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比一比(课件)(共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比一比(课件)(共2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5-27 09:42: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立足单元整体,聚焦数感培养
——以小学数学《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为例
目录
CONTENTS
01
课标解读
02
教材解读
03
学情分析
04
过程设计
05
课时目标
2022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课标解读
学情分析
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
教材解读
数学课程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发展数学抽象、直观想象素养;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发展逻辑推理、数学运算素养;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发展数学建模、数据分析素养。
数感是指数量、数量关系及运算结果的直观感悟,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
横向分析单元整体,把握学习内容
课标解读
学情分析
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
教材解读
数一数
读写数
比大小
估数
计数单位(千、万)
1.数位顺序表
2.数的组成
数序和大小
找标准估整体
横向分析单元整体,把握学习内容
课标解读
学情分析
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
教材解读
认识周长
周长的计算
结合实例认识周长,周长的测量
多边形周长的计算
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
运用周长解决实际问题
横向分析单元整体,把握学习内容
课标解读
学情分析
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
教材解读
认识角
认识直角
长方形与正方形
平行四边形
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
用直角来辨别锐角和钝角
从边和角的角度研究长方形与正方形的特征
从边和角的角度研究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欣赏与设计
感受图形之美,发展空间观念
推理
十进位值制
抽象
数感
大数的认识
万以内数的认识
100以内数的认识
11~20的认识
1~5的认识
6~10的认识
计数单位
基数
序数
大小
一上
一上
一下
二上
二下
四上
纵向分析前后联系,联通教学要点
课标解读
教材解读
学情分析
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
抽象概括
直观感知
量感
认识周长
认识长方形与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分米、毫米、千米的认识
厘米、米的认识
一下
二上
二下
三上
五上三下
教材解读
几何直观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认识面积、面积单位、计算长方形正方形面积
认识周长、多边形周长、圆的周长的计算,运用周长解决问题
认识基础图形
认识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
基础图形的特征
圆的周长
认识面积
六上
课标解读
学情分析
过程设计
课时目标
教材解读
已有理解 ①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②两数作比较 多数作比较
③直观感知 抽象思维
内源性 ①还原真实生活情境,激活学生自觉融入
②培养比较、归纳的数学能力
发展区 百以内大小比较 万以内大小比较 亿以内大小比较 (最近发展区)
课标解读
学情分析
过程设计
课时目标
教材解读
阶梯 内容及过程 水平 支架
感知数感 激活经验 ①复习导入,激活经验 ②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热情 经验水平 已有认知
情境图
组织探究 提炼方法 ①自主探究,体验方法多样性 ②小组合作,辨析比较,整合优化 概括水平 PPT
情境图
深度对话 抽象概括 ①整体建构比较大小的方法 ②完善认知结构,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取、归纳等) 方法水平 思维水平 PPT
思想方法
夯实基础 强化提升 ①以游戏活动的方式展示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②拓展提升,发展学生的推理意识 思想水平 PPT
活动
学具
课标解读
学情分析
过程设计
课时目标
教材解读
结合教材分析,确立教学目标
1、掌握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能用符号表示万以内数的大小关系。
2、通过“比一比”等活动,让学生经历探索比较数的大小的过程。
3、通过游戏、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精神,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
教学重点:掌握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熟练地进行数的大小比较,灵活运用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
教学过程
及时练习
巩固知识
梳理方法
课程总结
自主参与
合作探究
小朋友们,大运会终于要来啦!我和笑笑要来成都啦,你们愿意给我们当导游吗?
但是得先完成下面的挑战才行,你们准备好了吗?
创设情境
复习导入
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比较大小
及时练习
巩固知识
梳理方法
课程总结
自主参与
合作探究
100( )89
31( )19
62( )68
复习导入
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及时练习
巩固知识
梳理方法
课程总结
自主参与
合作探究
情境导入
青城山
海拔约1260米
天台山
海拔约1812米
西岭雪山
海拔约5364米
木兰山
海拔约552米
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及时练习
巩固知识
梳理方法
课程总结
自主参与
合作探究
请同学们大声地读出这几座山的高度。
情境导入
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及时练习
巩固知识
梳理方法
课程总结
自主参与
合作探究
情境导入
一千二百六十
五千三百六十四
一千八百一十二
五百五十二
谁最矮?
木兰山低于1000米,其他都超过了1000米,所以木兰山最矮。
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自主参与
合作探究
及时练习
巩固知识
梳理方法
课程总结
谁最矮?
万 千 百 十 个
1260
1260
5364
552
1812
1812
552
5364
青城山
西岭雪山
天台山
木兰山
木兰山552米,是三位数,有5个百,其他山都是四位数,都有几个千了,所以木兰山最矮。
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自主参与
合作探究
及时练习
巩固知识
梳理方法
课程总结
谁最矮?
万 千 百 十 个
1260
552
1812
5364
青城山
西岭雪山
天台山
木兰山
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自主参与
合作探究
及时练习
巩固知识
梳理方法
课程总结
所有的三位数都小于四位数
谁最高?
万 千 百 十 个
1260
552
1812
5364
青城山
西岭雪山
天台山
木兰山
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自主参与
合作探究
及时练习
巩固知识
梳理方法
课程总结
当位数相同时,先看最高位,最高位上哪个数大,那个数就大。
谁最高?
万 千 百 十 个
1260
1812
5364
青城山
西岭雪山
天台山
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自主参与
合作探究
及时练习
巩固知识
梳理方法
课程总结
青城山和天台山都是一千多米,西岭雪山的海拔超过了2000米,所以西岭雪山最高。
天台山
青城山
青城山和天台山谁高?谁矮?
2个百
8个百
天台山高,青城山矮
万 千 百 十 个
1260
1812
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自主参与
合作探究
及时练习
巩固知识
梳理方法
课程总结
天台山
青城山
青城山和天台山谁高?谁矮?
万 千 百 十 个
1260
1812
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自主参与
合作探究
及时练习
巩固知识
梳理方法
课程总结
当位数相同时,我们先比较最高位;当最高位上的数字相同时,我们就比较下一位上数字的大小,数字大的这个数就大。
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填一填。
万 千 百 十 个
1260
5364
1812
552
青城山
西岭雪山
天台山
木兰山
( )<( )<( )<( )
5364
552
1260
1812
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自主参与
合作探究
及时练习
巩固知识
梳理方法
课程总结
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及时练习
巩固知识
梳理方法
课程总结
自主参与
合作探究
1、火车接龙比大小,并说出理由。
984( )4822
6987( )6981
729( )562
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及时练习
巩固知识
梳理方法
课程总结
自主参与
合作探究
抽卡游戏
游戏规则:
1、信封里有0~9九张数字卡片,两个学生分别先摸出一张,将其放在千位上;
2、同样每人摸一张,将其放在个位上。能比出大小吗?
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及时练习
巩固知识
梳理方法
课程总结
自主参与
合作探究
3、下面( )中可以填几?
907 >( )08
6420 < 6( )02
73( )5 > 71( )9
感谢各位专家老师批评指正
——二年级数学教研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