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北师大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10课《黑羊》同步练习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1、本文作者 ,意大利作家。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寒冬夜行人》、《命运交叉的城堡》;中篇小说《帕洛马尔》、《看不见的城市》,短篇小说系列《宇宙奇趣》等。
答案:卡尔维诺
解析:根据所学所记,回顾课文注释,直接解答即可。本文作者不是重要作家,了解作家名即可。
点评:学习文学作品,首先要阅读课文中的注释内容,了解有关文学常识。
2、解释词语。
一文不名:
家徒四壁:
答案:一个钱也没有(名:占有)|家里只有四堵墙,形容十分贫穷。也说家徒壁立。
解析:根据对词语的掌握直接解释即可,词语中关键字要解释清楚。
点评:两词都是成语,平时学习对成语要多积累,了解含义,学会使用。
3、概括课文语境填写词语。
“不到一个星期,诚实人就发现自己已经 了;他 ,没有任何东西可吃。”
答案:一文不名|家徒四壁
解析:根据所学所记,了解课文内容,根据句子的意思填写词语即可。
点评:学习课文,对文中的词语要注意了解含义,多识记积累,
4、从前有一个国家,人人都是小偷。这个国家的人们过着 生活的。有一天,来了一个不偷东西的诚实人,生活在这个小偷王国。结果,“ ”的生活秩序被打乱,平衡被破坏了, 出现了!
答案:井然有序、“幸福”、没有贫富差距|诚实的人|幸福|贫富差距
解析:本题从诚实人来到“贼国”前后“贼国”里人们生活状况之方面来理解填答。
点评:此类题根据所学所记,了解作品内容,按提干中的提示信息,梳有关故事情节,根据情节点来理解内容,概括填答。
5、诚实人来到贼国之前,大家都可以相互偷,不受 的限制,可以说贼国某个人的财富也是其他人的财富。因此,整个贼国没有 ,大家因偷而生存,因偷而快乐!
答案:规则或法律|贫富分化
解析:抓住题干中的提示,根据“大家都可以相互偷”来根据具体情节即“贼国”人们的生活状态来填答。
点评:对叙事类的作品,阅读时要注意整体把握内容,归纳要点。
6、诚实人来到贼国,不适应这里的生活规则,他还是保持以前的 ,为了让别人能偷到他家的东西,他每天晚上 ,结果被偷得 。
答案:生活习惯|出去躲避,自己不偷|没有任何财产,不名一文。
解析:抓住题干中的提示,回顾作品内容,了解与诚实人有关的情节,根据他的行为活动的特点概括情节填答。
点评:此类题关键抓住问题的答点,对作品内容要熟悉,学习时要多阅读课文。
7、诚实人来到贼国后,贼国人的情况有三大变化: 、 、 。
答案:不被偷的人财富多了起来|有些人雇佣穷人替他偷东西|贫富分化越来越严重
解析:抓住题干中的提示,回顾作品内容,从“贼国”人行为的变化和他们财富的状况来概括填答。
点评:此类题关键抓住问题的答点,对作品内容要熟悉,学习时要多阅读课文。
8、根据本文的概括情节。故事的背景是 ,发展是 ,高潮是 ,结局是 。
答案:贼国人过着平等“幸福”的生活|诚实人来到贼国,贼国生活被打乱|富人越来越富,穷人越来越穷,穷人开始偷窃富人的财富|贫富分化产生,诚实人饿死。
解析:根据所学所记,了解作品中整个故事情节,按情节的四个组成部分来分析情节点,概括其内容填答。
点评:情节的四个组成部分这类常识性的知识在学习时要掌握,要善于分析情节,了解情节的内容。
9、本文是 (体裁),用假托 ,常用 手法来说明 ,常带有的
作用。
答案:寓言|故事或自然物|拟人|道理|讽刺或劝诫
解析:根据题干中的提示“体裁”“假托”,来判断体裁,结合知识积累了解这种体裁的特点。
点评:本题属于文学常识类,学习时对这种常识要随时了解记忆。
10、文章的标题中“黑羊”的意思为“ ”,表面指的是 ,其实这是反语。
答案:害群之马|诚实人
解析:根据所学所记,了解课文注释内容,再根据作品内容了解词语为“反讽”的用法。
点评:本题有难度,学生不善于理解本文“反讽”的特点。
11、语言具有 的特点,运用了 和 的手法,许多话都是正话反说的“反话”,情节荒谬,极具讽刺意味
答案:幽默|夸张|比喻
解析:本题要求从作品语言和写作方法方面来解答,根据作者对情节的设计和叙述方式来理解,按题干中的要求概括填答。
点评:本文语言具体幽默的特点和讽刺的效果,学习时要注意欣赏。
