,为了推动美国国内黑人争取民权的斗争进一步发展而进行的演说,他说一百年后的今天,我们必须正视黑人还没有得到自由这一悲惨的事实,批评100年后的美国仍未实现林肯时的目标即黑人未能获得真正的解放,而想到100年前林肯签署并生效的《解放黑人奴隶宣言》,C项正确;1787年的《美国宪法》并没有直接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排除A项;《独立宣言》没有宣布废除奴隶制,天赋人权也不包括黑人和印第安人,排除B项;1964年通过的《美国民权法案》时间不对,排除D项。故选C项。
7.【答案】D
【难度】0.65
【知识点】南北战争的影响
【详解】据题干“南北战争后加强联邦权力和权威是顺理成章的逻辑发展,这推进了美国政治体制的不断完善,美国经济很快进入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和所学知识可知,南北战争维护国家统一,加强联邦权力,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扫除障碍,推动经济飞速发展,促进资本主义发展,与材料表述相符,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南北战争对美国政治体制完善和经济发展的作用,并非确立北方绝对主导,且这也不是南北战争最核心意义,排除A项;南北战争没有改变美国的政治体制,美国依然是联邦共和制,只是加强了联邦权力和权威,完善了政治体制,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南北战争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南北矛盾,但材料重点突出对政治体制完善和经济发展推动,并非强调化解矛盾,且南北矛盾也未完全消除,排除C项。故选D项。
8.【答案】C
【难度】0.65
【知识点】南北战争的影响
【详解】根据材料“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美国梦,美国经济很快进入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内战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发展,C项正确;材料中主要围绕经济发展展开,没有体现维护国家统一,排除A项;材料没有提及废除奴隶制度相关内容,没有体现出美国内战在废除奴隶制度方面的意义,排除B项;消除了种族歧视说法绝对,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9.【答案】D
【难度】0.65
【知识点】南北战争的影响
【详解】根据材料“一大批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 使美国成为资本主义头号工业强国”和所学知识可知,南北战争使美国抓住了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机遇,促进了科技进步,最终赶上并超过了英、法,成为资本主义头号工业强国,D项正确;南北战争扫清了发展的绊脚石是指废除黑人奴隶制度,在材料中没有涉及,排除A项;材料强调南北战争客观上促进了科技进步,虽然也维护了美国国家的统一,但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南北战争废除了奴隶制,并不是废除了种族歧视制度,未完全消除种族歧视,排除C项。故选D项。
创新题
10.【答案】(1)权利: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作用: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地位:是罗马第一部成文法;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
(2)文献名称:《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作用:调动了黑人奴隶的积极性,他们踊跃参军,扭转了北方军队在战场上的被动局面。局限:没有涉及没有参与叛乱的蓄奴州的奴隶解放问题;仅给了奴隶人身自由,没有给他们土地和选举权。
(3)内容:明确立法宗旨和适用范围(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分裂国家,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台湾同胞和全中国人民共同的义务;以和平方式实现国家统一;以非和平方式制止“台独”分裂势力分裂国家。史实:元朝时,设立澎湖巡检司,管理琉球(台湾);清朝初年,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怀抱;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1885年清政府在台湾建立行省;1945年,抗日战争取得胜利,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怀抱等。
(4)史料能够直接反映历史事件和人物;史料能够揭示历史背后的社会结构、文化观念和政治制度等。
【难度】0.65
【知识点】海峡两岸的交往、罗马共和国和帝国、南北战争的经过
【详解】(1)权利:根据材料一“凡在自己的土地和邻地之间筑篱笆的,不得越过自己土地的界限”可知,该条所保护的权利是私有财产,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作用及地位:根据图6各表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十二铜表法》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缓和了贵族与平民的矛盾,维护了罗马共和国的统治秩序。《十二铜表法》是罗马第一部成文法;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
(2)名称:根据材料二表格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文献是《解放黑人奴隶宣言》。1862 年 9 月,林肯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规定从 1863 年元旦起,南方叛乱地区的黑人奴隶永远获得自由,并可以以自由人的身份加入北方军队。作用:材料二表格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调动了黑人奴隶的积极性,他们踊跃参军,扭转了北方军队在战场上的被动局面。局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没有涉及没有参与叛乱的蓄奴州的奴隶解放问题;仅给了奴隶人身自由,没有给他们土地和选举权。
(3)内容:根据材料三“第一条 为了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分裂国家,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法明确立法宗旨和适用范围(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分裂国家,促进祖国和平统一);根据材料三“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国家绝不允许‘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可知,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台湾同胞和全中国人民共同的义务;根据材料三“第八条 ‘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造成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事实,或者发生将会导致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重大事变,或者和平统一的可能性完全丧失,国家得采取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要措施,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以和平方式实现国家统一;以非和平方式制止“台独”分裂势力分裂国家。史实:开放性题目,符合史实能说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即可。例元朝时,设立澎湖巡检司,管理琉球(台湾);清朝初年,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怀抱;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1885年清政府在台湾建立行省;1945年,抗日战争取得胜利,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怀抱等。
(4)认识:开放性题目,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可从史料能够直接反映历史事件和人物;史料能够揭示历史背后的社会结构、文化观念和政治制度等方面进行分析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