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小壁虎借尾巴 课时分层作业(含解析答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2024语文一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20小壁虎借尾巴 课时分层作业(含解析答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2024语文一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31.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5-27 19:44: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小壁虎借尾巴
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等级:___________
学习目标
(一)语言建构与运用
1.认识 “壁、借、咬” 等 13 个生字,会写 “看、向” 等 7 个字,掌握生字的读音、字形和字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对话,理解重点词句,积累语言。
(二)思维发展与提高
通过了解小壁虎借尾巴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激发学生对动物尾巴功能的探究兴趣。
(三)审美鉴赏与创造
感受课文生动有趣的语言和富有童趣的情节,体会童话故事的趣味性和美感,提升审美能力。
(四)文化传承与理解
了解动物尾巴的独特功能,传承对大自然的探索精神,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尊重生命的意识。
课文解读
(一)主要内容
课文讲述了小壁虎在墙角捉蚊子时,被蛇咬住尾巴,它挣断尾巴逃走了。因为没有尾巴很难看,小壁虎决定向其他动物借尾巴。它分别向小鱼、老牛、燕子借尾巴,可它们的尾巴都有各自的用处,不能借给小壁虎。最后,小壁虎发现自己长出了一条新尾巴。
(二)结构特点
以小壁虎借尾巴的经历为线索,采用对话的形式展开故事。每个借尾巴的情节结构相似,先写小壁虎向谁借尾巴,再写对方不借的原因,层次分明,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三)语言特色
1.语言生动形象,充满童趣,如 “小壁虎爬呀爬,爬到小河边。”“小鱼摇着尾巴,在河里游来游去。” 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使动物形象更加鲜活。
2.对话简洁明了,符合不同动物的特点,如小鱼说 “不行啊,我要用尾巴拨水呢。” 体现了小鱼尾巴的功能。
(四)主题思想
通过小壁虎借尾巴的故事,向学生介绍了小鱼、老牛、燕子尾巴的不同作用以及小壁虎尾巴能再生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关爱动物的意识。
拓展资料
动物尾巴功能科普:详细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动物尾巴的功能,以及其他动物尾巴的独特作用,如松鼠的尾巴可以当降落伞、袋鼠的尾巴能保持平衡等,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动物尾巴再生知识拓展:介绍除了小壁虎外,还有哪些动物具有身体部位再生的能力,如蚯蚓、海星等,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
童话创作手法讲解:讲解童话中常用的拟人、夸张等创作手法,让学生了解童话的特点,提高学生对童话的鉴赏能力。
拓展阅读:推荐一些与动物、科普相关的童话故事,如《小马过河》《小蝌蚪找妈妈》等,鼓励学生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对科学知识的热爱。
小试牛刀
1.读句子,写生字。
我kàn 到小蚂蚁正在努力地xiàng 树叶pá xíng ,想着gǎn 快zhǎo 到自己的家。
2.用“√”标出下列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墙壁(qiáng qáng) 蚊子(wéi wén) 咬断(dàn duàn)
拨水(bō bē) 傻子(shǎ sǎ) 转身(zuǎn zhuǎn)
3.照样子,完成扩词练习。
例:条 条件 面条



4.选字填空,只填序号。
①吗 ②呢 ③哪 ④啦
(1)向谁去借一条尾巴( )?
(2)把你的橡皮借给我用一下可以( )?
(3)我长出一条新尾巴( )!
(4)没有尾巴多难看( )!
5.不同的尾巴有不同的作用,请你选一选。(填序号)
①赶蝇子 ②掌握方向 ③自我保护 ④拨水
( ) ( ) ( ) ( )
6.回忆课文内容,做一做。
(1)小壁虎向 、 和 借过尾巴。
(2)小壁虎借到尾巴了吗?( )
①借到了 ②没借到
(3)小壁虎转身一看,看到了什么?( )
①自己没有尾巴 ②自己长出了一条新尾巴
7.照样子,写句子。
(1)例: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
吗?
(2)例:我长出一条新尾巴啦!
啦!
8.课内阅读。
①小壁虎借不到尾巴,心里很难过。他爬呀爬,爬回家里找妈妈。
②小壁虎把借尾巴的事告诉了妈妈。妈妈笑着说:“傻孩子,你转过身子看看。” 小壁虎转身一看,高兴得叫 了起来:“我长出一条新尾巴啦!”