12、本文中诚实人最后的结局是( )
A.诚实人死了;B.诚实人疯了;C.诚实人也成贼了;D.诚实人变穷人,被富人雇佣。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所记,了解故事情节。从作品最后所写“唯一诚实的只有那个诚实人,但他不久也死了,是饿死的。”即可判断答案。
点评:情节的四个组成部分这类常识性的知识在学习时要掌握,要善于分析情节,了解情节的内容。
13、下列词语中加线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凫水(fú) 愧怍(zuò) 中流砥柱(dǐ) 怏怏不乐(yāng)
B.惬意(qiè) 骊歌(lí) 相形见绌(chù) 梦寐以求(mèi)
C.追溯(sù) 踌躇(chú) 浑身解数(xi ) 忍俊不禁(jìn)
D.璀璨(càn) 亵渎(dú) 咬文嚼字(jué) 气冲斗牛(dǒu)
答案: B
解析:根据词词义和形声字中的声旁特点协助判断读音。要注意易错的声韵母,比如b与p,j、q、x的区别,n、l的区别,z、c的区别,平舌音和翘舌音的区别,前后鼻音的区别。运用反选排除法,选择容易判断的信息点,有错就排除,A项“怏”读yàng,C项“禁”读jīn,D项“嚼”读jiáo,故选B。
点评:判断字音正误题是各类考试中必考的,目的是要求学生打好语言的基础。学习时要注意记忆汉字的读音,多加练习。
14、下列词语字 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臃肿 羁绊 妥贴 惟余莽莽 与日具增
B. 慷慨 燥热 恣睢 尽态极妍 文采藻饰
C. 宛转 蓦然 诬蔑 离和悲欢 神色张惶
D. 寒噤 粲然 缈茫 红装素裹 潜心惯注
答案: B
解析:用反选排除法,有错就排除,A.贴应为帖,具应为俱;C. 和应为合,惶应为皇;D. 缈应为渺,惯应为贯。答案为B。
点评:错别字,主要是因音同或形似而错,掌握这个易错点,根据汉字的特点,结合词义字义辨析判断。
15、下列语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近日,一群中国大妈穿着鲜红的民族风装束,在人声鼎沸的卢浮宫广场大秀广场舞,引发网友热议。
B.近年来,大量外语词如WiFi、PM2. 5不经翻译就见诸报端,针对这种“零翻译”现象,大家各执己见,争论激烈,一时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C.4月26日重庆彭女士得知自己的爱车从去年至今共违章79次,扣213分,按我市相关规定,她要重考理论18次才能继续开车上路,令网友叹为观止。
D.大量的内地人不断涌进香港,一些人也把陋习带到香港,影响了当地人的生活和观感,引起了他们与日俱增的反感和不满,4月5日的童子尿事件便令两地长期存在的紧张气氛再次升温。
答案: C
解析:了解成语的含义,根据各句的语境判断正误,C“叹为观止”指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此处感彩不搭配。
点评:了解成语,不仅要知道其含义,还要了解其用法。成语,有一个使用对象的问题,一定要注意句子的前后联系及使用对象。
16、找出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 )
A.在如何提高初三课堂效率的问题上,老师听取了广泛同学们的意见。
B.读《望岳》,只有理解了作品内容,走进了诗人心灵,才能读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
C.恒大晋级亚冠决赛受到万众瞩目,恒大决定再次提升亚冠票价,决赛次回合的主场比赛最低票价很可能涨到大约500元左右。
D.是否高度重视人才,是重庆成为“全球竞争力提升速度最快的十座城市”之一的原因。
答案: B
解析:用反选排除法,A语序不当,应是“听取了同学们广泛的意见”,C“大约”与“左右”重复,D“能否……”与“成为……”前后句子意义不相符合,故B对。
点评: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前后矛盾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
二、问题理解
17、文章是否把贫富分化归罪于诚实人?
