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海
燕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积累“苍茫、胆怯、翡翠、精灵、蜿蜒”等词语.
2.了解散文诗的一般特点.
3.体会课文的深刻含义,把握海燕形象深广的政治意义和象征内涵.
过程与方法
4.反复诵读,领会文章激情洋溢、音韵铿锵的特点.
5.体会象征、比喻、拟人、反复等手法在文中的运用.
6.理解对比、衬托的运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
教学重点
1.反复朗读,深刻领会作品的诗情、画意和理趣.
2.品析含意丰富的语句,理解比喻、拟人、反复等修辞手法的作用.
3.分析“海燕”形象的思想内涵.
教学难点
理解象征手法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教学易混点:海燕形象深广的政治意义和象征内涵.
教学方法:诵读法、点拨法、对比阅读法.
教具准备:投影仪
录音机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积累“苍茫、胆怯、翡翠、精灵、蜿蜒”等词语.
2.了解散文诗的一般特点.
过程与方法
1.反复诵读,领会文章激情洋溢、音韵铿锵的特点.
2.体会象征、比喻、拟人、反复等手法在文中的运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学习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
教学重点
.反复朗读,深刻领会作品的诗情、画意和理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展标(2分钟)
《海燕》是一首散文诗。作者以象征和对比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手法塑造了海燕的艺术形象,作品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渴望用战斗迎来光明前景的炽烈感情。请同学们进入作品所描绘的暴风雨到来之前,海上风云变幻的壮阔境界,并在自己的想象中出现那高傲飞翔的海燕形象,进而体会作者的感情。(板书文题、作者、展标)
二、自学释疑(3分钟)
学生默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意.疏解、积累字词.(投影)
苍茫:空阔辽远;没有边际.
胆怯:胆小;畏缩.
翡翠(f i
cuì)
精灵:
①鬼怪.②机警聪明;机灵.
蜿蜒(wān
yán):①蛇类爬行的样子.
②(山脉、河流、道路等)弯弯曲曲地延伸.
三、训练操作(15分钟)
1.教师配乐朗诵,学生认真听读,注意重音、停顿和语速的处理.
教师在重点字词处可以放慢速度重复读,让学生充分感受,体会.(4分钟)
2.教师指名学生诵读,对朗读过程中在重音、节奏、语气方面出现的不足,给予适当纠正.
(5分钟)
3.学生自由诵读,充分想象、体会作品中高傲飞翔的海燕形象.,教师根据情况适时点拨.
(5分钟)
四、反馈矫正(10分钟)
1.文章以暴风雨渐次逼近为线索.暴风雨来临前的景象构成了海燕活动的特定背景,海燕的艺术形象在景象的变换中逐步完善.
2.海面景象的发展变化可分为三个大的场景,即暴风雨“将来”—
“逼近”—
“即临”.
3.句中
“敏感的精灵”,
“从雷声的震怒
( http: / / www.21cnjy.com )里,早就听出了困乏”比喻和拟人的手法显示了海燕的勇敢和智慧,说明无产阶级革命者高度的预见性和敏锐的洞察力.
“乌云是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的!”运用反复,语气肯定,表达了坚定不移的必胜信念.
五、延伸迁移(5分钟)
文中的海燕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文中的“海燕”是勇猛坚强、乐观自信、富于献
( http: / / www.21cnjy.com )身精神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的形象.血肉丰满、气质刚正的海燕形象是随着暴风雨的渐次逼近的景象变换中而逐步完善的。在恶浪腾空、雷电交加、狂风怒吼、波澜壮阔的环境描写中,海燕乐观、一往无前的革命精神得到鲜明有力的展示。海燕的形象蕴含鲜明的时代特征,大海象征革命高潮时人们群众排山倒海的力量,“乌云”“闪电”“雷声”“狂风”这组意象群象征了反革命的黑暗势力,“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的精灵”的海燕则是大智大勇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的象征。
六、课堂小结(2分钟)
学生配乐齐读全文,体会课文的深刻含义。
七、效果测试(5分钟)
1.填空。
(1)看吧,狂风紧紧
(
( http: / / www.21cnjy.com )抱、卷、刮)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
(摔、抛、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
(撕、砸、摔)成尘雾和碎末。
(2)《海燕》向读者展示了暴风雨的三个画面是
、
、
。
(3)《海燕》是一首
,兼有
和
的特点,不分行,不压韵。
(4)。《海燕》是伟大的文学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
在1901年写的,他的代表作还有长篇小说《
》,自传体三部曲《
》《
》《
》。
2.下面一组句子中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类的是(
)
A.—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
B.看吧,它飞舞着,像个精灵。
C.一堆堆乌云,像青色的火焰,在无底的大海上燃烧。
D.这些闪电的影子,活像一条条火蛇,在大海里蜿蜒游动。
八、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海
燕
高尔基孕育之时
海燕高翔
渴望暴风雨逼近之时
海燕搏击风浪
迎接暴风雨即将来临
海燕反复呼唤
呼唤暴风雨
教学反思
第
二
课
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体会课文的深刻含义,把握海燕形象深广的政治意义和象征内涵.