(1)短文共有 个自然段。第二段共有 句话。
(2)从选文中找出描写小壁虎心情的一对反义词写下来。
( )——( )
(3)小壁虎因为( )而难过。(填序号)
①借不到尾巴 ②自己没有尾巴
(4)小壁虎为什么不需要再借尾巴呢?
9.重点段落品析。
小壁虎爬呀爬,爬到房檐下。他看见燕子摆着尾巴,在空中飞来飞去。小壁虎说:“燕子阿姨,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燕子说:“不行啊,我要用尾巴掌握方向呢。”
(1)从“爬呀爬”可以看出小壁虎( )(多选)
A.爬了很远 B.爬得很慢 C.爬得很快
(2)小壁虎是怎样向燕子借尾巴的?用“——”画出相关语句。从小壁虎的话中可以看出他很________。
(3)燕子要用尾巴 ,所以 (有 没有)把尾巴借给他。
10.读短文,回答问题。
动物的舌头
狗的舌头是“体温调节器”。夏天,狗常张开嘴,用舌头把热向体外运。蛇的舌头好像“探(tàn)测(cè)仪(yí)”,爬行时,舌头一伸一缩,帮助它找食物和探路。
青蛙的舌头向外分叉,伸出时舌头上的黏(nián)液(yè)粘住小虫子,然后再送回嘴里。啄木鸟的舌头长得又长又细,上面的倒钩能伸进树洞,钩出里面的害虫。
(1)短文共有( )个自然段,第二个自然段有( )句话。
(2)从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缩—( ) 冷—( ) 里—( ) 短—( )
(3)短文中介绍了哪几种动物的舌头,请你用“ ”标出它们的名字。
(4)文中动物的舌头各有什么特点或作用?请你连一连。
狗 有倒钩
蛇 舌头向外分叉
青蛙 调节体温
啄木鸟 寻找食物和探路
(5)你还知道哪些动物的舌头的特点?试着写一写吧。
参考答案
1.看、向、爬行、赶、找。
【详解】“我 kàn 到”,结合语境和常见字词,此处 “kàn” 对应的生字是 “看”,表示视线接触人或物,如 “看到”。
“小蚂蚁正在努力地 xiàng 树叶”,“xiàng” 对应的是 “向”,有对着、朝着的意思,说明小蚂蚁朝着树叶的方向。
“pá xíng”,小蚂蚁的行动方式是 “爬行”,“爬” 是手和脚一齐着地走路,“行” 有行走的意思。
“想着 gǎn 快”,“gǎn” 对应 “赶”,“赶快” 是抓紧时间,加快速度的意思。
“zhǎo 到自己的家”,“zhǎo” 就是 “找”,有寻觅、寻求之意,即小蚂蚁想要寻觅到自己的家。
分享一年级语文生字学习方法推荐一些适合一年级学生的阅读材料如何提高一年级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qiáng wén duàn
bō shǎ zhuǎn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辨析。
墙壁:qiáng,建筑物用砖石或木板隔成的屋界。
蚊子:wén,各种蚊科的双翅蚊,具有比较窄的腹部,有一个细长坚硬的口喙和窄狭的翅,翅沿外缘有成排缘毛并且在翅傍有鳞片,雌性口喙内有一组针状的器官,可用来穿刺动物表皮吸食血液,卵产于静水表面,幼虫和蛹都生长在水中。
咬断:duàn,用牙齿切断、压破或夹住东西
拨水:bō ,用手指或棍棒等推动或挑动。
傻子:shǎ,指智力低下,不明事理的人。
转身:zhuǎn,转过身子看后面或侧面的东西;转过身来。
3.过:过去、过年
赶:赶路、赶忙
行:行走、行人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汉字进行扩词的能力,也就是在给定的单字基础上,组成不同的词语。
“过” 的扩词
“过去”:是时间词,指现在以前的时期,与 “现在” 相对,如 “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吧”。