答案:不是归罪于诚实人,而是归罪于贼国人的本性——不劳而获的贼性、偷性、贪欲。
富人开始雇用穷人掠夺他人财富,雇请穷人保护自己掠夺来的财富,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富人剥削穷人的事实,讽刺了不择手段获取财富的“富人们”。
解析:了解寓言故事的特点,根据作品的内容,体会作者写作意图,抓住故事中“贼国”人们的行为从作品表达的思想性来理解作者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揭露。
点评:本题不难,学生通过阅读故事情节不难看出作者用讽刺的语言所表达的思想。
18、文中的“偷窃”的含义是狭义的还是广义的?
答案:是广义,即掠夺别人财富,不劳而获、剥削他人。
解析:根据所学所记,了解情节内容,从作者所描写的“贼国”人们的行为即可理解作者所说的“偷窃”真正的含义。
点评:对于作品中一些关键的词语,理解时要结合作品的思想性来分析。
19、作者所认为的社会上贫富分化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富人之富是他掠夺了别人的财富,而其财富却没有或很少被掠夺,穷人正相反。作者的矛头是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事实,在这种是非颠倒的社会里,诚实人只有饿死。作者并不是批判公平合法竞争的社会市场经济。
解析:根据所学所记,了解情节内容,从作者所描写的“贼国”人们的行为即可理解贫富分化的原因。
点评:学习此类讽刺性的文学作品,要注意领会其思想内涵。
20、“诚实人”到来前后社会生活是怎样的?
答案:到来之前,偷窃上的平等,双向欺骗,没有贫富分化。到来之后,更多的人变富,也有更多的人在变穷富人越来越富,穷人是越来越穷,形成了不同的社会分工与新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解析:根据题干中的提示内容梳理情节,从作者所描写的“贼国”生活状况和他们的行为表现来概括解答。
点评:阅读故事类的文学作品,要善于整体把握内容,归纳要点。
21、“他们就这样幸福地居住在一起。没有不幸的人,因为每个人都从别人家里偷东西。”一句中“幸福”的含义是什么?
答案:此处的“幸福”可以被理解为包含着深刻的讽刺意味。这样一种建立在欺骗与偷窃,掠夺与荒诞逻辑的基础之上的社会秩序,竟然可以因为罪恶与卑鄙的平等而令人产生幸福感。
解析:根据所学所记,了解语句有关的故事情节,从“贼国”人们的行为性质来理解“幸福”反讽的意义表达。
点评:本文是讽刺性的寓言故事,要抓住这一特点来理解作品中有关的词句,理解作品的思想意义。
22、分析文中“贼”一这形象的意义。
答案:这“贼”应当有象征的意味。可以被理解为“人性的本质”,具体的分析下去,其实是指人类自私、欺诈、冷酷的本性。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社会秩序显得荒诞,而且不管社会秩序如何变化,社会如何演进,而作为基础的人性总是不变的。在这个意义上,文章更多了冷峻与讽刺的意味。
解析:首先要根据作品荒诞的故事情节来理解作品有强烈的讽刺性,然后作品的思想性方面来理解作品中群“贼”其实揭露的是人性中的丑陋。
点评:寓言以小写大的特点,即小故事讲大道理。人物形象与作品的思想性有关,理解本文的思想性要从反讽这个角度来分析。
23、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得到了哪些启示?
