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唐诗是早晨,不是下午茶》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唐诗是早晨,不是下午茶》同步练习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1.5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6-23 15:01: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北师大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唐诗是早晨,不是下午茶》同步练习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1、以下都是本文作者所引用的唐诗,请默写出有关诗句。
①秦时明月汉时关, 。(王昌龄《出塞》)。
②莫愁前路无知己, 。(高适《别董大》)
③ ,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
答案:万里长征人未还|天下何人不识君|两岸猿声啼不住
解析:根据所学所记,回顾课文中作者所引用的唐诗,或根据知识积累来默写诗句,注意“未”“猿”“啼”几字不要写错。
点评:唐诗是我们古代文学的精华,学习时对名篇名句要加强背诵。
2、写出诗句的出处。
①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作者 ,篇名
②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作者 ,篇名
③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作者 ,篇名
答案: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杜甫|《戏为六绝句》|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解析:根据对唐诗的知识积累,判断作者与篇名,篇名要用书名号,注意不要写错别字。
点评:本题有难度,学生平时学习中对名句记忆清楚,但不太注意诗篇名,记忆不清。
3、按要求默写。
(1)李白在《春夜洛城闻笛》中抒发自己思念家乡和亲人的诗句是:
答案: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2)王维在《竹里馆》中描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的诗句是:
答案: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3)朱熹在《观书有感》中强调只有平时多积累,才能写出好文章的诗句是:
答案: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4)写出一句古诗文中催人上进、励志奋发的名句 。
答案: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解析:抓住题目中的提示信息,回顾相关的诗句,注意易错字,“折”不为“拆”,“园”不为“圆”,“许”不为“浒”,“源头活水”不为“活水源头”,“济”不为“剂”,“沧”不为“苍”。
点评:本题不难,都是要求背诵的名篇名句。填写古诗句,容易写错字,一是由于记忆不清,二是好望文生义,所以平时背诵时要熟读熟记,要理解诗句中每个字的含义。
4、按课文内容填空。
(1)唐诗的 大得很, 得很,得 很。
答案:世界|力量充沛|精神豪迈
(2)唐诗是可以提升 ,振作 的。
答案:人的人格|生命的活气
(3)有些看起来 的诗,也有一种 的元气之美。有一些表面上看起来是有些 的诗,实际上骨子里 依然充沛得很。
答案:很平常、很安静|有天有地、贯通宇宙|感伤|生命的力量
解析:根据所学所记,回顾课文中有关的句子,根据语境判断所要填写的词语,注意不要写错别字。
点评:本题有难度,本是不是要求默写的文章,学生对课文内容不容易记忆。平时学习,对课文中精彩的句子要注意记忆。
5、下面的唐诗的格律是 ,押韵的字分别是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答案:七言绝句|蹊、低、啼
解析:唐诗格律有五言和七言,有律诗和绝句。绝句一般是一二四句押韵,根据本诗内容即可。
点评:本题不难,根据所了解的知识即可判断。学习唐诗,对有知识要注意了解。
6、下面属于送别诗的是( )
A.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B.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C.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D.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答案:AB
解析:唐诗中送别诗很多,可根据诗的题目或内容来判断。A句是李白送好友孟浩然而作,B句是王勃送别“杜少府”而作。
点评:本题解答要注意,答案有两项,不要漏选。
7、下面诗歌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是( )。
