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七单元数据的整理和分析(知识梳理+拔高训练)一
知识梳理
知识点01: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根据活动目的对活动对象进行调查,如果被调查对象的数量较多可以先分组,然后在每组中采用集体问答或一个一个调查的形式统计数量。整理数据时,各种被调查对象的数量可以用符号或字符来表示,有几个符号或字符就表示有几个。
知识点02:用画符号的方法整理数据并解决问题
将数据用画符号的方法表示出来,清晰直观,可以直接看出各种数据的多少,便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拔高训练
一、填空题
1.在下图中,一个圆点表示对应体重的一个人。体重大于45千克的有( )人,体重( )千克的人最多。
2.下面是某校三(1)班同学的期末测试成绩,根据下图填空。
三(1)班一共有( )名同学,90分以上的有( )人,占三(1)班总人数的( )。
3.笑笑对三(1)班女生的身高进行了调查,调查记录如下图(单位:厘米)。
(1)三(1)班有女生( )人。
(2)三年级女生达标身高为130.4cm,达到标准身高的人数占调查总人数的
4.下图是三(1)班学生体重情况统计。根据此图回答。
从图中知道,( )体重人数最多;40千克以上的是肥胖人群,需要引起注意的有( )人;你还能从图中发现( )。
5.下面是三(3)班女生在小小商品交易会上的销售金额统计图(1个“×”代表1人)。(单位:元)
(1)三(3)班女生有( )人,销售额最高的是( )元。
(2)销售额在55元以下的有( )人,占三(3)班女生总人数的( )(填分数)。
6.三(1)班同学最喜欢吃的水果(每人选一项)情况统计表。
(1)喜欢吃( )的人最多,有( )人;喜欢吃( )的人最少,有( )人。
(2)喜欢吃苹果和葡萄的女生一共有( )人。
(3)三(1)班男生有( )人,女生有( )人,全班有( )人。
7.下面是一家报亭上周售出晨报和晚报的份数统计表。
(1)该报亭上周星期( )售出的晨报最多,星期( )售出的晚报最少。
(2)该报亭上周末(星期六和星期日)两天售出晨报和晚报共( )份。
(3)该报亭上周星期( )售出的晨报和晚报份数相差最大,星期( )售出的晨报和晚报份数相差最小。
8.下面是三(1)班全体同学最喜欢的课外小组的情况,每人只选一项。(1个“×”代表一人)
(1)将上图中的人数填写在下表中。
课外小组 篮球 合唱 绘画 科技制作
人数/人
(2)最喜欢( )课外小组的人数最多,最喜欢( )课外小组的人数最少。
(3)最喜欢绘画课外小组的人数比最喜欢合唱课外小组的人数多( )人;三(1)班共有( )人。
二、选择题
9.下表是小红四周内得到红花的情况,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周次 一 二 三 四
朵数(朵) 正一
A.小红第三周得到了8朵红花 B.小红第四周得到的红花最少
C.小红第二周比第四周多得3朵红花 D.小红第二周得到的红花最多
10.三一班同学选举班长,选举结果如下图所示,可以看出得票最多的人的票数是得票最少的人的票数的( )倍。
A.2 B.3 C.4
11.下图是奇思所在三2班同学的身高统计情况,奇思是三2班最高的同学,他的身高是( )。
身高 130厘米以下 130-140厘米 140厘米以上
人数 5 32 4
A.130厘米以下 B.130-140厘米 C.140厘米以上
12.某班的班主任想买一些书送给小朋友们,你认为他最需要收集的信息是( )。
A.大家喜欢的书的种类 B.同学们读书的时间
C.同学们喜欢读书的地点 D.同学们阅读的速度
13.下面是三(1)班男生1分钟跳绳测试的成绩统计图。男生达标成绩是110个,达标的人数是( )人。
A.25 B.20 C.18
三、作图题
14.下面是一些男生100米游泳比赛的成绩。(单位:秒)
85 72 88 75 90 88 92 65
74 90 88 74 80 72 75 85
(1)根据上面的数据完成下图。(1个×代表1人)
(2)根据上图,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请写两条。
四、解答题
15.下面是三年(1)班30名同学的数学测试成绩,用“×”把分数在下表中表示出来。
91 70 85 76 100 85 74 65 78 85
93 94 72 87 100 78 84 70 79 68
92 81 85 85 65 85 79 98 90 85
(1)90分及90分以上的学生有( )人。
(2)80分以下的学生有( )人。
(3)看了这个图表你有什么想法?