“过年”:在生活中通常指过春节这一传统节日,人们会进行各种庆祝活动,如 “过年的时候,一家人团聚在一起” 。
“赶” 的扩词
“赶路”:意思是为了早到目的地而加快速度走路,如 “他为了能按时到达,一直在赶路”。
“赶忙”:表示赶紧、连忙,强调动作的迅速,如 “听到电话响,他赶忙去接” 。
“行” 的扩词
“行走”:指行路、走动,是一种动作状态,如 “他在公园里悠闲地行走”。
“行人”:指在路上走的人,是名词,如 “过马路时要注意行人” 。
4.② ① ④ ③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选词填空的能力。
选词填空是一种常见题型,考查了对词语的辨析与应用能力,所给词语大多是近义词,这就需要我们准确把握所给词语的意义,结合所给句子的语境去完成。
吗、呢、哪、啦”都为语气助词。①吗:一般用在问句之后。②呢:可用在问句之后,表示疑问或反问,也可用于陈述句之后表示语气。③哪:一般用于感叹句之后,表示惊叹。④啦:一般用于感叹句之后,表示喜悦、赞叹、惊奇。
(1)结合语句意思,可知是疑问句。故答案:②。
(2)结合语句意思,可知是问句。故答案:①
(3)结合语句意思,可知是对长出新尾巴表示高兴。故答案:④
(4)结合语句意思,可知是对没有尾巴表示惊叹、失落。故答案:③
5.② ① ④ ③
【详解】本题考查课内文章理解。
本题出自《小壁虎借尾巴》,从文中“小鱼说:‘不行啊,我要用尾巴拨水呢。’”“老黄牛说:‘不行啊,我要用尾巴赶蝇子呢。’”“燕子说:‘不行啊,我要用尾巴掌握方向呢。’”“小壁虎一挣,挣断尾巴逃走了。”“小壁虎转身一看,高兴地叫起来:‘我长出一条新尾巴啦!’”可知,图1小燕子的尾巴用于掌握方向,故选②;图2老黄牛的尾巴用于赶蝇子,故选①;图3小鱼的尾巴用于拨水, 故选④。图4小壁虎的尾巴用于自我保护,故选③。
6.【小题1】 小鱼 老黄牛 燕子 【小题2】② 【小题3】②
【解析】【小题1】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辨析。
根据课文《小壁虎借尾巴》内容中的“小鱼姐姐,您的尾巴借给我行吗?”“牛伯伯,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燕子阿姨,您的尾巴借给我行吗?”可知,小壁虎先后向小鱼、老黄牛和燕子借过尾巴。
【小题2】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主要信息的抓取。
根据课文《小壁虎借尾巴》内容可知,小壁虎先后向小鱼、老黄牛和燕子借过尾巴,它向小鱼借尾巴,小鱼说:“不行啊,我要用尾巴拨水呢。”它向老牛借尾巴,老牛说:“不行啊,我要用尾巴赶蝇子呢。”它向燕子借尾巴,燕子说:“不行啊,我要用尾巴掌握方向呢。”以及“小壁虎借不到尾巴,心里很难过。”可知道小壁虎并没有借到尾巴。
故选②。
【小题3】本题考查对课文主要内容的理解。
根据课文《小壁虎借尾巴》内容中的“小壁虎把借尾巴的事告诉了妈妈。妈妈笑着说:‘傻孩子,你转过身子看看。’小壁虎转身一看,高兴地叫起来:‘我长出一条新尾巴啦!’可知,小壁虎转身后看到自己已经长出来一条新尾巴。
故选②。
7.明天上体育课 今天我去动物园
【详解】本题考查仿写句子。
对于这道题,我们需要按照给定的例子,用相同的句式来写一个句子。
(1)“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是一个疑问句,我们可以根据这个模式,创建一个新的疑问句。例如:“您能把那本书借给我吗?”或者“你可以帮我打开窗户吗?”
(2)“我长出一条新尾巴啦!”是一个感叹句,使用了“啦”这个词来表示一种兴奋或者开心的情绪。我们可以根据这个特点来写一个新的句子,比如:“我考了一百分啦!”或者“我终于学会骑自行车啦!”
