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列夫·托尔斯泰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1、掌握本课生字词,了解列夫·托尔斯泰,把握作者描绘的列夫·托尔斯泰眼睛的特点;
2、分析本文的重点语句,体会文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过程和方法:
富有感情的朗读理解课文的内容,把握作者的创作情感。
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育学生要努力关注人类历史上的伟大的人们,要积极从他们的生命历程中汲取自己前行的力量,不断丰富自己的生命历程。
教学重点:
精彩的外貌描写,由外貌透视人物心灵的手法.
教学难点:
分析本文的重点语句,体会文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小黑板
课前准备:熟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布置学生查阅列夫·托尔斯泰生平传记和作品,以及有关资料,了解其思想变化和人生追求。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展示 教学目标(1-2分钟)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在19世纪末阴霾重重的黄昏,一颗抚慰人间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巨星——托尔斯泰,以他敏锐而犀利的目光,吸引了青年的灵魂, 列夫·托尔斯泰是世界文豪,他长相平平,却有一双锐利异常,能够洞察世事的眼睛。现在,就让我们跟随作者,去凝视托尔斯泰的眼睛,并由此进入他那深邃而丰富的内心世界。
自学释疑(5-10分钟)
1.自读课文,学生识记重点字词:
黝黑
滞留
愚钝
器宇
禁锢
轩昂
( http: / / www.21cnjy.com )
犀利
侏儒
酒肆
尴尬
炽热
粗制滥造
藏污纳垢
郁郁寡欢
鹤立鸡群
正襟危坐
颔首低眉诚惶诚恐
无可置疑
黯然失色
广袤无垠
2.教师检查学生识记的结果,要求能够正确的给汉字注音,掌握重点词语的解释
3.了解作者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
( http: / / www.21cnjy.com )),奥地利作家。擅长写小说、人物传记,也写诗歌、戏剧、传记、散文特写和翻译作品。作品有(月光小巷>、<看不见的珍藏>、<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象棋的故事>等。
4.介绍有关托尔斯泰的生平传记和作品。
学生搜集有关资料,了解他思想变化和人生追求,在班上交流。
[ 资料参考] 列
( http: / / www.21cnjy.com )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28~1910),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的文学作品在世界文学中占有第一流的地位。代表作有<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复活>以及自传体小说三部曲<幼年>、<少年>、<青年>。其他作品还有<一个地主的早晨>、<哥萨克>、<塞瓦斯托波尔故事集>、<琉森>等。他以自己漫长一生的辛勤创作,登上了当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托尔斯泰出身于古老而有名望的大贵族,但他一生始终不渝地真诚地寻求接近人民的道路,多次在自己的庄园进行改革,不过都没成功。五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战争与和平》是他前期的创作总结。安娜·卡列尼娜代表他创作的第二个里程碑。《复活》是他长期思想探索的艺术总结,是他对俄国地主资产阶级社会批判最全面、深刻、有力的一部长篇小说。
《战争与和平》以战争问题为中心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库拉金、保尔库斯基、罗斯托夫、别竺豪夫四家贵族的生活为线索,展示了19世纪最初15年的俄国历史,描绘了各个阶级的生活,提出了许多重大问题。小说的中心思想在于表现人民是推动历史的决定力量,肯定了1812年俄国人民反拿破仑入侵战争的正义性质。
《安娜·卡列尼娜》交织着安娜
( http: / / www.21cnjy.com )追求爱情自由和列文探索社会出路这两条平行发展的线索,通过这两条情节线索,小说不仅形象地反映了俄国社会的变动,同时也鲜明地暴露了托尔斯泰世界观的尖锐矛盾。
《复活》托尔斯泰在《复活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对地主资产阶级社会进行了尖锐无比的批判,表达了他对国家、教会、土地私有制和资本主义的看法。他以强烈的愤怒,揭发专制制度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主人公:玛丝洛娃、聂赫留朵夫。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托尔斯泰人格的美
( http: / / www.21cnjy.com )及他的形象宏伟,品格感人。
训练(5分钟)
学生自读课文并思考以下问题
全文可分两部分,各写了什么内容?
文章为什么重点写他的眼睛?