A.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B.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C.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D.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答案:AB
解析:根据所学所记,了解格律诗的朗读节奏,判断答案。可用反选排除法,C句正确的划分是“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D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答案为AB。
点评:本题要注意有两个正确的选项,不要漏选。学习时要注意正确的朗读唐诗,有助于理解唐诗内容。
8、下面属于边塞诗的是( )
A.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B.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C.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D.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答案:B
解析:边塞诗是唐诗一种流派。根据B句“大漠”即可判断此句为边塞诗。
点评:本题不难,根据诗句内容直接可以判断。学习唐诗,要对唐诗的有关流派作一了解。
9、下面没有用了对偶修辞手法的诗句是( )
A.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王维《终南别业》)
B.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杜甫《望岳》)
C.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
D.四更山吐月,残夜水明楼。(杜甫《月》)
答案:B
解析:根据对偶的特点一一判断各项诗句的内容,可用反选排除法,ACD皆用了对偶,答案为B。
点评:唐诗中是常用对偶,学习时要注意体会对偶句的特点和表达作用。
10、下面语句中使用排比修辞手法的是( )
A.唐诗的世界大得很,力量充沛得很,精神豪迈得很。
B.唐诗是可以提升人的人格,振作生命的活气的。
C.有些看起来很平常、很安静的诗,也有一种有天有地、贯通宇宙的元气之美。
D.有一些表面上看起来是有些感伤的诗,实际上骨子里生命的力量依然充沛得很。
答案:A
解析:A句三个分句结构同,为排比。其它三句不具备排比的特点。
点评:本题不难,根据句子内容可直接判断。学习时对常见的修辞手法要注意了解体会其表达作用。
11、下列加线字读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蓦 (mò)然 窥饲(sì) 告罄(qing) 锲(qì)而不舍
B. 踱(duó)步 粗犷(guǎng) 迸(bèng)裂 参(cēn)差不齐
C. 倾(qīng)刻 庇荫(yìn) 阔绰 (chuò) 芸(yún)芸众生
D. 剽(biāo)悍 彷(páng)徨  祈(qǐ)祷 叱咤(chà)风云
答案: B
解析:用反选排除法,A项中“锲”读qiè,C项中“倾”就为“顷”读qǐng,D项中“祈”读qí,答案为B。
点评:此题有难度,要判断的内容很多。学习时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关注课文注释中生字的注音和写法,做题时用排除法,将明显不可选的答项先行排除,减小辨识的范围,在两可的情况下,应选最有把握的一项。
1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狼藉 匡骗 一泻千里 苦心孤诣
B.渲泄 诀别 煞有介事 不屑置辩
C.噩耗 独裁 神彩奕奕 眼花缭乱
D.荫庇 标致 毛骨悚然 名副其实
答案: D
解析:用反选排除法,有错就排除,A“匡”应为“诓”; B“渲”应为“宣”;C“彩”应为“采”,故选D。
点评:错别字,主要是因音同或形似而错,掌握这个易错点,根据汉字的特点,结合词义字义辨析判断。
13、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这扇门上写着两个字:文学。
B.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
C.编织我童年美丽的生活花环的,是一本让人看不上眼的石印本“千家诗”。
D.“你是我的榜样。”有个人说,“我要练成你这样就好了!”
答案: C
解析:分析句子中分句之间的关系,根据标点符号各自的作用,判断标点符号的正误,尤其注意易错易混的标点符号。C句中“千家诗”应该是书名号。
点评:标点符号也是文字,能协助句子表达意思,平时要注意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1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
A.他自己虽然不知道是因为懒;还是因为无用;总之觉得是一个不肯运动;十分安分守己的人。
B.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人肆无忌惮的掠夺我国的财富和资源,犯下了罄竹难书的滔天罪行。.