答案:努力创造一个美好正义的社会环境。
通过诚实劳动获得财富,批判不择手段获取财富的行为,树立正确的财富观。
解析:根据所学所记,回顾故事情节,从作者描写“贼国”人们的行为表现,从反讽的角度来理解作者所要告诉我们的关于对劳动与财富的认识。
点评:阅读寓言,要善于通过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来理解寓意。
三、课内阅读
24、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黑羊
[意大利] 卡尔维诺
从前有个国家,里面人人是贼。
一到傍晚,他们手持万能钥匙和遮光灯笼出门,走到邻居家里行窃。破晓时分,他们提着偷来的东西回到家里,总能发现自己家也失窃了。
他们就这样幸福地居住在一起。没有不幸的人,因为每个人都从别人那里偷东西,别人又再从别人家里偷,依次下去,直到最后一个人去第一个窃贼家行窃。该国贸易也就不可避免地是买方和卖方的双向欺骗。改国政府也是个向臣民行窃的犯罪机构,而臣民也仅对欺骗政府感兴趣。所以日子倒也平稳,没有富人和穷人。
有一天——到底是怎么回事没人知道——总之是有个诚实人到了该国定居。到晚上,他没有携袋提灯地出门去偷,却呆在家里抽烟读小说。
贼来了,见灯亮着,就没进去。
这样持续了有一段时间。后来他们感到有必要向他挑明一下,纵使他想什么都不做地过日子,可他没理由妨碍别人做事。他天天晚上呆在家里,这就意味着有一户人家第二天没了口粮。
诚实人感到他无力反抗这样的逻辑。
从此他也像他们一样,晚上出门,次日早晨回家,但他不行窃。他是诚实的。对此,你是无能为力的。他走到远处的桥上,看河水打桥下流过。每次回家,他都会发现家里失窃了。
不到一个星期,诚实人就发现自己已经一文不名了;他家徒四壁,没任何东西可吃。但这算不了什么,因为那是他自己的错;不,问题是他的行为使其他人很不安。因为他让别人偷走了他的一切却不从别人那儿偷任何东西;这样总有人在黎明回家时,发现家里没被动过——那本该是由诚实人进去行窃的。
不久以后,那些没有被偷过的人家发现他们比人家就富了,就不想再行窃了。更糟的是,那些跑到诚实人家里去行窃的人,总发现里面空空如也,因此他们就变穷了。
同时,富起来的那些人和诚实人一样,养成了晚上去桥上的习惯,他们也看河水打桥下流过。这样,事态就更混乱了,因为这意味着更多的人在变富,也有更多的人在变穷。
现在,那些富人发现,如果他们天天去桥上,他们很快也会变穷的。他们就想:“我们雇那些穷的去替我们行窃吧。”他们签下合同,敲定了工资和如何分成。自然,他们依然是贼,依然互相欺骗。但形势表明,富人是越来越富,穷人是越来越穷。
有些人富裕得已经根本无须亲自行窃或雇人行窃就可保持富有。但一旦他们停止行窃的话,他们就会变穷,因为穷人会偷他们。因此他们又雇了穷人中的最穷者来帮助他们看守财富,以免遭穷人行窃,这就意味着要建立警察局和监狱。
因此,在那诚实人出现后没几年,人们就不再谈什么偷盗或被偷盗了,而只说穷人和富人;但他们个个都还是贼。
唯一诚实的只有开头的那个人,但他不久便死了,是饿死的。
(1)文章中加线词“这样的逻辑”,是指偷盗国里从上到下流行的游戏规则和“多米诺骨牌”式的生存方式。请简要回答它在文章中指代的具体内容。
答案:每个人都从别人家里偷东西,依次偷下去,人们幸福地平稳地没有贫富差别地生活着。
(2)文中有两处“看河水打桥下流过”的情形的描写,诚实人和富人“看河水”的原因及他们的心理状态有何不同?
答案:诚实的人因为无力反抗偷和被偷的荒诞逻辑,只能离开自己的家,让人偷他家的东西。“看河水打桥下流过的情形”的描写表现了他处境的尴尬和内心的无奈。富起来的人学诚实人去桥上,是他们成了既得利益者之后养成的习惯,“看河水打桥下流过的情形”的描写表现了他们处境的变化和心情的愉悦。
解析:第一题,回顾作品内容,找到语句的位置,根据具体内容,从“贼国”的人们相互偷窃不以为然所谓的“相互平等”这一点来理解“这样的逻辑”表达的意思。第二题,同样的思路,结合文中的具体内容,根据诚实人和富人的行为来理解他们的心理活动。
点评:本寓言故事内容深刻,要仔细揣摩作者对诚实人和富人两种人行为的描写,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四、拓展阅读
25、阅读下面这篇小说,回答问题。
趴 下
①美国大西洋赌城的一个周末,一位老太太玩老虎机赢了一桶25美分的硬币。他决定先把这桶硬币放到酒店房间里,然后再下来和丈夫一起吃晚餐。
②老太太捧着那桶硬币走到电梯前。她正要跨进电梯,却发现里面早已有人——两个黑人!