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学生互相讨论、交流)
操作(10分钟)
找出文中对托尔斯泰外貌描写的句子,体会其作用。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作者对托尔斯泰外貌的描写,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夸张是在描写人或事物时,故意言过其实,尽量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透过托尔斯泰平庸甚至丑陋的外表,我们可见这位大文豪的不凡之处。
反馈矫正(5-8分钟)
1、辨字组词。
滞( ) 钝( ) 锢( ) 尴( )
带( ) 纯( ) 涸( ) 滥( )
2、根据拼音写汉字。
yǒu( )黑
xūan( )昂 xī( )利
侏rú( ) 酒sì( ) chì( )热
càn(
)然
长rán(
)hàn(
)首低眉
广mào(
)无垠 àn(
)然失色
延伸迁移:(5-8分钟)
小练笔:运用比喻夸张的修辞描写人物外貌,不少于100字。
小结
课文前四段细致入微地描绘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托尔斯泰的外貌,作者生动地描述了拜访者心目中的托尔斯泰与亲眼见的巨大反差,同时作者对客人见到时情景的描写,又一次让我们全方位地了解其身材特点,言行特征以及待客的方式,因而对其形象的认识又加深了一层。
板书设计:
列夫·托尔斯泰
茨威格一、外貌
比喻和夸张二、眼睛
欲扬先抑(崇敬赞美)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展示 教学目标(1-2分钟)
知识和能力:
学习外貌描写的方法。
过程和方法:
朗读理解课文的内容,比较前后两部分在写法上的异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育学生要努力关注人类历史上的伟大的人们,要积极从他们的生命历程中汲取自己前行的力量,不断丰富自己的生命历程。
教学重点:
精彩的外貌描写,由外貌透视人物心灵的手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感知了课文内容,学习了解了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本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作者是怎样描绘其非同寻常的眼睛的。
自学释疑(5分钟)
自由朗读课文,然后回答问题:
课文前半部分描写了托尔斯泰平
( http: / / www.21cnjy.com )庸丑陋的外表,但联系全文来看,读者仍然能感到这位大文豪的不凡之处。这是为什么?前半部分的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
提示:联系《阿长与<山海经>》的写作手法
训练操作(15-20分钟)
重点理解文中第二部分描写托尔斯泰眼睛的句子思考:
1分析概括:第二部分从哪几个方面描写托尔斯泰的眼睛的?
2课文通过写眼睛还写出了什么?
3阅读比较:在写法上,与第一部分是否相同?
明确:
1、写托尔斯泰犀利的目光;写托尔斯泰眼睛里蕴藏着丰富的感情,写其眼睛的威力;赞美他犀利的目光,同时揭示其人生不幸。
2、“……这对珠宝有魔力,有磁性,可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把人世间的物质吸进去,然后向我们这个时代放射出精确无误的频波。”——写出托尔斯泰观察社会、人生、时代的广阔和深细,以及批判的深度和广度。
3、相同点:运用夸张和比喻手法
不同点:前者多用抑笔,后者高度赞美。用粗鄙的外表反衬其灵魂的高贵,这是欲扬先抑的手法。
反馈矫正(3分钟)
1、改正错别字。
粗制烂造
鹤立鸡群
正经危坐
诚皇诚恐
无可置凝
郁郁寡欢
引人注目
藏污纳沟
拓展延伸(5-8分钟)
课文一方面说托尔斯泰“可以任意支配
( http: / / www.21cnjy.com )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可见他是幸福的;但另一方面又说他得不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这是否矛盾 你怎样理解作者所说的“幸福”的含义 联系托尔斯泰的生平(主要是晚年的思想变化),与同学讨论:托尔斯泰究竟幸福还是不幸 学生讨论、交流,鼓励发表独特的看法。
小结
本文是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传记
( http: / / www.21cnjy.com )作品中可以独立成篇的一节。作者用他力透纸背而又妙趣横生的文笔为我们描绘出一幅世界级大文豪托尔斯泰的“肖像画”,揭示出托尔斯泰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学习这篇课文,我们犹如与两位大师对话交谈,悉心品味,自然能体会到文中丰富而深厚的人文内涵。
布置作业
1.研讨与练习二。
2.请你联系生活的实际,与全班同学探讨一下:什么是真正的幸福?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