16.你喜欢大熊猫吗?它们不仅是“中国国宝”,也是国家之间的“友好使者”,目前已有几十只大熊猫被租借到海外生活。下面是一些大熊猫的情况介绍,按要求作答。
花花:全名和花,2020年7月4日出生 萌大:雄性,2013年8月22日出生 萌兰:绰号:西直门三太子,2015年7月4日出生 萌宝:雌性,2018年5月23日出生 和叶:和花的双胞胎妹妹,2020年7月4日出生 福星:雄性,2017年6月25日出生 丫丫:旅美大熊猫(已回国);2000年8月3日出生 福宝:韩国诞生的首只大熊猫(已回国);2020年7月20日出生
(1)请你根据上面大熊猫的信息,按每只大熊猫的出生月份在图中用“×”表示出来。(每个“×”代表1只)
(2)上面所介绍的这些熊猫中,( )月出生的熊猫最多,6月出生的大熊猫数占这些熊猫总数的。
17.下面是三(1)班全体同学最喜欢的课外小组的情况,每人只选一项。(1个“×”代表1个人)
(1)将下图中的人数填写在下表中。
课外小组 篮球 合唱 绘画 科技制作
人数/人
(2)根据上图提一个问题,并解答。
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下面是笑笑他们班同学喜欢课外书的统计情况。(√代表1人,每人只能选一本)
《成语故事》:√√√√√√√√√√√√√
《伊索寓言》:√√√√√√√
《百科全书》:√√√√√√√√√√
(1)把上面统计的结果填入下表。
名称 《成语故事》 《伊索寓言》 《百科全书》
喜欢的人数
(2)哪种课外书喜欢的人数最多?哪种课外书喜欢的人数最少?
(3)笑笑他们班一共有多少人?
(4)请试着提出一个问题再作答。
19.下面是张俊同学在调查三(3)班同学的睡眠时间后画的图。
(1)根据上图信息填一填。
睡眠时间 7时30分 8时 8时30分 9时 9时30分 10时 10时30分 11时
人数/人
(2)三(3)班一共有多少名同学?
(3)2021年教育部明确指出: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应达到10时,就寝时间一般不晚于21:20。根据此规定,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20.下面是三(3)班同学1分仰卧起坐成绩统计表。(单位:次)
男生成绩 女生成绩
40 38 37 39 38 40 43 37 41 38 42 38
44 43 39 45 40 38 41 36 43 41 39 37
42 39 40 42 44 40 38 42 37 38 43 40
43 40 39 42
(1)用画“×”的方法整理数据,接着画下去。
男生成绩 女生成绩
(2)男生成绩最好的是( )次,女生成绩最好的是( )次。
(3)成绩42次以上(包括42次)的为优秀,全班有( )人成绩为优秀。
参考答案
1. 30 45
【分析】根据题意,数出大于45千克的圆点数量就是体重大于45千克的人数;圆点上下的间距是相同的,那么哪个体重圆点堆得最高就说明这个体重的圆点数量最多,也就是人数最多。
【详解】体重大于45千克的有30人,体重45千克的人最多。
2. 48 18
【分析】统计图中一个“×”表示一名同学,看统计图可知,三(1)班同学的期末测试成绩在60分以下的有5人、60分~69分的有6人、70分~79分的有9人、80分~89分的有10人、90分~99分的有10人、100分的有8人,将各分数段的人数相加,即可算出三(1)班一共有多少名同学。
90分~99分的人数加上100分的人数,可以算出90分以上的有(10+8=18)名。三(1)班一共有几名同学,就是将三(1)班人数平均分成几份,90分以上人数是三(1)班总人数的几分之十八。
【详解】5+6+9+10+10+8
=11+9+10+10+8
=20+10+10+8
=30+10+8
=40+8
=48(人)
10+8=18(名)
三(1)班一共有48名同学,90分以上的有18人,占三(1)班总人数的。
3.(1)16
(2)
【分析】(1)数出身高120厘米、125厘米、130厘米、134厘米、135厘米、138厘米、142厘米、143厘米、146厘米,150厘米的人数,再把各身高段人数相加即可算出三(1)班有女生(2+3+1+1+4+1+1+1+1+1)人。