C.不是你俩还有谁!这班上就数你们最爱造谣生事,搬弄是非。
D.本刊将洗心革面,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决心向文学刊物的高层次、高水平攀登。
答案: D
解析:D句中“洗心革面”意思是清除旧思想,改变旧面貌,比喻彻底悔改,不符合句意。
点评:本题不难,句中错用成语比较明确。了解成语,不仅要知道其含义,还要了解其用法。成语,有一个使用对象的问题,一定要注意句子的前后联系及使用对象。
1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为了搞好工作,我们要虚心接受并广泛征求群众意见。
B.在老师的悉心辅导下,使我的数学成绩迅速提高了。
C.我不得不承认我确实是做错了。
D.专家告诫:观看日食时要有防护措施,不能用眼睛直接观看,以免不要灼伤眼睛。
答案: C
解析:运用排除法,A句词序不当,应该是“广泛征求并虚心接受”;B句“在……下,使……”两个介词短语边用使句子缺少了主语,删去“使”;D句中“以免”“不要”重复啰嗦,删去一个。
点评:本题不难,皆是常见病句类型。病句中搭配不当的现象比较常见,有主谓搭配不当,有动宾搭配不当,有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判断前二者,首先要简化句子结构,找出句子主干(主谓宾),这样比较容易判断搭配问题,判断后者,必须有一定的语言积累,了解什么词可以修饰什么词,汉语中有哪些规范。
16、根据上下文,填写在横线上的语句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景区内有大小溪流40多条,把四面山点缀得绚丽多姿,气象万千。 。
。 。 。观内有艰深难识的诡异字体和闻名遐迩的“天下第一奇联”。
①历经千载的朝源观,是一座儒、释、道三教合一,而以道教为主的人文景观。
②落水成瀑,128挂瀑布飞悬于山间各具形态,80米以上高度的瀑布就达14处。
③在幽幽的密林深处,隐藏着先人们创造的灿烂文化。
④其中望乡台瀑布以40米宽、152米高成为中华第一高瀑,引领了四面山瀑布风骚。
A.④②③① B.③②④① C.②④③① D.②④①③
答案: C
解析:本段文字是先写自然景观,按从河流写到瀑布的顺序;再写人文景观,先总写后举例说明。
点评: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阅读各个句子,准确判断它们共同表达的中心意思,再分析各句之间的关系,有时也可利用总写分写的写作顺序以及句式特点,注意其中的关联词、次序语、衔接语。
17、和例句运用的修辞方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早高峰时,地铁里挤得连根针也插不下。
A.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
B.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
C.在一个孩子的眼睛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
D.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答案: B
解析:根据各修辞手法的特点,首先判断出例句的修辞手法是夸张,然后再与各项比较判断。
点评:修辞手法是常见的写作方法,学习时要注意了解体会修辞手法的作用。
二、问答理解
18、仿照划线句子,在横线处补写一个句子,使前后语意协调。
雕琢自我的过程是个不断否定自己的过程,但同时也是不断显露自我的过程。如果没有经历工匠千刀万刃的切割,王冠上的钻石怎么能够发出如此炫目的光泽; , ; , 。让痛来得更猛烈些吧,也许明天我们就开始脱胎换骨。
答案:假如少了艺术家千万次的打磨,传世的根雕如何能够展现这般独特的意趣;要是不经历浪花经年累月的冲刷,剔透的卵石哪里会拥有如此这样柔和的轮廓。
解析:注意要按照例句的结构(两个假设关系的分句)特点,选有同类事物来仿写句子,前后要通顺。
点评:仿写,要求有三,一是所述事物属于同类事物,二是句子的结构要相同,三是句式和语气要一致,有的还要求写作手法相同,比如修辞方法相同。本句运用了比喻的方法,仿写就要把书再比喻成什么。
19、在作者眼中早晨和下午茶各自有什么特点?用文章中句子回答。
答案:早晨是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是清新的样子,是神采飞扬。下午茶的精神是反省的、回味的、沉思的、分析式的,要不停想问题的,
解析:根据所学所记,回顾课文内容,找到作者对“早晨”“下午茶”特点描述的语句回答即可。
点评:本文的比喻精巧,要熟记这些精彩语句,理解其比喻表达的含义。
20、作者为什么认为“唐诗是早晨”?