③其中一个身材魁梧,高大得有些吓人。老太太惊呆了,她的第一反应就是:这两个黑人要打劫我。但转而又想:不要心存偏见,这两个黑人看起来都颇有绅士风度。可她思想中的种族观念根深蒂固,一种强烈的恐惧感让她不知道是否该走进电梯。
④太太呆呆地站在那里,犹豫不定地望着那两个黑人,既紧张又害怕,内心还有一种羞耻感。她想:但愿他们不要看懂我的心思。可她知道,这只是自欺欺人,她犹豫迟疑的样子如此明显,任何人都能看穿她的想法。
⑤老太太的脸开始变红。她知道自己不能老是站在那儿不动。经过一番痛苦的挣扎,她终于迈腿踏进了电梯。她避开他们的目光,面朝外,两眼呆呆地盯着已经关上的电梯门。1秒钟,2秒钟,3秒钟……时间一秒一秒地过去了,她内心的恐惧也在一点一点地堆积。
⑥电梯依然原地不动。“上帝呀!”老太太心想,“我已被他们困在了电梯里,他们是不是就要动手了 ”她心跳加速,所有毛孔开始冒冷汗。就在这时,她听到一个黑人说:“Hit the floor!”(趴到地上)。本能告诉她:千万不要反抗,照他们说的去做。老太太慌慌张张地放开小桶,双手按地趴下。那桶硬币“哗啦啦”地掉在地上,到处乱滚。
⑦空气仿佛凝固了一样,电梯里一片静寂。几秒钟后,老太太听到一个黑人非常礼貌地说:“夫人,如果你能告诉我们你住哪一层,我们很高兴帮你按一下按钮。”她抬起头,疑惑地看着那两个高大的黑人。他们伸出手,将她搀扶起来。老太太有些不解,惊魂未定,两条腿也不听使唤。这时,那位黑人解释说:“当我和朋友说‘Hit the floor’时,我是要朋友按我们要去的楼层按钮,而不是让您趴到地上,夫人!”(英语中“Hit the floor”有两个含义:趴到地上;按电梯的楼层按钮。)
⑧两位黑人互相对了一下眼神,极力控制住自己不要笑出来。老太太感到无地自容。她想:我的老天,我犯了一个多么愚蠢的错误。
⑨三个人一起动手,将滚落一地的硬币一一捡起,放回老太太的小桶里。电梯到了老太太所在的楼层后,两个黑人坚持要把她送到房间门口,礼貌地道晚安,转身离去。就在老太太走进房间的时候,她听到两个人在楼道里大声笑了起来。
⑩第二天一早,一束鲜花送到了老太太的房间——12朵娇艳的玫瑰,每一朵玫瑰花上都挂着一张崭新的百元大钞。随鲜花送来的还有一张卡片,上面写着两位黑人的名字。” (选自《读书文摘》2011年2月总第210期,有删改)
(1)两位黑人给老太太送花送钱的目的是什么 文章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4分)
答案:送花的目的:①表明他们早已看穿了老太太的心思;②表现他们的宽容大度、友善、慷慨大方。 这样安排的好处:①两位黑人的表现与老太太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主题。 ②用两位黑人的宽容大度、友善和慷慨大主反衬老太太的狭隘偏见和视钱如命。
(2)读完本文,你从老太太和两位黑人身上各得到了什么启示
答案:从老太太身上得到的启示:不能以貌取人,要平等待人,不要有种族偏见;从两个黑人身上得到的启示:做人要宽容、友善、大度。
解析:第一题,从表现黑人的“人物形象”和将黑人与老太太对金钱的态度对比两个方面来分析。第二题,要分别从两个人物形象上来谈感受,对于老太太,可以感想“人与人之间信任、友善比金钱重要”,对于黑人,可以感想“宽容、理解是高尚的品德”。
点评:本阅读两题不难,阅读文段基本能答出,第四小题要费点功夫,此类题要结合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找出联系点,分析它们内在关系,理解作者的写作方法。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8 页 (共 8 页)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