(2)将身高134厘米、135厘米、138厘米、142厘米、143厘米、146厘米,150厘米的人数相加即可算出三(1)班达到标准身高的人数有(1+4+1+1+1+1+1)人,总人数是几,就把总人数平均分成几份,达到标准身高的人数有几人,即是其中的几份,据此写出达到标准身高的人数占调查总人数的几分之几。
【详解】(1)2+3+1+1+4+1+1+1+1+1
=5+1+1+4+1+1+1+1+1
=6+1+4+1+1+1+1+1
=7+4+1+1+1+1+1
=11+1+1+1+1+1
=12+1+1+1+1
=13+1+1+1
=14+1+1
=15+1
=16(人)
三(1)班有女生(16)人。
(2)1+4+1+1+1+1+1
=5+1+1+1+1+1
=6+1+1+1+1
=7+1+1+1
=8+1+1
=9+1
=10(人)
三年级女生达标身高为130.4cm,达到标准身高的人数占调查总人数的()
【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数据整理的方法,并且能够根据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4. 30千克~35千克 3 体重在25千克以下的比体重在25千克~30千克的人数少3人
【分析】比较各个体重范围的人数大小解答。求出体重在40千克以上的人数。根据统计图可知,体重在25千克以下的比体重在25千克~30千克的人数少多少人。
【详解】10>8>7>4>3
从图中知道,30千克~35千克体重人数最多;40千克以上的是肥胖人群,需要引起注意的有3人。
7-4=3(人)
你还能从图中发现体重在25千克以下的比体重在25千克~30千克的人数少3人。
(答案不唯一)
【点睛】本题考查数据的分析和整理,关键是正确数出各个体重范围的人数。
5.(1) 17 78
(2) 12
【分析】(1)数出上图中共有多少个“×”,则表示三(3)班女生有多少人;找到上图中最右边的钱数,表示销售额最高的钱数。
(2)数出销售额在55元以下的人数,然后用三(3)班女生总人数作分母,销售额在55元以下的人数作分子,求出销售额在55元以下的人数占三(3)班女生总人数的几分之几。
【详解】(1)三(3)班女生有17人,销售额最高的是78元。
(2)销售额在55元以下的有12人,占三(3)班女生总人数的。
【点睛】本题考查了数据的搜集与整理,并且能够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6.(1) 西瓜 13 菠萝 3
(2)6
(3) 24 22 46
【分析】(1)先求出喜欢各种水果的人数,再比较喜欢各种人数的大小解答。
(2)将喜欢吃苹果和葡萄的女生相加求和。
(3)将喜欢各种水果的男生人数相加,求出男生总人数。将喜欢各种水果的女生人数相加,求出女生总人数。将男生总人数加上女生总人数,求出全班总人数。
【详解】(1)5+4=9(人)
2+3=5(人)
8+5=13(人)
3+7=10(人)
4+2=6(人)
2+1=3(人)
3<5<6<9<10<13
喜欢吃西瓜的人最多,有13人;喜欢吃菠萝的人最少,有3人。
(2)4+2=6(人),喜欢吃苹果和葡萄的女生一共有6人。
(3)5+2+8+3+4+2=24(人)
4+3+5+7+2+1=22(人)
24+22=46(人)
三(1)班男生有24人,女生有22人,全班有46人。
【点睛】本题考查复式统计表的数据分析和整理。根据统计表找出需要的数据,列式计算即可。
7.(1) 日 四
(2)727
(3) 一 二
【分析】(1)比较上周每天售出晨报数量大小解答。比较上周每天售出晚报数量大小解答。
(2)将星期六和星期日两天售出晨报和晚报数量相加求和。
(3)分别求出每天售出晨报和晚报数量的差,再比较差的大小。
【详解】(1)153>147>125>118>110>105>102,则该报亭上周星期日售出的晨报最多。
157<165<176<178<188<207<220,则星期四售出的晚报最少。
(2)147+153+207+220=727(份)
该报亭上周末(星期六和星期日)两天售出晨报和晚报共727份。
(3)178-105=73(份)
165-125=40(份)
188-118=70(份)
157-102=55(份)
176-110=66(份)
207-147=60(份)
220-153=67(份)
73>70>67>66>60>55>40,则该报亭上周星期一售出的晨报和晚报份数相差最大,星期二售出的晨报和晚报份数相差最小。