过程与方法
理解对比、衬托的运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
教学重点
分析文中象征体的含义,揣摩作者的情感态度。与郑振铎的《海燕》比较阅读。
教学过程:
一、导入展标(2分钟)
《海燕》是一首散文诗。作者以象征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对比的手法塑造了海燕的艺术形象,作品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渴望用战斗迎来光明前景的炽烈感情。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篇散文。
二、自学释疑(4分钟)
抽查学生作业完成情况
(1)
看吧,狂风紧紧
(抱、卷
( http: / / www.21cnjy.com )、刮)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
(摔、抛、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
(撕、砸、摔)成尘雾和碎末。
(2)《海燕》向读者展示了暴风雨的三个画面是
、
、
。
(3)《海燕》是一首
,兼有
和
的特点,不分行,不压韵。
(4)。《海燕》是伟大的文学家
在1901年写的,他的代表作还有长篇小说《
》,自传体三部曲《
》《
》《
》。
三、训练操作(15分钟)
1.结合作品的三个场景,指名学生分别朗读后齐读。请学生特别研读文中描写海鸥、海鸭、企鹅在暴风雨来临前的表现的语句。
提示:暴风雨的到来使这些海鸟惊慌失措,课文抓住它们的声音、行动、情态,状写出惊恐万状的丑态。
2.如何理解课文塑造这一意象群的象征意义及其作用?
四、反馈矫正(10分钟)
合作研讨文章结尾“—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的疾呼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五、延伸迁移(5分钟)
1.在暴风雨将要来临的画面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其他海鸟和海燕形成鲜明对比。请学生发挥想象,深入体味海燕在海上振翅飞翔时会有什么想法,它对海鸥、海鸭、企鹅会说些什么,试以“海燕的宣言”为题说一段话,充分展示海燕的心理活动。
2.请学生阅读现代作家郑振铎的散文《海燕》,对比其思想感情是怎样表现的。
六、效果测试(3分钟)
阅读从“在苍茫的大海上”到“乌云听出了愤怒的力量、热情的火焰和胜利的信心。”回答下面的问题。
1.从文中找出四个描写海燕勇敢行动的动词:
。
2.文中加点词“高傲”表现了海燕
气概。
3.文段最后运用的修辞方法是:
。
4.写海燕高傲地飞翔之前,写大海、狂风、乌云,是为了点明
,烘托
,突出
。
5.作者塑造海燕这一形象,流露出来的感情基调是
。
参考答案:
1.飞翔、碰、冲向、叫喊
2.藐视恶劣环境的英勇3.拟人、排比4.海燕所处的环境
海燕的战斗雄姿
海燕的高大形象
5。激越豪壮
七、课堂小结
本文最重要的写作特色是象
( http: / / www.21cnjy.com )征手法的运用。象征作为文学创作中一种重要的表现方法,也就是所谓的“托义于物”。它能够使不容易或不便于直接说出的思想感情委婉、曲折、含蓄地表达出来,而且化“抽象”为“具体”,使思想更加形象、可感,极大增强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这在今后阅读中,我们要仔细揣摩。
八、布置作业
课后题二、三
板书设计
海
燕
高尔基孕育之时
海燕高翔
渴望暴风雨逼近之时
海燕搏击风浪
迎接暴风雨即将来临
海燕反复呼唤
呼唤暴风雨
教学反思