8.(1)二/2 三/3 (2)难过 高兴 (3)① (4)因为它发现自己长出了一条新尾巴。
【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数句子和自然段数。
短文共有两个自然段。这是根据段落之间的空行来判断的。第一段描述了小壁虎因为借不到尾巴而感到难过,并决定回家找妈妈。第二段则描述了小壁虎向妈妈讲述了借尾巴的经历,并在妈妈的提示下发现自己长出了新尾巴,因此感到高兴。
第二段共有三句话。第一句话是小壁虎向妈妈讲述了借尾巴的事情。第二句话是妈妈的回应,她笑着告诉小壁虎转身看看。第三句话则是小壁虎转身后发现自己长出了新尾巴,因此高兴地叫了起来。这三句话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叙述单元,展示了小壁虎从难过到高兴的情感变化过程。
(2)本题考查的是反义词。
难过:这个词通常用来描述一种不愉快、悲伤或沮丧的情绪状态。
在短文中,根据短文第①自然段中“小壁虎借不到尾巴,心里很难过。”小壁虎因为借不到尾巴而感到难过,这是因为它的期望没有实现,它可能需要尾巴来完成某些任务或保护自己,但却没有借到,所以感到沮丧和悲伤。
高兴:这个词与“难过”相反,用来描述一种愉悦、满意或兴奋的情绪状态。
在短文中,根据短文第②自然段中“小壁虎转身一看,高兴得叫了起来。”当小壁虎发现自己长出了一条新尾巴时,它感到非常高兴。这是因为它不再需要担心没有尾巴的问题,它的身体恢复了完整,这使它感到愉悦和满足。
(3)本题考查的是文章内容的理解。
根据短文第①自然段中“小壁虎借不到尾巴,心里很难过。”可看出小壁虎是因为借不到尾巴而难过。
(4)本题考查的是文章内容的理解。
根据短文第②自然段中,妈妈告诉小壁虎“你转过身子看看”,小壁虎转身一看,发现自己长出了一条新尾巴,因此它不再需要借尾巴了。
9.(1)AB (2)燕子阿姨,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
有礼貌 (3)掌握方向 没有
【解析】(1)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
句子“小壁虎爬呀爬,爬到房檐下”中的“爬呀爬”说明小壁虎一直在爬,说明小壁虎不仅爬了很远,而且爬得很慢。
故选AB。
(2)本题考查找关键句子和句子的理解。
“小壁虎说”后面的句子“燕子阿姨,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就是小壁虎对燕子阿姨说的话,结合“燕子阿姨”“您”“吗”可知,小壁虎很有礼貌。
(3)本题考查文段内容的理解。
阅读句子“不行啊,我要用尾巴掌握方向呢。”可知燕子要用尾巴掌握方向,所以没有把尾巴借给他。
10.(1)2 2 (2)伸 热 外 长 (3)狗 蛇 青蛙 啄木鸟 (4) (5)食蚁兽的舌头长约60厘米,上面有黏液和小刺,蚂蚁被粘住后无法逃脱。
【解析】(1)自然段数量:自然段是文章中表达意思的基本单位,它有明显的标志,就是在开头空两格。短文开头空两格的地方有两处,所以短文共有 2 个自然段。
第二自然段句子数量:判断句子数量可以根据标点符号,一般句号、问号、感叹号等表示一句话的结束。第二自然段中有两个句号,所以有 2 句话。
(2)“缩” 的反义词:在文中 “爬行时,舌头一伸一缩”,可知 “缩” 的反义词是 “伸”。
“冷” 的反义词:从 “夏天,狗常张开嘴,用舌头把热向体外运”,能找到 “冷” 的反义词是 “热”。
“里” 的反义词:根据 “上面的倒钩能伸进树洞,钩出里面的害虫”,可知 “里” 的反义词是 “外”。
“短” 的反义词:由 “啄木鸟的舌头长得又长又细”,可得出 “短” 的反义词是 “长”。
(3)仔细阅读短文,依次出现介绍狗、蛇、青蛙、啄木鸟舌头的内容,所以用横线标出 “狗、蛇、青蛙、啄木鸟”。
(4)狗:文中明确提到 “狗的舌头是‘体温调节器’。夏天,狗常张开嘴,用舌头把热向体外运”,所以狗的舌头作用是调节体温。
蛇:“蛇的舌头好像‘探测仪’,爬行时,舌头一伸一缩,帮助它找食物和探路”,可知蛇的舌头用来寻找食物和探路。
青蛙:“青蛙的舌头向外分叉,伸出时舌头上的黏液粘住小虫子,然后再送回嘴里”,表明青蛙舌头向外分叉。
啄木鸟:“啄木鸟的舌头长得又长又细,上面的倒钩能伸进树洞,钩出里面的害虫”,说明啄木鸟的舌头有倒钩。
(5)食蚁兽主要以蚂蚁为食,它的舌头长约 60 厘米,上面有黏液和小刺,这是适应它捕食蚂蚁的特殊结构。蚂蚁一旦被粘住就无法逃脱,这体现了食蚁兽舌头独特的特点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