【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统计表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表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8.(1)见详解
(2)篮球;科技制作
(3)5;42
【分析】(1)分别数出各个课外小组的人数,再填入统计表中。
(2)比较各个课外小组的人数大小。
(3)用最喜欢绘画课外小组的人数减去最喜欢合唱课外小组的人数。将各个课外小组的人数相加求和。
【详解】(1)如表:
课外小组 篮球 合唱 绘画 科技制作
人数/人 15 8 13 6
(2)15>13>8>6
最喜欢篮球课外小组的人数最多,最喜欢科技制作课外小组的人数最少。
(3)13-8=5(人)
15+8+13+6=42(人)
最喜欢绘画课外小组的人数比最喜欢合唱课外小组的人数多5人;三(1)班共有42人。
9.D
【分析】小红第一周得到6朵红花(“正”字有5笔,“一”有1笔)。
第二周得到7朵红花(“”,“正”字有5笔,“”有2笔)。
第三周得到8朵红花(“”,“正”字有5笔,“”有3笔)。
第四周得到4朵红花(“”有4笔)。
【详解】
A.小红第三周得到8朵红花(“”,“正”字有5笔,“”有3笔),该项说法正确。
B.,小红第四周得到4朵红花,是最少的,所以“小红第四周得到的红花最少”是正确的。
C.小红第二周得到7朵红花,小红第四周得到4朵红花,(朵),小红第二周比第四周多得3朵红花,该项说法正确。
D.,小红第三周得到8朵红花,是最多的,该选项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D
10.C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得票最多的人是明明,票数是16;得票最少的人是乐乐,票数是4;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据此解答。
【详解】,所以得票最多的人的票数是得票最少的人的票数的4倍。
故答案为:C
11.C
【分析】由表格可知,三2班同学身高在130厘米以下的有5人,身高在130-140厘米之间的有32人,身高在140厘米以上的有4人。而奇思是三2班最高的同学,他的身高肯定是140厘米以上。
【详解】由分析得,奇思的身高肯定是140厘米以上。
故答案为:C
12.A
【分析】想送给小朋友们一些书,首先是要了解小朋友喜欢哪些书,根据小朋友的喜欢来购买书籍。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某班的班主任想买一些书送给小朋友们,他最需要收集的信息是大家喜欢的书的种类。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数据收集整理知识的掌握。
13.C
【分析】通过观察统计图中的数据,达标的范围是110~190,把达标的男生人数,全部加起来,计算出达标的总人数。
【详解】110~120:5人;120~130:1人;130~140:2人:140~150:1人;150~160:2人;
160~170:1人;170~180:2人;180~190:4人。
5+1+2+1+2+1+2+4
=6+2+1+2+1+2+4
=8+1+2+1+2+4
=9+2+1+2+4
=11+1+2+4
=12+2+4
=14+4
=18(人)
男生达标的人数是18人,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是条形统计图问题,解决这类问题要认真仔细观察图中的数据,关键是找出跳绳的个数对应的人数。
14.(1)见详解
(2)成绩为72秒的有2人;成绩为65秒的只有1人(答案不唯一)
【分析】(1)根据题目中给出的信息将统计图补充完整即可。
(2)根据统计图获取有关的数学信息即可,如:成绩为72秒的有2人;成绩为65秒的只有1人。
【详解】
(1)
(2)答:成绩为72秒的有2人;成绩为65秒的只有1人。(答案不唯一)
15.见详解
(1)8
(2)12
(3)见详解