答案:早晨是充满希望的少年精神,清新,神采飞扬,这与唐诗中表达的精神一脉相承。
解析:根据所学所记,回顾课文内容,找到作者对“早晨”特点描述的语句,从作者所分析的唐诗所表达的精神来说明其与“早晨”的特点相似之处。
点评:解析本题关键要熟悉文中作者有关的观点,学习时要多阅读课文,归纳其中的要点。
21、唐诗具有哪些精神内涵?请从文中找出关键句子,然后分条回答。
答案:唐诗的世界大得很,力量充沛得很,精神豪迈得很。
唐诗是可以提升人的人格,振作生命的活气的。
有些看起来很平常、很安静的诗,也有一种有天有地、贯通宇宙的元气之美。有一些表面上看起来是有些感伤的诗,实际上骨子里生命的力量依然充沛得很。
早晨是充满希望的少年精神,清新,神采飞扬,这与唐诗中表达的精神一脉相承。
解析:根据所学所记,回顾课文内容,找到作者对唐诗评价的语句摘引作答。
点评:本文较长,内容丰富,学习时对其中作者精彩的评论语句要熟记。
22、唐诗的精神内涵与时代有怎样的关系?
答案:唐诗中积极进取、蓬勃向上的生命精神,不仅来自国力、开放等时代气象,而且来自开明、先进的政治文化:即科举、尚贤、纳谏。
解析:根据所学所记,回顾课文内容,找到作者对唐诗评价的语句,结合历史知识,了解唐朝那个朝代的社会面貌,从作者所评论的唐诗有积极进取、蓬勃向上的精神这一点来分析与时代的关系。
点评:此题有难度,所问问题涉及到历史知识,内容深刻,学习时要好好的领会理解。
23、倡导读唐诗对今天的时代具有怎样的意义?分析归纳,然后回答。
答案:⑴可以增强提升生命的真实力量,从而增强我们社会的英雄主义。⑵可以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尊重人性。⑶可以让我们正确认识现代思想,让我们懂得珍惜,懂得引申发扬。
解析:根据本文中作者对唐诗的评价,结合自己学习唐诗的体会,理解作者所说的唐诗中积极进取、蓬勃向上的精神,联系当今社会所需要的主流思想和倡导的社会精神来分析解答
点评:此题有难度,学生要很好的理解作者所说的唐诗中的“精神”,还要善于联系当今社会的现实来思考。
三、拓展阅读
24、赏析《雁门太守行》,回答问题。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全诗采用了 的手法,把战斗的气氛渲染得凝重而惨烈。
答案:夸张
(2)这是一首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诗,突出了将士的高昂士气和 。
答案:爱国热情
解析:第一题,根据“把战斗的气氛渲染得凝重而惨烈”此句找到相关诗句即“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从修辞手法方面判断,“城欲摧”为夸张。第二题,根据“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一句中的“报君”“为君死”即可理解诗中所表达的“爱国”之情。
点评:赏析古诗,要从诗歌的内容、写作方法、思想情感三个方面入手,评价其特点。学习时要多我练习赏析方法。
25、古诗赏析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 对这首词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七言律诗是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所作。钱塘湖是西湖的别名。
B.诗歌以诗人行踪为线索,采用移步换景的手法,生动描绘了西湖的明媚风光。
C. “水面初平”“早莺”“新燕”“乱花”“浅草”“白沙堤”这些词语,都突出了西湖早春的特点。
D.尾联直抒胸臆,抒发了诗人陶醉于美好湖光山色的喜悦心情。
答案:C
(2)诗歌表达了诗人怎么的思想情感?
答案:对春天的热爱。
解析:第一题,此诗是所学名诗,内容浅显,抓住各选项表述的要点,与诗中相关内容一一比照判断正误。C句所选词语中“白沙堤”与季节无关,因此不能表现早春的特点。第二题,根据诗中所描写的春天生动的景象即可体会到诗人对春天的热爱。
点评:赏析古诗,要从诗歌的内容、写作方法、思想情感三个方面入手,评价其特点。学习时要多我练习赏析方法。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8 页 (共 8 页)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