【分析】根据这些数据可知,65分有2人,68分有1人,70分有2人,72分有1人,74分有1人,76分有1人,78分有2人,79分有2人,81分有1人,84分有1人,85分有7人,87分有1人,90分有1人,91分有1人,92分有1人,93分有1人,94分有1人,98分有1人,100分有1人。据此用“×”把分数在下表中表示出来。
(1)90分及90分以上的学生有(1+1+1+1+1+1+2)人。
(2)80分以下的学生有(2+1+2+1+1+1+2+2)人。
(3)提出合理想法即可。
【详解】
(1)1+1+1+1+1+1+2=8(人)
90分及90分以上的学生有8人。
(2)2+1+2+1+1+1+2+2=12(人)
80分以下的学生有12人。
(3)看了这个图表,我觉得80分以下的学生人数有点多,还需要同学们多做练习题,提高数学成绩。(答案不唯一)
16.(1)见详解
(2)7;
【分析】(1)根据题意,将8只熊猫的除数月份整理出来,然后在图中用“×”表示出来。(每个“×”代表1只),据此作图即可。
(2)比较几个月的熊猫出生只数,据此判断哪个月出生的熊猫最多;6月出生的大熊猫有多少只,则占全部熊猫总数的八分之几。
【详解】(1)5月:萌宝,共1只;
6月:福星,共1只;
7月:花花、萌兰、和叶、福宝,共4只;
8月:萌大、丫丫,共2只。
如图:
(2)1<2<4
上面所介绍的这些熊猫中,7月出生的熊猫最多,6月出生的大熊猫数占这些熊猫总数的。
17.(1)见详解
(2)三(1)班参加课外活动小组的有多少人;42人
【分析】(1)分别数出统计图中各个课外小组的人数,再填入统计表中即可;
(2)三(1)班参加课外活动小组的有多少人?把参加课外活动各小组的人数相加,即可解答。
【详解】(1)
课外小组 篮球 合唱 绘画 科技制作
人数/人 15 8 13 6
(2)三(1)班参加课外活动小组的有多少人?
15+8+13+6
=23+13+6
=36+6
=42(人)
答:三(1)班参加课外活动小组的有42人。答案不唯一
18.(1)13;7;10;
(2)《成语故事》;《伊索寓言》;
(3)30人;
(4)喜欢《成语故事》和《伊索寓言》的一共多少人?20人
【分析】(1)根据统计方法,将三种书统计到的数填到表中即可。
(2)通过统计结果,可以直观地看出喜欢课外书的人数的多少,再进行比较即可。
(3)通过题目可知,每人只能选一本,所以将喜欢三种书的人数用加法相加求和即是答案。
(4)根据题目中给出的信息进行提问并解答即可。
【详解】(1)填表如下:
名称 《成语故事》 《伊索寓言》 《百科全书》
喜欢的人数 13 7 10
(2)
13>10>7
答:喜欢《成语故事》的人最多,喜欢《伊索寓言》的人最少。
(3)
(人)
答:笑笑他们班一共有30人。
(4)提问:喜欢《成语故事》和《伊索寓言》的一共多少人?(答案不唯一)
(人)
答:喜欢《成语故事》和《伊索寓言》的一共20人。
19.(1)1;4;9;10;6;5;3;0
(2)38名
(3)提高写作业的效率,按时上床睡觉和起床,使睡眠时间应达到10时。(答案不唯一)
【分析】(1)睡眠时间上有多少个“×”,则表示有多少人,分别数出各睡眠时间上有多少人填入表格即可。
(2)把各睡眠时间的人数相加,就是三(3)班一共有多少名同学。
(3)依据图中的数据,发现有许多同学的睡眠时间不足10小时,提的建议能让学生睡够10小时即可。(答案不唯一)
【详解】(1)
睡眠时间 7时30分 8时 8时30分 9时 9时30分 10时 10时30分 11时
人数/人 1 4 9 10 6 5 3 0
(2)1+4+9+10+6+5+3+0
=5+9+10+6+5+3
=14+10+6+5+3
=24+6+5+3
=30+5+3
=35+3
=38(名)
答: 三(3)班一共有38名同学。
(3)提高写作业的效率,按时上床睡觉和起床,使睡眠时间应达到10时。(答案不唯一)
20.(1)见详解
(2)45;43
(3)13
【分析】(1)整理表格中的数据,分别数出男生、女生数量相同的人数,再作图即可。
(2)根据男生、女生统计表,做仰卧起坐数量最多的,成绩就是最好的。
(3)根据男生、女生统计表,数出做仰卧起坐数量大于等于42次的人数,据此解答。
【详解】(1)用画“×”的方法整理数据,如下图:
(2)男生成绩最好的是45次,女生成绩最好的是43次。
(3)成绩42次以上(包括42次)的为优秀,全班有13人成绩为优秀。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